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圆明园作文5篇

时间:2023-03-25 作者:Animai

同学们对作文不会生疏吧,作文在语文考试中的分值日益增加,下面是365文档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圆明园作文5篇,感谢您的参阅。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圆明园作文5篇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圆明园作文篇1

一进圆明园我惊呆了,“哇!这里好、好、好……”我一时说不出话来,圆明园好大呀,遍地都是“乱石”,我都分不清东南西北了,我们该从哪里看起呢?我还在东张西望,爸爸早走到一个大厅里去了,我连忙追进去。

在大厅正中央有一个大大的沙盘,一个阿姨说那沙盘上是圆明园旧时的模样。探头一看,我不由的被它的架势吓住了。不错,正如书中所讲: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的楼阁、有民族建筑、也有西洋景观。既有山又有水简直像个天堂!但现在它已不复存在了,我不禁叹息,圆明园要还像旧时一样美丽该多好!唉,讨厌的破坏者。

后来,我们又来到了西洋景区,我刚进去就发现一个小迷宫,我一下子冲了进去,马上我就晕了,“这么多路呀!”不过我克服困难终于来到了中间的小亭子,我多想看看古时的宫女们比赛呀!我从迷宫出来,走着走着我累了,随便坐在一块石头上,那石头很漂亮,有着精致匀称的小花纹,爸爸说那要雕刻好久呢。我抚摸着那块漂亮的石头,久久没有说话,我想雕刻它的人一定也这么抚摸过它吧!

再后来,我们去湖边玩,湖边的桃花开了,柳树吐芽了,很美。桥边有棵老树,我就站在它的身边看湖上的美景。我想问问老树:“很久以前曾经有那么一个人站在湖边也像我一样看美景吗?她问了您什么?以前在您身边都发生了什么事呢?您记得吗?”老树听了我的问题还是那么站着。它还记得吗?或许它记得只是它不想说。我失望地走了。

我们整整游览了一天,但连三分之一个圆明园都没看完,也没看够。是啊,这么大的一个圆明园一天怎么能看完呢?不过,我以后还会再来的。

圆明园好美,但现在只有残缺的美了……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圆明园作文篇2

圆明园是清康熙时建立,经过雍正和乾隆时期的扩建,嘉庆以后得以盛行,圆明园被雨果称之为"万园之园”,可见当时圆明园多么的荣耀,直到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所以它标志着我们整个民族的兴衰。

圆明园曾经是我国的骄傲,直到那个屈辱的日子到来,它再也没有当初的金碧辉煌,只不过是花开时的俏丽花瓣无法忍受黑暗而惨败。至1840年开始,中国开始被列强侵略,签订不平等条约,这个以前一直不感冒的国家现在感冒了也经不起在世界上称霸,且逐渐被列强而取笑为“东亚病夫"。

1860年,英法联军侵华,直入北京,当时的皇帝听闻了这件事以后,连忙携带皇室以及大臣仓皇出逃,只留下几个人来看守京城。英法联军把矛头指向圆明园,他们在圆明园进行了疯狂的掠夺,导致园内看管的大臣们纷纷自杀或逼死。圆明园经过三天三夜的烧毁,已经成了一片废墟,而那些对圆明园响彻于世界的称号,也不堪一击,随着大清王朝的衰败也销声匿迹了。

早在同治年间圆明园就经过重修,但八国联军侵华趁火打劫,又将圆明园洗劫一空。这让我们知道落后就要挨打。

是否重修圆明园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话题。有人认为重修圆明园没有必要,因为圆明园重修需要投入巨大的资金以及劳动力,并且,残破的圆明园是国耻可以警醒后人,敲响民族警钟,比较富有教育意义,也可以借此来使国人勿忘国耻振兴中华。还有人认为圆明园是我国艺术上的瑰宝,如果重修,将来也可以让更多的人看到古代人的智慧。

这个问题这几年在国内的反响很大,我也希望更多的人来参与到这个话题,也希望人们可以参与到社会主义的建设之中。铭记当初的屈辱,为国家奉献出一份力量。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圆明园作文篇3

今天,北京的风真的好大,夹杂着尘土摇撼着圆明园的柳。

这是我第一次看见圆明园的柳。风让它变得狂野,风使它变得暴怒,细长的柳鞭向天空劈出千万条绿痕,锐利的叶子刺向人们沉睡的记忆,弯刀般的粗枝斩断风带来的忧愁,将安静的水面打得水花四溅……

这柳,此时好像一个灵魂,不,是一个冤魂,一个经历过荣辱兴衰的冤魂;又似一位乐师,一位以枝作弦,以叶作手,以风作曲的乐师。我不知道这种冤屈,这种心酸是否只有用这种狂野的方式才能表达出来。

虽已过了很长的时间,但圆明园废墟石块上的纹理依然清晰可见;七级石阶早已被炸得面目全非,但整体还不朽地屹立在炽热的土地上,而观景台上皇帝至高无上的宝座,早已被一堆废石取代了。那位乐师哀伤的曲调又回荡在大水法里,圆明园历经烈火之后,这个冤魂能平息它的愤怒吗?

