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园地七教案6篇

时间:2023-06-01 作者:Animai

只有认真制定教案,才能进一步提升个人的教学水平,在教师日常教学工作开始前,教案是十分有必要制定的,365文档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三年级语文园地七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三年级语文园地七教案6篇

三年级语文园地七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观察日记的格式,学会写观察日记,养成记录生活细节的习惯。

2、以“豆娃娃”的培育过程为例,练习动手操作,记录培育过程。

3、以“豆娃娃”的培育过程为载体,练习写小的“观察日记片段”。并试着在活动结尾,学会整合几次的观察内容,写成一篇完整的“观察日记”。

4、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和主动观察生活的习惯。

教学重点:

在“豆娃娃”的培育过程中持之以恒地观察、记录、交流。

教学难点:

在实践、观察、记录的基础上,整理出一篇真实、完整、充实的观察日记。

教学过程:

一、准备阶段

简单介绍“豆娃娃”的培养方法。

1、关注学生的培养情况,与学生交流培养过程中的发现与问题。

2、阅读学生的日记片段,进行评价与鼓励。

3、鼓励学生之间互相之间交流,彼此观察对方的“豆娃娃”。

欣赏他人的“豆娃娃”及相关日记,获得启示与帮助。

把“豆娃娃”引进班级,与同学们共同欣赏、观察、交流趣事。

二、习作中期

组织培养“豆娃娃”的活动。

根据自己的'培养情况,进行记录,写好“观察日记片段。”

1、培养十天后将自己的“豆娃娃”带到学校。

2、彼此介绍自己的豆娃娃及在此过程中的问题及趣事。

3、学会整合日记片段,形成相对完整、充实的日记的方法。

4、选读评价。

5、作文评改。

6、佳作欣赏。

完成其他内容的观察日记。

三、习作终期

建议学生把“豆娃娃”带到学校,与同学们的进行比较与交流。

鼓励同学们彼此参观自由交流。

能不能将几次日记片段整合成一篇内容完整、充实的日记呢?

读几篇有代表性的作品,引导评价。

三批结合,进行批改。

将优秀作文进行展览。

鼓励生活中进行这样的观察。

尝试着按照老师的方法培养“豆娃娃”

以日记的形式记录自己的实践过程及观察所得。

与老师共同分享实践的收获。

四、习作延伸

可以小组间交流、观察、欣赏日记片段。

学会处理已有的素材、找到合适的过度方法,写出完整的观察日记。

借鉴、修改完善作文。

批后修改。

阅读优秀作文

留心生活,记录生活。

帮学生创设学生一个生活场景,学会有意识的观察。

边做边写,有生活,有内容,真实而不失生动。

老师的建议与鼓励是他们坚持并不断并有所进步的动力。

互相学习,也是互相鼓励的过程,在关注中更加注意自己的实践与记录。

检验同学们的实践成果,激发彼此学习、交流的愿望。

通过彼此观察、彼此交流、阅读能受到启发、拓宽思路、学会评价。

搜集信息,处理信息,让内容变得更科学、更有条理、更丰富。

读文指导,给予方向。

批后改,是一种个别指导,更有针对性。更有利于作文水平的提高。

为下次习作打好精神基??

观察生活,记录生活,让生活变得有痕迹。

三年级语文园地七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识字加油站让学生认识:津、溜、辣、乎、喷、油、腻、绵、脆、邦,积累“甜津津”类的词语,学会用这些词语说话。

2、学会通过辨别生字的偏旁,选择适当的字填入恰当的句子中。

3、复习查字典的方法,了解相似的字在查字典时有什么相同的方法。

4、通过对比生字的偏旁,了解字的意思,以及与他有关的物体。

5、了解并积累十二生肖的相关知识。

6、我爱阅读《小柳树和小枣树》,学会阅读,养成爱阅读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字词句的运用。

教学难点:

查字典的方法复习。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识字加油站让学生认识:津、溜、辣、乎、喷、油、腻、绵、脆、邦,积累“甜津津”类的词语,学会用这些词语说话。

2、学会通过辨别生字的偏旁,选择适当的字填入恰当的句子中。

3、复习查字典的方法,了解相似的字在查字典时有什么相同的方法。

一、识字加油站。

1、出示abb类的词语。

甜津津酸溜溜辣乎乎香喷喷

油腻腻软绵绵脆生生硬邦邦

2、让学生观察,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

3、学生交流汇报。

(1)这些词语都是abb式的。

(2)这些词语都与食物有关。

4、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

5、你会说这样的词语吗?

