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定要依照发言稿的要求来撰写发言稿的具体文稿,现在年头,不少环境或许可以运用到发言稿,365文档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读书交流会发言稿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读书交流会发言稿篇1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你们好!
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确,读书,可以拓宽我们的眼界,获得丰富的知识;读书,能引导我们明理,学会如何做个有修养的人;读书,还能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本好书就像一艘航船,引领我们从浅狭的港湾驶向生活无垠的海洋。优秀的书籍可以让我们尽情欢笑,让我们庄严思考,可以让我们奋发图强,让我们勇于创造!在书的世界里,可以领略广阔的天地,欣赏壮丽的山河;可以知文史经,品诗词歌赋;可以回味古老的悠长,眺望未来的瑰丽!
热爱读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中华民族历来提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华上下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明,正是通过历代优秀的不朽的书籍,才得以薪火相传!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才得以源远流长!
一个民族因读书而兴旺;一个国家因读书而富强;一个人的一生因读书而美丽。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周说过:“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读书。”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发展离不开创新,要创新离不开学习,要学习离不开读书。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面对汹涌而来的世界经济知识化、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浪潮,我们需要学习更多的新知识,需要练就更强的新本领。终身学习必将成为每个人的立世之本,否则,将会被社会所淘汰。故,读书、学习、创新、发展就比任何时代都显得更加重要和需要。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开卷有益!让书籍,成为我们一生的朋友,在读书中体味人生,感悟生命;在读书中提高生活品位;在读书中成长成才。
我们实验小学正努力以“书香”营造书画的校园特色,打造“书香校园”文化。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快快行动,投身于火热的读书活动吧。在这万物生长的季节,让我们把读书活动真正作为一次新的耕耘与播种,让迷人的浓浓书香飘溢在我们的校园和家园,让读书生活,伴随着我们成长的每个脚步,更加自信、充实地走向美好,走向未来。
老师们、同学们,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作为实验小学的一员,让书籍成为我们的精神食粮,泛舟书海,亲近书本,阅读书本,为精神打底,为人生奠基;与好书为伍,与经典为友,享受读书的快乐,谱写诗意的人生,愿我们的校园书香飘溢。最后,我要把朱永新教授的一句话送给大家,以此共勉。“阅读,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阅读,让博学和睿智拯救我们!阅读,让历史和时间记住我们!阅读,让吾国之精魂永世传承!”
谢谢大家。
读书交流会发言稿篇2
在滚滚红尘中,能够坐下来喝一杯好茶,读一本好书,在平淡中品味生活的乐趣,保持一份淡泊的心境。
我是七十年代出生的,读中学时,喜欢看台湾作家三毛的作品《撒哈拉的故事》,琼瑶的言情小说也记不清看了多少本。
今天,诗歌是论斤来卖的,但上世纪80年代诗人还是很火的。汪国真,是一位很有名气的诗人,至今还记得他的一些在今天来看很浅显的诗句,比如《热爱生命》。
文学理论有这样一句名言,形象大于思维,就是说,读者能感受到作者也没有感受到的东东。
我想,只要是看过这部作品的人,一定喜欢,从中找到自己生活得剪影,而且一定有自己的收获。
有个外国作家爱默生讲过这样一句话:“相信你自己的思想,相信凡是对你的心灵来说是真实的,对所有其他人也是真实的”。很欣赏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鼓励。
在这里,我谈三点读书体会,希望对您有所启示。
一、读书要杂
书的杂表现在:政治经济法律文化自然地理等。
语文老师,要读历史。有句话怎么讲的,文史不分家。
我曾经给xx级学生出题,考了明朝的历史。
有学生说这是“最无语的语文”。
xx级上学期学的大部分都是明朝的文学。对于1644年我们要熟悉。
公元1644年,有三个皇帝。大明朝统治中国二百七十六年的最末一年;大清朝入主中原二百六十八年的第一年;大顺朝建立的一年,也是灭亡的一年。这一年发生的事,决定了中国的历史的走向。
要了解这段历史,可以看《甲申三百年祭》,郭沫若1944年写的,很好,我看了n遍。
我以为,史学和哲学对于语文老师,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我刚才提的《各自的朝圣路》就是很好看的哲学书哦。
“一切简单而伟大的精神都是相通的,在那道路的尽头,他们殊途而同归。”——《各自的朝圣路》。
现在,大学里曾流传一句话:“男生不可不读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读周国平”,周国平的作品以其文采和哲思赢得了无数读者的青睐,从他的文字中我们收获智慧和超然。
二、读书要品
品就是鉴赏。
百家讲坛大家喜欢看,易中天教授品《三国》很火。有一个原因,学者用通俗的语言品读为大众找到了欣赏的方法,给了大众文学评论的启蒙。
?百家讲坛》有一个叫孔庆东的老师,品读金庸武侠《射雕英雄传》中的爱情,有很精辟的见解。金庸的确是写爱情的高手。
英雄美人式:郭靖黄蓉我们不说了。
最有味的是天惨地绝的爱情——杨过、小龙女。
他们实在是一对天残地缺的爱情:杨过少一只臂膀,小龙女的第一次也稀里糊涂地给了全真派弟子赵志平,能写这样的爱情需要多大的勇气!
