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案模板6篇

时间:2023-02-14 作者:Brave

相信老师都知道教案的重要性,大家在撰写教案的时候,一定要围绕自己的教学任务进行思考,以下是365文档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初中地理教案模板6篇,供大家参考。

初中地理教案模板6篇

初中地理教案模板篇1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热带气候类型与分布地区。

2掌握热带气候类型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分布图的判读方法,能根据这些资料对一个地区的气候进行简洁的描述。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图表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用世界气候分布图指出热带气候类型特点及分布。

2.利用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出气候类型的特点。

难点

如何让学生掌握利用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气候类型的特点。

三、教学用具

地图

四、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数理比较、讨论归纳等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播放一段景观录像,包括热带雨林、热带沙漠、温带海洋、苔原带等景观。学生观察讨论景观差别,教师总结:世界各地气候千差万别,今天我们一起来领略世界各地的气候差异。

1、 出示热带的四种气候对应景观图

设问:

①这些图分别代表什么景观?景观有什么差异?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热带雨林景观:树木高大茂密,树林阴暗潮湿,叶尖经常滴雨,所以叫做”雨林”.其实这里也有善于攀援的猩猩.猿猴.在河湖附近还有河马.大象.

热带草原景观:树木高大稀疏,地面有高草,动物有斑马.长颈鹿.狮子等肉食动物.

热带荒漠景观:地面以沙漠为主,动物.植被都很稀少.

②为什么热带各地的景观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

教师总结:这种差异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各地的降水不同造成的,降水量多的地方植被就茂盛,叶子大,而降水量少的地方植被少,叶子就少,植被就稀少.

教师活动:我们刚才考虑的都是这些气候类型的不同点,那么它们还有那些相同的地方?比如从气温角度来分析。

总结:这四种热带的气候的共同特点为:终年高温。

不同点为:降水量不同,最多的热带雨林气候,最少的为热带沙漠气候。而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的降水都是一年分为旱雨两季,而季风气候是旱雨两季明显,降水总量大;草原气候也有旱雨

2、 出示新加坡等四地的气温、降水资料图完成下表

景观名称 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 热带季雨林 热带荒漠

对应地名

全年降雨量

气候特征

3、教师活动:

那么这些气候类型各分布在世界上哪些地方?那个地方气候类型分布最广

学生读图回答: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最广的是南美洲的亚马逊平原。

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雨林两侧,最广的是非洲。

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最广的是亚洲。

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的内陆及大陆两岸地区,最广的是非洲的北部。

4、小结

现在,请大家把书合上,我们来回忆一下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5、课堂练习

板书设计:

热带气候类型:

1. 热带雨林气候: 2. 热带季风气候:

3. 热带草原气候: 4. 热带沙漠气候:

初中地理教案模板篇2

教材分析:

对一个省区的介绍,其自然环境的概述是必不可少的,是介绍其他各方面的基础。本区首先介绍了海南省自然环境。从教材左上角的一幅小图介绍海南省在我国的位置,结合地图,可看出其地理位置特征,随后介绍了其范围和海南岛面积。教材通过"海南岛地形图"结合文字描述介绍了海南岛的地形特征和水系特征。地形和水系特征是相辅相成的,中高周低的 地形特点使海南岛水系呈放射状流人南海。海南省地处热带,属热带季风气候,同时又受海洋影响,具备一定的海洋性气候特征。总的来说是以冬季暖热,夏季高温多雨为主要特征。这种气候特征决定了海南省农业以热带作物为主,加之风景秀丽,使其成为我国热带风光旅游胜地。从这一角度看,海南气候特征是本节难点。海南省独特的。热带经济作物为主的农业"和"丰 富的旅游资源"是本节的重点。浓郁的民族风情,是与居住在海南岛上的黎族、苗族、回族等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相关联的,也是海南旅游资源的一部分。

教学建议

新课导人:

方案①:

在我国南部有一 岛屿,因交通闭塞,人烟稀少,历代封建帝王都将此作为流放犯人的地方,内陆的,人们把它视为天之涯,海之角,有去无回,故有"天涯海角"之称。你知道它是我国的哪一岛屿吗?

