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你的学生》读后感7篇

时间:2024-07-04 作者:tddiction

写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准确地表达自己对作品的评价和思考,写读后感可以让我们更加细致地品味和欣赏作品中的细节和意境,下面是365文档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赏识你的学生》读后感7篇,感谢您的参阅。

《赏识你的学生》读后感7篇

《赏识你的学生》读后感篇1

读由孟繁华主编的《赏识你的学生》这本书,总会被封面上那句“本书不仅会改变许许多多教师的教育理念,而且会影响千千万万孩子的一生”所震撼。书中一个个闪现着教育智慧火花的精彩案例,令人深思,感慨万千:有已为人父人母的过来人对教育的感激和期盼,有一个个曾经或正在困扰着众多教师的教育话题的思考与讨论,更有专家理性深入的点评分析为我们指点迷津。它像一轮又一轮的波浪不断冲击我的心灵,让我沉思,让我审视我的教育方式,寻找我的可取与不足。慢慢读来,时而共鸣,时而汗颜,时而顿悟,掩卷而思。

此刻眼前又浮现出那一张甜甜的很真诚的笑脸,这张笑脸似乎在提醒我多去关心那些总是无意中被冷落的孩子。记得那是在一次校运会上,作为一名终点裁判的我在赛场上总会为自己的学生加油,而且我相信所有的任课老师在场上都会这么做的,并且肯定也不会放在心上。可是,没想到中午休息时,一名被我鼓励过的女同学却跑过来笑眯眯的对我说:“老师,你早上为我加油过了是么?”我一脸的疑惑说:“是啊,怎么了?”“没什么,老师,谢谢你给我加油”说完带着一脸甜甜的真诚的笑转身离开了,留下一个在那满脸惊异发愣的我:“难道这也需要特意跑过来谢我?”满脑子都是那一脸甜甜的真诚的笑,那笑容真美,真纯,真可爱。我不禁顿悟感叹:原来老师那么不经意的一次鼓励,却给学生,特别是那些平时总被忽视的学生那么大的触动,她多么需要老师的关心和鼓励呀!从此,我开始对她更多的关注,我发现课堂上的她总是一脸的真诚,听课也变得那么认真,那么用心,交作业也积极了。作文有两次给她个别指导,结果也有很大进步,甚至有一次在课堂上作为范文讲评。成绩也由原来经常60多分甚至不及格到后来多次提高到80分左右。学习也更有信心了。此时也真切的让我感受到了赏识的`力量,爱的力量。

很多时候,我们怨天尤人,埋怨学生不够聪明,埋怨好心得不到好报,静下心来,想想平日里那些毫不起眼的孩子,那些尽惹我生气的宝贝,原来也都有可爱的一面。猛然醒悟:其实,《赏识你的学生》中无数的成功者的经历都告诉我们:外因并不是决定因素,内因才决定了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只是有时匆忙的步履,泥泞的心情遮掩了我们的双眼;繁琐的工作,忙乱的头绪,钝化了我们的敏锐;成绩的镣铐,升学的压力扰乱了我们的心智,所以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学生的缺点,而忽略了那一双双天真的眼睛,那一颗颗纯洁的心灵。他们需要老师的关心和认可,需要老师的呵护和鼓励,即使因为无心犯了错误,也需要我们的老师温和地指出。他们需要的是引导而不是指责,是真诚而不是伪善。他们是成长中的孩子,需要尽情地沐浴阳光,吸吮雨露,需要风雪的磨练,鲜花的簇拥。他们是最为敏感的一个群体,能准确地识别老师对他们的帮助是出于关爱还是仅仅是功利的表现。所以教育应该是牵手,是澄明,是温情,是质朴,是师生间的彼此信任,相互尊重,互相理解。所以要学会赏识你的学生,先学会从心底去爱他们。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说: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和赞美。因此,当教师能够以“赏识”的言行对待学生,就会激励起学生无穷的勇气,唤醒他深埋的潜能,鼓舞他向着成功之路大踏步前进。而要让教师拥有“赏识”这一法宝,根本就是要激发起教师的爱,让教师出于爱来工作,而不仅仅把教育当成一个职业或是一种谋生的手段。“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中倾注了爱,教师就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欣赏孩子每一个幼稚的想法和行为。教育中倾注了爱,教师就会以宽容之心对待孩子,理解孩子身上存在的不足。教育中倾注了爱,教师就会理解、接受、运用“赏识”这一有效的教育手段,在教育的花园中耕耘。真爱学生——————请品读《赏识你的学生》。