我走在这片被烈火焚烧得滚烫的土地,看体无完肤的古迹,听风穿过断壁残垣的声音,我用一笑,淡去耻辱和仇恨,淡去我们对圆明园奢华的厌恶和君主的唾骂。

现在懊恼、愤怒有什么用处?清政府的腐已成定局;英法联军——一群带火枪的屠夫轻易射杀我们3万骁勇的弯刀骑兵,烧杀掳掠……在圆明园证明英格兰和法兰西的无耻,一切都无法挽回。为什么我们还要在这里停滞不前,不看清自我,却指着别人的鼻子唾骂?

现在,我或许能理解那柳了,它不想让我们永远沉浸在这痛苦的记忆中,更不希望我们将这仇恨忘却,只是让我们把它嵌在心底。

我静静地抚摩着柳,希望抚去它的伤痕,抚平它的苦楚。同时,也铭记着,铭记着对这份伤痕和苦楚的责任。

今天,北京的风好大,那柳还在狂舞,把它那难以捉摸的感情带给人们……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圆明园作文篇4

你是一方荒冢,埋葬了一段历史。残垣断壁是你的墓碑,时间在上面书写着铭文,写下了一个国家、一个王朝的荣与辱。

你曾经以一个王者的姿态俯视着大地,富丽堂皇,气势恢弘。你活在法国文豪雨果的赞誉里,活在俄国沙皇夜夜的梦里,活在世人惊叹的眼神里。

你戴着历史的冠冕,你是一个奇迹,是一个国家的荣耀。

漫步在荒草湮没的小径,我想着几百年前的这里是否留下过哪位公主“霓裳羽衣”的翩跹?阴雨的天气里,可曾在浓绿的树阴下飘过“梨园旧雨”的怅惘?多少历史上如雷贯耳的名家在这里挥毫泼墨?

你曾经将历史的精华浓缩汇聚成你引以为荣的神韵,可一切如美妙的梦境突然被击成碎片,刹那间灰飞烟灭,一场血雨腥风呼啸而来席卷了大地。历史在这里忽然转了一个弯,昔日的一切荣耀,变成了一段屈辱的历史。

如今你所拥有的,只是片片汉白玉的“遗骨”,钢铁炮车碾过的伤痕,英法联军闪亮的军靴践踏过的脚印。连天的衰草掩盖不住战火烧焦的土地。你在冲天烈焰中崩塌,只留下遍地关于屈辱回忆的残骸。

圆明园,是你将那斑斑血泪化作映山红,红得那么浓,那么深;是你将那无尽的苦涩与悲痛孕育了这野山楂,那么酸涩,让人泪眼潸潸。始终忘了不,骆玉笙老艺人声泪俱下的高歌:“重整山河待后生!”圆明园,你曾让多少炎黄子孙撕裂自己的胸膛,手捧一腔热血责问苍天:“国魂何在?”

你已幻化成一段情结,萦绕着一个民族的荣辱史。

漫步在衰草湮没的小径,在这傍晚如血的残阳里,在如泣如诉的晚风中,我品读着你曾经的荣辱,勾画着你灿烂的未来。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圆明园作文篇5

圆明园(yuanmingyuan imperial garden)坐落在北京西郊,与颐和园毗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圆明园是清代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面积五千二百余亩,一百五十余景。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米,有“万园之园”之称。清朝皇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也称“夏宫”。

圆明园始建于1708年(康熙46年),最初是康熙皇帝赐给皇四子胤禛的。1723年雍正即位后,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值房,御以“避喧听政”。乾隆皇帝在位期间除对圆明园进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还在紧东邻新建了长春园,在东南邻并入了万春园。圆明三园的格局基本形成。嘉庆朝,主要对绮春园进行修缮和拓建,使之成为主要园居场所之一。道光朝时,国事日衰,财力不足,但宁撤万寿、香山、玉泉“三山”的陈设,罢热河避暑与木兰狩猎,仍不放弃圆明三园的改建和装饰。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文物被劫掠,同治帝时欲修复圆明园,后因财政困难,被迫停止,改建其他建筑。八国联军之后,又遭到官僚、军阀巧取豪夺的毁灭打击,终变成一片废墟。

圆明园继承了中国3000多年的优秀造园传统,既有宫廷建筑的雍容华贵,又有江南园林的委婉多姿,同时又汲取了欧式园林的精华,把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融为一体,被法国作家雨果誉为“理想与艺术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