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在撰写的时候,大家肯定要强调联系实际,如果没有教案的辅助,我们的教学是很难获得一定成功的,下面是365文档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小学语文老师的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学语文老师的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自学字词,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啧啧、溜号、若无其事”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描写大仓老师的重点语句。
3、学习记叙大仓老师的两件事情,重点品读描写大仓老师的语句,感受大仓老师有活力、幽默、真诚、正直的特点。初步体会描写人物的写作方法。
4.简要复述第二件事。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学习课文重点段落,对有关语句进行品读,深切感受大仓老师的优秀品质。
2、有效开展读写结合,进行想象补白,加深对人物心理活动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启发谈话。
师: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师长的引导。有一位日本作家山本捷平先生,曾经写过一篇回忆小学老师的文章。这位老师让他终身都无法忘怀,到底这是个怎样的老师,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市太的回忆去认识这位大仓老师吧。
2、揭示课题:26大仓老师(齐读)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反馈预习,结合文中语句说说对大仓老师的初步印象。
师:课前预习时,特别让同学们读读在开学典礼上(板)描写大仓老师的句子,现在结合你划出的句子说说初次见面大仓老师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2、学生交流,随机出示课文3、4小节中相关的句子。
▲大仓老师穿着一身制服,留着平头,只见他一下子跳上领操台,开始讲话。
(师:这句话是大仓老师外貌(板)和动作(板)的描写,从外貌描写上,让我们感受到他的朴素,通过动作描写,一个有活力(板)的老师跃然在我们眼前。)
▲我就是刚才介绍的大仓,名字叫大仓,可家里既没有大仓库,也没有小仓库,只有一间小板棚似的草房。家里很穷,是吃大麦饭长大的。
(师:从他的语言中,让我们感受到他性格的幽默。为人坦诚)(板书)幽默
▲简短的致辞完了,他一鞠躬,轻快地跳下去。
(师:这又是大仓老师动作的描写,从中看出他是个有礼貌,活泼的老师。)
3.小结:这就是作者在开学典礼上看到的大仓老师。通过他的外貌、语言和举止把大仓老师的性格特点(板书)写出来了。请同学们将这几方面连起来介绍一下大仓老师。
4、引读课文,随机理解“啧啧”。
引读:这样独特的开场白,这样幽默而不失风度的老师,激起了同学们的好感,学生中(引读:马上响起一片啧啧的赞叹声),(别小看这啧啧声,这可是对大仓老师的一种肯定和褒奖。)有的称赞他__________,有的说_____________,还有的说_______________……大家都在啧啧地赞叹老师,因为(引读:我们还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开场白)
可见,大仓老师和大家的初次见面,就让同学们暗地里――(板)喜欢上这位老师了。
大仓老师给所有的同学都留下了好印象,其中就有家境同样贫困的市太就更期待大仓老师的课了。(引读第6节)所以他下定决心——(但是面临的困难是:从放学回家――,一直到晚上,我都要背着小妹妹,有时还要领着大妹妹。哄她们玩。晚上,还要在昏暗的油灯下糊纸口袋。家里没法子温习功课,只好在教室里拼命。所以,我给自己规定――向前看,不溜号,用心听。)
4、交代学习任务。
师:作者花了大量的笔墨记叙发生在一堂语文课上(板)的一件事。通过这件事,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他,抒发作者怎么样的情感,这就是我们要重点学习的内容。
三、学习第二件事,联系上下文体会人物心情,感受大仓老师的为人正直
1、指名朗读课文,理清叙述层次。
师:本单元,我们继续进行重点内容的简要复述。这部分内容较多,我们先来理一理层次,在读懂内容的基础上,便于将这件事叙述清楚。
请两位同学先读一读。(第一层7-17小节,跳过16小节。第二层18-20小结)这件事中,都有哪些人物?
(媒)大仓老师同学们市太春美
2、配合读文,引导学生理清叙事线索。
(1)配合读文,媒体出示。
师:老师和大家配合读第一层的内容,看看第一层的线索是怎样?
