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三的读后感模板6篇

时间:2023-04-09 作者:Lonesome

为了让我们能够写出一篇有价值的读后感,大家就必须要熟读作品的内容,我们在进行读后感的写作过程中没有在太多局限性的,365文档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三体三的读后感模板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三体三的读后感模板6篇

三体三的读后感篇1

三本厚厚的《三体》被我反反复复地翻看了四五遍。为何?只因为喜爱与担忧!

在《三体》中,三体人在4万光年外苦苦挣扎——在三颗无规则运行的太阳主导下,他们经历了数百次毁灭与重生。恶劣的生存环境逼迫他们逃离母星,寻找其他能生存的星球,而恰在此时,他们接收到了地球人叶文洁发来的邀请函——请外星人去统治地球。从此,地球文明与三体文明开启了长达400年的对峙……而最后三体文明既没有统治地球,地球文明也没有战胜三体文明。他们都在宇宙黑暗森林猎人的打击下,双双烟消云散!

书中的三体人称呼我们地球人是“虫子”。我们是“虫子”吗?!我在震惊之余,只能默认。是啊,我们不是“虫子”又是什么?在科技水平高于我们数百倍的文明面前,我们可能连“虫子”都算不上,愚昧无知的人类还有什么好猖狂的呢?

?三体Ⅱ》中说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他们都必须隐藏自己的位置,不让其他文明发现。一旦发现其他文明,只有一个选择——举枪而杀之。美洲印第安人在科技先进的西欧人面前,手无缚鸡之力,成为待宰“牲畜”。晚清闭关锁国,妄自尊大,于是东方巨人被帝国主义坚船利炮打得曳兵弃甲、遍体鳞伤。千百年的历史告诉我们:科技落后不仅要挨打,而且有亡国灭种的危险。

在《三体Ⅲ》中,因为程心的愚昧——她禁止维德领导的空间曲率驱动和暗物质的研究,所以导致整个太阳系在黑暗森林中猎人的一张小小卡片——“二向箔”打击时,束手无策,坐以待毙。整个太阳系变成二维的平面画。人类文明、地球文明、太阳系文明都不复存在。呜呼哀哉!这就是不重视发展科技的恶果。

而最近的华为事件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一个没有核心科技的国家是很难赢得他国尊重的。新中国从一穷二白开始,用“两弹一星”挺起了中国的脊梁,继而用几十年的时间,发展科技,强大国防,改善民生。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某些高端科技与发达国家还有不小的差距。以最普通的手机、电脑为例:我们还受制于别国的操作系统,我们还没有制造出与别国抗衡的芯片,我们所作的只是在别人的基础上修修补补,我们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我们将自己的利润大部分支付给他们……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的政府在行动,我们的学者在努力,我们的人民在等待。但如今有些媒体大气力、大篇幅地宣传明星结婚、离婚、绯闻……让娱乐成为主流,让偶像成为唯一,让现在的青少年很少了解、崇拜那些真正的国家英雄。这就是现在很多中小学生的理想是长大当明星,而不是成为科学家的原因之一。我们真的应该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到底需要什么?

身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与时代同行,担负起历史赋予的使命,做出正确的选择,秉持雄心壮志,壮我巍巍中华。

三体三的读后感篇2

很早就听说过三体这本书,尤其记忆深刻的便是说这本书难得,内容难得,科幻题材的,还是中国人写的。

一直很喜欢科幻题材的内容,总觉得这种内容干练,不像讲家长里短的故事那么弯弯绕绕。

看过很久了,没记错的话大体是讲有个在航天航空里面工作的女的,因为家里受到政治上的迫害,觉得这个地球被这些人治理没救了,便乘着工作的机会,与外星人通信,希望有外星人接收到,并来管理地球。

本来她工作的地方就是做探索外空的工作的,突然有一天这个隐秘的机构对外太空发射的信号有了回信,刚好被这个女生拦截了,而且她还回复了,接着便私自跟这个外星球的团体保持着联系,一直到21世纪。

那个星球好像是叫三体,那个星球的四季不固定,生活在那里的人不能安定下来生产生活,他们急需一个拥有正常天气和外部环境的生活场所,他们的科技非常发达,可以制造飞船飞来地球。

