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燥无味的作文是不会取得高分的,优秀的作文需要大家经过大脑思考并且善于观察的,下面是淘一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作文6篇,感谢您的参阅。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作文篇1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从公元几百年到现在,中国拥有了许多世界级文化遗产,如,规模宏大的秦始皇兵马俑、绵延无际的万里长城等等,都十分壮观。而在这些遗产中,有个叫做敦煌莫高窟。
莫高窟,俗名:千佛洞。地理位置在河西走廊的西端,也就是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先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等历代的兴建因而建成如此巨大的规模据。据百度上搜集的资料个绍:莫高窟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据唐《李克让重修莫商窟佛龛碑》一书的记载,前秦建元二年、僧人乐尊路经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便在岩壁上开了第一个石窟,之后法良禅师等又在比建洞修禅,称之为“漠高窟”。后来因“莫“和“漠”通用,便改为了“莫高窟”意思是沙漠的高处。之后又因为北魏,西魏、北周时得到王公贵族们的支持与隋唐时期丝绸之路的繁荣,莫高窟也随之变得更加兴盛。然而到了北宋、西夏和元代时,莫高窟逐渐开始衰落,元代以后己经完全停止开窟,渐渐冷落荒废。直至乾隆二十五年,也就是1760年。敦煌的经济才开始恢复。敦煌的经济才开始恢复,莫高窟也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莫高窟的每个石均是由洞窟建筑绘画、彩塑构成的。据相介关绍,煌熟石窟存有500多个洞密中有绘画、彩塑492个,洞窟建筑最大有200多平方米,最小才不到1平方米。主要形式有禅窟、中心塔窟、佛龛窟、涅槃窟七佛窟、大像窟等。塑绘与彩绘结合的彩塑内容多为佛、菩萨、弟子、天王、力士等。彩塑形式有圆塑、彩塑,影塑等。
我国古的代艺术家继们在继承了中原汉和西域民族艺术之外,吸收、融化来了外来的表现手法,为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族关系,中外友好往来等提供了珍贵资料,是人类珍贵的文化宝藏和精神财富!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作文篇2
仿佛还置身在昨夜那一串串悠长而又清脆的驼铃声中,我们翻开了丝绸之路这本书的第九篇章——莫高窟之行。
携着一颗和阳光一样炽热的心来到了举世闻名、被誉为“东方卢浮宫”的莫高窟。在三个小时的参观中,我们看到了具有珍贵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中华民族的瑰宝,感受到了佛教传承的经典文化、人类文明的精粹。行走在盖满尘埃但又十分精致的石砖上,我们仿佛看到了古时人们正在用简陋的工具,用自己的双手经过千万次打磨刻画精致动人图案的劳动场景。阳光透过树林的罅隙照在石砖上,沿着石砖铺成的小路我们继续往前走,来到了洞窟,为先人们留下的精美壁画、塑像而震撼。但在欣赏的过程中却发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画面,在精致的壁画上有一片漆黑的东西覆盖在上面,讲解员说这是被清末时期俄国侵略者住宿在这里做饭时的烟火熏黑的,听到这里我们的脸上纷纷露出悲愤的表情,对这些被破坏的历史瑰宝的感到无限的惋惜。朝代的兴衰,岁月的轮回,生命的存亡,都展示在了莫高窟中。有辛酸,有甜美,有苦涩,有愤恨,这些情感,交织着,铺洒着,飞扬着,洋洋洒洒地筑成了一个莫高窟,一个永久的神话。
参观完世界艺术瑰宝莫高窟后我们举行了结营仪式,在结营仪式上周老师与孙老师的点评既表扬了我们在这次寻找诗和远方的过程中可圈可点的地方,也指出此过程中我们不足的地方。这次总结引起了我们的思考,生活不单单只有诗和远方还有责任与担当……