师:在一堂语文课上,老师问(媒)――同学们思考了一会儿,纷纷举手回答――(“自己、我、鄙人、余、吾辈、咱”)。我也鼓劲站起来,清楚地大声回答(媒)――我刚答完,教室里――这时,有人提出异议――大仓老师根本没理会春美――写(媒)
大仓老师同学们市太春美
第一层问回答
嘲笑尴尬
(若无其事)写提出异议
(3)再读课文,简要复述第一层内容。
师:这就是第一层的内容线索,事情就是按这样的顺序一步步发展的。但这仅仅是一条线索,就像造房子,只有骨架,没砖瓦怎么行?在简要复述时,我们不仅要理清线索,还要将其中的内容叙述清楚。诸如老师问什么,同学和我是怎样回答的,春美又提出什么异议。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再轻声读一读7-17小节。
大仓问什么问题(媒)老师问:“你们知道的单词中,哪些是用来称呼自己的呢?”
(要将人物的语言转变为自己的话。你读懂了大仓的老师的回答,知道用自己的话来说。)
同学们如何回答(媒)“自己、我、鄙人、余、吾辈、咱”
(鄙人是古人对自己的歉称,余和吾辈都是古文中称呼我的词)
同学们回答了很多词,我也回答了“俺”这个词后――此时,遭到同学们的――嘲笑(媒),我的心情是怎样?(难为情、难受)――尴尬(媒)当时我正是处于――尴尬的境地,请你读出尴尬的语气来。
就在这时,春美提出――异议(媒)春美表示异议:“老师,川本老师说过,‘俺’是下等人讲的话,不能用。”
(将春美的话转变成自己的话。)
面对春美的异议,大仓――(媒)若无其事
理解若无其事。(好像没发生什么事),根据板书将之前的事简要复述出来。
(4)自读第二层内容,理清线索。
师::事情的第一层内容大家叙述得很好,现在大家知道在简要复述时,先要理出事件的线索,再提炼关键的内容,这样的复述才让人听得清楚明白。根据老师的样子,将第二层的线索自己写出来。
春美表示(异议是指不同的意见,这里是似乎强迫――老师给大家一个次)(媒),说不能用“俺”这个词。(在叙述人物的语言时,尽量用陈述句)
大仓老师沉默(媒)了一会儿,说(媒)现在不是讨论可不可以用这个词。
(媒)大仓老师盯着春美的脸,沉默了一会儿,答道:“现在不是在讨论可不可以用这个词。”他的声音不高,但是很有力,说罢便紧绷起了嘴唇。
同学们都好像站到我这边了。
3、完整复述第二件事的内容。
师:现在请同学们将这两层内容连起来说一说在一堂语文课上的一件事。
4、联系课文插叙内容,揣摩大仓老师“沉默”时的心理活动。
小结过渡:同学们已经知道了简要复述的方法,今天我希望同学们在课后把这件事说给你的家人和朋友听。课上到这儿,老师在想大仓老师一定做过很多事情,为什么市太偏偏着重记叙了这件事,为了表现大仓老师怎样的品质特征哪,我们再看。
面对春美一而再,再而三的提出反对意见,他的态度始终――(媒)大仓老师盯着春美的脸,沉默了一会儿,答道:“现在不是在讨论可不可以用这个词。”他的声音不高,但是很有力,说罢便紧绷起了嘴唇。(他为什么会沉默,在那一刻他究竟在想什么?)
(1)了解第16节插叙内容。
师:请同学们联系课文16节想一想。先请一位同学读一读。它介绍了春美这和他家的背景。从这段内容中,我们知道了春美家的什么情况?
