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作文5篇

时间:2023-03-25 作者:couple

大家在写作文的时候,一定要将细节描画清楚,各位对作文不生疏吧,365文档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作文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作文5篇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作文篇1

天空高而碧蓝,泛着宝玉的颜色,仿佛历史的洪流中,哪一位人物腰间——那澄澈而悠远的神秘。

飞云腾成万千形状,指引着无数人,向那遥远的过去,摸索,逐渐的了解,然后得到心灵的归宿。

那一片大漠上,风沙漫漫,神光离合。

莫高窟

四百余洞窟,开放仅有一百有余,其余的,有些在外国人的破坏下丧失了生命,有些则被时光洗去的亮丽的神采,他们拖着沾上大漠风尘的衣摆,摆着奇特的姿势,柔和地舞。

我原本是不知那关闭的理由的,只是在走进第一个洞窟的一瞬间,从她们的眉眼,鼻子,嘴唇等等一切具有灵动美的地方,读出了那些逝去时光中的往事。

黑暗里,我看见一双双眼睛,无声地,默默地,在对我倾诉着什么。

我曾经听说过,这些飞天如何能够具有那些栩栩如生的仪态,在于——每一个飞天,都曾经是一个真正的人,因为她们的美,被古代的法师用法术封印在古老的墙壁上,画师加以修饰,终其一生,用静止演出灵动。

我原本自然是不相信的,只是到了这里才知道,那些舞姿仿佛根本是真实的,自然的,无法用虚假代替。尽管在现代人看来,她们并不美,只是染上历史的颜色,披上神秘的面纱,更是一种独到的华丽虚幻的韵味。

她们在笑,在舞蹈,在静谧无人的黑暗里展露绝世的笑颜。

从她们被画在墙壁上的一刻起,也就是余秋雨在《莫高窟》里面写到过的:乐樽和尚在三危山看到灿烂的神光,便起誓要修筑莫高窟。她们便是观望着一切的一切。帝王将相著其盖世伟业,一场场战争,一次次凯旋,一张张欢笑着的真诚面庞,红颜与英雄,有如周瑜小乔等等佳话。历史的巨轮隆隆碾过,她们看着繁盛一时的隋朝,看着兴盛富强的唐朝,画师给她们点上朱唇,勾勒出华丽的轮廓,翩跹的缎带,于是她们在飞翔,看到中国的兴盛,欣慰地微笑,舞蹈有如鲜红的花瓣飘落在静谧湖水中明月的影子里,华丽张扬的,色彩艳丽的,盛大地舞蹈!

她们在叹,在飞翔,在沉寂无人的黑暗里吐出低低的叹息。

终于,兴盛的时代过去了,北宋,南宋,宋末支离破碎的中国,也许它还像冰裂纹的瓷器,仍旧残留着那种华丽的美丽,但是,飞天们似乎已经看到了掩藏在虚伪下的真实,拨开重重伪装,直直看到中国的本质——逐渐向下走去。于是,色彩开始变得浓重了,灰暗了,一个窟中,大佛的手在时间的重压下破碎,雕塑师们想要把它完善,但是雕出的,终究没有隋唐之时的韵味和自然,正如就算元朝的脚步迈遍整个亚洲,也无法改变中国走向衰落的命运。飞天们脸上是那凝结了的笑容,舞姿依旧的飘逸,然而,却再没了往昔真实的快乐,那舞,是腐烂花瓣的凄靡的香味。

她们在哭,在流泪,在低沉压抑的黑暗里落下腥咸的血泪。

残酷的时代终于来临,清末的闭关锁国政策,把中国彻底带入不可挽回的深渊。血液渐渐坏死,也无新鲜血液注入,中国进入华夏历史上最大的低谷。她们流泪了,但是,黑暗里有谁能看得到她们透明的眼泪,只有消散在空气里,留给那后来打开石窟的人们,感受一下那泪水的潮湿。谁能够再为她们涂上胭脂水粉?谁能够再为她们添上柔和的缎带?谁能够再给她们那母亲一般的吻?中国在死亡,她们也在死亡,腥咸的泪合着腥咸的血,混杂在大漠的风沙里,无比凄凉。

她们在舞,在呐喊,在静如死亡的黑暗里尖声述说着那茫茫的无尽的永恒的悲哀!

