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1读后感800字推荐6篇

时间:2023-03-25 作者:Gourmand

完成一篇读后感有助于加深同学们对名著人物的领悟,写读后感其实是非常考验我们的理解能力的,能够加强小伙伴们对书上思想的领悟,下面是365文档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三体1读后感800字推荐6篇,感谢您的参阅。

三体1读后感800字推荐6篇

三体1读后感800字篇1

寒假期间,我读了《三体》这本书。

轻轻翻动着雪白的书页,细细品味着优美的文字,我被它深深吸引住了,如饥似渴,手不释卷。精彩的内容,跳跃的思维让我的内心受到了巨大的震撼,以至于有点埋怨自己从前的阅读范围是如此的狭窄,像《三体》这样精彩的小说竟未曾发现。

?三体》是一部科幻巨作,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刘慈欣著。虽说也是一部科幻小说,但它却与其他的科幻小说大相径庭,在骨子里就是一本独特的书。举例来说,在大多数小说中,外星人都有着上帝般的形象,对人类亲切至极,会安慰人类,帮助人类,可谁知外星人是善是恶呢?《三体》便一反常态,将外星人刻画成一个合情合理的`形象——迫于生存的危机而侵略地球的生物,存在着缺陷,却又十分的合于情理。这一下,就将它们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来。书中还提到一个新的词语——质子。刚开始,我也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可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我终于明白,这是一种被三体人用我们前所未有的高科技赋予了生命,可随意维度化的微不足道的质子!这想象,真是既天马行空,却又有着科学的依据。我们当中有几个人能够将它想象出来!

整部三体都以和平——战争——生存——毁灭为主线,在我眼前展现出一个广阔、神秘的世界。它开阔了我的思维,让想象不再受到约束,自由飞翔。其实,每一个人的头脑里都有一个世界,愿我们用想象的翅膀,创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精彩的三体世界!

三体1读后感800字篇2

大刘或许不是一个文学功底深厚的文学家,但却是一个苦心经营、造诣极高的小说家。他单枪匹马地将中国科幻小说带向了世界顶级的水平。

数学原理、宇宙规律、天马行空的想象、庞大的故事情节、人性的温情和扭曲交织在一起,描述了一个介乎真实与虚假之间的世界,一边令人向往,一边让人害怕。

或许把第二部作为全剧终更让我满意,人类与三体和平相处,宇宙也没有那么凶险。在《死神永生》里,程心这个主角看得我难受,读到她两次葬送了人类命运时我愤愤地在一边写下“人性的愚蠢!愚不可及!”,读到她最后和关一帆成了伊甸园里的亚当夏娃,我为云天明不值,婊子配狗的结局让我对大刘腹诽不已。

书里面有我很欣赏的人——罗辑、史强、丁仪、云天明、维德、章北海、面壁者们。他们代表的是永不放弃的坚强、杀伐果断的冷酷、欺骗整个世界的心思缜密、玉石俱焚的疯狂、还有及时行乐的乐观。

想起维德一边夹着雪茄一边拍着桌子怒吼“向前、向前、永远向前!”,想起这个疯狂偏执的男人为了目的不择手段地杀死绊脚石,却又为了一个承诺放弃了毕生的追求,那时他眼睛里有什么东西熄灭了,毁灭一个灵魂该是多么生不如死。他让三体感到敬畏,却身陷在愚蠢的人类民主中。

直接与主对决的罗辑单枪匹马地拯救了世界,他在叶文洁的墓前用黑暗森林法则向三体世界发出“一起去死”的盛情邀请,最终为人类赢得了三体文明的尊重。在作为执剑者的漫长生涯里不发一言地凝视着深渊,与智子对峙却无人理解。他是危机纪元的龙城飞将,一夫当关扛起人类的命运,不教胡马度阴山。他前半生是一个寻花问柳的放荡者,突然感受到了爱情,又不知所踪地失去,这种爱一个男人一生只有一次。