(媒)(山本家有钱有势,别的老师碍于他们家的权势总偏向春美,唯独大仓老师没有。春美总利用他的职权,对大家挑三拣四。)
(2)认识“插叙”。
师:大家留意了吗,这段内容并不是发生在这堂语文课上的,但使我们对了春美家的情况有所了解,借助这段内容也帮助我们揣摩大仓老师沉默时的内心活动,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大仓老师的为人。这段内容,我们称之为插叙(媒)。
(3)联系插叙内容想象说话。
师:现在请借助插叙想想大仓老师沉默的那一刻他究竟在想什么?
师:春美家在当地很有权势,得罪了他家会给自己带来麻烦。经过一番内心斗争,大仓老师决定宁可自己有麻烦,也要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板书:公正
5、指导读句。
师:这段插叙让我们读懂了大仓老师的内心想法,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说的正谁来试着读一读?(指导朗读:声音不高,但态度坚决)(媒)
6、创设情境,想象“我”的心理活动,体会人物情感。
师:大仓老师肯定而有力的回答再次震撼了同学们,也让原先嘲笑我的同学们――现在好像都站在我这一边了。当时的我有怎样的表现,课文具体写了吗,请大家想像一下,当时我会怎么想。
7、小结:这次语文课让我对他的为人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如此公正、正直(板)的老师,也让我对他充满了敬佩(板)的感情。
四、引读20节,小结全文。
大仓老师以自己的正直维护了“我”这个穷学生的自尊,使“我”不再害怕读书,难怪作者说(引读:连我这样生来就讨厌上学的人也开始感觉到上学的乐趣了。)
四.总结:这就是“我”眼中的大仓老师。在开学典礼上,文章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把老师幽默、富有活力的性格特点展现在我们眼前。而重点描写在一堂语文课上,通过人物语言和神态的描写,让我们了解了大仓老师正直、公正的品质特征。也让“我”由原先的喜爱进而转变成对老师的崇敬之情。这样的老师怎能让人忘怀,所以,二十多年过去了,山本捷平先生写下了这篇《大仓老师》。
(板书) 26大仓老师外貌动作语??
特点:
开学典礼上幽默有活力(喜欢)
一堂语文课上公正正直(敬重)
小学语文老师的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初步练习理解句子的重点词语,读懂句子的意思。
3、能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把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尊敬老师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句子的重点词语,读懂句子;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排句成段。
2、难点:课文最后一句话中“肃然起敬”一词的理解以及这个句子意思的准确把握。
三、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巩固给汉字确定部首的训练。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3、学习课文第一段,用“……是……”句式简单介绍居里夫人。
二、教学过程:
1、揭题,谈话。
(1)读课题:
a、课题中的“我”是谁?
b、谁是她的小学老师呢?
c、课文主要讲一件什么事?
(2)再读课题
2、听录音:听后讨论思考题,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3、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学。
(2)检查自学情况:
a、讨论作业本第1题。
b、指名读课文,检查自学情况。
c、师生共同评价检查情况。
4、学习课文第一段:
(1)自由读:
a、读了这段话,你知道了什么?
b、“”是什么意思?
(2)结合b介绍居里夫人。
(3)用“居里夫人是( )”说一句话。
(4)再读这一段。
(5)课堂练习:抄写生字、新词,完成作业本第2题,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明确本单元训练重点,学2—4段,懂得尊敬老师是一种美德。
二、教学过程:
1、提出本堂课的学习目标。
2、指示学生学习单元提示的一、二句。
(1)读懂一段话首先要读懂句子。
(2)读懂句子可抓住其中的重点词来理解。
3、学习课文第2段:
(1)自读,看看共有几句?哪几句较难读懂?
(2)齐读第2句,讨论。
“簇拥”“献上”分别是什么意思?
用上这些词说明了什么?
有感情地朗读。
(3)让学生说说这句话我们是怎么样读懂的?
(4)用学第2句的方法学习第4句。
自读,理解“吸引”“神情”。
什么“吸引”居里夫人?当时样子是怎样的?
居里夫人为什么会神情激动呢?说明了什么?