她们的悲剧到来了。外国人走进了莫高窟,打开了重重风沙后包裹着厚厚封尘的历史,几枚银币,得以掠夺文化的财富,用技术复制下一面面墙上飞天们的身姿,流下一面空荡冷清的墙壁,她们的笑容,被用低廉的价格,买去送往国外。凝固的笑容无法改变,心中却在咆哮——中国啊,这里,这里,您,已经死去了么!?她们留着泪微笑:母亲啊,我就要离开这里,带着死去的心,走向世界的囚牢。没有被带走的飞天们,听着同伴们的哭喊,看着无力挣扎的身影,暗叹着苦涩的人生。

她们在笑,在沉睡,在微光朦胧的黎明里瞌目走进长眠。

革命,反抗,建设,富强,中国终于走出黑暗的深渊,遥远的黎明把曙光撒在每一个革命者的身上,人们打开了莫高窟,看到无数艳丽绝伦的笔画,找到无数经典神秘的经文。就算晚了,迟了,终究还是找到了。飞天们露出了笑容,经历过悲欢离合的笑容,她们终于被发现了。一切都沉寂下来,尘埃落定,她们早已疲累不堪,维持着舞姿的绝艳,柔和如秋水的身姿,淡如薄烟的笑容,缓缓地,缓缓地,闭上了双眸,消失了神光,走进冗长的沉睡。

微光从敞开的门扉流泻进,为了保证壁画不会因为光而脱落,那如游蛇般的日光小心翼翼地撒在飞天微笑着沉睡的面孔上。

没错,她们从沉睡中睁开双眸。她们目光是澄澈的,对每一个参观这述说着中华五千年屈辱史,她们在说:请带着我们的爱与希望,走遍中国的每一寸土地。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作文篇2

中华大地上有许多世界文化遗产,比如规模宏大的故宫,历史悠久的长城,风景秀丽的颐和园……其中,我最喜欢的还是甘肃敦煌的莫高窟。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始建于十六国时期,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制彩塑2415尊,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瑰宝。

莫高窟的壁画举世闻名。壁画记录了佛教的传说与故事,画得栩栩如生,神仙好像就要腾云驾雾,和尚就要开口讲话一样。不同朝代的壁画甚至叠加在一起,体现了中华民族精湛的技艺。

莫高窟不仅有栩栩如生的壁画,还有惟妙惟肖的彩塑。有佛像、菩萨像、弟子像等。我最喜欢的是一尊弥勒佛坐像,也叫“北大像”,高35.6米,由石胎泥塑彩绘而成,是中国第三大坐佛。这尊佛像外观轮廓错落有致,现在已经有九层造型。

莫高窟还有一个小房间——藏经洞。藏经洞是第17窟的简称,那里有成千上万的佛教典籍,还有天文、历法、地理、方志、图经等。虽然这里由于多国从中抢掠,缺失了好多文物,但是它仍然是一个有着重要文化价值的地方。

我们要保护好这些文化遗产,保护好前人留给我们的珍贵资料,将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发扬光大!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作文篇3

在初一的寒假里,我独自一人来到敦煌,看到了莫高窟这一凝聚着先人的智慧和高超工匠技艺的地方,我深深地被那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壁画所吸引,情不自禁地想要了解它、亲近它。

走进第一个洞窟,颜色略显单调,壁画上以青褐色作为底色,想必是技术相对落后的北魏了。壁画上满是粗犷而浑厚的线条,给人带来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在这儿稍稍驻足了一会儿,我就走向了下一个洞窟。

到了第二个洞窟,色流猛地一下涡漩卷涌,这里有人世间所有温暖靓丽的颜色,一条条线交汇在一起,竟然没有丝毫杂乱的感觉,反而相互映衬,整幅壁画都显得栩栩如生,原来是到了大唐。最让我沉醉的就是画面上的天空,天空上方由远到近,分别由淡蓝,海蓝和深蓝色充斥,而在这三个部分的交界处又有一群南飞的大雁。我甚至能看清那大雁身上的一根根羽毛,而它的眼睛更显得它炯炯有神。在这片颜色斑斓的海洋中,我仿佛看见了唐代的繁荣兴盛和粉刷这幅壁画工匠那细致入微的动作和认真的神情,我的心情也随着这幅动人的壁画而期待起来,渴望去亲近下一幅壁画。

依依不舍地退出第二个洞窟,我快步走进第三个洞窟。那壁画依旧是五光十色的,但其中却明显地有了一丝阴暗的色彩,也许工匠也为宋朝那岌岌可危的局面而感到担忧焦虑吧。壁画上是士兵们出塞打仗的场面,刀剑光影交错,士兵们短兵相接,背后是红色大门紧闭的要塞和城楼上的箭兵,士兵脸上的五官可以看的一清二楚,而每一张脸上的表情都是不同的。看到这样一幅壁画,我叹了一口气,宋朝终究还是被元所取代了啊。我想起了辛弃疾、陆游、李清照这些爱国诗人,也想到了时代更替永不停息的真理,这种种思绪最后还是化作了一声轻叹,逝去的终究还是逝去了。

