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一读后感800字8篇

时间:2023-03-24 作者:couple

读后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一种文稿,在读书之后,读后感的写作也是很重要的,365文档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三体一读后感800字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三体一读后感800字8篇

三体一读后感800字篇1

作者刘慈欣在当前的科技基础之上,向读者们构造了一个架空的科幻世界,故事基调宏达、神秘而又悲壮。在故事当中我遇见了很多物理学的名词,比如宇宙背景辐射,哈勃红移,为了搞清楚故事的发展,我也随时准备着百度百科,遇到不懂得名词就查。

故事假设在银河系之外的一个天狼座中有另一个可适宜生物居住的星球,名为三体。一次偶然的机会,三体文明和地球文明相互知道了对方的存在,于是双方陷入了一种思考。而地球上,知道对方的存在的人类很少但基本是居于社会高层当中,由于知识背景的差异,他们对三体文明的看法相互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等分歧,有些人希望三体人能够在地球上生存使地球上的丑恶消失,而有些人希望三体人永远都不要登陆地球,因为三体人能够给地球带来的未必是福音等等。

尽管地球人对三体人的态度褒贬不一,但是三体人却将地球人当做一个敌人。尽管就科技水平而言,三体文明要大大高于地球文明,但三体人要成功登陆地球需4、5个世纪,从中地球可以发生很多次科技革命,大大提升其科研水准,而这对未来的三体人而言是一个大大的威胁。

这就是《三体》小说的总基调。同时这样的基调也让我陷入了一个思考,即两个之前没有任何接触的文明碰撞时带来的到底是和平还是战争。显然,就历史看,这个结论可能并不是那么乐观。当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后,欧洲文明大肆的入侵美洲,掠夺财产,杀烧掳掠,使得美洲的原始文明永劫不复,最终被欧洲人统治且殖民。我想,这是因为每个文明体都像一个个体一样,如果让其走入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当中时,他们便缺乏安全感,而这样的不安全感很可能导致一些残酷的后果。历史中的印第安人或许就是这样的一个牺牲品。

而《三体》小说中也是这样,尽管三体文明比地球文明先进很多,随着时间过渡,未来有非常多的不确定性,或许过了三四百年地球文明就会赶超三体文明,到了那个时候三体文明能不能保全自我也是一个问题了。所以作为地球人和三体人而言,最为理智的做法可能就是尽最大的努力保全自我,同时消灭对方。

三体一读后感800字篇2

看完《三体》的那个晚上,我在合上书本后下意识地望了一眼窗外的星空,似乎想在天空中发现些什么。只可惜在城市的天空里看不到几颗星星,也只好作罢。

从此之后,在那些有着璀璨星空的地方,抬头看着天,我就会不知不觉地进入书中的情节,好久回不过神来,有时还能够看到一些和其他人所看到的不一样的东西。我会根据书中的描写,漫无目的地在空中搜索三体星系的位置,也会寻找云天明送给程心的那颗星星所发出的晦暗的亮光;我还总是把在夜空中航行的飞机想成是联合舰队,甚至会莫名其妙地感觉自己的周围飞旋着几个智子,或是头顶上有一大片四维碎块。更让我浮想联翩的是,传说中的黑暗森林法则是真的吗?宇宙中真的有数以亿万计的生命吗?暴露自己的位置,真的就意味着毁灭吗?还有“他们”,是不是就躲在离我们很近的什么地方,只是我们没有发觉呢?

大刘说:“我写《三体》,就是希望人们在工作之余有空的时候,能够抬头看一看头顶上的星空,哪怕只是一眼也好。”我想,每一个读懂《三体》的人,应该都是会不约而同地这么做的吧。

其实,广袤的星空不只是一幅美丽的宇宙图景,而是亿万个像地球一样的文明。也许在它们上面,也有很多很多双与我们一样或是不一样的“眼睛”在注视着我们。我们就这样对视着,已经对视了十几个世纪,也许还将继续对视下去,几千年,几万年……

