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作文主题的把握一定要深刻,才能写出优秀的文章,写读书笔记是孩子积累好词句的好方法,对写好作文很有帮助,下面是365文档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世界文化遗产的作文400字7篇,感谢您的参阅。
世界文化遗产的作文400字篇1
我对祖国秀丽的山河有一种神圣而不可侵犯的情感。尤其是那屹立在崇山峻岭之中、纵横交错、气势磅礴的万里长城。长城如巨龙般蜿蜒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若隐若现,举世无双的魅力无以伦比,深深牵动着我的心弦。
万里长城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片稀稀壤壤的土地站了几百年了吧?你让多少中外游人赞不绝口,将祖国美景尽收眼底。
登上去,闭上眼睛,呼吸着绝无仅有的古老气息,眼前浮出一幅悲壮的历史画面,中国被其它国家踩在脚下,受尽欺凌。可现如今,东方雄狮,你站起来了,就像这万里长城一般永久屹立于世界东方,沐浴着璀璨的阳光,蓬荜生辉。在长城内外群山之间的最高处,傲然挺立着许多烽火台,它们历经风雨,每一砖一瓦都姿态各异,各具特色。
“不到长城非好汉”,那陡峭忐忑的“好汉坡”在万里长城也颇有名气,是一道独具色彩的风景线。
再次凝望长城,我不禁浮想联翩,古人是多么伟大,他们当时在那么恶劣的环境下,持之以恒。烧出一块块石砖一点点砌成坚不可摧的城墙,可谓是贡献了青春美好时光,贡献了终身。我们要弘扬中华人民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还要将这种美德代代传承下去,将祖国各行各业建设得欣欣向荣,一步步迈向富强。
长城,你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的象征。我为你骄傲、自豪。
世界文化遗产的作文400字篇2
万里长城不止是大家中华人民得骄傲,而且其中还蕴含着大家古时候人民得劳动智慧和辛勤得付出。当大家站在万里长城得青砖上或在赏析长城得美时,大家就会有一种自豪感。同样,这一项宏伟得建筑令大家后人赞叹不已。
建造这一项宏伟得建筑时,既没机械,又没运输工具。这完全是用人力完成得。不管严寒酷暑,大家还是坚持工作。即便下着暴雨或刮起大风,他么也在辛勤得工作。就如此经历了多少日夜得风风雨雨,万里长城在这儿拔地而起,显示出中华人民得气魄是多么得宏伟,伟大。这部分古人何不具备一种顽强得毅力和不屈不挠,不被困难吓倒得精神呢?而我与他们相比,真的是天壤之别。我感觉自己是中看不中用,惭愧不已。
譬如说那一次考试,我总感觉自己“天下无敌”,可以“居高临下”。可以轻而易举地消灭所有困难。结果做到一题难点,百思不能其解。最后还是没被我攻下来,结果那一次考试只考了90分。目前当我想起这一件事时,感觉自己非常可耻和惭愧,愧当炎黄子孙,愧当中国人,也更别与问天无愧得人相比较了。
所以,从目前开始,我也要让“万里长城”在我心中扎根,然后“拔地而起”,树立一种坚定得信念,让祖国兴盛昌盛,让下一代因大家得贡献而再一次赞叹不已。
世界文化遗产的作文400字篇3
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龙井路1号,杭州市西部,三面环山,东面紧靠市区,“三面云山一面城”这句话就概括了西湖的特点。西湖湖面面积有6。39平方公里,蓄水量近1400万立方米。平均水深在2。27米,最深处5米,最浅不到一米。在1982年11月,国务院将西湖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1985年的“中国十大风景名胜”评选中,杭州西湖的排名仅次于万里长城和桂林山水,位居第三。西湖旧称武林水、钱塘湖、西子湖,宋代始称西湖。它是一个湖泊型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历史上除有“钱塘十景”、“西湖十八景”之外知,最著名的是南宋定名的“西湖十景”和1985年评出的“新西湖十景”。
西湖有100多处景点,我就给大家讲讲最有名的几处吧。
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三潭印月”这个景点。“三潭印月”是西湖中最大的一个岛,又名“三潭映月”,四周是环形堤埂,岛中有湖,水面被划成“田”字形,岛上建有一座九转三回、三十个弯的九曲桥,桥上建筑精致,四时花卉扶疏,有水上仙子的美称。“三潭印月”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小瀛洲,二是“三潭印月”的三座石塔。这里,我给大家讲一讲那三座石塔吧:三塔高约2米,分布呈每边12米的等边三角形。在这里我不得不提起和三潭印月有关的一个民间传说。传说三潭印月的三座石塔是一只大香炉的三只脚,这大香炉下面相传镇压着一条黑鱼精,香炉反扣在西湖中,它的三只脚伸出水面,于是就成了“三潭印月”。
我要介绍的第二处景点是“断桥”。这个“断桥”可不是真的断的哦,这只是一座桥的名字。西湖断桥位于杭州北里湖和外西湖的分水点上,一端跨着北山路,另一端接通白堤,据说早在唐朝,断桥就已经建成,宋代称为“保佑桥”,元代又称作“段家桥”,断桥之名得之于唐朝。其名由来,一说为孤山之路,到此而断,一说“段家桥”简称“段桥”,谐音“断桥”。而断桥最为让其声名远播的,当属许仙和白娘子的凄美爱情故事了,二人因前世姻缘在断桥相会,成就一端人间佳话。
雷峰塔也是一处名胜古迹。它虽然曾经倒塌过,但重建后的雷峰塔更胜往日。它是吴越忠懿王钱弘俶为供奉佛螺髻发舍利而建,塔成之时恰逢北宋追谥钱弘俶逝去不久的夫人孙氏为“皇妃”,所以命名为“皇妃塔”。后来,因其所在的山峰叫“雷峰”,而逐渐被人们称为“雷峰塔”。而且,相传这雷峰塔还是当年法海用来镇压白娘子的地方。至今,“雷峰夕照”仍是西湖最有名的景点之一呢!