方案②:

用多媒体播放海南的蓝天碧海、沙滩椰林、红树林、珊瑚礁等热带风光及具有海南特色的黎村苗寨、篝火欢歌等民族风情的录像片。引人对海南省新课的讲授。

在讲述海南省 "自然环境"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用多媒体投影仪展示"中国 政区"图(或出示"中国政区"挂图x请一个学生指出海南岛、中沙群岛、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

2.结合地图说出海南岛的地理位置。(海南岛是我国第二大岛,位于 祖国南端,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划界,西临北部湾与越南相对,东部和南部濒临南海,是我国最年轻省份,也是省级经济特区。

3.展示"海南岛地形"挂图,进行以下练习:

(1)找出五指山、万泉河、黎母岭、昌化江、南渡江。

(2)海南岛地形有何特点?水系有何特征 ?

(3)这种地形特点同水系特点有何关系?(海南岛中高周低的地形特点,决定了海 南岛水系呈放射状流人南海。

3.结合 "中国政区"图,请学生描述一下海南所处纬度区域、当地的气候特点。(海南岛属热带季风气候,同时又深受海洋影响,高温多雨为其主要气候特征。全年无冬,最冷月 的平均温度为16~24℃。

在讲述海南省"热带经济作物为主的农业"时,按下列步骤进行:

方案①:

(1)为什么海南省农业以热带经济作物为主?

( 2)海南省有哪些主要热带作物?

(3)海南省有哪些热带水果?

(4)为什么海南渔业资源丰富?你知道有哪些水产品吗?

(5)完成教材 p.67活动题1,了解海南丰富的盐业资源。

方案②:

2.用多媒体展示天然橡胶、椰子、胡 椒、咖啡、腰果、剑麻、槟榔、菠萝蜜、芒果等热带作物画面 。

3.出 示椰子、胡椒、腰果、摈榔、菠萝蜜等实物。(教师可去超市预先购买)

讲述海南省"旅游资源"时,可按以下步骤:

1.用多媒体播放海南的蓝天碧海、沙滩椰林等热带迷人风光,及黎村苗寨,黄火欢歌的民族风情片段。老师可补充讲述:在现代旅游业中,有所谓"三s"指的是太阳、海洋和沙滩这三种最受人 们欢迎的旅游资源,而此三者都与海 滨有关。中国海滨旅游最大的潜力在海南,这里一年四季都适宜海水浴。

2.讨论:海南有哪些丰富的旅游资源?(对照教材"海南岛地形"图)

3、指导学生完成教材p66活动题3和p67活动题2。

附板书:

一、自然环境特征

1.地理位置

2.范围面积

3.地形特点

4.水系特征

5.气候特点

二、热带经济作物为主的农业

三、丰富的旅游资源

1.秀丽的热带风光

2.浓郁的民族风情

初中地理教案模板篇3

一、 亚细亚和欧罗巴

(1)洲名的由来

1、 学生结合预习,讲述亚洲、欧洲洲名的由来

2、 结合挂图,教师指出亚 欧大陆的位置并提问:亚欧两洲的洲界线是什么?引导学生在地图上说出

(过渡)分析一个大洲,首先从分析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入手

3、 分析讲述:地理位置包括其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4、 师生共同阅读“亚欧地形图,引导学生从经纬度位置来分析亚洲的地理位置。并突出从南北半球看、从东西半球的位置看亚洲的位置特征

5、 引导学生从海陆位置说明亚洲的地理位置特征

(2)亚洲的地理位置

6、学生讨论完成p3活动题,讨论回答欧洲的地理位置特征,而后结合挂图强化

6、 提问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认为怎样分析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特征

[作业布置]