嗯,黑暗战役就是宇宙的缩影,它所表现出来的就是黑森法则,在我看来,这也就是真正的人性。在“青铜时代”号、“蓝色空间”号上的那些官兵们,才是真正的、最根本的人。没错,他们是人,而现在这个世界上,包括我所在的千千万万个生灵,才是非人。只有像那些逃亡战舰上的官兵们一样,猜疑链横生,没有道德,甚至是无耻地借别人的死亡,来满足自己生存的需要——也许这,才是在宇宙这残酷的背景下,正确的活法。别说这太黑暗,这,就是事实。

如果哪一天,地球真的在某一次突如其来的打击中毁灭了,希望我们不要觉得悲哀。因为,我们会到另一个地方去——在无边无际的宇宙中,我们将和众多的文明一起,永远存在。正如书中说的——一切终将逝去,只有死神永生。

三体一读后感800字篇3

最近,刘慈欣的小说《三体》使我着迷,每天中午吃完午饭,在午睡前看几页。《三体》分为三部分,前两部分是一般的故事线索。故事是这样的:科学界有一个大问题,许多科学家都自杀了,为了找到原因,联合国成立了一个专门研究相关科学家的组织。

物理学家丁毅遇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他拍的照片上的倒数计时,每次射击的时间都减少了,警方的历史发现了他,希望他能帮助调查科学界的事情。一系列事件后,丁毅的“三体”的游戏,这个游戏叫做三体星,不像地球正常的昼夜,但一个混乱时代,当行星是在混乱的时代,星球情况和地球球没有区别。

但如果是在一个混乱的时代,地球就无法生存,总是要面对永恒的白昼、黑夜、高温或低温。在那个时候,三体将会脱水并储存起来,等待下一个不变的时代。丁毅在比赛中有很高的声望,因为他在比赛中做出了很多预测。

几乎所有的三体游戏者都是科学家或知识分子。在一场真正的游戏参与者的聚会上,丁毅和大史发现了eto,以及三体世界的形式。接着,主人公从丁毅换到了叶文杰。

叶文洁,三体世界的发现者,eto的精神领袖,这位弱女子在文化革命期间,她的父亲是当场当场被打死,她的母亲没有念在和她的感情,离开了她。

当她去了乡下,她开始厌恶的地球,在红色发射空间站的时候,她发现世界上有三体世界,她还杀死了她的丈夫和政委,所有的经历都让她感到寒冷。在她心里,地球的毁灭是一种解脱。然后,他们组成了eto,她们所有的目的.就是让人类免于苦难。

三体一读后感800字篇4

作为一名女生,我一直以为对科幻类别的小说不感兴趣,但《三体》这本小说完全改变了我这样的看法。

?三体》系列小说分为三部,而昨天刚刚看完了第一部。

作者刘慈欣在当前的科技基础之上,向读者们构造了一个架空的科幻世界,故事基调宏达、神秘而又悲壮。在故事当中我遇见了很多物理学的名词,比如宇宙背景辐射,哈勃红移,为了搞清楚故事的发展,我也随时准备着百度百科,遇到不懂得名词就查。

??

故事假设在银河系之外的一个天狼座中有另一个可适宜生物居住的星球,名为三体。一次偶然的机会,三体文明和地球文明相互知道了对方的存在,于是双方陷入了一种思考。而地球上,知道对方的存在的人类很少但基本是居于社会高层当中,由于知识背景的差异,他们对三体文明的看法相互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等分歧,有些人希望三体人能够在地球上生存使地球上的丑恶消失,而有些人希望三体人永远都不要登陆地球,因为三体人能够给地球带来的未必是福音等等。

尽管地球人对三体人的态度褒贬不一,但是三体人却将地球人当做一个敌人。尽管就科技水平而言,三体文明要大大高于地球文明,但三体人要成功登陆地球需4.5个世纪,从中地球可以发生很多次科技革命,大大提升其科研水准,而这对未来的三体人而言是一个大大的威胁。

这就是《三体》小说的总基调。同时这样的基调也让我陷入了一个思考,即两个之前没有任何接触的文明碰撞时带来的到底是和平还是战争。显然,就历史看,这个结论可能并不是那么乐观。当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后,欧洲文明大肆的入侵美洲,掠夺财产,杀烧掳掠,使得美洲的原始文明永劫不复,最终被欧洲人统治且殖民。我想,这是因为每个文明体都像一个个体一样,如果让其走入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当中时,他们便缺乏安全感,而这样的不安全感很可能导致一些残酷的后果。历史中的印第安人就是这样的一个牺牲品。

