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在教学工作中有着相辅相成的作用,我们在写教案的过程中一定要符合认识规律,下面是365文档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教案篇1
1、教师在批改中挑选优秀习作,让小作者自己朗读自己的文章。
2、全班同学听后评议,交流哪些方面值得学习。
3、四人小组内互相朗读自己的习作,互相评议。
修改誊写展览
1、各人修改自己的习作。
2、将修改后的习作在张贴栏内张贴。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
1、各自轻声朗读课本中的词语,注意每一行三个词语中的带点字,想想自己有什么发现。
2、指名朗读。要求横着逐行读。
3、齐读巩固。
4、交流各自的发现。
5、区分这些带点字。可以用带点字组新词,可以说说不同的意思。
6、布置课外作业:从本期学过的生字中,举一些形近音同、音近形近的例子,并给它组词。
日积月累
读读背背
1、一年四季,瓜果飘香。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些农谚歌谣。
2、自己借助拼音读一读。
3、教师范读、师生对读。
4、齐读、指名读。
5、试着背一背。
读读认认
1、借助拼音各自轻声读词语。
2、抽读。
3、说说这些字有什么共同特点。
4、在自己身上指一指这些器官。
5、齐读。
6、选几个字再组新词。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教案篇2
一、文本教学解读
语文园地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园地,指向于学生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共安排了六个板块的内容: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展示台、日积月累和我爱阅读,内容与编排形式符合二年级学生学习的特点,旨在让学生借助各板块的学习获得语文学习经验的生长。
“识字加油站”包含三个部分:三组以兴趣爱好为主题的词串;三个孩子活动的情境图,图中有提示“我会踢足球,还会拉二胡”;11个需要认读的生字。其中,情境图为学生理解词语的辅助材料。这一部分的教学,我们可以充分发挥词语所提供的情境指导学生认读生字,并把这些活动与学生的生活加以联系,让学生在言语活动中轻松识记生字词。
“字词句运用”包含两个部分:比一比,填一填;读一读,想一想,用加点的词语说句子。这一部分与本单元的阅读课文紧密关联。“园一圆、只一支、进一近、带一戴”都是在平时学习中学生容易搞混的。“一边……一边……”在本单元的《曹冲称象》《一封信》中都有出现。教学这一部分,我们应注重从课内向课外拓展,构建言语形式与学生日常生活之间的关联。
“写话”包含两个部分:写话的要求和几张可爱的玩具图片。同时有两个提示:一是要写在方格纸上,二是标点符号要占一格。这是二年级上册教材中第一个写话板块,这部分的教学应注重孩子写话能力的培养,为三年级的习作打下基础。
“展示台”包含一组词、一组成语和一句名人名言,目的是为了培养孩子在平时学习中注重积累的好习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除了理解这些词语、句子的意思,更要让学生认识到平时学习中积累的重要性。
“日积月累”编排的是一首古诗《小儿垂钓》,旨在引导学生积累经典诗文。教学时应重在朗读指导,要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使学生能够将这首古诗读正确、读通顺,尽量做到有韵律;能熟练地背诵,并能对照插图感受古诗中的童趣。
“我爱阅读”编排的是一篇小故事《王二小》。这篇故事讲述的是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在学生读正确流利的基础上,教师应引导学生体会到王二小牺牲自己、对抗敌人的勇敢品质。
二、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目标:
1.归类识记9个词语,认读11个生字。
2.能辨别四组同音字的意思差异,能用“一边……一边……”的句式说话。
3.能在方格里写几句话介绍自己喜欢的玩具,并正确、规范地使用标点符号。
4.能积累词语和名人名言,养成平时注重积累的好习惯。
5.能背诵古诗《小儿垂钓》。