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城的美景集于西湖,相信大家都迫不及待想去欣赏了吧,下面就由我领着大家去游览一下西湖的美景吧!
长城位于北京延安区军都山关古道。它规模宏大,非常雄伟,被誉为八大奇迹之一。
长城长8851千米,宽约为5公尺,它的东南部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除了黄土高原地势较高外,大部分在海拔2000米和海拔500米。它从东边山海关一直到西边的嘉峪关,曲曲折折的像一条长龙,盘旋于大地上。
烽火台是长城重要的设施,它又称烽燧,用于点烽火台传递重要信息的高台。是古代最重要的防御设施,是为了防止敌人入侵,发现敌情所建设。每格5千米就有一座,白天焚狼烟,晚上点明灯。
长城的城墙很有建筑性,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顶上也铺着方砖,很平坦,并且十分宽,五六匹马都能并列走过去。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垛子,垛子上方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击口,供瞭望和射击用的,非常牢固。
长城始建于周朝,从战国以来经历20多个诸候国和封建王朝的修筑,最早是楚国开营建长城,后来各国修筑自己的长城。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就开始把各国长城连起,绵延万于里,遂称万里长城。
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长城是中国的古代的文化遗产,非常雄伟。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是中国的一张金字名片。
世界文化遗产的作文400字篇4
长城是中国的骄傲,是世界的奇迹。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登上长城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愿望,多少人想要一睹这条东方巨龙的风采。
去年暑假,我终于有机会一览八达岭长城雄姿。天刚破晓,我们就来到长城脚下,仰望长城,它像一条青灰色的巨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登上长城,两旁的山上,苍松翠柏,云遮雾障,禽鸟齐鸣,处处充满了诗情画意。
漫步于长城之上,我抚摸着城墙上的一块块巨石思绪万千,爸爸介绍说我们所站的这段长城,墙体是用整齐巨大的条石铺成,有的条石长达两米重数百斤,内部填满泥土和石块,墙角处铺满方砖十分平整。墙顶外侧筑有高两米的垛口,上有瞭望孔,下有射击口,内侧建有字墙。城墙每隔一段,筑有一个堡垒似的方形城台。城台有高有低,高的叫敌楼,是守望的军士们居住的地方,低的叫墙台,高度与城墙差不多但突出墙外,四周有垛口,是巡逻放哨的地方。走着走着,走到了一个四方、开阔的“房间。”妈妈说这叫烽火台,是为传递情报设立的,因为古代没有电报,所以当敌人来攻时,白天人们点起浓浓的黑烟,夜间点火,临近的烽火台看见烟火后,会马上在本台点起烟火,这样一座传一座,虽远在千里之外,但也可以在短时间内将消息传到京城。
听了爸爸妈妈的介绍,我真被古人的智慧所折服,怀着崇敬的心情,我们登上了长城的最高点——好汉坡。极目远眺,蜿蜒的万里长城就像一条雄居在群山峻岭中的东方巨龙,静静的接受着世人的惊叹,宠辱不惊。
长城是古代巧夺天工的杰作,更是炎黄子孙千万年来渴望和平与安定的保障,作为今天的中华儿女,我们要在心中筑起一座万里长城,把这份信念永远传递下去。
世界文化遗产的作文400字篇5
长城,是我们中华的脊梁,也是我们中华民族骄傲。两千多年来,长城经受着风吹雨打,但从未动摇过,如同一个坚定不移的战士,永远的守护着国土。
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山海关,全长21196千米,如同一条巨龙般盘踞在我中华国土之上,是那么威严。在战争中,长城抵挡着入侵者进攻,在刀剑斧钺,枪林弹雨中傲然挺立,将那些侵略者拒于国土之外。长城巍峨雄奇,是世界五大奇迹之一,是中国的骄傲,是中国的代表,也代表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来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精神。