自从那个女的跟这个外星球的人生物联系了之后,他们便建造飞船飞往地球,在地球发现有外星人将要来地球的时候,一些人高兴,一些人担忧。那些高兴的人觉得这是客人,那些担忧的人担心他们会霸占地球,而且那个星球的人也提前安排的他们的人来到地球,杀害科学家,最后地球人明白,他们不是来地球喝茶的,他们是想占有地球,地球人组织了联合军队,准备应对。

准备了几十年,在外太空驻扎了军队,但发现与对方的战斗力水平不是一个等级,对方也没有共同生存的意思,最后好像有几位地球人逃离了地球,去往了外太空。

三体这本书,提出了黑暗森林的概念,就是大家同处在一片漆黑的森林之中,谁都不知道谁在哪个位置,这个时候突然有个人举了个火把,仿佛就是告诉别人“欸,我在这呢”,刷刷刷,一波饿得不得了的未知生物就把ta给吃了,但是如果ta有能力抵御外敌,那ta举火把也没事,别人反倒会绕着ta走,免得ta发现自己,把自己吃掉。

物理学家霍金不是说过嘛,不要像外太空发射信息,不要回复,我的理解或许意思就是不要打无准备的仗。

三体三的读后感篇3

在这几个月,我读完了刘慈欣的里程碑之作《三体》。

这本书的背景是地球文明在一个外星人探索计划中发现了三体文明,三体文明在得知地球存在后想把家园迁往地球并统治地球文明,还派出了一支舰队去抢占地球。地球文明在技术上全面落后,却有着更加强大的计谋。两个文明你来我往,相互牵制、威胁,最后两个文明落了一个同归于尽的结果。整本书在思想上的博弈让人惊叹,我也沉浸在这本书构造的世界里,不断感叹生命的渺小和脆弱。

在这本书中,地球文明出于最初的好奇与外界生命联系,却被更先进的三体文明攻击。这是为生存、为利益逼迫出来的残忍。在茫茫宇宙中,两个文明的互相发现,就如大海中两只迷茫的船,但在相遇后你却会发现,你更需要利益,你就只能在绝望中将对方杀死或被杀死,然后活着的一方继续在这茫茫大海中继续航行。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无奈与悲哀。

回想起欧洲人对阿兹特克人、美国人对土著印第安人的屠杀。两个文明、两个种族之间永远是屠杀与仇视,就连现在的猎人也仍在对同为地球生物的动物大肆猎杀。生物之间的差距有多大?不过是进化少了几万年,但在浩瀚的时空长廊下一切都不值得一提。假如有一种高等生物对地球人做出一样的猎杀,那地球人又会作何感想?

善待身边的生命,就是善待自己!

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善待他人,即是最善待自己。

三体三的读后感篇4

上个学期,我读了刘慈欣写的科幻小说--《三体》。这套书共有三部,因为我自身原因,我没有一口气把它们看完,至到最近我才把这三本书读完。对这套书总体的评价,每一部都更上一层楼。

?三体》这部小说让我重新认识了时间、生命、文明这三个词之间的关系。生命意味着什么?对每个个体而言,无不希望生活得时间越久越好。当我读这本书时,我始终怀着一种对生命敬畏的情感。当叶文洁向太阳发射引力波的那一刻,她不知道自己的这一按,改变了全人类乃至整个宇宙的命运;她这一按,将会在未来毁灭多少个文明。

那时间又是什么?时间无时无刻不在推动着我们走向死亡。看起来,时间和生命又是对立的。但是,正是因为时间规定着生命的界限,我们才充满激情和活力去做一些五彩纷呈的事情,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大千世界。既然我们的生命已被时间划定了一个界限,我们何尝不在这短短的几十年里,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呢?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我们有能力让自己的人生充实起来。当我们要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要说:“我已经没有任何遗憾了!”给时间以生命,而并非给生命以时间。就像保尔柯察金说过的一句话:“一个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这因碌碌无为而羞耻。”我认为,这就是对生命意义最好的诠释。

三体三的读后感篇5

我们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而三体人的世界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三体》的世界。