6.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故事《王二小》,感受阅读的快乐。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识字加油站
1.活动一:认识新朋友。
读准生字。自由读、同桌互读、指读。
提示:注意“弹、钢、荡”韵母中前后鼻音的区分;“捏、泥”声母是鼻音;“环”的意思可结合事物理解;“铁、滑”是会意字,其余都是形声字。
2.活动二:找到好朋友。
将短语分成两部分:第一排动词,第二排名词。打乱顺序,分别认读。上下两排词语连线。
提示:在学生连线的基础上,采用分组读、师生读等方式练读词串。
3.活动三:称赞小能人。
说一说:
我会……我会……我还会……
他(她)会……他(她)会……他(她)还会……
提示:在别的小朋友说的时候,注意认真听。
板块二字词句运用
1.活动一:火眼金睛。(1)读一读,比一比。区别“园一圆、只一支、进一近、带一戴”。
要点:同音字。字音相同,字形不同。其中“园一圆、进一近”这两组字字形相近。
园:形声字。指种植蔬菜、瓜果、树木的地方:菜园、果园。也可指供人游览娱乐的地方:公园、游乐园。圆:会意字。①圆形:圆周、圆规。②完备;周全:圆满。③使圆满;使周全:圆梦、自圆其说。④货币单位,也作“元”。
只:会意字。本义是鸟一只。①单独的:只身、只字。②量词:两只手、三只鸡。支:“支”是“枝”的本字。可以作量词,用于计杆状物品,如:一支笔、一支枪;用于计队伍等,如:一支军队;用于计歌曲、乐曲等,如:一支歌、两支乐曲。
进:会意字。甲骨文字形为小鸟的脚趾。鸟脚只能前进不能后退,故用以表示前进,与“退”相对。近:形声字。本义为距离短。现在还指时间上的不长久,如“近来”;两个人关系亲密,称为“亲近”。
带:象形字。本义指大带、束衣的腰带。因为带子为长条的,所以“带”字引申为“围绕”。“带”作动词时意为携带。戴:形声字。①加在头或身体的部位上:戴帽、戴手套。②尊敬;拥护:爱戴、拥戴。
(2)填一填。自主完成书上填空,教师巡视指导。
提示:提醒书写占格,促进习惯养成。
(3)说一说。为什么要填这个字?
提示:可结合字义采用儿歌的形式引导。如:花园门票要十元,小小圆桌圆又圆。
(4)练一练。通过课外延伸,加以巩固。
要点:了解字义,辨别选择。
2.活动二:说话练习。
(1)读一读。
提示:可逐句朗读提问:①曹冲听了这个问题后,一边看大象,一边在干什么呢?②你能用“爸爸一边……一边……”说说自己的爸爸吗?③老师写字时,同学们在做什么?你能用“一边……一边……”说一句话吗?
(2)说一说。用“一边……一边……”自主造句。
提示:注意学生说的句子的合理性。(行为主体可以同时做的两件事)
板块三写话
课前准备:每人带一个最心爱的玩具。
1.活动一:说一说,猜一猜。
先不要拿出自己的玩具,通过自己的介绍让别人来猜一猜你的玩具是什么。
(1)用一句话概括自己玩具的特征:我的玩具很()。
提示:可以用“有趣、可爱、漂亮”等词语来概括一下玩具的基本特征。
(2)讨论:要想让别人猜到玩具是什么,可以介绍些什么?
要点:介绍清楚玩具的颜色、外形、质感等。
(3)向同桌介绍自己的玩具的颜色、外形,让同桌猜一猜。
要点:要按一定的顺序来介绍。
(4)介绍玩法:有些玩具可能看上去不起眼,可是很好玩,所以介绍玩具时,我们还可以介绍它的玩法。
(5)在玩这个玩具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可以跟大家说一说。
3.活动二:写一写。
(1)将刚才说的话写在方格纸上。
要点:每个段落前空两格,每个标点符号要占一格。
(2)教师巡视,指导格式。
板块四展示台
1.活动一:我的发现。
(1)欣赏积累卡。
提示:可以将书上积累卡做成一个精美的图片展示出来。
(2)读一读。
要点:读准词语,读通句子。
(3)比一比,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要点:积累卡的内容有两字词语、四字词语、名人名言。其中两字词语渗透着自然变化:第一组都是云朵,第二组都是气候,第三组都是水域,三组词语所表现的形态不同,但都与“水”有关联;四字词语都与春天有关,表现出春天勃勃的生机;名人名言与读书有关,点出了读书的重要性。
(4)记一记。熟读成诵。
2.活动二:制作积累卡。
(1)读第7课《妈妈睡了》,尝试做一个词语积累卡。
(2)课后制作,开展评比。
板块五日积月累
1.活动一:图文对照,看一看,说一说。
问:图片上有什么人?图中的孩子坐在哪里?在做什么?
猜:后边的大人在干什么?钓鱼的孩子回答大人的问话了吗?