(1)学生讨论。

(2)学生汇报交流。

(3)补充这一类的词语。

甜丝丝臭烘烘苦涩涩咸津津

6、学习运用这些词语。

(1)这个桔子()的,我不喜欢吃。

(2)我吃过()的话梅。

(3)川味的辣子鸡()的,可好吃了。

(4)今天妈妈蒸的馒头()的,一点也不好吃。

(5)棉花糖()的,吃着可甜了。

(6)粉蒸肉吃着()的,我不太喜欢。

(7)吃着妈妈做的()的饭菜,我感觉自己幸福极了。

(8)油炸薯条()的,可好吃了。

二、字词句运用。

1、观察“堵、睹、赌”这3个字,对比它们的偏旁,看看它们分别与什么有关。

2、根据它们不同的偏旁,选词填空。

(1)耳闻目(),与眼睛有关,所以应该选“睹”

(2)()塞,用土来堵塞,所以选“堵”。

(3)打(),打赌与钱有关,所以选“赌”。

3、观察“盯、钉、叮”这3个字,对比选择。

4、根据它们不同的偏旁,选词填空。

(1)()防要用眼睛,所以选“盯”。

(2)()咬要用嘴,所以选“叮”。

(3)铁()与金属有关,所以选“钉”。

三、查字典。

1、查字典,完成表格。

2、观察所填的表格,说说你的发现。

3、老师总结。

四、总结。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比生字的偏旁,了解字的意思,以及与他有关的物体。

2、了解并积累十二生肖的相关知识。

一、我的发现。

1、以“贝”的故事引入。

(1)师讲“贝的故事”。

(2)学生说说贝演变了哪些字。

(3)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字的演变的故事。如:水、火等。

2、我的发现。

(1)出示生字:

炒、烤、烧、煎、蒸、煮

怒、恋、感、慌、惊、愣

刺、剑、割、分、剪、切

(2)观察这三组字的偏旁,看看有什么不同。

(3)说说这三组字分别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4)学生汇报。

(5)根据学生的汇报小结:

a带“火”和“灬”偏旁的字都与“火”有关。

b带“心”和“忄”偏旁的字都与“心情”有关。

c带“刂”和“刀”偏旁的字都与“刀”有关。

(6)你能再写出这样的生字吗?试试吧。

二、日积月累。

1、出示日积月累的内容。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

辰龙巳蛇午马未羊

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2、学生观察:这是什么?

3、学生认读词语,不认识的字看看拼音。

4、了解十二生肖:

⑴让学生懂得十二生肖,这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一。

⑵交流一些有关十二生肖的传说。

⑶交流生活中与十二生肖有联系的地方,如,人的属相、年份。

⑷学生说说自己属什么。

5、读读与背背:

⑴学生读词语,注意按一定的顺序。

⑵学生试背十二生肖。

三、作业。

1、写词语。

2、背诵日积月累。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我爱阅读《小柳树和小枣树》,让学生学会阅读,并养成爱阅读的好习惯。

一、激趣导入。

1、师:孩子们,你们喜欢交朋友吗?

生:喜欢。

师:今天,老师就给孩子们带来了两位新朋友:小柳树和小枣树。

2、揭示课题:小柳树和小枣树

二、初读课文,字词过关。

1、自由读课文,要求:把生字的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把课文读准确。

2、对照小树叶中的拼音把圈出的生字再读两遍,之后同桌同学在生字条里相互指认生字。

3、出示课件检测生字认记情况。

(1)带拼音读;指名读,小老师领读。(2)去掉拼音齐读,

4、开火车认读词语。(课件出示)

三、朗读感悟。

1、认真地读读课文,找出描写小柳树和小枣树的句子。

2、集体交流。

3、评评小柳树。

(1)你能说出小柳树长什么样子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春天到了,小柳树身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3)小柳树确实长得太漂亮了,那么看着旁边一点儿也不好看的小枣树,它是怎么说的呢?

(4)春天来了,小柳树发芽了。过了几天,小柳树的芽儿变成小叶子,她穿上一身浅绿色的衣服,真美!

(5)对比两次说的话,小柳树第二次说话时要比第一次显得更加骄傲得意(表情和语气)。

4、评评小枣树。

(1)你能说出小枣树长什么样子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春天到了,小枣树身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3)小枣树长得不好看,是不是就没一点用处,就什么也比不上小柳树呢?秋天不知不觉来临了,关注一下小枣树什么样了?读课文(板书:结果实)指导读有关句子。

(4)小柳树会结果实吗?这下小枣树该好好嘲笑一下它了吧?到底有没有?在课文中找到它们的对话读了就明白了。

5、看到小枣树结了满树枣子,又受到人们的喜爱,小柳树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四、拓展延伸。

1、想象:如果你是小柳树,你觉得此时小枣树会说她什么?

2、小枣树没有这样说,看到小柳树能及时地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小枣树会怎样说呢?

