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的写作过程可以培养我们对电影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思维,观后感是我对电影的总结和评价,它能够帮助我更好地回顾电影的精彩之处,365文档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卫子夫观后感优秀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卫子夫观后感篇1
周三下午我们全体沙区教师在大连红星电影院观看了近期热映的励志电影《铁人》,看后对我的触动很大,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切身体会。
电影用彩色描写了新一代铁人标兵的思想历程和行动,用黑白的色彩描述了铁人王进喜在大庆的事迹,人物刻画生动感人。60年代的生活再一次展现在眼前,让人感触很多。在建国初期国家的石油资源匮乏,严重影响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还被西方国家披上了“贫油国”的帽子。为了使祖国摘掉“贫油国”的帽子,一群群怀揣着救国梦想的年轻人踏上了荒漠,开始了艰难的寻油之旅。铁人王进喜就是这些年轻人中的杰出代表。在那个物质资源严重匮乏的年代,要想开采石油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是以王进喜为代表的中国石油人硬是用自己的铮铮铁骨,以自己强烈的主人翁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硬是把外国人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可能。其中他们付出的艰辛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剧中的主人公王进喜乍一看是一个粗人,说话粗口不断,但却是一个内心细腻,情感丰富,有强烈责任感,做事讲究方法的人。剧中王进喜为了救一个年轻人,一条腿被倒塌的钢管砸坏了,为了不耽误工期他以顽强的毅力忍受着身体的剧痛,为的就是早日为祖国开采出石油。剧中还有一段王进喜做报告的环节让我记忆犹新,作为中国普普通通的一个农民,他没有什么文化,但是他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他语言质朴感情真挚,道出了许许多多石油工人的心声,催人奋进。他毫不矫揉造作,因为这就是王进喜内心的真实写照,这是他感情的真实流露。在他的心中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另外在电影中还有王进喜跳进冰冷刺骨的水中搅拌混凝土的戏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现在常常有人议论现在的国人缺乏铁人的精神,我觉得这个观点有点以偏概全了,因为我觉得大部分国人秉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品质,只是在物质环境丰厚的当代,这种优秀品质没有被激荡出来!在汶川地震中中华民族所表现的凝聚力、向心力,不畏挫折,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让世界叹为观止。这种精神堪当“铁人”,可以说与铁人精神相比毫不逊色。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就要学习、秉承中华民族的铁人精神,无私奉献,做好本职工作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
卫子夫观后感篇2
?囧妈》是徐峥导演的继《人在囧途之泰囧》《港囧》之后的第三部“囧系列作品。电影讲述的是老板徐伊万缠身于家庭危机和商业纠纷中,却阴差阳错坐上了开往俄罗斯的火车的故事。
?囧妈》在演员阵容上相比前两部电影,少了王宝强和黄渤实力加盟,似乎有点遗憾。但相比之下,徐峥继续担任男一出演喜剧类型片,特约主演袁泉担任女主,特别客串沈腾惊喜亮相,这次又曝光新角色贾冰和郭京飞的加盟,给影片增加了更多亮点。