提示:切合图意和诗意,能让学生大致了解诗的意思。
2.活动二:读古诗。
(1)教师逐句范读,学生跟读。
要点:注意诗句节奏。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提示:可以加上动作,揣摩稚子的心理。
3.活动三:赛诗会。
提示:可以用表演的方法来朗读古诗,看谁朗读得流利,表演得形象。
板块六我爱阅读
1.活动一:读故事。
要点:借助拼音读通故事。
2.活动二:讲故事。师生合作讲故事,教师读教材中的故事,中间作停顿。
提示:引导学生想象,补充人物语言或心理活动。例如: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敌人对王二小说什么?王二小听了敌人的话,心里想什么?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时,敌人会想什么?八路军发现王二小光荣牺牲时,会说什么?
师生合作讲完故事后,可以问:你们喜欢王二小吗?让学生简单说说感受。
提示: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位小英雄的故事。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如:《小英雄雨来》《小兵张嘎》。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教案篇3
学习目标:
1、和同学交流课内外阅读时遇到的具有新鲜感的词句,体会有“新鲜感”的语言魅力。
2、能养成主动积累“有新鲜感”词句的习惯。
3、通过看图、感悟、诵读,理解并体会古诗,积累《所见》一诗。
学习重难点:
重点:
体会有“新鲜感”的语言魅力,能养成主动积累“有新鲜感”词句的习惯。
难点:
利用插图,了解古诗大意。
教法学法:
图文结合讨论交流感情诵读
学习准备:
师:多媒体课件
生:阅读记录表
学习过程:
一、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语文园地一》的内容。
二、交流平台
(一)师:孩子们,老师在读书时,常常会遇到一些很不一样,具有新鲜感的句子。
课件出示:
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生自由读句子、指名读、齐读句子。
1、师:这个句子选自我们这一单元《大青树下的小学》,你觉着这个例句什么地方具有新鲜感?和同桌交流交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树枝不摇、鸟儿不叫、蝴蝶停歇突出了窗外的安静。)
再读句子。
3、拿出课文纸,画出具有新鲜感的词句,并四人以小组交流具有新鲜感的地方。指名交流。
4、师:遇到这样有新鲜感的词句,我们该如何做呢?
板书:摘抄积累反复阅读
5、抄写积累的有新鲜感的句子。
(二)师: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一篇泰戈尔的散文诗《职业》。师范读。
自由读文,你有什么感受?(职业没有高低贵贱。选择自己热爱的,能为别人做奉献的事业。)
在这篇散文诗里,老师很喜欢这一句有新鲜感的句子。
出示:我愿意我是一个更夫,整夜在街上走,提了灯去追逐影子。
1、指名读句子,其他人边听边想:什么地方有新鲜感?
预设:更夫。(每天夜里敲竹梆子或锣来提醒人们时间的人。)
说了说这句话蕴含的丰富哲理。
2、默读诗歌,画一画自己认为有新鲜感的词句,并抄写下来。
(三)读一读自己所积累的词句。
师:就像旅行总能看到新鲜的风景,阅读时我们也总能遇到新鲜的词句。在平时的课内外阅读中,遇到这样有新鲜感的词句,不仅要摘抄积累下来,还要反复阅读。
三、日积月累
(一)师:童年是最幸福的,因为童年生活无忧无虑,丰富多彩。老师想请你们回忆一下,你最难忘的童年趣事是什么?请用一句话告诉大家。
生自由表达。
师:假如我们穿越时空隧道,回到古代,去看那个时候的孩子喜欢玩些什么,一定很有意思。
生读:《村居》师:和你们一样大的孩子在干什么?(放纸鸢)
生读:《宿新市徐公店》师:这些孩子又在干什么?(追黄碟)
生读:《小儿垂钓》师:这个孩子在干什么?(钓鱼)
(二)出示:《所见》
1、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看袁枚笔下的这个孩子在干什么。
2、指名读,相机正音。齐读。
师:字音读准了,句子读顺了,还不算会读。我们还要读好诗歌的节奏。师范读。各种形式诵读。
3、孩子们,请你们看看这幅图,谁能告诉我“牧童”是做什么的?
4、齐读,想想:牧童在干什么?板书:牧童
根据回答板书:骑黄牛、唱着歌、听到蝉叫、闭口站立。
5、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
师:孩子们,看,这个小牧童起着黄牛,嘴里还唱着歌,他的歌声怎么样?(嘹亮)从哪儿看出来的?(振林樾)什么意思?(在林中回荡)
小牧童走着走着,忽然听见--蝉在鸣叫。师点明:鸣就是鸣叫的意思。
小牧童听见蝉在鸣叫心里--想要捕蝉。谁来说说“欲”的意思。你怎么知道牧童想要捕蝉呢?立是什么意思?