《赏识你的学生》读后感篇2

炎炎夏日,漫漫暑期,再一次认真品读了《赏识你的学生》一书,顿时又一次百感交集。特别是书中《恨,铁就能成钢吗?》这个篇章中的几个案例让我感触最深,感悟最多。

众所周知,由于赏识孩子的长处,肯定他成长过程中的细微进步,让他不断有成功的体验,对孩子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可回顾平日里,我们大多数老师的赏识仅仅是停留在工作中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及时的给予表扬肯定。而有的家长老师甚至由于没有真正理解赏识的真谛,走进了教育误区,过度的赞美表扬,使赏识显得有些泛滥,失去了赏识的效果和价值。为此,我也曾一度对赏识教育产生过迷惑:如果孩子真的一点进步也没有,我们怎样去赞美赏识他?读完书后,我心中豁然开朗,一种拨云见日的舒畅。原来,赏识并非只有赞美肯定,宽容也是一种赏识。

前言中,潘晔老师提到:热爱学生、具备良好的“学生观”是赏识教育的前提条件。我想:这其中的“热爱学生”不是偏爱有进步或表现突出的学生,应该也包括长期拖班级后腿的后进生,经常调皮捣蛋的不安定生。而要是对后者也能热爱,老师必须有一个宽广的胸怀,一颗宽容的心。理解孩子的过失,能从孩子的立场为孩子着想,因材施教,找到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运用孩子喜欢的手段去帮助孩子进步,让他们体验被赏识的喜悦,这才是更高层次的赏识教育。

反思自己的教育工作,平日里,实际为这些“表现”不佳的学生提供的无偿帮助辅导付出的时间和精力,远远超过优秀生。可为什么收效不大,还经常“吃力不讨好呢”?我想,归根结底,那是学生感受到你给他施加的'压力远远多于你给予他的理解和关怀。更可怕的是,有时我们为了让学生走进步的捷径,往往忽略了孩子内心最真切的感受,最期盼的体验,甚至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导致揠苗助长的恶果。

书上案例中的几个孩子都是因为老师使用了简单粗暴的语言及做法来评价和解决学生的过失,导致学生的自尊心一点点的丧失,最后痛恨老师,甚至还产生了要报复老师恶劣想法。这些实际就是教育的失败,不但不能帮助学生、改变学生,反而还可能毁掉学生的一生。学生是一个个有着鲜活思维的个体,他们的成长需要老师泼洒爱的阳光雨露。如果老师在他们眼中成了恶魔,学校变成了地狱,学习生活变得暗淡无味,我想再茁壮的幼苗都会夭折。既然我们人类社会的进步都是呈螺旋式上升的,那么孩子也就必然常会有犯错、落后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不能以平和宽容的心态去看待孩子的过失,小心翼翼的保护好他们可贵的进取心呢?

《赏识你的学生》读后感篇3

读完《赏识你的学生》一书,心中感慨万千。本书《前言》主要介绍了希腊神话故事《皮格马利翁与雕像》和罗森塔尔的“期待效应”实验,提出了赏识教育,并期望每个教师都能够赏识自己的学生;接下来七章各有一个醒目的标题:《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老师,您听我说》、《每个人都是天才》、《一生的感谢》、《就这样被你感动》、《师心深处》、《恨,铁就能成钢吗?》。分别从家长、学生、教师、旁观者、专家五个角度描述了我们的教育生活,教会了我们欣赏。

读完此文,对于“赏识教育”,也顿时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突然之间我的脑海里忆起了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关于四颗糖的故事

陶行知先生某天看到一名男孩正想用砖头砸同学,将其制止后,责令其在规定时间到办公室。当陶行知回到办公室时,发现那个男孩正在等他,便掏出一颗糖递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准时。”

接着又掏出一颗糖:“这也是奖励你的,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刻就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

这个男孩将信将疑地接过糖,陶行知又掏出一颗糖给他:“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这说明你有正义感。”

这时那个男孩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校长又掏出第四颗糖:“你已经认错,再奖励你一颗。我的糖分完了,我们的谈话结束了。”

多么睿智而高明的语言!多么令人钦佩的教育方法!我想再也没有任何的办法能达到这样的一个教育效果了。在这里,“赏识教育”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我不得不感慨大教育家的风范!