感情朗读,体会思想感情。
4、学习第3段。
(1)自己轻声朗读。
(2)完成课后题2。
(3)居里夫人尊敬老师走向主席台是为了什么?
(4)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第3段。
居里夫人尊敬老师,热爱老师是通过她的什么描写反映出来的?
具体按什么顺序写的?
5、学习课文第4段。
(1)自由朗读,思考居里夫人是怎样介绍老妇人的?人们有什么反映呢?
(2)理解第2句:
“深情”是什么意思?
“深情地说”我们应该怎样读?
居里夫人深情介绍自己的小学老师说明了什么?
(3)读懂最后一句,理解“肃然起敬”“站起来”“久久鼓掌”。
6、读单元提示的后半部分,小结。
7、读通全文,思考:会场上久久不息的掌声表示了人们什么思想感情?
第三课时
一、教学要点:
练习有感情地读课文,巩固字词,培养尊师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过程:
1、词语复习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按课文内容填空,完成作业本4。
(1)学生独立练习。
(2)讨论校正,比较“献给”与“递给”,“亲吻”与“轻吻”,“深情地”与“有感情地”。
(3)居里夫人为什么要点出“小学”的老师?
4、自由朗读课文,你学会了什么学习方法?懂得了什么道理?
5、指示感情朗读。
(1)应带着怎样的感情朗读?
(2)指名分读,师生评价。
(3)齐读课文。
6、再读单元学习提示。加深理解学习方法。
读“单元提示”。
说说本单元的学习要点。
小学语文老师的教案篇3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作者为什么认为怀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师。
3.认识到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的科学态度,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贵品质。
课前准备:
教师查阅、收集关于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的故事、文章。
教学过程:
一、回顾前文,导入新课
在前几课文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一位位不怕困难、苦战攻关、善于发现、极具科学的科学家。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极有个性的科学课老师──怀特森先生。他是作者心目中最好的老师。(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初步理解“最好”
1.默读课文,想一想:
①课文讲了一件怎样的事?
②作者为什么说怀特森先生是他“最好的老师”?划出课文的中心句。(怀特森先生让我还有我的同学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道理:不迷信书本、也不要不迷信权威。)
三、读议结合,深刻理解“最好”
1.作者用哪些事实说明怀特森先生是我最好的老师?
2.老师在读这课文时,也不禁被怀特森先生独特的教学方法所折服,你喜欢这样的老师吗?
3.怀特森先生的哪些言行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读、划、议)
四、回归整体,加深对科学的认识
1.古今中外,善于发现问题并研究问题的人往往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你知道哪些事例?(二年级学的《画家和小牧童》中敢于给戴嵩指出错误的小牧童;四年级学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中敢于挑战权威的伽利略等。)
2.结合本单元前三课文,谈一谈你对科学又有了哪些认识?
五、拓展阅读,迁移延伸
1.阅读《嗅苹果》,读后交流自己的体会。
嗅苹果
学生们向苏格拉底请教:怎样才能坚持真理?
笑容可掬的苏格拉底让大家坐下来,随后取出一个苹果。他用手指捏着,慢慢地从每个同学的座位旁边走过,一边走一边说:“请同学们集中精力,注意嗅一嗅空气中的气味。”
然后,他回到讲台上,把苹果举起来左右晃了晃,问:“哪位同学闻到了苹果的气味儿?”
有一位同学举手回答:“我闻到了,是香味!”