见基础训练

第 二 课 时

[复习提问]学生上台,结合挂图说出亚欧两洲的地理位置特征

二、 亚、欧两洲的地形

(1) 亚洲的地形特征

1、 结合p5活动向学生介绍分析地形特征的方法

2、 师生共同阅读“亚洲地形图”,从四方面分析亚洲的地形特征

a 读“亚洲地形图”,观察亚洲地形图上主要以哪两种颜色为主?各代表了什么地形?并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出亚洲的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的,帕米尔高原的位置

b 观察提问:亚洲海拔最高的地方海拔有多少米以上?占地面积广不广?说明了从大洲看,亚洲的海拔高吗?

c 引导学生计算青藏高原与西西伯利亚平原,珠穆朗玛峰与死海的高度差,得出结论:地势高低悬殊,地面起伏大)

d 继续观察:亚洲的高原、山地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哪个部位?平原又分布在哪里?这说明了亚洲的地势哪里高,哪里低?

e 引导学生找到亚欧大陆东侧、东南侧的弧形岛屿,并设问:为什么亚欧大陆东部会形成如此多的岛屿和群岛呢?(联系板块构造学说理论说明)

3、通过刚才的分析,由学生小结亚洲地形的特征,教师指导学生在书本上找重点

3、 按上述思路,学生阅读欧洲地形图和p6活动1题的资料,讨论欧洲的地形特征,教师结合地图引导学生理解,并引导学生找出欧洲的主要平原:东欧平原、西欧平原、阿尔卑斯山的位置

4、 教师板书小结欧洲的地形特征:

(1) 平均海拔最低,仅340米

(2) 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3) 中部低平

(4) 山地主要分布在南北两测

5、 学生完成p6表格

[作业布置]

见填充图册

第 三 课 时

(复习提问)

1、 分析一个大洲的地形特征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2、 欧洲的地形有何特征?亚洲的地形有何特征?

三、 亚洲的气候

(一)气候负责多样

1、学生观察“亚洲地形图”,数一数亚洲有哪些气候类型?并设问:世界13种气候类型中,只有哪种气候类型在亚洲没有?由此说明了亚洲气候具有怎样的基本特点?(复杂多样)

2、引导学生结合地图,从纬度位置、五带的位置、地形的角度让学生理解亚洲气候负责多样的原因: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

设问: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可以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呢?(学生阅读p7-8文字,思考说明)

(过渡)我们知道,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是气温和降水,因此,亚洲气候的复杂多样性可以从气温和降水的复杂性体现出来

(5) 结合教材p7第二段文字,通过马来群岛与奥伊米亚康的气温对比,理解亚洲气温差别大

(6) 设问:为什么亚洲的气温差别会这样大呢?(主要受纬度因素的影响,跨纬度广)

(7) 展示世界雨极“乞拉朋齐”和西亚的无流国资料,说明亚洲的降水差异大,干湿差异显著

(8) 讨论:为什么亚洲的降水差异会那么大?(主要受海陆位置、地形因素的影响,距海越远,降水越少)

(二)大陆性强

(9) 展示同纬度的亚洲齐齐哈尔与欧洲巴黎的降水资料,并分析;同纬度的巴黎和齐齐哈尔相比,冬季谁最冷?夏季谁最热?谁的气温年较差大?这说明了亚洲气候具有显著的大陆性特征

(过渡)亚洲的气候不但具有显著的大陆性特征,而且季风气候显著

(三)季风气候显著

1、讲述季风的含义:指随季节变化而风向相反的风

2、结合本地实际,提问:当地冬季吹什么风向的风?气候有什么特征?夏季吹什么风向的风?气候又有什么特征?

(过渡)亚洲的季风气候是怎样形成的呢?

1、 结合板图讲述风的形成过程及与气压、气温的关系

2、 板画亚洲简图,理解亚洲冬季风和夏季风的成因

3、 学生朗读p8阅读,进一步深化对亚洲季风的形成过程的认识,教师结合小黑板表格小结:

发源地 风向 性质 对气候的影响

冬季风 蒙古、西伯利亚 偏北 寒冷干燥 气温低,降水少

夏季风 太平洋、印度洋 偏南 湿热多雨 带来大量降水

4、 设问:亚洲之所以会形成典型的季风气候特征,和亚洲的什么地理位置分不开呢?