还有梅超风。与师兄私奔,用现在的话说是为了爱情放弃了学业,黄药师,一个名师,一个博士导师不要了,在江湖上兴风作浪。当他们再次回到桃花岛时,陈玄风问她:你后悔么?她说:你不后悔,我也不后悔。好一个痴情女子。
通过学者的品读,我们不仅知道作品好,还知道好在哪儿。
其实,品读也是在创造。
如:三个境界王国维,太经典了。巧妙借用诗句。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最后一个境界,是辛弃疾的词,用一个超凡脱俗的女子来比喻自己不得志,也是人生的第三个境界。
三、读书要思
思,就是思考,关照自己,联系实际。思考后,最好要写点东西。
书对我们是有影响的:
中国有句话: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说的也是这个道理。您看,老的看三国,岂不越发老奸巨猾,少年看多了,都喜欢古惑仔,陈浩南。
青歌赛的评委余秋雨说:书海茫茫,字潮滚滚,纸页喧嚣,墨色迷蒙,这是市场化、多元化的现代文化景观,我们企盼了多年的,不要企盼来了却手足无措,抱怨不迭。
有时候,我觉得,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因此,我们读书,我们要思考。以前,我和很多人一样,读鲁迅的作品,知道了尼采就是个疯子,梁实秋是个大坏蛋。后来才知道,我错了。书读多了,越发感觉无知。
有人把读书比做精神的呼吸,此话的确有道理。
帕斯卡尔有句名言:人是会思想的芦苇。人很脆弱,但思考让我们伟大。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说:“读书、独立地思考书中的内容,是思想滔滔不绝的源泉。
最后,我想说的是,读书后还要写作,因为写作让我们的思考更趋于理性。
我曾经思考过一个问题:学生为什么写不好作文?
我以为,这是我们的小学出了问题。问题是感觉的缺位。崔健的一首歌可以更形象地就说明我们当下我们的生活状态。
我光着膀子我迎着风雪,跑在那逃出医院的道路上,别拦着我,我也不要衣裳,因为我的病就是没有感觉”。
这是一个感觉缺乏的时代,这个世界花儿朵朵,嫁人就嫁富二代,宁肯在宝马车上哭泣,也不愿再自行车上微笑。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情逸致,对于一些人来说,早已荡然无存。
我们小学语文教师有更多的责任去关注学生的感觉,我们要给孩子们心灵的底子,就是要让美留在孩子心中。唯有如此,我们的教育才能像海子的诗歌所说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谢谢大家!
读书交流会发言稿篇3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讲的题目是《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常听老师们说:当老师真累。当班主任更累。回首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的确感到当一名小学班主任的辛苦,这其中有苦也有甜,没什么经验可谈,或许这只是自己对班主任实践工作的几点感悟,在此和大家交流一下:
一、用心去爱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我今年教的班级是四年级二班,我们班有55名同学,男生36人女生19人,有一大部分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活跃,感情丰富易调动,但一部分男生的行为习惯比较差,爱说脏话,爱打架,不能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不能认真仔细的完成作业。通过观察分析主要原因是他们的家长外出打工,孩子一般由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带,老人一般只关注孩子的吃穿,在习惯养成方面处于放任状态,导致孩子养成了一些坏习气,如娇气,任性,脆弱,缺乏自觉性,学习马虎等。针对这一情况,我以前是严厉地批评,发现收效甚微,好多学生不但没有改正自身的缺点,反而增加了对老师的抵触情绪。发现这一情况后我改变了策略,“只有爱才能教育好孩子!”作为班主任我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去了解学生,与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交流,然后真诚地指出他的不足,教给他改正的方法,再和他一起努力克服困难,让学生感到老师无私的爱和深切的关怀,感到班主任是最信任的人。这样,班主任和学生的思想沟通了,那么教育学生改掉坏习惯、坏行为也就容易多了。我们班有一个同学,学习成绩很差,很调皮,经常和同学打架,上课间操也不准守纪律,但身体长得很结实,批评对他而言是家常便饭。我在和他谈心时说:“很多同学都说你很聪明,有时你就是自控力太差,管不住自己,所以学习提高不快。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要对自己有信心。你有力气,但不应该用来打架,而应该多帮助同学,扬长补短,那样是不是很好啊?”渐渐的他果然变了,变得听话起来。我为了不让他出现反复,每次在我看见他时,都用鼓励的目光去看他,找机会关心他,使他真正得到老师的温暖。