走完了这三个洞窟,我却不想再看了,因为仅仅这三幅壁画,其中让我亲近和深思的东西便已经足够让我去品味了。可无奈的是:我只能在这儿呆上一天,便要离开。我不得不忍住那种感觉,将自己的身心投入到一幅幅壁画之中,尽可能在这一天中欣赏到更多更美的壁画。

原来那一幅幅的壁画记载的不只是一个画面,更是一个时代的主题。而每当一个现代人去亲近它时,它就会诉说出一个时代的兴衰。

短短一天的时间,我又怎么可能记得住几个时代的辉煌呢,愿下一次重逢的时候,我还能留下对你的印象。莫高窟再见,期待下次亲近你时的再次相见。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作文篇4

莫高窟,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1961年,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的壁画艺术是龙门、云冈石窟所没有的,是世界上任何石窟寺所无法相比的,它是莫高窟艺术的精髓。如果把45000平方米壁画一张张连接起来将长达25公里,要把这些壁画放在路边的话,可以构成从市区到莫高窟的一条长长的画廊。其规模之宏大,题材之广泛,艺术之精湛,被日本学者称之为“一大画廊”;法国学者称之为“墙壁上的图书馆”;正如一位学者看了莫高窟后感慨地说:“看了敦煌石窟就等于看到了世界的古代文明”。

项高窟俗称千佛洞,“千”这个数字在这里不指具体的数目,而是喻指很多,因为这里有许多佛教塑像、壁画的洞窟,所以俗称为“千佛洞”。自古以来,这里的人们笃信佛教,地方的官吏、豪门贵族、善男信女以及贫苦的老百姓都拿出银两来开窟、造像、绘画作为自己的家庙来供养佛和菩萨;来往于丝绸古道的商人、使者、僧侣等为了祈佑自己能平安突起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或取福佑,死后进入天国的投资。于是在鸣沙山的崖壁上,大大小小的窟龛不断涌现。莫高窟现存洞窟492个,洞窟大小不一,上下错落,密布崖面,每个洞窟里面都有栩栩如生的塑像,婀娜多姿的飞天,精美绝伦的壁画,构图精巧的花砖,构成了一个充满宗教氛围的佛国世界。敦煌莫高窟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珍贵的价值,有“人类文化珍藏”“形象历史博物馆”“世界画廊”之称。

点评:这篇习作的结构是“总分总”。开头点题,介绍莫高窟的位置、历史和影响,引出下文对壁画和“千佛洞”的介绍。中间部分具体介绍了壁画和“千佛洞”名字、洞窟的由来,内容丰富,中心突出。结尾点出莫高窟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突出中心。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作文篇5

经过两个小时的修整,我们踏上了前往敦煌莫高窟的道路。

千年莫高,在澈心蓝的碧空下傲立,显悠远沉寂。窟里是昏暗的,我俯下身,轻步踏进,生怕误触了那千年壁画。

在导游的手电筒照射下,佛祖的面貌一览无余:佛光滑饱满的额头,一双纤弱柳叶眉,狭长的眼角拖至眉尾,一弯笑唇宽大而扁平。一气呵成的流畅感从眉弓一直延充至双颊,不同于吴哥大佛的石块堆砌,佛脸上整齐有序的排列痕迹,而是在一整块石头上凿出佛颜,精雕细刻地描绘出佛祖的慈悲面容,所以莫高窟的佛,更多是由流畅线条勾勒出的轮廓,在白织灯的照耀下,虚化了边缘,在佛身后的壁画上投射出一抹柔影。

千年前的佛教文化毫无保留地封存在一个个石窟里,用壁画与雕刻向后人描述不同朝代佛的变更。绿色、红色、蓝色……各种艳色的交织使得壁画与雕刻颜色鲜明,夺人眼目;化学颜料的使用令石窟在千年之后,还保留着当年的惊艳。石窟穿越千年,带着佛教的演变与震撼来到我的面前。小小的石窟瞬间变大,充阔成浩大无边的空间,佛在那儿传经说教,虔诚的信徒与佛一起努力打造完美世界。我走过各个朝代的历史,看见佛的样貌千变万化,看见信徒的行为大同小异,却只看见那佛与人的目标与方向不变——泛着金光的极乐世界。那没有压迫,只有平等与幸福的极乐世界。

我在等待,等待着佛祖的智慧被后人理解,等待着传说中的`极乐世界会更早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