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作文需要我们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展示真实的思考和感受,写作文是一种培养思维敏捷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方式,下面是365文档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写鲁迅传的作文7篇,感谢您的参阅。
写鲁迅传的作文篇1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鲁迅先生流传很广的一句诗,表现了鲁迅先生伟大的人格。
鲁迅先生是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被称为“民族魂”。他憎恨黑暗势力如同憎恨魔鬼,他写的文章直刺敌人的心脏。
鲁迅先生有着一头漆黑的短发,一双小眼睛炯炯有神,胡须就像个大写的“一”字,别看他端正的脸显得十分严肃,其实鲁迅先生也有风趣的一面。
有一天,鲁迅穿着一身破旧的衣服来理发店理发,理发师见他穿着朴素,就给鲁迅先生随便剪了个头。理完发后,鲁迅随便抓了一把钱给理发师。理发师数了数,发现有好多钱,开心坏了。
一个多月后,鲁迅先生又来到这家理发店。理发师发现鲁迅先生还是一身朴素的打扮,想起他上次给了自己好多钱,心想,这次要好好剪。于是,理发师认认真真、小心翼翼、规规矩矩地给鲁迅先生理了一次头发。付钱时,鲁迅先生认真地把钱数好给他。
理发师觉得很奇观,就问他问什么。鲁迅先生笑着说:“先生,上回你胡乱给我剪头,我就乱付钱给你。你这次给我认真剪头,我就很认真地付钱给你啊!”
理发师听了很惭愧,连忙向鲁迅道歉。
你说,鲁迅先生是不是一个幽默风趣的大文豪呢?
写鲁迅传的作文篇2
绍兴的鲁迅是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鲁迅故里自然也是名扬中外,大名鼎鼎的了。以前虽有耳闻,但不曾见到,今天,我就要去一览胜景了!
刚下车,我就见到一块巨大的石碑,上面不仅刻着“鲁迅故里”几个大字,还刻着鲁迅的半身像,只见他手里握着香烟,脸上露出一种坚定的表情,两只眼睛深邃地望着迷蒙的远方,这就是鲁迅!
踏着石板路,穿过拥挤的人群就来到了鲁迅的家。他的家很大,有几千平方米,十多个房间,坐北朝南,前临南东昌坊口,后通咸欢河,西接戴家台门,与三味书屋隔河相望,是一座典型的封建士大夫住宅。
再往后走,就踏进了百草园。百草园是鲁迅小时候经常来“光顾”的地方,现在百草园成了一处古迹,绿意盎然。
河对岸,便是三味书屋,鲁迅小时候上学的地方。鲁迅在著名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道:“出门向东,走过一石桥,那便是我先生的家了。”我走过了一座石桥,就见到了三味书屋——寿先生的家。屋子的正上方有一块匾,上面写着:“三味书屋”,是清朝书法家梁同书题写的,在它的下方有一幅画,虽不知画的是什么,但觉得很美,令人着迷。在屋子左边的角落便是鲁迅的座位,据传当时鲁迅的父亲病了,他去换药,导致上学迟到,老师骂了他,但鲁迅没有告诉老师原因,而是在课桌上刻了一个“早”,从而告诫自己,不再迟到了。鲁迅勤奋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绍兴的鲁迅故里,里面虽无鲁迅,但那白墙黑瓦一直诉说着历史的故事。
写鲁迅传的作文篇3
鲁迅是人尽皆知的爱国作家,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
鲁迅先生一生写过许多本书,比如《狂人日记》妇孺皆知。他在中国当时黑暗的封建社会中,像极了一把火,带着了中国人民一起走出去。鲁迅先生很善良,在一个寒冷的夜晚,他帮助了一个素不相识的黄包车夫,帮那个未曾见过的陌生人拔出玻璃片,还包扎好伤口,而且还把随身带的一些钱给他了,鲁迅并没有在危机时刻对陌生人不耐烦,或者是一脸嫌弃,而是细心地为那个陌生人包扎好伤口,并给了一个素未谋面的人钱。
鲁迅他用善良关爱换来了劳动人民的尊重,换来了中国人民的敬仰。
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个善良,热爱祖国的人。
写鲁迅传的作文篇4
最近,开始接触鲁迅先生的文笔。最初,肯定是鲁迅先生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虽说是白话文小说,但还有很多地方读不懂。读完全篇后,那些不易懂的地方也迎刃而解了。总而言之,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个"人吃人""狗咬狗"的腐败社会,体现了鲁迅先生有多么憎恶这种社会,要与它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这篇文章一开始只写了"我"恐惧当时的社会,恐惧身边的人,恐惧一切。后面又写出了微微的反抗,再后面……总之,鲁迅先生这写得不是普通的文字,而是一个个富有生命,令人敬畏的文字。
在这些令人敬畏的文字中,我单知道它们是鲁迅先生的心血,是鲁迅先生面对黑暗社会时的心声。也许到以后才能真正读懂鲁迅先生的文字。但是现在读出的已十分精彩了。
鲁迅先生一个大文豪,一个与黑暗斗争的大文豪,一个令人敬佩的大文豪,一个被称为"民族魂"的大文豪,一个真正的英雄…….