6、袁枚笔下的牧童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悠闲自在、机智聪明、活泼可爱)从哪儿感受到的?指导朗读。读出他的--
7、师:这首诗很简单,我相信你们很快就能背诵下来。自己先试着背一背吧。
指名背。齐背。(节奏)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选择一个课外读到的名人故事讲给同学听,同时认真听其他同学讲名人故事,交流读后感想。
2.写一篇习作,介绍自己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3.自主发现引用人物的对话的三种不同形式。
4.读读背背,收集积累名人名言。
5.读成语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教学重难点
1.口语交际
2.习作练习
课前准备
收集自己准备讲的名人故事中涉及的名人图片、名人像,讲名人故事时用。
教学课时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讲名人故事
一、谈话导入
最近在语文课上我们结识了列宁、高尔基、李四光、宋庆龄等许多名人,课外大家也在读名人
故事、寻找名人资料,今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举行一个故事会。
分组举行
1.调整座位,各小组围坐在一起。
2.各人先在组内展示自己所画的名人像或图片,简要介绍自己要讲的故事的主人公。
3.交代讲故事、听故事的要求:讲的同学要讲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可以
提问,也可以补充;讲完后评选本组“故事大王”1—2名。
4.各小组内学生试讲、教师巡视。
二、全班交流
1.各组汇报本组评选出的“故事大王”名单,教师颁奖。
2.荣获“故事大王”称号的同学非常荣幸,“故事大王”们肯定愿意让更多的同学听到你的精
彩故事。哪位“故事大王”给全班同学讲?
挑选一、二名“故事大王”讲故事。
共同评议讲述情况。如仪态是否自然大方、语言是否流利、有声有色等等。
三、畅谈感想
1.听了组内同学讲的名人故事、“故事大王”讲的名人故事,大家有些什么想法?可以谈谈对
名人行为、品格的评价,可以联系自身和现实情况发表感想。
2.学生畅谈感想。
3.一位位名人是一座座丰碑,他们的崇高思想与品格就像一座座灯塔,让我们将他们的形象永
远铭记在心中,从他们身上获得力量,学得智慧,向自己的理想迈进。
第二课时
习作·指导
一、交代任务
学了这组课文,我们结识了好几位名人,他们或关爱自然,或平易近人,或善于思考,或诚实
守信,一个个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我们大家也有许多熟悉的人,在他们身上有许多值得写的
事,这次我们就来学着写一写。
二、选材构思
1.你最熟悉的人有哪些?哪一个留给你较好的印象?概括介绍一下,口头填写下表。
人 物 该人物给自己的印象
李四光 遇事爱思考,善于提出问题
宋庆龄 诚实守信,答应别人的事坚决做到
2.该人怎么会留给你这样的印象的?他身上有什么值得写的事?
引导学生围绕给自己留下较好印象的人展开回忆,提示要介绍“值得写的事”——值得宣传介
绍的、值得他人学习的事。
3.我们就来把这件事写下来。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是怎样的?把以下几个要点考虑一下,把事情想清楚。
把事情想清楚。
事情发生的时间
事情发生的地点
事情中的主要人物
事情的起因
事情的经过
事情的结果
三、动笔起草
1.下面就请大家动笔打草稿,把自己熟悉的人身上值得写的事写下来,注意着重写清楚该人在
这件事中的举动、表现。
2.学生动笔写草稿,教师巡视。
四、修改誊写
1.大家邀请有代表性的一、二位学生朗读自己的习作。
2.师生共同评议。
3.针对已发现的问题修改自己的习作。
4.誊写习作。提示格式及书写字迹要求。
5.写完后找机会把自己写的文章读给描写的那个人听,请他评评写得怎样。
第三课时
习作·讲评
一、读文猜人
1.教师挑选几篇以同学为介绍对象的优秀习作,请作者隐去习作中同学名字,向大家朗读,全
班同学猜一猜写的是谁。
对被同学猜出了,且公认为描写准确的小作者加以表彰。
2.议一议,为什么该同学没说出名字而我们也能猜出习作写的是谁?