我利用班会或自习时间进行教育还以身作则,每次进教室都先往地上看一看,捡一捡,整一整。三年级升四年级后,学生开始有骑自行车上学的,于是自行车的摆放成了问题,怎么也摆不整齐,于是我每天早晨和中午都带领学生亲自摆放,他们看到老师亲自为他们摆放自行车,慢慢的也自觉摆放整齐了,孩子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创造了好的氛围。
二、班主任要善于表扬
学生都喜欢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这样可以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基础不同等方面的影响,学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有的勤学守纪、有的厌学做坏事,作为老师要正视学生的差异,对于“问题学生”要从关爱的心态出发,对他们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人格力量去感化他们。要针对学生的特点,设身处地的以他能接受的方式进行启发引导。学生到学校来,谁都想成为好学生,他们对老师充满尊敬和依赖,只要我们给他们各种表现的机会,认真去发现,他们都会各有所长的。而且孩子还小,在严格要求的同时,尽量多鼓励他们,多表扬他们,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三、结合实情,创建有特色的班级
我班的学生来自不同的班级,刚开始像一盘散沙,缺乏凝聚力,缺乏集体意识。起初让学生一起选班干部,制定班规班约,提出班级口号及奋斗目标等,都对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有一定的帮助。但开展校级活动效果更明显,比如夺流动红旗,布置教室等。现在我班学生好多了,能积极主动地为集体争光,以损害集体为耻,学习中能做到互相帮助等。
四、加强与家长间的交流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密不可分的,班主任工作更加需要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我特别注重和家长建立良好的关系,经常与学生的家长进行面谈或电话交流,也经常抓住家长来接孩子的机会,告诉他们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当孩子有了进步,孩子生病了,孩子这段时间学习状态不佳……我都会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同步,更好地促进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我的主要收获是:能让学生快乐的度过在学校的每一天,能精神焕发,面带笑容地出现在课堂上,做到了尽量少的在课堂上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发脾气,规范了学生的部分行为习惯,激发了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采取了多鼓励少批评的教育方法等。
总之,学生在进步,我也在成长,只要坚持把自己的收获不断的积累下来,吸取失败的教训,不断探索,学会分析问题总结经验,我相信:我们就会做得更好。
谢谢大家!
读书交流会发言稿篇4
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首先感谢学校给我一次与大家交流的机会。我的发言谈不上什么经验介绍,只能是粗浅地谈谈最近我在班主任工作中的收获和困惑。
一、常规习惯,常抓不懈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节课、一两天说说就行的,它必须贯穿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刚刚接触我自己班级的时候,我发现我们班的学生自觉性和自控力都比较差,避免不了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于是,我经常利用班会、课前、课下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教育,跟他们讲明道理及危害性,从而使学生做到自律。学校每个星期都会进行卫生,礼仪,纪律三项循环比赛,每当听到优秀的班级里有一年六班时,学生都在欢呼雀跃,而我也感觉很欣慰。
二、家校沟通落到实处
孩子的进步,集体的成长,离不开教师,也离不开家长。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我经常利用家长接送孩子的时候,主动和家长交流,反映孩子在校的表现,和家长的交谈中,获得学生的全面信息和宝贵意见。我还把家长的电话号码都存在了手机里,以便与家长联系起来更方便,也能很快知道这是谁打来的电话,当你叫出某某学生家长的时候他们也开心,做起工作来也方便不少。开学至今,我跟语文老师针对班级的部分学生进行家访。印象最深刻的是我们班的一个男孩,他上课的时候老是坐不住,喜欢在教室里面走动。去这个小男孩家的时候,他的妈妈很热心的接待了我们,我跟她妈妈反应了这个小男孩在校的情况。她妈妈说这个小男孩的脾气很倔强,越是批评越是叛逆。我知道这种情况后,跟这个小男孩的家长说,这是缺乏爱的表现。因为我在对待这个学生上用了更多的爱去包容他,但绝不是溺爱。家访后,这个小男孩,上课渐渐不多动了,成绩也在逐步上升。这次的期中考试,获得不错的成绩。期中之后,我将会和语文老师对班级学生进行全面家访。