写鲁迅传的作文篇5
记得在小时候,妈妈从外地给我买来一本书,书面上画着一个人物。我好奇的问:“妈,这是谁?”“这是一代文学巨匠鲁迅!”从那时起,我便对这位削瘦弱小的老人有了印象,第一次认识了这位文学巨匠。
虽然,我还依稀忆起那一幕在我心中留下的记忆。但是,真正认识鲁迅,还是在小学。从那时起,我不仅眼睛看到了鲁迅,还在心中看到了鲁迅。
我从《故乡》中看到了鲁迅的身影,那对少年时代朋友闰土的怜爱之情,感受到了少年鲁迅的纯真和无奈,感受到了鲁迅一股从心中涌出的隐痛。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那充满诗情画意的作品,又把我拉到了久远的年代里。我听到了童年鲁迅的欢笑,听到了老师的谆谆教导,听到了孩子们对戒尺的责备。
进入初中,我又进入了鲁迅的另一个空间,看到了鲁迅曾和我们一样从童年走过。
?祝福》中的善良的劳动妇女祥林嫂,在封建宗法思想残酷的统治和压迫下的悲惨命运,震撼了我的心灵。鲁迅先生笔下的祥林嫂,使我们这代学生真正感到了封建制度是怎样的一个鲜血淋漓的吃人制度。
当我理解了鲁迅先生的作品时,它使我认识到鲁迅先生正是这样以笔来疗救我们这个受半封建半殖民统治的民族。“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鲁迅到日本留学,从学医治病到弃医从文治国,无不充分显示了鲁迅对民族、对祖国的忧患意识。在腥风血雨里的年代,“且介亭”中的鲁迅先生正是这样以笔作投枪匕首,为民众而“呐喊”。
生铁虽然硬但脆,钢却既硬又有韧性,因此,钢制的器物远比铁制的优越。做人也需要有点儿韧性,既不一味低头,又不鲁莽从事。我们中国,正是有鲁迅这样的人,才逐渐强大。
写鲁迅传的作文篇6
我很喜欢鲁迅,原因是他写的作品好,选材独特,饱含着自己的独特见解,鲁迅先生的小说具有生动的文学性,让人读后耳目一新,这也是我喜欢鲁迅的直接原因。
记得我读过的鲁迅的第一篇作品是短篇小说《故乡》,读完后,那个麻木的祥林嫂,那个消极的中年闰土,在我的脑海里面简直挥之不去、不可磨灭,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开始喜欢上了鲁迅的小说,喜欢上了鲁迅的杂文,喜欢上了鲁迅的散文。
后来又查了他的资料,认识到他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大文豪,他以笔代剑,呼唤百姓们起来勇敢地斗争,他用文章使人们觉悟起来。
他的诗采也不差,郭沫若说:“鲁迅先生无意做诗人,偶有所做,每瑧绝唱。”从这几句诗中就不难看出鲁迅的诗才是多么受人敬仰的了,再看看鲁迅在《自嘲》里面说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听,这语气,是多么的朗爽、是多么的豪气、是多么的有豪情壮志啊。
鲁迅先生是人类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他是我最喜欢的作家。让我们都来把鲁迅的文笔、鲁迅的精神传承下去。
写鲁迅传的作文篇7
敬爱的鲁迅先生:
您好!
今天,我们学习了您的作品《故乡》。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跟随着文中的“我”在阴晦的天气里回到故乡,陪着“我”在故乡感受亲情、友情,又和“我”一起在怅惘中离开故乡。我知道,文中的“迅哥”并不是现实生活中的您,但至少,“迅哥”的身上有您的影子啊!
认真品读《故乡》,我发现您对故乡的山水、对故乡的人都饱含深情,并把这份深情融汇到您的作品之中。不难想象,您已经不可能忘掉少年闰土那可爱的形象,您已经不可能忘掉少年时在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记的故乡。《故乡》这篇文章,如果用一个字来浓缩,那就是“变”。故乡的景色变了,故乡的人变了:儿时天真活泼的闰土已经变成了麻木的木偶人,“豆腐西施”杨二嫂也变成了细脚伶仃的“圆规”。仅就闰土来说,他的身材变了,他对“我”的称呼变了,最让“我”接受不了的,是他和“我”之间的感情变了。您是想通过这一系列的变化,告诉人们封建等级观念对当时人们的思想束缚,表达您对造成人与人之间可怕的精神隔膜的封建礼教的愤懑与不满。
在文章中,您塑造的“我”是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我”的身上分明有您的影子。为了探索一条通往幸福通往美好的救国救民之路,您和许多像您一样的知识分子在黑暗中摸索着执著前行。我知道,您是想用这篇文章唤醒当时的民众,奋起抗争。
我最喜欢的是您在《故乡》的结尾写下的文字: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意在启示当时的人们,希望每一个人都能为了追求新生活而去奋斗与实践。这句话对今天的人们仍有积极的教育意义:为了自己心中的理想,必须去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人生之路。我已经把这句话铭记在心中,作为自己前进路上的座右铭。
鲁迅先生,您知道吗?您是我心中的文学偶像,您是我心中的做人榜样。希望有一天,我能像您一样,写出鼓舞人心的作品,成为像您那样的“孺子牛”。
赵盈宇
20xx年4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