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文化遗产的作文推荐6篇

时间:2023-04-13 作者:pUssy

在写作文的时候,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作文一直以来都是我们表达自己的内心感悟的一种文体,365文档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我文化遗产的作文推荐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我文化遗产的作文推荐6篇

我文化遗产的作文篇1

北京故宫建筑群金碧辉煌,布局严谨,它能够让人们深深地感受到中国悠久的历史和劳动人民的智慧。

北京故宫占地面积大约是72万平方米,房屋9000余间,占地面积也非常大,大约是15万平方米,为一长方形城池,四角矗立风格绮丽的角楼,也很漂亮。城外有一条52米宽的护城河,环绕在城池旁,形成一座壁垒森严的城堡。它集中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地优秀传统和独特风格,堪称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

北京故宫四四方方,共有四个大门,正门叫午门,东门叫东华门,西门叫西华门,北门的名字比较特别,叫神武门。我查看了故宫的全景图,发现故宫的建筑布局有外朝,内廷之分。外朝与内廷的建筑风格迥然不同。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为中心,是封建皇帝行使权力,举行盛典的地方;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是封建皇帝与后妃居住之所。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在故宫的中心部位,是故宫三大殿之一,建在高约5米高的汉白玉台上。保和殿也是故宫三大殿之一,在中和殿后。乾清宫在故宫内廷最前面,清康熙年前,这里是皇帝居住和处理政务之处。清雍正年后皇帝移居养心殿,但仍然在此批阅奏章。

北京故宫,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有着独具特色的宫殿建筑和珍贵的历史文物,难怪享誉华夏,蜚声世界。

我文化遗产的作文篇2

你游览过北京故宫吗?你知道美丽的敦煌莫高窟吗?你对秦始皇陵兵马俑感兴趣吗?这些令中国人骄傲的世界文化遗产,凝结着我们祖先的汗水和智慧,下面就由我来介绍一下我们最为熟悉的北京故宫。

故宫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永乐18年(1420年)建成。历经明清两个朝代,24个皇帝。故宫又称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居住过24个皇帝,是明清两代的皇宫,现辟为故宫博物院。院内陈列着我国各个朝代的大大小小的艺术珍品,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最丰富的文化艺术的宝库。故宫的整体建筑金碧辉煌,走进这里仿佛走进天堂,仿佛能看到皇帝上朝时微臣们序齿排班,口中说着:“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这浩大的场景。它还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一,其他四宫分别为:凡尔赛宫、白金汉宫、白宫、克里姆林宫,并为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故宫规模宏大,占地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有房屋9999间,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为了突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故宫有一条贯穿宫城南北的中轴线,在这条中轴线上按照“前朝后寝”的古质,布置着帝王发号施令,象征政权中心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和帝王居住的后三宫(乾清宫,交泰宫,坤宁宫)。出于防御的需要这些宫殿的外围筑有高达十米的宫墙,四角有角楼,外有护城河。

我的介绍到此结束,你有什么想介绍的,快来讲给我们听吧。

我文化遗产的作文篇3

是那秦时的银钩明月,是那秦时的崇山峻岭,还是那秦时的巍峨长城。

悠悠往事,“大江东去,浪淘尽……”融入了千古岁月,凝入了古老长城。历史定然记得万里长城的辉煌,从山海关的老龙头,到大漠黄沙的嘉峪关,绵延万里似一巨龙盘卧在高山之巅。

今年春节,我终于见到了魂牵梦绕的万里长城。由山腰直伸山顶,驻下一座守哨战士般的敌楼后,恰翻身向下折回山半腰,又骤然升起,至海拔近千米处,盘卷一个大弯,那酷似牛犄角,苍劲雄壮又浑然天成。

站在长城上,脚下的方砖一路向前延伸,望不到头。抚摸着城墙上的条石,指尖传来粗糙的触感。苍天高远,群山连绵,不由感慨万千,我仿佛看到雄才大略的秦始皇正指挥着千军万马,横扫六国!又仿佛看到多少佝偻着身躯的脚夫在烈日下一步步的挪动,为宏伟的长城洒下炽热的血与泪!