或许这样的一个结论让很多人感到悲观,但这却是一种最为现实的结果,尤其是生活在我们现实的社会当中,可能会常常遇到于此类似的情形或者作出于此类似的选择。但是就作为一个个体的我们,我还是希望不同的民族、种族、宗教、国家等能够引以为界,找到一条超出武力威胁的和平之路从而相互理解相互认可,共同构建更加美好的将来。

合上书本,当我偶尔抬头仰望星空时,遥想到宇宙的漫漫无际和时间的漫长,相对于人类生命的短暂和渺小,内心中多少有些莫名的恐慌。它有时让我感觉,人类仅仅是宇宙的一个偶然现象,人类的存在相对于整个宇宙,并不比一个细菌更渺小。人类的生活空间仍只局限于地球的某些角落,对整个地球尚且不能完全了解。相对于茫茫宇宙,类似地球的星球数以亿计,几乎所有的都是荒凉冷漠的世界,或许这才是世界的本来面目,地球迟早也将如此。尽管三体文明比地球文明先进很多,随着时间过渡,未来有非常多的不确定性,或许过了三四百年地球文明就会赶超三体文明,到了那个时候三体文明能不能保全自我也是一个问题了。所以作为地球人和三体人而言,最为理智的做法可能就是尽最大的努力保全自我,同时消灭对方。

?三体》除了科幻之外,还有对人性的反思和形而上的思考。比如__中红卫兵的无知和残暴、人类对自然的破坏以及人类对人类未来的绝望,远远超出了某些哲学或者社会学大师的思考。

三体一读后感800字篇5

读了《三体》之后,我特震撼。无疑这是一本十分好的小说,从地球的危机写起,让人们从中感悟深思与获得哲理。

三部《三体》都呈现出一些老套的结构。比如说,人类遇到了种种危机。从最开始的发现三体人到最终太阳系二维化,宇宙归零。但这些老套中却含着不少新颖,蕴含种种不称心如意的事,人类只剩下最终两人。这种种迹象给读者带来一种错觉,这不是小说而是事实。我的心总会随着这些突如其来的变化和本该按套路发生的事发生巨大改变而跌宕起伏。

下头我就给诸君介绍一下整部《三体》。

?三体》讲述的是,一个生活在的物理学家。不仅仅发现了三体人,还向他们发射信号,导致三体人大规模入侵地球。然而人们却被蒙蔽在鼓里,直至21世纪才被人类发现。但明白真相的汪淼博士并不泄气,还开怀大笑,为了人类礼貌更加努力研究新科技。

几百年后,人类即将面临世界末日。于是,启动了神妙莫测的面壁计划,以挽救人类未来。可是许多计划过于极端:逃跑主义、同归余尽、控制思想。。。。。。等等。他们费尽心机,只可是期望人类在三体人面前有尊严地死去和为了人类礼貌种子的延续。

一百多年后决裁者移位,新任决裁者程心因母性的善良没有启用在黑暗深林中暴露位置的方法抗击三体人,从而使三体人入侵地球获得成功。在此之后,原本因和善而担任决裁者的程心被世人骂作优柔寡断。

还有之前的自然选择号为了人类礼貌有足够燃料到达目的地,而杀害了周围其他飞船。逻辑为了拯救人类,创造了在暗黑深林中暴露位置的方法,但因该方法过于残忍,本人也受到人类审判。

在暗黑森林,人类是何等渺小,歌者的一张小纸片,就被太阳系两维化,变成一个梵高手下的《星空》。

我想这本书的作者是想让我们明白生存的重要性,更是要让我们拥有时代忧患意识。

三体一读后感800字篇6

读完《三体》这部由刘慈欣创作的科幻小说后,我深有所感,一向想写点什么,今日得空就写了这篇文章。

?三体》是长篇小说,由三部构成。看完这部小说我不得不佩服作者的脑洞之大,他甚至想到了人类在数千百年之后会在太空深处遇到一个叫“三体”的外星礼貌,它比地球礼貌高出一大截,之后,人类就陷入了反对三体侵略的战争。