赏识一个人是如此的简单!对皮格马利翁效应与罗森塔尔效应我们都很熟悉。但是我却没有想到,只要一个肯定的眼神,不经意的一声赞扬,对学生一个欣赏的手势,甚至一个微笑,都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我完全被震撼了。

看完全书后,我更深刻地认识到要想使赏识教育得到成功,不应该是一种“逢场作戏”,整天把“你能行”“你一定会成功”“你真棒”等一类的语言挂在嘴上,而是应该从内心真正地期待学生、鼓励学生、相信学生,给学生宽容和理解,这应该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希望,真诚的相信和爱护!

这确实是一本有着深远教育意义的教材。书中一个个鲜活的事例,让我们在亲历书中人物的悲喜中,感受着由于老师的出现使在困境中挣扎的孩子看到了希望的欢欣。读了这本书,我重新认识到:“赏识教育”的.作用不可估量。所以,我们呼唤“赏识教育”,更呼唤对学生的真爱。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满足学生的需求,而且要有博大的胸襟,宽容、关爱、理解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用爱和呵护融化学生心中无形的壁垒。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相信学生,关心学生。

“每个人心灵深处的信念,都存在着一种能量场,如果你从未怀疑过自己的学生或孩子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人,那么他会从你信念的能量场中接受到你的这一信息,并且又会把这一信息变成他的奋斗动力”。这就是期待的力量,就是爱的力量,而这就要求我们去赏识学生。“赏识”就是爱的付出。“赏识”是一种充满人情味、充满生机、价值巨大的教育方法,它对当前提高国民综合素质,提倡人性化、个性化教育,培养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的人才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有位心理学家说过: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和赞美。老师要用欣赏的目光看,用赏识的语言说。不论什么孩子,他们身上有缺点,也有优点,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隐藏的美好,它会激起孩子无穷的勇气,唤醒他深埋的潜能,增强他的自信心,鼓舞他大踏步地前进,不断超越,不断走上成功之路。

而我们有意无意把赏识融进我们的教学中时,我们这些教师才会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才会让学生信赖我们,和我们同悲喜,我们的努力也才会真正有意义。

我想:赏识学生,教师的工作才会觉得很快乐,而能被赏识的学生,就会成为歌唱的花朵!要想成为好老师,就要赏识你的学生。

所以,赏识你的学生是多么重要啊!激发起我们教师的爱,让教师出于爱来工作,不要仅仅把教育当成一个职业或是一种谋生的手段。“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中倾注了爱,教师就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欣赏学生每一个幼稚的想法和行为。教育中倾注了爱,教师就会以宽容之心对待孩子,理解孩子身上存在的不足。用爱的付出,撑起一个个快乐的生命,我们也会发现,原来付出也可以如此快乐!

所以,要赏识你的学生,先学会从心底去爱他们。教育是人与人心灵的对话。教育是会心的微笑,教育是轻轻的问候,教育是理解和信任的眼神。真正的教学中的对话,发生在对话双方精神上真正的相互回应与相互碰撞中,发生在双方认知世界的真正融合中,而不是发生在学生把你当“训导员”的心态中。不管学生之间有着怎样的天差地别,作为老师都应该看到他们的美丽,用心爱他们,欣赏他们,让他们成为老师的一朵朵美丽的花朵,灿烂地开放在我们的生命中。

《赏识你的学生》读后感篇4

记得刚为人师时发生的一件事,有一个学生平时学习成绩不突出,但是小毛病较多,比如上课吃零食,和老师吵嘴,不爱写作业等,一次上课他又没有写作业,做为班主任的我不禁非常生气,大声指责:“看你那样,什么也不是,做什么都做不好,将来也没有什么出息!”我们俩大吵了起来,之后不久,他就提出不想读书了,我问他为什么,他说自己什么也不会,学也没有用。我马上意识到我之前对他的伤害有多大,心里非常的后诲,于是开始用各种办法劝导他,但收效甚微,最后,他还是离开了。这件事对我的触动非常大,我甚至一度怀疑自己不是当老师的料,从那以后,我开始有意识地读一些有关如何教育孩子的书,今天,翻看了身边的一本书,由孟繁华主编的《赏识你的学生》,渐渐地吸引了我的视线,封面上那句“本书不仅会改变许许多多教师的教育理念,而且会影响千千万万孩子的一生”,让我感到震撼。

