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写好教案可以使课堂时间的利用率最大化,学生的学习成绩与教案的质量密切相关,以下是365文档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不乱扔垃圾活动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不乱扔垃圾活动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发展宝宝语言能力和说话的兴趣。
2、让宝宝知道不乱扔垃圾以及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1、手偶(小兔,小猴)糖若干
2、舞蹈厅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老师:“小朋友想到哪里去玩?刘老师带你们去。”宝宝们自由说说。
2、律动——去游玩。老师和宝宝们边开汽车边自由讲讲看到了什么。
3、老师:“公园到了,我们到草地上坐会”。
二、情景表演:
1、老师:“小朋友们猜猜,今天有什么小动物到公园里玩?”让宝宝们自由讲讲各种动物。
2、木偶表演
a、小猴:“今天天气真好,到公园去玩玩。这个香蕉真好吃”(吃完香蕉后随手一扔)
b、小兔:“公园真好玩,唉呦!谁扔的香蕉皮呀?”挨摔了一跤。
提问:“小兔怎么了?怎么摔跤的?(快帮小兔揉揉)。”启发小朋友们对小兔讲讲安慰的话。“是谁扔的香蕉皮?香蕉皮应该扔到哪里?”
老师带小朋友学说:“不要乱扔垃圾,要扔到垃圾箱里”。
木偶表演:不乱扔垃圾了。(老师再次利用手偶表演不乱扔垃圾的场景)
3、分糖活动:分给宝宝们每人一颗糖,观察是否有将糖纸扔到地上。(根据孩子情况随机教育)
活动反思:
孩子们不能够时时刻刻的想到环境保护,如果有更加吸引他的东西摆在他面前,多数的孩子就会把果皮纸屑丢在一旁,针对此问题,我们又开展了此次活动,活动后,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够做得很好了,但能有一部分孩子自己主动地去扔垃圾了,应该说效果还是不错。
其实孩子不把垃圾扔到垃圾箱并不是他懒惰不去扔,尤其是托班的孩子,而是环保的概念在他们的小小心灵中还没有定位、没有记住,孩子们的乱丢垃圾现象多数是无意识的,老师就是在孩子这个模糊的意识下引导孩子用正确的'方式处理问题。
现在,班里有意识的孩子不但自己能做得很好,还能提醒别的小朋友扔垃圾,如果哪个小朋友没有将垃圾扔到垃圾箱,有的孩子救自己替他捡起来,有的就一直追着那个孩子叫他把垃圾重新扔进去,从这一点也看到了,孩子的确有能力,我们要相信孩子!
不乱扔垃圾活动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在有趣的活动中,学会“乖、扔、鼠”的正确发音。
2、培养良好的公共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小猪、小老鼠吃香蕉的图片各一张;实物香蕉一个;纸篓。
活动过程:
一、进行游戏,激发幼儿兴趣。
1、“吃水果”游戏:请你跟我吃××!
2、刚才我们把香蕉吃完了,香蕉皮扔在哪里呢?
3、出示香蕉,小猪和小老鼠刚才也吃了香蕉,我们来看看它们是怎么样吃香蕉的。
二、学习儿歌。
1、(出示图一)图片上有谁?它在干什么?
2、小猪把香蕉皮扔到哪里去了?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认识垃圾筒标记)
我们把小猪吃香蕉的样子编成了一首儿歌。幼儿学念儿歌,老师注意帮助幼儿正音(乖、扔)。
3、(出示图二)小老鼠和乖小猪吃香蕉的'方法一样吗?它做得对吗?为什么?(幼儿泛讲)
教师小结:对,把香蕉皮扔在地上很不安全,也不卫生。
4、我们再编一段小老鼠吃香蕉的儿歌,鼓励发准“鼠”的音。
小结:我们要学乖小猪,在公共场所做个讲卫生的好宝宝。
三、进一步养成良好的公共卫生习惯。
除了香蕉皮可以扔在垃圾筒里,还有什么东西也可以扔进垃圾筒里?(幼儿泛讲)
活动结束:
今天大家的表现真棒,等一下请你们吃香蕉好吗?