人类对于三体礼貌来说,弱小得就跟一群蝼蚁一样,他们的技术完全压倒人类,这不由得让我想到了人类与其它地球生物之间的关系。

人类在其他地球生物的眼中就如同神一般,就好似外星生物入侵地球一样,因为人类实在是比动物的智商高出太多了。而人类作为这个星球上的神并没有对那些蝼蚁一般的生命表示出一丝一毫的怜悯,反而对它们大肆虐杀。为了满足自我那自私的“求知欲”而对动物进行了很多惨无人道的解剖、活体实验等。

在《三体》中,外星人来到地球后,将人类全都驱赶到所谓的“人类礼貌保留区”的澳大利亚大陆上,这就类似于人类给动物们设立的自然保护区。在这个“人类礼貌保留区”中,人类什么都没有,仅有一些维护治安用的、低级的枪械,这些人类失去了自由,就如同动物园中的老虎,仅仅是吃饱肚子罢了……

放眼现实世界,人类对动物的虐待比这些外星人对人类做的事要过分的多……但我们却没有一丝一毫的悔悟。

三体一读后感800字篇7

?三体》这本书是红友们强烈推荐的,于是我看了。

这是一部科幻小说,前八章我都没有明白他到底在讲什么,甚至不懂书里提到的科学名词,什么量子,质子,运动,频率等等,对于我这种只有高中物理知识储备,并离开学校多年,早把知识还给老师的人来说,太过吃力。

中间我也跟红友吐槽,说我看得很蒙,他们回复,专业术语不明白也没事儿,接着看故事。

于是我接着看。慢慢的,感觉自己成了书里的汪淼,满肚子的疑问,一边在书里的现实世界中追寻疑问的脚步,一边在《三体》游戏中寻求生存的方式。我知道作者在做铺垫、埋伏线,可是还是不住的埋怨作者,这线埋的是不是太长了点。直到我看到叶文洁回忆之后,故事情节把我抓住了,秘密也开始浮出水面。

叶文洁一家都受到了文化革命破坏,对人性失去希望之后,叶文洁做出了一个自以为可以拯救全人类的做法,向宇宙发出了一声呼唤。我理解她,看尽人性丑恶,感叹这世界已经烂到骨里,在极度绝望中,那就让另外一种文明代替它吧。

——独臂女人(对叶文洁)说:“最近有一部电影,叫《枫》,不知你看过没有,结尾处,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儿站在死于武斗的红卫兵墓前,那孩子问大人:他们是烈士吗?大人说不是;孩子又问:他们是敌人吗?大人说也不是;孩子再问:那他们是什么?大人说:是历史。”

近几年我偏爱伤痕文学,那段历史总让看的人泪目心疼,唏嘘无奈。可是历史没有对错,只是立场不同。

回忆之后,第一部接近尾声,也迎来了全书的高潮,跨国行动——古筝行动。这段让人感觉在看动作大片,文字印在眼里,脑海里却出现行动的画面,本是血淋淋的画面却在作者只言片语里略显残酷的温柔。

高潮之后却是第一部的结束,结束之际,汪淼等科研人员对待即将到来的未知文明茫茫然不知所措,可是大史却无所谓的告诉两人:“把人类看做虫子的三体人似乎忘记了一个事实:虫子从来就没有被真正的战胜过。”

最后来说说大史。

大史,原名史强,警察,桀骜不驯,无规无矩,任意妄行,但是却思维灵活,特立独行,很有自己的一套办事方法。毁灭“审判日”号的“古筝行动”就是他嘻嘻哈哈中提出的,连外国翻译都说他:“你真是魔鬼!”他是一个极具人格魅力的人物,期待后续他的精彩故事。

写在最后:我是相信在宇宙的某些处是存在着文明的,这浩瀚的宇宙不可能只有地球,对宇宙一直充满着想象,但是我希望,都是和平。

三体一读后感800字篇8

看见“丑陋”两字,先别急着义愤,也别急着无辜,人类并不是别人,还包括咱们自己,所以看待丑陋,也大可不必戴有色眼镜,这是人类的天性,是释迦摩尼说的“贪嗔痴慢疑”,是父母你我以及后代都有,并世代遗传的基因。