远处的山林是黄的,点缀着若隐若现的红枫叶,像是醉了一般。顺着城垛往外看,几个烽火台在山峰上错综相连在一起。那蜿蜒的长城,如一条探首天际的巨龙,盘旋在绵延山峰之中。

再往上走,便来到烽火台前。看上去不是很大,走进里面有很多门洞,中间的石阶很陡,不费点力气是绝对上不去的。来到烽火台的二层,用石砖砌成的正方形的平台应该就是巅峰火的地方。我站在平台上,眺望两侧的敌楼和望亭,仿佛听到了当年吹响那出征的号角。

这正是奇特的慕田峪关台建筑。慕田峪关与居庸关、山海关、嘉峪关等都不一样,正关台由三座空心敌楼构成,互相通连并肩矗立,两侧的敌楼较小,中间的敌楼比两侧的大一些,三座敌楼之上有三座望亭,关门不设正中,而是设在关台东侧,进出关台也是两边的敌楼设门,这种独特的关台建筑在万里长城上也实属罕见。

走上台阶,向回望,整个长城尽收眼底。那气势,如惊天动地,气壮山河之雄伟,如同放眼整个天下。

这里的长城,吸引了好多来自五湖四海的外国友人,虽然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但是从他们的表情中我看到了他们被长城深深吸引,深受震撼。大家尽情的跳跃,尽情的奔跑,欢声笑语在城墙上久久回荡。

此时此刻,一种民族自豪感在我心中油然而生,这才是我们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伟大文明。

庚子佳年,春满九州。望着远处的烽火台,我热血沸腾,我想高声呼喊,我爱万里长城,我爱这片土地!

我文化遗产的作文篇4

在陕西西安,有一个的5a级风景名胜区——秦始皇兵马俑。

秦始皇陵位于距西安市30多千米的临潼区城以东的骊山之北,秦始皇陵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自形排列。

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它的规模宏大,现在已经有三个坑了。一号俑坑和二号俑坑有黑色木炭遗迹,说明一、二号俑坑的塌陷都是因为被火焚烧后造成的。一号坑他的面积有14260平方米,呈长方形,坑里有8000多个兵马俑,四面有斜坡门道。三号坑最小它的面积有520平方米,位于一号坑西端北侧,与二号坑东西相对,南距一号坑25米,东距二号坑120米。

俑坑中最多的是武士俑,平均身高1。80米左右,的1。90米以上,陶马高1。72米,长2。03米。秦俑大部分手执青铜兵器,身穿甲片细密的铠甲,胸前有彩线挽成的结穗。军吏头戴长冠,数量比武将多。秦俑的脸型、身材、表情、眉毛、眼睛和年龄都有不同之处。那些兵马俑排列得十分整齐,就像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浩浩荡荡的向我走来,他们的表情庄重而严肃;一匹匹形体健壮的战马,肌肉丰满,好似一声下令就会腾空而起,踏上征途,仿佛让人看到了战国时期秦王一扫六国,纵横天下的雄姿。

我凝视着这些兵马俑,仿佛听见他们那强壮有力的心跳声;仿佛看到了他们浴血搏杀的样子;仿佛听见了战斗胜利的呼喊声。我在心中感慨道:“兵马俑真是太伟大了!”