(小结)我们通过对亚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对气候要素的影响,分析了亚洲气候的三个特点: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强,季风气候显著。

四、 欧洲的气候特征

1、 引导学生阅读p7图1-7,回答:欧洲有哪些气候类型?有热带气候类型分布吗?得出欧洲气候的第一个特征:以温带气候为主

2、 引导学生读图1-10,比较纬度相近的鹿特丹和赤塔,冬季谁的气温低?夏季谁的气温高?谁的年温差大?由此得出欧洲气候的第二个特征:海洋性特征显著

(过渡)为什么欧洲气候具有明显的海洋性特征呢?

3、 学生讨论完成p9活动4,教师结合欧洲地图从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地形因素说明。

4、 引导学生在“亚欧气候分布图”上找出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地区,并提问:在欧洲地中海沿岸是什么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各有什么气候特点?

5、 指导学生结合p9活动5、6题分析判断各自的气候特征。

6、 小结欧洲气候的第三大特征: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分布典型

7、 学生讨论完成p9活动2、3题,进一步理解亚欧两洲的气候特征。

初中地理教案模板篇4

【学习目标】:

1、了解不同类型国家的人口、面积、制度等方面的不同

2、知道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分布的特点

3、理解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差异

【学习重点】:

1、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分布的特点

2、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差异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学习任务一:阅读课本p87文字,结合1999年资料,了解世界不同类型国家的情况

1、目前,全世界______亿人,分别居住在________多个国家和地区。

2、俄罗斯的领土面积广大__________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_________的国家,_________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被称为___________。

3、中国是世界_________人口大国,澳大利亚是一个____________的国家。

4、从政治体制看,中国是______________国家,美国是______________国家

5、背诵课本p87的1999年资料中,面积前10位的国家,人口居世界前10位的国家

学习任务二:阅读课本p88文字,了解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分布的特点

1、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通常可把世界上的国家划分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发达国家大多分布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这些发达国家,除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外,都分布于____________。

2、发展中国家以_______、非洲和_____________的国家为主,绝大部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独立的国家,主要分布于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目前中国也是____________。

学习任务三:阅读课本p88-p91,理解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差异

1、阅读第一段,思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有哪些不同?(课本上划出)

这些差异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的差异造成的。

2、发达国家利用其掌握的__________和从发展中国家购买来的_______________,制造_______________的工业品,并销往到世界各地,获取__________,因而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

3、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由于历史上长期受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侵略剥削,大量资源被掠夺,生产品种_______,建设资金_______,生产效率_______,导致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有些国家还处于非常贫困的状态。

4、阅读“南北关系“了解”南北差距“、”南北对话“、”南南合作“

5、阅读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人口与国内生产总值比较,填空:

(1)图5-3发达国家占世界总人口的________发展中国家占________。

(2)图5-4发展中国家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________,发达国家占___________。

6、阅读图5-5,了解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工农业生产发展差异

7、完成活动题的填表

8、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各国都应该遵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项原则,以求得共同发展与进步。

二、合作共建

1、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与国内生产总值比较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填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所占的比例

(2)将下列国家同它们所属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所在的大洲,用直线连接起来

(3)根据以上连线并联系”世界政治地图“可以知道,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_________洲、________洲和__________洲,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洲、________洲和_________洲,从北半球位置分析,发达国家主要位于_______半球北部,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_______半球的南部和_____________半球。

三、系统总结

发与一、不同类型的国家(数量、面积、人口、政治体制)

展发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分布特点:发达国家:主要在______半球,

中达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_____半球的南部和南半

国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差异

家家三、发展中国家与人口与国内生产总值差异

发达国家差异工农业生产发展差异、导致差异的主要原因

四、诊断评价

1、有关世界上面积居第二位的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人口也居世界第二位②地广人稀③属于发达国家④发展中国家⑤资本主义国家

a、①②③b、④⑤⑥c、②③④d、②③⑤

2、下列不是我国五项原则内容的是()

a、各国应该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b、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c、和平共处,平等互利d、求同存异