高晓松说刘慈欣的人类观很黑暗,在《三体》里把人类批得体无完肤,我却认为他是冷静,讽刺绝大部分人同时不也造就了百年一遇的罗辑、章北海和维徳吗?他们都是人类,也有缺点,但在大是大非面前站在了维护全人类这一方。我觉得大刘在告诉我们一些浅显却被人们常常遗忘的简单大道理和人类一直到毁灭的未来。我们完全可以把它当成一面镜子,反射出人类的过去,人类犯过的所有错,干过的所有事,都在书里重演了一遍,因为按照大刘的观点,人类从不会铭记血的教训。

丑陋一.撒谎

大刘设计智子和面壁计划的时候就很有意思,说明他对人类的极大失望及鞭打。智子来自三体发达文明,却是个耿直boy,不会修饰自己的表达,但人类会,尤其撒谎,几乎是人类最大的能力。甚至可以说,今天的高度发达就是靠一个个谎言编织的:远到真善美的宗教、打着正义幌子的殖民侵略,近到忽悠你剁手的营销、海誓山盟的婚约,我们都喜欢耍聪明来丰足腰包,以证明自己的高智商。

虽然有的谎是为了得到赞美,有的谎是为了避免自己或他人受到身体或情绪的伤害,但我们说着说着,早已分不清哪些是真哪些是假。美剧《lietome》里说:一个普通人在谈话的时候,平均每10分钟要说3个谎话;生活里,夫妻之间每交流10次就有1次说谎;恋人之间,每交流3次,就有1次说谎。人们识别、编制谎言的能力更多要依靠时间洗礼后对生活的理解,说不定,人类千年后进化最大的就是说谎能力。

丑陋二.无知

本来想写“狂妄”,后来想想,其实所有的狂妄都来自于无知。如果说人类一开始惧怕三体,那么经过技术爆炸后的沾沾自喜,就显得极为愚蠢。不了解敌人高自己n个能量级,还不自量力主动迎战,就如三维的地球误以为十一维的神级文明只是人和大象之间的差距一样。

有人说过,“人类灾难是由多数人无知和少数人无耻带来的”,好心干坏事就是由于无知,不知道我们采取某种行动后果是什么而犯的错误。人类历史上多数人的无知导致过不少的灾难,比如义和团运动,他们以为喝了神水以后就可以刀枪不入了;还有“大跃进”,亩产一万斤、十万斤,浮夸得发指。

丑陋三.自私

截取第三部其中情节:警报器误触,人类以为地球面临毁灭,有钱的跑去机场上自己的宇宙飞船,准备逃离地球;没钱的呢?也往机场跑,去干嘛呢?拿枪打飞机去,我走不了你们也别想走……人类的劣根性被大刘已经摸得透透的。

长大后,我一直不同意孔子的“性本善”,正如心理学家所说“人类的每一个行为都有对自己有利的条件作为基础,否则根本就不会产生动机”那样,人类的本质是自私的,所有一切行为都有自私的一面。即使无私的人也都包含着自私,若损人利己称之为自私,舍己为人[]称之为无私,那么只不过前者是物质自私,后者是精神自私。由此可见人类的无私是建立在满足其某些自私的基础上的。另外,人类厌恶自私是因为自私有可能会损害到自身利益,人类称赞无私是因为自身需要或自身生活的社会需要。

丑陋四.贪婪

想说人类健忘,因为总是“好了伤疤忘了疼”。人类忘了如何被三体威胁,忘了如何摆脱困境。纵观历史,人类忘了战争的灾难,忘了经济的轮回,忘了善待自然,忘了所有所有……历史给我们唯一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不吸取教训,历史里人类吃一百堑也不长一智,所以同样的事情在人类身上反复发生,一会儿给人下跪,一会儿让人给自己下跪。