三体人的世界有“乱纪元”,也有“恒纪元”。乱纪元的时候,他们会缩水,由国王的手下收起来,体现出他们的团结。恒纪元时他们被充水,重新活了过来,体现出他们的和谐发展。三体人派出智子后,通过智子的观察,拍了许多部关于人类的电影。在人类与三体人将要灭绝的时候,三体人还是向人类伸出了救援之手,化敌为友,说明他们宽宏大量,有包容心。

相比起三体世界,人类真是差远了!当人与人之间发生冲突时,但凡有一点包容心,都不会发生冲突。国与国之间也是一样,宽容一点就可以和平共处。三体人的世界就是人类的榜样。

在这本书里,从主线来看,三体人是侵略者,但从深处来看,人类才是侵略者,人类利用“引力波天线”来威胁三体,三体人没办法,入侵了地球。

三体人,应该作为人类的发展方向,向和平、和谐、有爱的方向发展,三体人的世界就是我们的榜样。

子涵告诉我,自己已经完成《三体》的阅读,我有惊讶,因为《三体》字数真的不少;更多的是替他开心。假期某一段时间,能静下心来读读书,是一种幸福。我问他,可不可以写篇小文发给我,他爽快应允,很快地发送这篇精悍的小文。特在新年第一期推送,希望有兴趣的孩子可以像子涵一样,开始自己的《三体》之旅,也希望你们能彼此交流这本书的阅读感受!这部获得雨果奖的科幻小说,魅力到底在哪里呢?

三体三的读后感篇6

第一次读《三体》是在五年前,只记得读完之后久久不能平静,并且叹为观止,五年后,回想起来,只记得文革、叶文洁和降维打击了,很奇妙地又重新翻开了这个漫长的故事,纷至沓来的细节有的与记忆重合,有的却像未开封一样引人入胜,与第一遍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跟着三部曲主角们经历现实与想象的融合,亦真亦幻。作者刘慈欣真的很会讲故事,人性剖析的尤为透彻,其知识面之丰富之专业不得不叫人五体投地。真善美在他的笔下活灵活现,却又不能以片面去评断某个人物代表某种品质,因为每个人物都是千层白面根本无法用一个词语概括,就如乱世枭雄,总会有一些影响历史的关键人物,看完书又会觉得,无论谁处于那个位置,结果未必就不同,所谓殊途同归,那些决定命运的时刻,将整个宇宙的历史都改写了,但又怎么知道它就不会如此呢?

文中对大场面的刻画展示了宏观宇宙的博大,对细节的把握又展现了平常人类的渺小,样样都被作者拿捏自如。当我掩卷三部曲之后再来回忆,发现我的记忆好似真的经过了成千上万年的腐蚀,对于地球往事已模糊不清,仅仅记得那是一个漫长的铺垫,铺陈冗长却不沉闷,那些动人心弦的桥段就不再赘述,一百个人会有一百种解读和唏嘘。或许我更喜欢的是地球之外的故事,以广袤的宇宙为背景,虽然深不可测,却又充满了残忍的浪漫,以宇宙为尺度的毁灭实在太令人震撼了!星球的毁灭仅在咫尺之间,毁灭即创造,这也许就是宇宙的美学。而生命,确实是一个奇迹,说它是偶然中的必然也对,必然中的偶然也好,它脆弱又美好,坚韧又残酷。宇宙的生灭周而复始,也可能真的不只存有一个宇宙。空间可以翘曲,而时间并不存在,只因参照系的不同,才有了对时间的感知,大宇宙的奥秘和深邃,繁星的升起与陨落,包括四维碎片,歌者,三体运动,越是稀奇莫测的事物越让我充满好奇和探索欲。

小说里的人物觉得二维化的太阳系像极了梵高的星空,不过后来,那只剩一片漆黑,看完整个宇宙的幻灭,感觉对生命更添敬畏,更想珍惜这沧海一粟的浮生,有人活得跌宕起伏,有人过的平淡乏味。在无限的宇宙广度下,众生不过如蜉蝣一般朝生暮死,无论如何,能够处变不惊的生活,大约就不枉此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