苏格拉底再次走下讲台,举着苹果,慢慢地从每一个学生的座位旁边走过,边走边叮嘱:“请同学务必集中精力,仔细嗅一嗅空气中的气味。”
稍停,苏格拉底第三次从讲台走到学生们中间,让每一个学生再嗅一嗅苹果的气味。
经过三次“嗅一嗅”之后,除一个学生外,其他学生都举起了手,都说闻到了苹果的香味。
那位没举手的学生环顾周围看了看,觉得一定是自己错了,于是也随波逐流地赶紧举起了手。
苏格拉底脸上的笑容不见了。他举起苹果缓缓地说:“非常遗憾,这是一枚假苹果,什么味儿也没有。”
小学语文老师的教案篇4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概括内容:
(1)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的梗概。
(2)用几个词来概括的故事情节。
二、精读感悟:
(一)自由读课文(1-5)自然段。画出:“我”感情变化的句子。
1.体会丢表时作者的内心感受。
(1)自读。
(2)指名读。
(3)指。
(4)齐读。
(5)结合课文内容填空:我丢失的不只是()也不只是()而是()。
2.体会找到手表时,我感情的变化。
(1)自读大屏幕中的句子。
(2)用成语概括这句话。
(3)谁还能用其他的词语来概括“我”此刻的心情?
(4)面对黑大哥远去的背影,你想说些什么?
(二)默读课文(6-12)自然段,边读边画出:第二次相遇时,“我”感情变化的句子。
1.感受作者和黑人大哥的第二次相遇的情景。
(1)自读。
(2)感悟。
(3)再读。
(4)句式转换。
2.体会作者受罚时的感情。
a.学习第10自然段
(1)自读
(2)老师范读。
(3)指名学生谈感受。
(4)理解:“我”的困惑、黑人大哥的遗憾分别是因为什么?
(5)老师:公德和规则的含义。
(6)读“这是公德,这是规则!”
(7)齐读第10自然段。
b.学习第12自然段。
(1)自由读。
(2)指名读。
(3)抓住关键词,体会课文内容。
(4)质疑:但那位黑人学生可真是位非常出色的老师!
(5)读:但那位黑人学生可真是位非常出色的老师!
(6)齐读老奶奶的话。
(三)学习最后一段。
1.齐读、理解词语:翻然醒悟。
2.自读、说说:“我”悟到了什么?
3.齐读。
三、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黑人大哥用迂回的方式,让作者彻底的明白了公德的重要和校规的严格!他让我们明白了什么呢?
四、回归全文,理解升华
板书设计
8、出色的老师
黑人学生
公德
(遵守维护)
丢表------------得表---------------受罚
我:翻然醒悟
伤心-------------高兴-----------------困惑
小学语文老师的教案篇5
●教材分析
课文讲述了“我”六年级时的科学课老师怀特森先生的故事。课文的结构清晰简洁,详细具体地描写了一堂科学课的经过,概括简略地描写了此后的科学课成了一种“冒险”,最后描写了“我”对怀特森先生的感激和赞扬。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能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精神的两个重要内容——独立思考和怀疑精神;另一方面,是让学生学习这篇课文一事一议,从—个具体的事例发现一个道理的写法。
学情分析
学生是跨越式实验班六年级的学生。通过近六年的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计算机操作技术娴熟。学生思维敏捷,动手能力强。从五年级开始接触surf电子批注工具,坚持在扩展阅读时运用,掌握比较熟练。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借助surf工具进行协同阅读,集体交流;理解怀特森先生独特的教学方法;了解一事一议,从一个具体的事例发现一个道理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借助surf使学生掌握批注阅读的方法和技巧;通过大量拓展阅读,培养学生快速阅读、准确把握文章主旨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电子阅读兴趣,体会与他人交流思想、分享智慧的乐趣,了解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的科学态度,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贵品质;体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和怀疑能力的重要性。
教学策略
本课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自主合作学习,利用surf工具进行批注阅读,互相交流,深入讨论,领悟体会本课所蕴含的科学精神。
教学环境与资源
多媒体网络教室、vclass课堂互动教学平台、surf软件、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师:(板书“我最好的老师”)看了题目,我想知道你们心目中最好的老师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发言。
师:今天我们要认识的这位老师可能跟你们想象中的“最好的老师”大不一样。他是一位科学老师,名叫怀特森。他是学生心目中最好的老师,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寻找答案。
2、自学课文,批注阅读
(1)教师借助surf,在关键处设置阅读提示:
※文章题目处设置“问题图标1”:为什么说怀特森先生是“我”最好的老师?