3.请作者介绍为什么能把同学介绍得如此准确、生动?
引导学生明确,要了解一个人平时要多关注他,做个有心人;写作时要用心回忆。
二、再读欣赏
1.请以其他人物为写作对象的优秀习作作者朗读习作。
大家听后议议评评。
2.教师朗读其他同学习作中的一些精彩句段。
第四课时
日积月累
一、我的发现
1.轻轻读读本题中的三个句子,相互比较,这些句子有何异同。
2.出示抄有本题内容的小黑板或实物投影仪显示,学生交流发现。
a.指名读句子。
b.学生交流发现,教师引导总结。
这三句句子都是写人物说的话的,句子中加引号的部分都是引用人物说的原话。在引用人物原
话时,通常要交代说话者是谁,说话时的动作、神态、语气等,这部分内容的位置可以有所不
同,可以放在引用的人物话语的前边,可以放在后边,也可以放在中间。
3.齐读句子、体会。
4.到学过的课文中再找找相应的例子,并说明属于哪一类形式。
二、读读背背
1.我们读了不少的名人故事,了解了名人崇高的品格,生动的事迹,而名人们说过的一些话也闪耀着思想的光芒,多积累一些名人名言,时常回味一下,可以使自己获得启迪,从中汲取力量,今天我们就来学一些。
2.请各人轻声读书上提供的名人名言,把其中的生字拼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3.指名朗读交流。教师相机正音指导。
4.想想这些名言的意思,并且试着放声读出感情。
5.指名再读,师生评价。
6.齐读巩固。
7.交流各自课前收集的名人名言,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
三、成语故事
1.我们汉语中有很多成语都是从历史故事演变来的,一个成语背后包含着一个故事,了解这样
的一些故事会使你获得知识,获得教益。今天就来学一个成语故事——《闻鸡起舞》。
2.各自轻声读故事,注意生字的读音,借助注音认真拼读,把故事读通顺。
3.指名朗读,师生共同正音正句。
4.各自再读。
5.同桌间试讲。把故事讲给同桌听,相互学习、指正。
6.了解了这个故事,以后我们一看到“闻鸡起舞”这个成语就会想到听到鸡叫就起床练武习艺的祖逖、刘琨。以后说话写作,你想表示珍惜时间、发奋努力这个意思时,就可以用上“闻鸡起舞”这个成语。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教案篇5
第一课时
一、比一比组词:
1、浆 桨 诱 绣 舔 添 燥 躁
让学生结合偏旁部首,从字意上进行比较,然后再组词。
2、抄一抄
拥挤 沉思 酣睡 黎明 梦境
散步 欣赏 荣华 视线 收藏
高楼大厦 新颖 跃跃欲试 无影无踪
在学生抄写之前,先让学生充分的读一读,然后再补充一些常用词语。
3、填写词语
让学生在填写时先进行分析,想一想“的”字前后词语的关系,然后再进行填写。
金色的阳光 彩色的浓雾
明亮的教室 清凉的微风
欢快的笑声 苍翠的松柏
盛开的野花 鲜嫩的蘑菇
4、积累词语
让学生先观察每组词语的特点,然后再进行照写。
葱葱笼笼 密密层层 严严实实 AABB
又香又脆 又松又软 又肥又厚 ABAC
绿茸茸 亮晶晶 笑盈盈 ABB
5、品读句子
让学生在课文的学习中了解句子中带点字用的生动形象准确。
春天,树木抽出新枝,长出嫩绿的叶子。
夏天,树木长的葱葱笼笼,密密层层的职业把森林封的严严实实,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第二课时
1、读一读
让学生通过读这两组对子,了解对子的特点,并能自己编一编。
2、开卷有益
1、情同学们自己阅读短文,说一说短文主要写了些什么?了解短文的大意。
2、说一说,读了短文之后,你有哪些收获。
3、畅所欲??
1、让学生收集有关树的图片和资料。
2、让学生自己列举一些,比一比谁说的树多。
3、自己选择一种熟悉的树,从树的生长环境,生长特点等方面进行介绍。
4、初显身手
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项做一做,,在班级中进行展示。
5、笔下生花
这是一篇想象作文,要启发学生想象,走进了大森林,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什么,或者发生了什么事?
从不同的季节去想象,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方面写,从中感受到大森林的美,大森林的丰富多彩,奇妙无穷,体会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关系。激发热爱自然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