3、发达国家大部分位于()

a、南半球b、北半球c、亚洲d、非洲

4、下列叙述中,不符合欧美发达国家状况的是()

a、交通拥挤,人口增长快b、工农业生产发达,生产水平高

c、市场繁荣,环境幽雅d、受教育程度高,生活质量好

五、课后反思

发展中国家应采取哪些措施来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以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

初中地理教案模板篇5

教材分析

人是社会的主体,人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环境,关于世界的人口在迅速增长的这个结论,学生已经了解,但是如何准确、科学的表述从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人口的增长速度的变化及其带来的影响?人口分布的不平衡,分析为什么存在这么大的差异?学生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还远远不够,本章从人地关系的角度,阐述了有关人口地理方面最基本的一些知识,为今后学生参加生产实践和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人口的增长、分布及人口问题是人口地理中最基本的知识,也是学习本章各部分知识的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第一次接触人文方面的知识,有可能激发学习兴趣,也有可能根本不入门。人口问题是现在社会上出现频率较高的话题,各国、社会各界对人口问题的关注有助于学生的理解,积极运用辩论的形式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人口增长、分布的特点、世界人口问题及其对社会、环境和经济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学会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状况,以及世界人种的分布。通过地图,能分析影响各地区人口密度的自然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世界人口问题,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口观,意识到“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紧迫性,并从中学会用辩证的眼光去分析问题,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2.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教学难点:

1.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的概念。

2.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3.人口问题及对策。

初中地理教案模板篇6

[教学目的]

1、 能读图说明欧洲西部所处的地理位置及特点,并能在图上指出主要的岛屿、半岛、海湾、海峡和内海

2、 读图熟悉欧洲西部的主要国家的名称和位置

3、 了解欧洲西部实际世界上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

4、 了解欧洲西部是世界上旅游业发展最繁荣的地区并分析原因,熟悉本区主要旅游景点的分布

[教学重难点]

各国经济发展概况、特点;繁荣的旅游业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具准备]

欧洲西部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在我们地球上有这么一个地区,它的面积只比我国的陆地面积稍大,却分布着30多个国家,这个地区是世界上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地区,也是目前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大家猜一猜,这是哪个地理区域呢?

一、 位置和范围、国家

1、 展示“世界地图”,指出欧洲西部的范围:即欧洲的西半部。

2、 学生观察‘世界地图“,从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说明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按如下步骤进行:

(1) 欧洲西部的北、南、西分别濒临什么海或洋?

(2) 欧洲西部的东面与什么大陆相连?这种三面临海,一面连陆的的分布可称作什么?

(3) 欧洲西部最南端的纬度大约是多少?最北端的纬度大约是多少?在五带中大部分处于什么温度带?

(4) 学生小结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特点

3、 观察“欧洲西部图“,思考:欧洲西部的海岸线有什么特点?这对欧洲西部的气候和经济有什么影响?(讨论)

4、 引导学生在“欧洲西部地形图”上找出欧洲西部的主要岛屿、半岛、海峡和海湾及欧洲西部的主要国家

5、 设问:欧洲西部各国,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大多属于何种性质的国家?

二、雄厚的经济实力

1、 引导学生阅读p54图2-26,设问:从图表中可以看出欧洲西部的经济在世界上处于什么地位?

(过渡)欧洲西部作为世界上经济发达的地区,主要可以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

2、 学生阅读p54文字,思考回答,教师小结:发达的经济可以从工业、农业、发达的交通业等方面说明

3、 一学生朗读p55“阅读”,了解欧洲部分国家的特色产业,教师结合有关资料适当补充说明。(见教参p77)

(过渡)欧洲西部发达的经济还可以从其繁荣的旅游业表现出来

三、繁荣的旅游业

学生自读,思考:

1、 欧洲西部为什么能成为世界上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有哪些丰富的旅游资源?

2、 引导学生在地图册上熟悉欧洲西部主要的旅游资源

3、 讨论:欧洲西部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借鉴意义?

4、 学生自读p56“阅读”,了解瑞士的自然风光和德国的啤酒节

5、 完成p56活动

[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布置]见基训、填充图册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