这本书中大概讲述了50个真实的故事,这些故事中,有家长对老师的期待,有学生对老师说的心理话,也有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感人故事,其中《报复与报答》这个小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则故事讲的是一位学生讲述两个老师给予他的影响。两年前,他是一个逃学、旷课、身背处分、带领同学捣乱、让妈妈绝望、让学校老师头疼至极的学生,初二结束时,他7门功课只考了260分。一年后,他的中考成绩翻了一番,上升到528分,如今,他是重点中学的高一学生,在班上成绩不断上升,已经接近前10名。

同一个人,为什么转眼之间就有这样惊人的变化?书中,这位学生娓娓道来,和我们平时的孩子一样,他一开始就是贪玩不完成作业,上课讲话,总是被老师罚,有时被老师罚写“说明书”。有时,语文背书背不出来,老师就罚抄课文,一罚就是10遍、抄不完第二天就乘2,第三天就乘3,永远也抄不完。这样,他越来越不愿上学,最后每天在外闲逛,天黑后才回家,到后来,也不怕老师了,专跟老师对着干。后来,又一个新学年开始了,他的班主任换了,班主任说:你不是坏孩子,你只是原来不知道努力,成绩差了点,但不能代表你坏。为老师的这一句话,他兴奋了好几天。后来老师又让他当政治课代表,老师说:“成绩不好,可以努力。”如一盏温暖的灯温暖了孩子的心,后来,他很努力,没想到老师的一句话,对孩子有那么大的影响,在他心里,一直有个愿望,将来长大了,一定要报答这位老师,这个16岁的少年,一脸认真的说。

如今,回想起当年,当然当年的事件是绝不会发生的了,我常常自己反思:作为一名教师,我是不是足够用心在教育学生抑或误人子弟?我有没有做到善待每一个生命,或无条件地爱每一个学生?我能不能让每一个家长都安心把孩子交在我的手上?这样想着,不觉背上汗涔涔的!结合着这本书,我渐渐悟到了一些“赏识学生”的妙法和策略:

一、我深深懂得要付出所有的爱心去关心爱护我的学生。

当学生犯错误时,我们不妨进行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想想他们年少无知,自控力弱。我们常教育学生要多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为什么我们自己有时就做不到?想想学生们思考的东西,我们才有可能多一份赏识之心,平静坦然地接受学生的过错,也才能循循善诱地引导他们改正错误。

现在我自认为已经很关心很爱护自己的学生了,但再站在一个母亲的角度去看的话,觉的欠缺了点什么,今后,我发誓我要用我全部的爱心去关爱我的学生,因为我是一位人民教师,同时我也是一位母亲,我能理解千千万万做母亲的心情,“把孩子交给我,你们放心吧!”

二、我明白如何去更加的关爱我的学生——赏识学生

或许你认为不经意的一句话,但在学生的眼里分量是多么重,甚至会影响他们的一生。老师的赞扬和鼓励,就是对他们的赏识,就是对他们的认可,就是给了他们信心和勇气,让他们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赏识就是爱的体现。它不是虚情假意的`作秀,不是居高临下的宠幸,不是不讲原则包办代替的溺爱,它是发自内心的真诚关爱与殷殷期待。它并不深奥,它也许就是一句你很聪明,我就知道将来你能成为科学家,就是摸摸孩子的头、牵牵学生的手、就是把没有自信的学生推到赛跑道的起跑线上的,甚至它还可以是一句我以有你这样的学生而感到骄傲。一句温馨的话语、一个爱抚的动作、一次表现的机会往往就蕴含着赏识,就能生动地表达你的赏识。

通过学习这本书,我明白了赏识的重要性。是啊!学生被教师赏识,就会发挥学习积极性,就会学有所成。教师被领导赏识,就会发挥工作积极性,就会“教有所得”。说到底,赏识就是一种期待,而期待则是我们给成长中的学生最好的礼物。学生们会从这种期待中看到:自己得到了一份特别的爱和关注。这种爱和关注会使他们全身心地感到愉悦和激动,并充满了一种回报期待的欲望和勇气,而最终这种欲望和勇气又将产生怎样的奇迹,我们自己也难以预料。

《赏识你的学生》读后感篇5

最近,读了《赏识你的孩子》这本书,让我觉得原来教育也可以是这样的。书中写的是关于周婷婷和她爸爸的事情,具体地例举了很多的例子说明了赏识教育的重要性,当然赏识教育是成功的,如果不成功,那么也不会有周婷婷的今天。

书中介绍了什么是赏识,也说了赏识教育是每位家长和老师都用过的,而有在无意中被忘记的教育,是让奖章捡回宝藏,回归到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心态的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方法,是让家长成为教育家的教育,更是使孩子舒展心灵,尽展潜能的教育。