※文章题目处设置“问题图标2”:这篇文章主要采用了什么写作方法?
※文章结尾处设置“评价图标”:你觉得怀特先生是个好老师吗?请尝试评价他那“独特”的教学方法。
(2)教师出示阅读要求:
※借助surf,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并适时批注。
※阅读完后请浏览他人的批注内容,进行回复评价。
学生活动自主阅读课文,边阅读边应用surf作批注(见图1)。
部分学生批注:
①怀特森先生用特殊的方法,让“我们”学会了如何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事情的真伪。(by qiulinshan)
②他教会了“我们”做任何事都要具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事物真伪的能力,不能迷信书本,迷信权威。(by caikaixuan)
3、学生汇报,检查反馈
(1)教师抽查学生自学情况,及时反馈,重点解决核心问题:“为什么说怀特森老师是一个最好的老师?”
(2)课堂交流,深化认识。
“我们逐渐增长了见识,也逐渐懂得了如何去接近真理。”谈一谈:究竟如何去接近真理?并填一填“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要(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也要(敢于怀疑)”,坚持不懈地探究,最终才可能走向成功。
4.总结收获,拓展延伸
师:感谢怀特森老师让我们明白了学习中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重要性。古今中外,善于发现问题并研究问题的人往往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你知道哪些人的哪些事例?让我们再来看一些事例,读后交流自己的体会。
学生使用surf批注阅读,阅读后自行浏览其他同学的批注内容,实现阅读体验共享。
拓展阅读篇目:《嗅苹果》(必读)、《100℃人生》(必读)、《“聂利实验”背后的故事》、《学无止境》(必读)、《细节与结论》。
5.讨论交流,知识内化(在“阅读论坛”中完成)
师:通过这段时间学习的文章,你认为哪一种精神对你启发影响最大?学习中重要的品质是什么?
教师在“阅读论坛”中设置讨论主题“你认为学习中重要的品质是什么?”
学生进入阅读论坛,深入讨论交流(见图2)。
部分学生在论坛中的讨论发言:
①《坚持自己的观点》:一天,我和妈妈在做一道数学的简便运算题,这道题让我和妈妈起了矛盾,我说用交换律,妈妈却说用结合律,我对妈妈说:“除法不能用结合律!”就这样,我和妈妈谁也不让谁。最后,经过爸爸的评判,我战胜了妈妈。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敢于坚持自己正确的观点,就一定会胜利。(by zhaocan)
②《热爱》:我认为最重要的品质是热爱,因为只有热爱,才能把精力放上去!有些人喜欢学习,你不逼他,他的成绩都很棒;有的人不喜欢学习,你逼他也学不好。(by chenming)
⑤《要敢于怀疑》:做人要敢于怀疑,不要急于否定自己的观点,有时老师的答案不一定是正确的,你要勇于去解决你心中的疑问,不要把困惑藏在自己的心中,那样你的疑问永远解决不了。你要去“打败”老师,让自己更聪明!(by huangxiaooxuan)
教学反思
略读课文以学生自读为主,强调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传统课堂上学生的自学一般是个体行为,很难进行思想交流,教师也很难立刻了解到学生的想法。因此,我选择了利用surf电子批注支持学生的协同阅读,它的在线批注和交流展示、讨论等功能,极大地支持了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学生借助surf充分实现了阅读体验共享,老师更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几点感受。
学生借助surf批注感悟准确而深刻。由于学生认真批注并仔细阅读和回复批注,实现了阅读体验共享,课文重难点问题轻松解决。并且有学生在课堂上针对我设的填空题大胆地说出了不同的填法。我趁机表扬他勇于独立思考,正是本课精神落实在实践中的最好体现。本堂课学生熟练运用surf软件自主合作学习,批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学生的电子阅读能力不断提高,良好的阅读习惯正在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