五、总结。

小柳树和小枣树虽然不是人,但如果赋予它们人的言行和思想,那又是多么的奇妙。像这样有趣的文章还有很多,我们可以多读读。同学们,让我们都这上阅读吧!

三年级语文园地七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知道反义词在词义上的特点,并通过反义词识字。

2、初步认识近义词。

3、感知感叹句与陈说句的句式特点,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积累语言。

4、模拟“游客”和“导游”进行口语交际,提高交际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反义词识字。

【教学难点】

认识近义词,模拟“游客”和“导游”进行口语交际。

【教学准备】

1、收集风景名胜地区的资料。

2、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我的发现”

1、让同学自身先借助拼音读一读六组反义词,再读一读学习伙伴的话,说说自身是否发现这几组词的一起点(每组的两个词意思相反)。

2、师范读,生注意听老师的读音。

3、师生互读,读准字音。

4、小组交流认记生字,互相检查是否读准字音。

5、出示生字卡片,抽生读字,检验认字情况。

6、给生字找朋友:

退──腿 险──脸 读──卖 反──饭 间──??

7、“我说你说”──师生对说反义词:

⑴ 说教材里的词:

补充:好──坏 新──旧 上──下 高──矮

明──暗 开──关 来──去 前──后

多──少 重──轻

⑵ 生生对说反义词。

二、学习“日积月累”──我会选

1、同学自读词语,看能否发现什么。

2、教师引导:

⑴ 老师站在脚室的中央。

⑵ 老师站在教室的中心。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否一样?说明了什么?

(中心与中央意思相近,是近义词。)

3、选词配对,在读一读。

4、扩展:你还能说出一些近义词吗?

三、巩固复习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2、对反义词竞赛:师与生对。比一比看谁对得快。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连线:

① 找近义词 ② 找反义词

美丽 著名 正 简单

特别 漂亮 复杂 反

中心 非常 买 关

有名 中央 平安 卖

愉快 快乐 开 危险

二、学习“读读说说”

1、出示“!”与“。”,讲解感叹句与陈说句。

2、读句子,体会感叹句与陈说句的特点。

3、教师引导同学分析句子:

⑴ 前是感叹句,后是陈说句。

⑵ 因为“花坛真漂亮“,所以“我要把他拍下来”。

4、方照例句说句子:

北京真________啊!我多么想________。

5、 仿照例句完成第三句。

6、 同桌互相仿说句子。

三、学习“我会读”

1、同学自读诗歌。

2、小组互读,比一比看谁最先背诵。

3、小组交流: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想?

四、展示台(交流课外识字的途迳)

1、展示课外识字效果。

2、展示自身搜集的与本组学习内容相关的明信片。

3、展示自身的艺术才干。

第三课时

一、展示资料,选择伙伴

1、展示自身收集的风景名胜资料,让同学在展示出的资料中了解自身关心的风景名胜。

2、在展示过程中选择好自身的交流对象,组成“旅游团”。

二、分组交流

同学自由选择下列交流方式:

1、 “导游”介绍自身搜集的资料和知道的情况,“游客”提问,“导游”解答。

2、“导游”在介绍的过程中,“游客”随时提问,导游灵活布置介绍和答问两方面的内容。

3、“游客”先提问,“导游”一一作答,然后“导游”再介绍游客没有问到而自身认为有必要讲的情况。

三、全班交流

1、各组推选最好的“导游”,在全班介绍风景名胜,并进行交流。

2、各小组推选出来的“导游”互相交换到别组带队。

四、总结

1、简单总结一下这次活动的情况,一起分享搜集资料的经验,交际的经验。

2、评出“最受欢迎的‘导游’”,“最受欢迎的‘游客’”等。注意转变角度,考虑怎样看问题,想问题。

三年级语文园地七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探究和发现的能力。

2.搜集相对的词语引导学生在积累和运用中学习语言。

3.以“秋天”为主题展开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写话能力。

教学重点: 口语交际(学生开口说)

教学难点: 习作(学生动笔写)

教法学法: 读、说、写相结合

教学用具: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教学设计

1.实物投影仪。

2.把自己在秋天里所做的事拍成照片或画成图画。

3.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秋天吗?说说理由,老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画或挂图(可以是前面课文的挂图,也可生画的)。

师:秋天真是个美丽的季节,是个丰收的季节。秋天给我们 大家带来很多的来的快乐,是吗?板书:秋天的快乐

师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自己在秋天做事时高兴的心情。

2.拓展思路,展开话题。

a、请学生说说自己在金秋时节最喜欢做的事是什么,让学生自己先说说。

b、具体说说自己在秋天所做的事,各自准备。要求:

(1)把做的事儿说清楚。

(2)说出自己的快乐。

(3)可以边说边演,可以请同桌一起说说演演。

3.讲评结合,促进交流。

a、指名学生上台口述,师生结合要求评点。

b、以示范为例,和同桌或在小组内互述,并推荐出让自己感受最快乐的同桌上大堂交流。

c、师生评选最佳学生。

4.学习小结,指导实践。

小结学生交际的情况(以肯定为主的不足,以指导学生生活实践。

5.拓展活动

画一画秋天的图画或所做的快乐的事。

教学后记:这节课我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探究和发现的能力。让学生搜集相对的词语,引导学生在积累和运用中学习语言。

三年级语文园地七教案篇5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发现多音字的规律,正确掌握6个多音字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读音。

2、认记8个生字,积累关于天气预测的民间科技知识。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了解和积累科技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围绕专题,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能发现多音字的规律,正确掌握6个多音字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读音。

2、认记8个生字,积累关于天气预测的民间科技知识。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围绕专题,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信息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词语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我的发现

1、自读,注意带点的字,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告诉同桌。(一字多音,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读音不同)

2、教师用卡片或游戏方式检查学生认读多音字的准确情况。

3、指导学生用词语说句子,体会多音字的读音依据具体的语言环境而定。

4、拓展认识。你在课外阅读中发现过多音字吗?小组合作仿照课本写词语,看哪一组写得多。

1、让学生自己读多音字。

2、用词语说句子,体会多音字的读音依据具体的环境而定。

3、小组合作方找课本写词语。

二日积月累

(一)、读读认认

1、自读韵文,练习读正确、读流利。

2、同桌互读,比一比谁读得正确。

3、小组内指认生字,说一说记字的小窍门。

4、教师出示字卡,以“开火车”方式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二)、读读背背

1、自由读这5句民谚,看谁读得最正确。

2、同桌互相说一说知道了哪些关于天气预测方面的知识。

3、通过小组间、男女生间、师生间多种形式的对读,达到背诵积累的目的。

1、让学生自读韵文,练习读。

2、同桌互读。

3、自由读民谚,看谁读得最正确。

4、同桌互相说一说知道了那些关于天气预测方面的知识。

三年级语文园地七教案篇6

学习目标

1.选择一个课外读到的名人故事讲给同学听,同时认真听其他同学讲名人故事,交流读后感想。

2.写一篇习作,介绍自己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3.自主发现引用人物的对话的三种不同形式。

4.读读背背,收集积累名人名言。

5.读成语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学习准备

收集自己准备讲的名人故事中涉及的名人图片、名人像,讲名人故事时用。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讲名人故事

谈话导入

最近在语文课上我们结识了列宁、高尔基、李四光、宋庆龄等许多名人,课外大家也在读名人故事、寻找名人资料,今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举行一个故事会。

分组举行

1.调整座位,各小组围坐在一起。

2.各人先在组内展示自己所画的名人像或图片,简要介绍自己要讲的故事的主人公。

3.交代讲故事、听故事的要求:

讲的同学要讲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可以提问,也可以补充;讲完后评选本组“故事大王”1—2名。

4.各小组内学生试讲、教师巡视。

全班交流

1.各组汇报本组评选出的“故事大王”名单,教师颁奖。

2.荣获“故事大王”称号的同学非常荣幸,“故事大王”们肯定愿意让更多的同学听到你的精彩故事。哪位“故事大王”给全班同学讲?

挑选一、二名“故事大王”讲故事。

共同评议讲述情况。如仪态是否自然大方、语言是否流利、有声有色等等。

畅谈感想

1.听了组内同学讲的名人故事、“故事大王”讲的名人故事,大家有些什么想法?可以谈谈对名人行为、品格的评价,可以联系自身和现实情况发表感想。

2.学生畅谈感想。

3.一位位名人是一座座丰碑,他们的崇高思想与品格就像一座座灯塔,让我们将他们的形象永远铭记在心中,从他们身上获得力量,学得智慧,向自己的理想迈进。

第二课时

交代任务

学了这组课文,我们结识了好几位名人,他们或关爱自然,或平易近人,或善于思考,或诚实守信,一个个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我们大家也有许多熟悉的人,在他们身上有许多值得写的事,这次我们就来学着写一写。

选材构思

1.你最熟悉的人有哪些?哪一个留给你较好的印象?概括介绍一下,口头填写下表。

人物 该人物给自己的印象

李四光 遇事爱思考,善于提出问题

宋庆龄 诚实守信,答应别人的事坚决做到

2.该人怎么会留给你这样的印象的?他身上有什么值得写的事?

引导学生围绕给自己留下较好印象的人展开回忆,提示要介绍“值得写的事”──值得宣传介绍的、值得他人学习的事。

3.我们就来把这件事写下来。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是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