赏识你的孩子,赏识你的学生,对我们来说很重要,现在很多的家长会恨铁不成刚,常常会用一些泄气的话来教育孩子。其实,这是在扼杀孩子的信心,如果你能多给他一些鼓励,多一些表扬,相信他会做的更好。如果周弘当初对周婷婷没有信心,那么现在的周婷婷也可能会和其他耳聋孩子一样,也不会讲话,更不会有今天的成就。正是因为有他对自己的.女儿有信心,所以我们今天认识了一位不同的耳聋孩子。

家长对自己的孩子一定要有信心,多关心他,不要害怕失败,谁没有失败,不是还有句俗话“失败乃成功之母”吗?在孩子失败的时候,更应该去鼓励他,要发现他的优点,赏识就是要和孩子竖大拇指,让孩子知道他行,他很棒。一旦孩子有了一点点的进步,都要及时的告诉他,孩子你真棒,让他有动力、有信心做的更好。我们在教学中也一样,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和表扬,多给他们一点赏识的微笑。一个赏识的微笑,就像是阳光照在含苞待放的花朵上,对一个渴望赏识的学生而言,这很可能是学生一生的转折点。

学会赏识你的孩子或学生,给他们一点微笑,多给他们一些阳光,也许花儿会开放的更美好!

《赏识你的学生》读后感篇6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深刻指出:“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和赞美。”最近,读了孟繁华教授的《赏识你的学生》一书,使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书中有众多家长对教育的感激和期盼;有孩子们想说而不敢说的心灵独白;有过来人的不少感触和遗憾;有教师内心深处的一些体验;还有许多专家理性深入的点评分析。同时又令人信服地为我们指出了本书所宣扬的核心理念——“赏识”。那一个个令人感叹不已的故事无不启迪着我:学生就像那稚嫩的花朵,时时需要教师细心地呵护、辛勤地浇灌;赏识你的学生是对学生最好的激励,是师爱艺术的最高体现。

赏识学生,就是以尊重学生人格为前提,通过表扬,肯定学生的某些闪光点,实现对学生有效激励作用的“正强化”教育,用欣赏的眼光发现学生的可贵之处,使学生看到自己的闪光点,使学生每天都在进步和成长。当我们希望学生具有哪些品质,我们不妨就告诉他:你已经具有了这些品质,只是需要再持之以恒。相信经过我们的不断赏识和肯定,我们的学生将会越来越优秀。

赏识学生,是爱的体现,它不是虚情假意的做秀,不是居高临下的宠幸,不是不讲原则包办代替的溺爱,它是发自内心的真诚关爱与殷殷期待。它并不深奥,它也许就是一句“你很聪明”,“我就知道将来你能成为科学家”,就是摸摸孩子的头、牵牵学生的手、就是把没有自信的学生推到赛跑道的起跑线上的,甚至它还可以是一句“我以有你这样的学生而感到骄傲”。一句温馨的话语、一个爱抚的动作、一次表现的机会往往就蕴含着赏识,就能生动地表达你的赏识。

赏识学生,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来看待,挖掘他们的闪光点,理解学生、相信学生,不断地鼓励表扬他们,我想我们也一定会得到皮格马利翁效应的。无论年龄大小,地位高低,人们都希望得到别人的不同,都不会拒绝别人的赞扬,来自别人的赞扬或奖励,都会令被表扬者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那么学生也一定会朝着你引导的方向前进的。

赏识学生,首先应亲近学生,尊重他们,在学习上耐心引导,生活中热心关怀,经常同他们交谈,了解思想状况,抓住时机,尽量做到多表扬,多鼓励,要信任和激励学生。老师的赞扬和鼓励,就是对学生的赏识,就是对他们的认可,就是给了他们信心和勇气,让他们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欣赏、赞美和鼓励便是帮助助孩子飞向成功彼岸的翅膀。当学生有进步时,需要得到的是认可、赞赏;当学生受到委曲时,需要给予的是安慰;当学生犯了错误时,需要给予的是宽容;当学生遇到挫折时,教师的鼓励。一句“你能行”,或许会使学生重新树立自信心。此时,教师期待的目光,或许会激发起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