世界原本有七大奇迹。但是因为有了秦始皇兵马俑,就有了八大奇迹。而秦始皇兵马俑也是被联合国教科组织批准列为《世界遗产名录》。

我文化遗产的作文篇5

西安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城,被称为十三朝古都,一共出了74代皇帝。这么有历史的地方,爱好旅行的我怎会错过?所以前年暑假,妈妈妹妹和我慕名前去一睹古城风貌。

先不说西安的大雁塔、古城墙,最要紧的是先去参观被称作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兵马俑。我在书本上早就学过关于兵马俑的文章,可是它究竟长的是什么样的,我要亲眼去看看。

我们顶着炎炎烈日来到了秦始皇兵马俑的参观景点,排队参观的游客真多!看来跟我一样想亲眼目睹兵马俑真面目的人真不少。兵马俑分别有1号坑,2号坑和3号坑。一号坑规模最大,东西长216米,宽62米,面积13260平方米。二号坑东西长124米,宽98米,面积为6000平方米。三号坑面积520平方米。

我们重点参观的是一号坑。走进一号坑,我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巨大的深坑中排列着一队队兵马俑,令人眼花缭乱,不知从何看起。正好有大学生志愿者讲解员,我们就请一位大哥哥带我们参观。

我们在一号坑看到的兵马俑大都是完整的,是灰土色的,这都是出土后经过修复的。而它们在出土时大部分都已经损坏了,要不没有脑袋,要不没有手臂,要不没有脚,要不没有上半身,很多都是残片了,原本的的颜色也是五颜六色。

考古学家证明,从根据挖掘的兵马俑坑来看,兵马俑曾经被毁坏过。在如今发掘出的兵马俑坑中,能明显的看见兵马俑像是被盗过,并且还用大火毁灭过,在兵马俑坑中如今还残留着大火烧过的痕迹。

兵马俑跟真人一样大小,武士俑身材健壮,每个兵马俑都长得不一样,神态表情也各不相同,有的双目炯炯有神,有的凝视远方,有的若有所思

我这次参观只能算走马观花,虽然亲眼看见了一个个兵马俑,但是关于兵马俑的很多知识我并没有弄清楚,只能留着下次再来好好研究了。

我文化遗产的作文篇6

每个人都有故乡,每个人的故乡都有一个美丽的地方。而我的故乡在福建,那就有美丽独特,令人喜爱的宏伟土楼。

土楼是圆形封闭式的,大大小小,各式各样,有些还是大圆里面套着小圆,一层层,住着人家。很难想象,智慧的客家先民在百年前是如何用粘土夯出这三层的能够历经百年而不倒的建筑物。大的土楼,一座能够住上佰户人家,那可就是几佰人啊,这真是宏伟的土楼。

但是,令人惊叹的可不仅只是那奇妙的土楼形状和容纳的人数,还有那热情善良,勤劳好客的土里的客家人。

这每一层小圈里,都住着一户户人家,房子十分紧密,左房右墙挨着右房左墙,但一点都不显凌乱,反而让人觉得排列整齐,紧而有序。而且,当你靠近土楼,就会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那是家的感觉。

在那充满特殊风情的房子了,在那摆满玩具小吃的摊子后,都是一张张热情洋溢的笑脸。人们都把左邻右舍的人当成最好的朋友和最好的依靠,彼此帮扶。一声声的欢笑让人情不自禁被感染,想融入其中。

摆地摊的商贩们,洗衣服的妇女们,打麻将的男人们,嬉戏着的孩子们,抱着孙儿的爷爷,跳着舞的奶奶们……一片欢声笑语,土楼里一派其乐融融。

每一座土楼就像一个大家庭,人们在里面享受天伦之乐,好像生活没有烦恼,总是一派祥和。生活在大城市的已经被冰箱空调变得冰冷,麻木的人,看见土楼人家的生活场景,瞬间心被融化。

妇女们毫不见外地笑着:

“哎哟,看看,那小姑娘长得水灵灵的,真好看!”

“那小伙子也真帅气!”

小孩们好奇极了:

“哥哥,这是什么呀?”“姐姐,你的包真漂亮,能给我看看吗?”

“奶奶……”

土楼居民热情得像在欢迎远归的亲戚,一点没有对外人隔阂。这,才是真正的生活和快乐啊!

土楼是客家先民的杰作,也是客家游子心中的魂。我爱我的家乡,爱那热情的人们,更爱宏伟的土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