?囧妈》这部电影,说实话,很好。它给我一个很积极的观念。《囧妈》这部电影如同它的标题一样,男主角就是有着这样一个囧妈。但是这个囧妈却无时不刻不在关心着自己的儿子,她虽然表面上对儿子不加理睬,但是她心底却对儿子还是很在意的。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角色,却让我看出了很多有意义的东西。比如说,男主在面对妻子和母亲时,选择了母亲。这部电影照应文题,这是它的加分项。它不像有些电影,标题取得很光鲜亮丽,但是内容其实和电影本身沾不上一点关系。《囧妈》的另一个优点,就是儿子与母亲相处时的场景。哪怕是争吵,我也会觉得很真实,就像是现实中的两个人在争吵着。同时,母亲对儿子的爱,也是发自内心的,儿子对母亲的感恩,也是内心感动的。文章最后儿子帮妈妈完成了自己莫斯科演出的心愿,儿子也在对母亲的陪伴中,理解了妻子,不再破坏妻子的合约,看开了人生。
卫子夫观后感篇3
今天,妈妈带着我来到了电影院,看了电影《八佰》。
这是一部抗日片,根据保护上海四行仓库的真实事件改编而成。电影刚开始的时候介绍了上海四行仓库,由420位官兵来守护。
刚开始日本兵来攻打的时候,中国士兵用伏击战把日本兵给打了回去,把尸体扔到楼房外的水里。为了锻炼新兵,长官让几个新兵近距离将日本的俘虏给击毙,新兵们吓得都不敢拿枪,战争的残酷,鲜血使他们心里崩溃,但是没有办法避免。日本人的武器比中国先进得多,开着防弹车和一个大型机器拆掉三个窗户,企图强攻,然后呢,中国士兵无奈之下,背着炸药包,然后从楼上跳下去,每跳一个人,都会高喊着:“我叫×××”,随之与装甲车同归于尽。看到这个场面,观众们无不流泪,我们的战士,就是这样,用自己的身体和生命,对抗日军的先进武器,把日本军打得魂飞魄散。记住吧,每一位英灵的名字,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忘记他们,那一个个名字写进了历史,刻在我们心上。
为了死守上海最后一块阵地,只有420人的第一营,号称“800”人,虽然失败了,但还是完成了任务,达到了预期吸引日军注意,掩护主力撤退的效果。
升旗那个场面,同样让我们泪流满面,同时热血沸腾,在明知道升旗会引起日本人疯狂的报复和更激烈的攻击,为了唤醒每一个中国人,他们用血肉之躯,把旗子高高升起。一边流血奋战,一边却歌舞升平,当时的民众,还没有意识到战争的危险和民族的危机。
耳边至今还响起团长谢晋元说的话:“虽然我这场战斗注定是失败的,但是我要用自己的鲜血唤醒全国四万万同胞的觉醒。”
英国租界同意说让中国士兵从租界撤离,本来是中国自己的土地,却变成英租界,冒着枪林弹雨过了桥,却被迫被解除了武装,这是多么耻辱!后来,撤离了的士兵们大多结局悲惨。
在电影里面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小湖北,小湖北还是个小孩,他很害怕战争,但是随着他在老兵的带领下,越来越不害怕了,奋勇杀敌,在战争中成长,在血的洗礼下勇敢。
看完这个电影后,我知道了,我们的今天来之不易,无数的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今天的中国,少年强则国强,我们应该努力向上,不能做平庸之辈,让中国强大,傲立于世界。
卫子夫观后感篇4
今天我们来到了爸爸上的大学,位于江苏省徐州市。在校门口,老远就可以看到郭沫若先生题的几个大字——江苏师范大学。
我们进入校内,右边是几栋古香古色的建筑,已经非常陈旧了。左边是运动场,有许多人在那打篮球呢。再往前面走,来到了图书馆前。爸爸说图书馆还是以前的老样子。爸爸上学时,徐州的冬天非常冷,气温经常是零下十几度。只有图书馆有暖气,爸爸经常在课余跑去图书馆抢座位,一边坐着,一边看书,还有暖气,简直是舒服得不得了。
再往前走,来到饭堂。爸爸说他们一上到第四节课时,就早已饥肠辘辘,一等老师宣布下课,就朝饭堂飞奔而来。那时爸爸的食量也特别大,特别爱吃那肥肥的猪头肉,不过吃肉的机会很少。因为爷爷奶奶家比较贫困,能供爸爸上学就已经很吃力了,爸爸只能从生活费中节约,以减轻家里的负担。现在一听爸爸说起猪头肉那幸福的滋味,那时是爸爸最好的美味了,我多希望我也能有这样的经历,而现在只能从爸爸的话语中去感觉了,我好羡慕爸爸。透过饭堂的玻璃门,我看到几张圆桌子,爸爸说以前的饭桌跟这差不多。但饭堂非常杂乱,可能是要装修了吧。
我们又往前走,来到一处低矮的房子前。爸爸说这里是他最忘不了的,这是他们以前看电影的地方。一到周末,这里就开始放映电影,有时爸爸会和几个朋友一起去看电影,那时看一场电影只要两毛钱呢。接着我们来到一片草坪上,爸爸指着一处凳子,他经常在那读英语、背英语。爸爸回想起那时候,就像是昨天发生的事情。草坪中伫立一座雕像,雕刻的是两名学生正在专心致志的看书呢。我指了指雕像,问爸爸:“你们那时候就是这个样子吧”。爸爸点了点头。
最后我们来到了宿舍,爸爸指着一个窗口对我说:“那是我的宿舍,宿舍共有六个人,分成上下铺,我睡上铺。一到冬天,我就和下铺的同学睡在一起,垫两层,又盖两层,挤在一起很暖和。”爸爸和他的下铺成了非常好的朋友,毕业了还经常保持联系,上次我们在南京、这次在西安都相聚了。爸爸还跟我讲了发生在他们宿舍许多趣事,让我捧腹大笑。我好向往大学生活呀!