赏识学生,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关注每一位学生。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漂亮的孩子人人喜爱,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的确,赏识成绩优秀的学生对教师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但我们在引导、激励这些学生朝更高的目标前进的同时可千万别忽视了的学生——“中等生”和“差生”。这些学生往往是占了多数,我们对他们的关爱是真正的雪中送炭,他们更需要我们的精心呵护和鼓励。我们知道,阳光、空气、水、花草、树共同构成了一个美好的世界,大自然不会因为花不如树实用、草不如树高大而冷落花草。因而,我们的赏识应开遍教室的'每一个角落。

赏识学生,就要承认差异,允许孩子失败,要相信孩子,对暂时落后的孩子决不轻易放弃。面对他们懒散的学习习惯,面对他们在老师的苦口婆心下无动于衷的表情,说老实话有时真气不打一处来,哪还有喜欢可言。但是爱就意味着宽容,如果不能容忍孩子的错误,不去正确地引导他们,就不会有“水到渠成”的一天。当他们犯错误时,我们不妨进行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想想他们年幼无知,自控力弱,耐心等待他们的回心转意。

赏识学生,也需要辨证地看待和实施赏识学生。表扬时不“夸大其辞”,该批评时就批评,只要注意批评教育的方式,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锻炼孩子的心理承受力。这也是对学生的爱。

回首自己的执教生涯已有十余个年头了,初为人师的时候,我满怀对工作的热情,心中充满了对学生的关爱,一视同仁。对性格孤僻的学生,给以热情帮助。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初的工作热情慢慢消退,有时也像书中提到的老师一样,有恨铁不成钢的心态。很多时候,也埋怨学生不够聪明,埋怨好心得不到好报。但静下心来,想想平日里那些毫不起眼的孩子,其实也都有可爱的一面,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只是有时匆忙的步履,泥泞的心情遮掩了我们的双眼;繁琐的工作,忙乱的头绪,钝化了我们的敏锐;成绩的镣铐,扰乱了我们的心智,所以我们看到的,的是学生的缺点,而忽略了那一双双天真的眼睛,那一颗颗纯洁的心灵。他们需要老师的关心和认可,需要老师的呵护和鼓励,即使因为无心犯了错误,也需要我们的老师温和地指出,他们需要的是引导而不是指责,是真诚而不是伪善。

读了《赏识你的学生》这本书,让我的心灵得到了净化,我深深领悟到:赏识对于成长中的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赏识可以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尊重学生、相信学生、鼓励学生,可以帮助学生扬长避短,克服自卑、懦弱心理,树立自信心赏识引向成功,抱怨导致失败。不仅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个学生,赞赏每一个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进步,赞赏每一个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赞赏每一个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请多给学生一点赞美吧,因为他明天的成功就蕴藏在你的赞美之中。

《赏识你的学生》读后感篇7

我们的工作,就是不断地关心学生的学习,相信没有一位教师否认。但是同时,不要忘记的是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

在教学中,教师往往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对学生提出要求,而没能从学生的角度,去看问题,有许多想法是不切合实际的,对学生可能要求太高,是他们达不到的。

教师一般都喜欢乖巧、安静、听话的孩子,对调皮、捣蛋的学生一般没有耐心,好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处理了事。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他们也会口服心不服,一会还犯。

赏识就是爱的体现。教师心中要有爱。它不是虚情假意的作秀,不是宠幸,不是溺爱,而是发自内心的真诚关爱与期待。你的爱的表达学生能感受到,并同样也能得到反馈。教师要学会赏识学生,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来看待,挖掘他们的闪光点,理解学生、相信学生,不断地鼓励表扬他们。就是对学生的赏识,就是对他们的认可,就是给了他们信心和勇气,让他们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深刻指出:“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别人欣赏和赞美。”欣赏、赞美和鼓励便是帮助助孩子飞向成功彼岸的翅膀。当学生有进步时,需要得到的是认可、赞赏;当学生受到委曲时,需要给予的是安慰;当学生犯了错误时,需要给予的是宽容;当学生遇到挫折时,教师的鼓励。一句“你能行”,或许会使学生重新树立自信心。此时,教师期待的.目光,或许会激发起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

拥有一本好书,就像站在山顶上看风景,风景无限好。《赏识你的学生》便是这样一本好书。它通过“一束鲜花”,“美丽的回报”,“宽容让我如此美丽”……等案例,折射了教师善待每一个学生的教育理念。在看了此书以后“赏识、理解、信任、奉献……”等词像波浪一样冲击着我,让我沉思。从《赏识你的学生》这本书中,我学到了很多,也想到了很多。我深深懂得要付出所有的爱心去关心爱护我的学生,赏识我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