带着这样的思考我们踏上了赴往兰州的路程,我想在接下来的旅程中我们会重拾从前丢失的责任与担当,一路前行、一路收获……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作文篇3
莫高窟,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1961年,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的壁画艺术是龙门、云冈石窟所没有的,是世界上任何石窟寺所无法相比的,它是莫高窟艺术的精髓。如果把45000平方米壁画一张张连接起来将长达25公里,要把这些壁画放在路边的话,可以构成从市区到莫高窟的一条长长的画廊。其规模之宏大,题材之广泛,艺术之精湛,被日本学者称之为“一大画廊”;法国学者称之为“墙壁上的图书馆”;正如一位学者看了莫高窟后感慨地说:“看了敦煌石窟就等于看到了世界的古代文明”。
项高窟俗称千佛洞,“千”这个数字在这里不指具体的数目,而是喻指很多,因为这里有许多佛教塑像、壁画的洞窟,所以俗称为“千佛洞”。自古以来,这里的人们笃信佛教,地方的官吏、豪门贵族、善男信女以及贫苦的老百姓都拿出银两来开窟、造像、绘画作为自己的家庙来供养佛和菩萨;来往于丝绸古道的商人、使者、僧侣等为了祈佑自己能平安突起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或取福佑,死后进入天国的投资。于是在鸣沙山的崖壁上,大大小小的窟龛不断涌现。莫高窟现存洞窟492个,洞窟大小不一,上下错落,密布崖面,每个洞窟里面都有栩栩如生的塑像,婀娜多姿的飞天,精美绝伦的壁画,构图精巧的花砖,构成了一个充满宗教氛围的佛国世界。敦煌莫高窟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珍贵的价值,有“人类文化珍藏”“形象历史博物馆”“世界画廊”之称。
点评:这篇习作的结构是“总分总”。开头点题,介绍莫高窟的位置、历史和影响,引出下文对壁画和“千佛洞”的介绍。中间部分具体介绍了壁画和“千佛洞”名字、洞窟的由来,内容丰富,中心突出。结尾点出莫高窟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突出中心。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作文篇4
历史的浪潮一尖高过一尖,狠狠的拍打着那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夕阳久久的挂在莫高窟的墙头,不忍离去。仿佛要为我们证明什么,又好像要为我们哭诉什么。是啊,他是当年不公平交易的唯一见证,他是当年那丑恶嘴脸和那呆滞表情的唯一见证。
拦车的人最终没能拦下,瘦马踏过他同样瘦弱的身体,他没有流泪,只是默默的看着远去的马车和那茫茫黄沙顶上依旧孤单的残日。久久,沙漠中留下了两道淡淡的车辙。一场雨,什么都没有了,曾经的历史,曾经的骗取,全被这场雨冲刷的干干净净,雨过天晴,却留下了层层的屈辱。王道士的塔依旧伫立在莫高窟的空地上,历史的浪潮曾经道经这里,可没有冲刷掉臭道士身上的污渍,也冲刷不掉。无数仇视的目光,一个受伤民族流血的伤口,在他看来,很无所谓。他很委屈,很茫然。是啊,他不过是一介平民,一个畏畏缩缩的农民。莫高窟惨白的洞壁显得刺眼,谁又能想到那厚厚的石灰下是几千年民族智慧的结晶,地上那扭曲的泥人让人心碎,谁又能想到那满是裂缝的泥巴是几千年民族艺术的精髓。而王道士只是用手抹了一把汗,憨憨的笑着,却不知手上的石灰粘到了脸上,现在自己是个花脸的罪人。
珍贵的国宝文物,瑰丽的五千年文化,就这样渺无声息的漂洋过海,到达了东京,彼得堡,伦敦,巴黎。没有任何人阻拦,没有经过所谓的边关,没有经过检查,径直飞到了国外。只有王道士满脸的笑容,与那腰带上绑着的沉甸甸的银袋在外国人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道士终究是道士,农民终究是农民。在哀叹文物流失的同时,不禁又庆幸国宝流到了国外,否则,不过是再多出满地的破砖烂瓦,多出满洞的石灰。历史的天空依旧黑暗,只有那惨白的日光无力的照射着王道士的圆寂塔。秋风穿过密密的丛林,却在这里驻足了,似乎想看清墓碑上的历史,铭记这个遗臭万年的千古罪人。专家们来来往往的穿梭于莫高窟,无奈的用拳头捶击着那个塔,但是那个道士却在一旁冷笑“我已经死了,你再用力也无所谓。