不乱扔垃圾活动教案篇3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公共卫生习惯,不乱扔东西。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随意乱扔东西的危害,并明白怎么做才是文明的行为。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公共卫生习惯,并知道如何维护自身安全。
教学过程:
一、抛出问题,导入新课
1、你有随意乱扔东西的习惯吗?
2、你见过或者听说过由于乱扔东西引发的安全事故吗?
(学生畅所欲言)
二、探究问题,解答疑问
活动一:乱扔东西有危险
1、观察图片,和同学交流讨论下列行为有什么危险。
a、在公园内乱扔香蕉皮
b、从教学楼上往下扔毽子
c、在公交车上往窗外扔塑料袋
d、从楼上往下扔钥匙
e、在高速路上往车窗外扔空瓶
f、从居民楼里往下扔垃圾袋
2、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并一一列出。
3、阅读课本上的安全案例,说一说这两起事故时什么原因引起的?这两起事故引发了什么严重的后果?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4、师小结:随意乱扔东西会引发意外伤害并造成财产损失,有时候会威胁到生命,所以我们不能随意乱扔东西。
活动二:创造情境,结合所学内容自由发挥
和同学交流一下遇到下面的情况你会怎么做?
a、坐在汽车里吃完零食后,食品外包装袋应放在哪里?
b、在教学楼上,楼下的同学向你要体育用品,你该怎么办?
c、在吃完糖葫芦后,尖尖的竹签应该扔到哪里?
d、爸爸开车抽完烟,想把烟头扔到窗外,你该怎么做?
e、有同学提议向操场院墙外扔石子,你该怎样做?
f、站在河边,同学们提议用石子玩打水漂的'游戏,你该怎么做?
2、个人汇报,并将自己的做法写出来。
3、师小结:从车窗抛撒垃圾,会污染城市的环境,还可能危及清理垃圾的环卫工人的生命安全,从高处或隔墙乱扔东西,会对他人造成人身伤害,所以我们要杜绝此类事情发生。
三、学生小结
经过以上的学习,大家学习到了什么?
四、拓展实践
1.危险判断(同学之间交流,说说下面同学的做法是否正确,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2.家校互动
a.应用所学知识,和家长一起设计一幅以“不乱扔东西”为题的绘画作品。
b.和爸爸妈妈一起查找生活中因随意乱扔东西发生危险的案例,并提出解决方案。
板书设计:
略
不乱扔垃圾活动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懂得什么是生活垃圾,它会污染环境,不利人们的健康。
2、知道不要乱扔垃圾,保持环境的清洁,感受清洁环境的美。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活动准备:
1、寻找小区内清洁和肮脏的不同环境。
2、装垃圾的塑料带若干只。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讨论,引出话题。
1、说说有哪些生活垃圾。(厨房里的蛋壳、菜叶,瓜皮果壳,吃下来的肉骨头、鱼刺,纸屑、糖纸等。)
2、引导幼儿谈自己的感受。
二、讨论:不乱扔垃圾。
1、你家里把垃圾丢在哪里?
2、你在马路上看见有香蕉皮之类的垃圾会怎么做?
3、你和爸爸妈妈出去玩,要是有垃圾了怎么做的?
4、要是在轮船、公交车上有垃圾了,你是怎么处理垃圾的?
5、幼儿讨论后请个别幼儿回答,并请别的幼儿补充。
三、组织幼儿实践活动。
一起去找找哪里有垃圾,将垃圾捡到塑料带子里,然后扔到垃圾桶里。
四、回活动室,洗手。教师简单评价,加深环保意识。
不乱扔垃圾活动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乐意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激发“幼儿园是我家”的意识。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4、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乱扔垃圾照片、图片。
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观看dvd
1、观看整洁、美丽的幼儿园
2、满地垃圾的`校园 让幼儿查看地面上有什么,教师清扫地面。
讨论:小朋友往口袋里捡垃圾,他做得对吗?有什么害处?应该怎样做?
小结:不对,有一些锋利的垃圾会扎伤小朋友的身体,还会弄脏小朋友的衣服和小手。
你看到乱堆放垃圾堆会有什么表现?
二、幼儿讨论,大胆表达自己的的想法。
幼儿讨论:有了垃圾应怎么办?垃圾的."家"在哪里?
三、组织幼儿捡垃圾。
四、总结,教育幼儿担负起小主人的职责,爱护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