但我后来觉得不准确,按照人的智商,根本不会真的忘记,应该是选择性忘却,因为贪婪。因为杀了印第安人才能掠取财富,因为发动鸦片战争才能打开中国贸易之门,因为虐待黑奴能赚取最大的利润,因为屠杀大象才能贩卖珍贵的象牙……人类已经把自己惯成什么样了呢,今天生活在地球70亿人,加起来大概有3亿吨重,但是还有两个惊人的数字,人类为了吃而养的家禽家畜,一共有7亿吨重,然后整个地球上其他生物全都加在一起(包括最重的鲸鱼、犀牛)只有1亿吨……人类掌控着地球的一切,这一切又都在满足人类的贪心。也许没多少人真的相信有报应,能享的福巴不得这辈子占尽了,利字当头,谁还管祖先们作过哪些孽,犯过哪些罪,不是说“忘却是最好的纪念”么?

丑陋五.忘恩

俗称“白眼狼”,不懂感恩。罗辑,作为一个敢于毁灭地球的人,执剑人是实至名归的。在其不平凡的数百年(冬眠)生命里,却反复地被人类抛弃,又被人类崇拜。证明黑暗森林法则后,被人类当成救世主,他们跪在罗辑面前求拯救,朝圣他的住处。后来日子滋润了觉得这个人搞的是什么事,不但要毁灭三体,而且还要毁灭地球,酱做不对,应该还有很多方法的。另外他还曾毁灭过一恒星,其实是反人类……想各种方法折腾罗辑,认为他是个老流氓,不可能执剑。人类那德行,在对待罗辑身上暴露无遗。

别大到说全人类了,小到企业里,何尝不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前者人走茶凉,后者嫌不够风凉。再对照自己,对照周围,有没有啪啪打脸?好像这个时候我们也没资格评论书中的或现实的人类,因为那就是我们自己。别口口声说滴水之恩泉涌相报,提醒自己知恩图报,不落井下石也是福分。

丑陋六.圣母

记得去年写《红楼梦》读后感《处处是慈悲怜悯》,反对别人嘲讽“圣母”,看完《三体》后,我承认自己理解错了,此圣母非彼圣母。

大刘在《城市画报》的采访里也说过:“程心其实很自私,但这种自私和普通的自私不一样,因为她自己觉察不到。遵循道德的人其实很自私,因为他们除了道德和良心什么都不管,程心恰恰就是一个这样的人。她会认为自己很崇高,认为自己不自私,认为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是普世的、正确的。至于遵循它会带来什么后果,她只考虑能不能让自己的良心得到平安。这种人有牺牲精神,能够为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牺牲生命,但这也不能改变他们自私的本质。在小说里,真正做到‘大爱无仁’不自私的人,会从人类的整体去考虑,因为牺牲良心是最难的事情,比牺牲生命要难得多。”

为什么不把程心放在“自私”那个丑陋里写,因为圣母比自私更深一个层次,也更值得我们思考:存在绝对的正义和人道吗?我相信大刘的答案是否定的。只有像罗辑、章北海、维徳这种理性、决断、狠心的人才能在整个世界危在旦夕的时候,担当责任,做出人类应该做出的决定。虽然他们也会踩灰色地带,他们不完全是对的,但有大局观的人做的抉择往往不会错得太离谱——正义也许是邪恶的,人道也许是虚伪的。

程心的人道,在某个短暂的时期,也许是值得引以为豪的正义。但事实是,当全人类命运受到威胁时,有人是可以逃跑的。而程心们的人道,是看似平等的愚昧。他们宁愿选择一起灭亡,也无法忍受有人逃跑,只能接受大家一起死的结局。所以它被放在人类文明兴衰的尺度上时,就显得那么的无力与可笑。

以上,并不是想以上帝的角度来审视、嘲笑哪类人,反而更想正视人类自己。正如我开篇所说,别暗自庆幸自己不是圣母,不是白眼狼,不是……有可能你不自知是不是而已。而人本质的可恶在于,尽管知道自己有诸多不足,却仍喜欢扮圣人,以无比傲慢的态度僭越了人的本分,将自己视为绝对的真理,对一切与之相左的三观嗤之以鼻。

罪,而不知罪。人就已经处于了最危险的境地。所以大刘写到

“无知和弱小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