历史沉默了,久久,敦煌的石窟中才渐渐传出一声哀叹: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中国。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作文篇5
中华大地上有许多世界文化遗产,比如规模宏大的故宫,历史悠久的长城,风景秀丽的颐和园……其中,我最喜欢的还是甘肃敦煌的莫高窟。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始建于十六国时期,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制彩塑2415尊,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瑰宝。
莫高窟的壁画举世闻名。壁画记录了佛教的传说与故事,画得栩栩如生,神仙好像就要腾云驾雾,和尚就要开口讲话一样。不同朝代的壁画甚至叠加在一起,体现了中华民族精湛的技艺。
莫高窟不仅有栩栩如生的壁画,还有惟妙惟肖的彩塑。有佛像、菩萨像、弟子像等。我最喜欢的是一尊弥勒佛坐像,也叫“北大像”,高35.6米,由石胎泥塑彩绘而成,是中国第三大坐佛。这尊佛像外观轮廓错落有致,现在已经有九层造型。
莫高窟还有一个小房间——藏经洞。藏经洞是第17窟的简称,那里有成千上万的佛教典籍,还有天文、历法、地理、方志、图经等。虽然这里由于多国从中抢掠,缺失了好多文物,但是它仍然是一个有着重要文化价值的地方。
我们要保护好这些文化遗产,保护好前人留给我们的珍贵资料,将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发扬光大!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作文篇6
莫高窟是伟大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位于甘肃敦煌。它建于十六国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到现在已经大约过了1700年。经过近20__年的风沙,窟内的塑像壁画早已看不清原来的相貌。
在这个承载了千年历史石窟群中,“九层楼”是敦煌石窟的标志性建筑,因其共有九层而得名。一尊高约35.5米的大佛两腿自然下垂,目光下视,给人以高大威严的感觉。据敦煌遗书《莫高窟记》:“延载二年(公元695年),禅师灵隐共居士阴祖等造北大像,高一百四十尺。”它住在那高大的九层塔中,发髻漫卷,悠然自得。右手上扬,意思是拔除众生的痛苦;左手平伸,意思是满足众生的愿望。眉间一点朱砂痣,眼眸平和,灰色的皮肤用金粉包裹尽显雍容华贵。衣服垂直下落,线条分明,层层布料的曲线虽僵硬却逼真,佛祖包容世间万物的心境顿时呈现在古老的线条中。大佛体形饱满圆润,气度庄重神圣,根据大乘佛经描述,弥勒成佛后,将带来一个极为祥和、富裕的美妙世界。
芸芸众生自窟底抬头仰望,在崇高庄严的宗教氛围中,更觉佛的至高无上和无尽含藏。
第257窟中,忠诚的护卫守护着佛像。佛像坐在一个半铃铛状的小房间内,头上的龙雕围着色彩斑斓的花纹,栩栩如生,正要向辽阔的天空腾飞般。房间内壁画着众人祈福的景象,每个小人神态各异,衣物色彩也互不相同,依稀可以看出是各地虔诚的高僧。窟内的墙壁上画着数不尽的小人,它们都盘腿坐下,手臂放在腿上,表情严肃,好像正在举行什么仪式。门旁墙壁上的.人,神态或夸张,或矜持,每个人仿佛都有自己独立的个性。
在遥远的唐朝,第148窟建成了。窟中一尊侧躺的大佛,它面型丰满,眼睛微眯,一副享受的样子。皮肤被岁月铸成了古铜色,左手放于右腿之上,一副安然入睡之态。衣服的大红色早已斑驳不堪,但衣服纹路柔软,似乎能随身体起伏而变化。它的身上站着许多小人,它们双手合十,斜穿宽袖大袍,神情不一。这个窟是由唐代敦煌世家大族李大宾之家所建,于盛唐大历十一年开凿。然而这千年之后,佛像却依然安眠于此。
莫高窟文化至今已经传了1700年,它给了我们无比的震撼。它凝结着老祖宗千年来的汗水与智慧,它令每一个华夏人民为之骄傲,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