我和爸爸参观完毕,走出校门。我们都回头望了望,这就是爸爸的母校,他也许会有割舍不开的情感吧。也许只有等我长大后,经历过,才能理解爸爸对母校的情感。
卫子夫观后感篇5
最近,看了一部电视剧《雪豹》,我被故事中主人主“豹子”周文震憾了。党要过100岁的生日,这部记录历史的故事片让我真实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经历的风风雪雪。“七·七”事变后,无数个像“周文”这样的抗日英雄在枪林弹雨中奋不顾身地打退了野心勃勃的日本侵略者。“得民心者得天下”,正因为这,黄埔中央军校的深受蒋介石器重的“周文”放弃了优越的待遇、抵制了诱惑,怀着救国救民的抱负投奔了共产党组织。是党,还有像他这样成千上万个共产党人带领人民推翻了阶级统治;是党,打倒了以蒋介石为首的腐化政府;是党,建设了美好昌盛的国家,使我们的生活水平步入小康。
亲爱的共产党快100岁了,而我们也快十岁了。和平年代的我们,还在为妈妈不给买“肯德基”哭鼻子吗?还在为“植物大战僵尸”没玩过瘾生气吗?看看“周文”流过的汗,看看看他们吃的苦。你会觉得,我们真的只是爸爸妈妈的“负担”。剧中的“周文”为了混入日本军营,熟练德文、英语的.他又攻学日文。他的“富有”和“顽强”,让“贫乏”和“软弱”我们自惭形秽。妈妈说:“孩子,现在知道这些还不晚。记住,‘弱肉强食’-落后就要挨打。只有自己的国家强大了,才不会受别国欺负。当然了,现在我们的国家强大了,别国也对我们另眼相看了。我们只有真正地学好知识和本领才能更好的为祖国作贡献。才能对得起像‘周文’这些共产党人洒过的血和流过的汗呀!”我眼睛里含着眼泪,用力地点了点头。
亲爱的党,再过十年,旗下的我们将是您的栋梁。我们一定不会让您失望。
卫子夫观后感篇6
每个人活在这个世上都有其奋斗的目标,没有目标,人生的价值就显得惨淡无光。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有自己的人生信仰,也有宗教信仰。这些都给与人心灵上的蕴藉。《埃及王子》这部电影展讲的是摩西带领他的子民逃离苦海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支撑摩西的信念就是他心目中的神,()神赐予他无尽的力量。虽然这是一部类似神话的故事,但从中折射出了信念对于一个人的意义。
以前对宗教的了解不是很多,因此自己对于其他有宗教信仰的人的态度总是那么不屑一顾。上了大学,每天都忙忙碌碌的,总觉得自己没有干好一件事。有一次上课,老师提到了关于信仰的一些看法,这改变了我的一些看法。老师说,其实有自己的信仰也是一件好事。一个人可以为自己心目中的那个目标去努力。虽然自己不是一个有宗教信仰的人,但也可以在自己的心中去树立一个信仰,它既可以是人生目标,也可以是一种信念。记得现代文学史老师说过,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毛主席大部分中国人的心目中就是一个神的形象,因此那时的人们态度很积极,甚至很疯狂。这也许也是一种信仰的力量吧!
信仰无所谓真假,有信仰本身就是一种价值,因为坚持这种信仰使自己有所追求、有所寄托。不管是宗教信仰还是一个人的理想,只要拥有就有他的意义,这赋予我们人生的意义,这样人生也就有了价值。
卫子夫观后感篇7
五月的沈阳,春暖花开的季节。在这美好的日子里,我们终于迎来了盼望已久的庆“五一”迎“五四”参观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春游活动。
5月1日中午,参观人员早早吃过午饭,乘坐大面包和指挥车组成的车队,由沈阳东站出发,一路穿过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越过车水马龙的街道,于下午一点抵达沈阳市望花南街的“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一下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大的“残历碑”,用花岗岩筑成的“残历碑”是一本翻开的台历,时间凝聚在1931年9月18日。随后,我们走进高大宏伟的展厅,通过解说员的讲解,我们边走边听边看,整个展厅共分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九一八”事变的历史背景;第二部分:“九一八”事变的爆发与东北沦陷;第三部分:日本在东北的血腥统治;第四部分:东北军民的抗日斗争;第五部分:日本扩大侵略与全国抗日救国运动的高涨;第六步:全国抗战爆发与日本侵略者的最终下场;第七部分:中日两国人民以史为鉴祈盼和平。整个展厅主要以照片和实物为主。
通过两个多小时的参观,使我们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思想受到了洗礼,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国家穷了就要被人欺负;国防弱了就要挨打。所以,我们要牢记这段历史,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学习,加倍工作,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卫子夫观后感篇8
在期中考考完试后,老师放了一部有点恐怖,又有一点刺激的影片,片名为“失落的马雅文明”。
在“失落的马雅文明”的影片中,介绍了许多马雅人的生活习性。考古学家经过千辛万苦,穿越亚马逊丛林,在马雅这一个地方,发现许多当时用的物品。这些史前文物中,有许多奇奇怪怪的图案和一些文字,例如在有些方形的石砖上,刻有当时的文字,考古学家一直在研究这些文字的意义,想找出当初马雅文明的足迹,以及他们科技为何这么的厉害,可以做出媲美现今科技的物品,至今这一切仍是一个谜,包含大家最耳熟能详的历法与世界末日之说。
也许经过考古学家,长时间不断一直的努力,不要放弃任何一个线索,一定可以让这个一直没办法解开的谜,有一个答案吧!而我也期待能够深入这样的文明帝国,一探究竟其中的奥秘。电影观后感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