当然,作为一名新班主任在工作中会遇到或多或少的困惑,我就遇到了这么一位学生,他时常会欺负班级其他同学,会拿同学的东西忘记还。我找他谈过,问过他为什么要欺负同学。他的回答是,他想跟同学玩但是不知道怎么开口。我跟他说找同学玩,要有礼貌,这样同学才会喜欢跟你玩。根据这位学生的家长反馈,父母平时很少关心这个学生。我曾相信这位学生会学好,可是刚答应我没几天,立马又不乖了,针对这类学生,我不知道该如何处理,由于我刚刚参加工作第一年当班主任,很多事情还做得很不够到位,感谢许多老教师对我的帮助,特别是我的指导教师华老师,也希望在座的各位老师给我提出宝贵的建议,谢谢。
读书交流会发言稿篇5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能在这次交流会上发言。关于读书我不知该从何说起,于是在这里我把去年年末写的一篇关于读书文章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写的不好敬请谅解。
一直想写写自己的读书生活,面对这一屋子的书本。我仔细搜索自己记忆里的角角落落,犄角旮旯里的那些关于读书的故事。这一路的成长,这一路的相伴。
我的记忆回到最初最初,来时路回首中一行行记下。翻看画书的小姑娘,背着父母订《文史知识》的少女,大学宿舍床头书的女生,还有如同今日卧室、阳光、香茗、书、音乐相伴淡定怡然的女子。一路走来的我,不同阶段的我,都有一个很重要的道具,便是书了。
因为读书,我视野大开,我的思想便不再局限于狭小一隅。因为读书,一向豪爽的我,也变的更为大气了。书山有路勤为径,我不是一个勤奋的人,我也深为自己这一点而惭愧,却本性难移。但是书山这条路,我虽然谈不上勤,但委实也是一路走着,还将走下去吧。这么些年,身旁的人用种种称号说着我,全不管我是否实与名俱。起初我还极力反驳着。后来说的多了,也懒得反驳了。人性的虚荣也会让我有些许的自得,但那也不过是瞬间的事。我很清楚自己的水平,自己也不过如此罢了。
我也不知从何时起,脑中一直有个信念固执的占据着。那就是:我们怎么活都只有一辈子,多知道点总是好的。因了这个执念,我读书,各个方面的,从来没有停止过。从来不曾厌烦。甚至有些不求甚解。一年又一年,于是也就----因为固执占据,变成了一种性格,怕是这辈子也改不了了吧。不过也挺好的,那就不改了。
现在的我,忙碌的日子,心也因此浮躁的很呢。那么多的书,似乎变的越发读不完了。仿佛间时间少了许多,书却多了。我也深为遗憾呢。只有尽力了。这也是我为何总觉得时间不够用的原因吧。总是吃老本是不行的呀。脑子里的'存货还是需要不断补充的啊。所以反思后,还是得继续读下去啊,自勉吧。
时有人问我关于书的事,有些我委实回答不了。因为我了解的也不过是我自己较喜欢的那些罢了。别人喜欢的,我却未必关注吧。有人让我推荐几本书,我颇为难。每个人的阅读倾向不同,我喜欢的,别人未必喜欢。每每这时我颇为纠结。有人借我的书读,我十分高兴乐于相借,但是却不知道该借什么。读书啊,真是因人而异的事啊。
因为读的积累,因为读的输入,自然会有源源不绝的写,不绝的输出。于是,我写了颇有几本集子。而且从20xx年到而今的20xx年,长达17年的23本日记。这些都是我千金不换的财富。大家总是说我爱读书,我委实妄担虚名了。读书从来不是我的爱好,只是我再普通不过的习惯罢了,一种改不掉也不会改的习惯罢了。
平凡的我将慢数着这些年的那些日子,那一本本读过的书。勾勒那个我,真实的我。从中也许你会发现有许多你不知道的我的真实,也许你会重新认识我,那个爬书山的女子,虽然她不够勤奋,有时还懒得很。虽然她有时读的散漫不踏实,脚步虚浮尘上。但是有时也有着你难以想象的执着。至少她一直在,没有放弃。尽管她脾气有够暴劣,不是个淑女。但是至少她会是个书女。这就够了,不是么?
最后,我给大家讲两个发生在我身上,对我影响很深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那是小时候,姥姥在我家。一天,我写完作业。便玩了起来,姥姥问我,怎么光玩?我说我写完作业了。都会了。唠叨的姥姥却说,学问可是没有完,没有深啊!她的话我当时不是太懂。
第二个故事:我高中时,那个时候语文、历史老师都很宠我。我自然也有点骄傲吧。一天,我把写好的作文拿给语文老师看,自我感觉很好。却不成想他并没有如往常表扬我。居然只说了句:要是多读点书就更好了。我当时虽然不敢说什么,但是心里还是很生气的。觉得老师也真是的。他的话当时我虽然懂,却不以为意。
那时候还小,那时候年轻。那时候他们的话却从那时候放在了我心上。尽管当时不在意。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读书的增多。我却一步步理解明白了他们的话。于是,当读书成为一种习惯,当读书成为生活的必需。我一次次想起他们的教诲。打心底里的感激。在这次发言的最后。让我把他们曾教育我的话分享给大家。我姥姥说:“学问哪有完?学问没有深啊!”我的语文老师说:“书是读不完的,你要是多读点书就更好了。”
这就是我的发言。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