长城,始于西周,我们称为“先秦长城”,那时候,长城分为北长城和南长城。后来,秦始皇统一了全国,将以前诸侯国的长城连接起来,改名为“秦长城”。从此往后几乎历朝历代修缮和加修的长城都是在前朝修建的基础上进行的,其中明朝修建规模最大,因而现代我们说的“长城”一般是指“明长城”。
长城的修建一般都是因地形,用险制塞,凡是修筑关城隘口都是选择在两山峡谷之间,或是河流转折之处,或是平川往来必经之地,这样既能控制险要,又可节约人力和材料,以达“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效果。至于修筑城墙,更是充分地利用地形,如像居庸关、八达岭的长城都是沿着山岭的脊背修筑,有的地段从城墙外侧看去非常险峻,内侧则甚是平缓,有“易守难攻”之势,凸显我们祖先的智慧。另外长城是由城墙、敌楼、关城、墩堡、营城、卫所、镇城烽火台等多种防御工事所组成的一个完整的防御工程体系。这一防御工程体系,由各级军事指挥系统层层指挥、节节控制,保护着中华民族的延续。
1987年12月,长城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从此,中国的代名词又多了一个“长城”。
世界文化遗产的作文400字篇6
今年暑假,我终于有机会一览北京八达岭长城的雄姿。天还蒙蒙亮时,我们就站在了长城脚下。仰头望去,长城像一条青色长龙,隐隐约约地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登上长城,极目远眺,长城蜿蜒在山脊之上,又似一条探首天际的巨龙。它仿佛有生命,正在奔腾似的,雄伟而又潇洒,庄严而又矫健。远望长城内外,林木耸翠,青烟笼罩。
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全长约6300千米,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城墙上的外延部分是两百多米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瞭望口和射口,在古代供瞭望和射击使用。城墙的顶上是方形的城台,那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
在古代,长城帮助统治者们一次又一次地抵御了外敌的攻击。秦朝时就开始修筑长城了。此后,历代帝王不断加固,以抵御外族的入侵。据记载,秦始皇耗费了近百万的劳动人民修筑长城,在当时,他们占全国人口的二十分之一!那时没有任何先进的机械,全部劳动都得靠人力,而且很大一部分城墙都在崇山峻岭、峭壁深壑之间,修筑起来极其困难。没有劳动人民的艰苦努力和智慧,怎么可能完成如此宏伟壮观的工程呢?
印度诗人泰戈尔曾说长城“因蜿蜒而影射着古老国度”。是啊,亲临长城,我感受到了它的伟大,更感受到了修筑长城的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
世界文化遗产的作文400字篇7
你,便是一道辉煌的汗青文明。
你,戎马桶,几多年来,你们承受着土壤的重压,忍受着千年的水蚀,历经着火烧的磨练,但你们硬是挺直了身板,撑开了头上的一片土泥,重而今世人面前。你们用泥塑的身躯震惊着我们,你们用永恒的精力震撼了全天下,向全国诠释着生命与永恒的界说
在2000多年前,中国汗青上第一位天子秦始皇安眠在了陕西临潼,跟着秦始皇一起入土的还有全球驰名的秦戎马俑。
一号坑是秦俑三坑中最大的一个。它东西长230米、南北宽约62米,总面积有14260平方米,当今已掘客4000平方米,出土陶俑、陶马近2000件,木质战车20辆。听说他们是秦始皇最喜欢捍卫京城的宿卫军,是车兵和步卒的联合方阵,按照真人1:1复制而成,他们个个神态纷歧,目视火线犹如马上要上场杀敌似的。看看将军俑,神情凝重,仿佛在思虑着如何杀敌,用什么兵阵。将军俑死后就是士兵俑,有的微微抬头,仿佛在思念远方的亲人,有的紧抓拳头,犹如想立刻冲出去杀敌一样。几排兵俑后就是马车与车夫俑,马匹四肢健壮,仿佛一日可行千里,十日可行万里。马车大略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敞篷车,一种是长方形封闭马车。
让天下理解中国,让中国懂得全国,传承汗青文化,护卫天下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