云天明是所有的爱里最卑微的一个,送给程心一颗星星却被她怂恿着把大脑送往三体世界,我想起他在病床上凄惨的苦笑,为她说出了“我愿意”。最极致的帝王之爱不过是烽火戏诸侯,他却送给了程心一个救赎地球的方法,倘若程心不在了,我不相信他肯看地球一眼——为了一个人,拯救全世界,不是因为世界,只是因为有她。世界末日,送君宇宙,又有何求?在我眼里,她配不上这份爱。

吊儿郎当的大史眼睛里有无法熄灭的火焰,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军人,只是没穿军装,“知道各位都是不要命的,我们也是冲不要命来的!”在那个余晖洒遍大地的傍晚,是他最早自觉“虫子,是杀不死的”的人。

章北海的个性与维德有些相像,都是那种为了目的不择手段的人,只是北海更善于隐藏,他骗过了自己,也骗过了世界上所有的人,或许在某种意义上他也是一个面壁者,而且单枪匹马地完成了人类的救赎。在生命最后一刻,他含着笑松开了按钮,“都一样的”——或许是一种解脱,不必再为了责任活着。

也有我厌恶的人——叶文洁、程心。

整部书出现了上百个人物,没法雨露均沾,这两个“独得恩宠”。

因为经历过黑暗就为黑暗辩护,发出声音是危险的却不肯保持沉默,自觉无力发光却不肯蜷缩于墙角,为苟且而得意,嘲讽那些更勇敢和热情的人们,不曾卑微如尘土,却扭曲如蛆虫。叶文洁是一个优秀的科学家,可她丧失了灵魂,出卖了人性,因为一己私欲和冲动就要把人类毁灭,我看不起她。

程心是一个很复杂的人物,她善良有爱心,这也也毁灭了她。

她绝非一个合格的领导者,却被道德的绑架。身为执剑者却少了必要的坚强和疯狂,为了一个“不得伤害人类”的政治正确葬送了光速飞船的研发。她两次处于仅次于上帝的位置上,却两次以爱的名义把世界推向深渊。

她不配谈及爱情,这两个字从她嘴里吐出来都是一种玷污。

对于云天明从来不是爱而是出于怜悯,一边全盘接受了他的好意,一边对他造成最大的伤害。因为云天明的照顾,幸运地成了活到世界末日的两个人之一,为此,云天明承受了两个文明的压力:于地球,他几乎只是一个试验品,忘却在广袤的时间戈壁中;于三体,他想必极难融入外星社会,如履薄冰,一旦起疑便招来杀身之祸。即使冒着处死的风险,他依然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地付出,可笑的是,最是真情留不住——千好万好都抵不过在世界尽头与一个陌生人共渡几天的温情。真他妈婊子配狗,天长地久。活着,就是对她最好的惩罚。

?三体》是一部刷新三观的小说。

人性中美好的东西有时候或许是一种累赘;

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

在浩瀚的宇宙中未知总是大于已知;

夜里抬头仰望星空时感到神圣的敬畏;

就像叶文洁的自诉:有时候下夜班,仰望星空,觉得群星就像发光的沙漠,我自己就是一个被丢弃在沙漠上的可怜孩子……我有那种感觉:地球生命真的是宇宙中偶然里的偶然,宇宙是个空荡荡的大宫殿,人类是这宫殿中唯一的一只小蚂蚁。这想法让我的后半辈子有一种很矛盾的心态:有时候觉得生命真珍贵,一切都重如泰山;有时又觉得人是那么渺小,什么都不值一提。

三体1读后感800字篇3

寒假里,有这么一部书让我爱不释手。那就是由刘慈欣撰写的长篇科幻小说《三体》。这本书获得了科幻小说最高奖“雨果奖”,作者也成为获得该荣誉的亚洲第一人。

这部书讲述的是两个文明间的智慧博弈。期间,红岸基地是一个探测外星人是否存在的绝密基地。一个叫叶文洁的人向宇宙发出信息,被远在四光年外的半人马座上的三体人收到。这一举动彻底改变了人类的命运。于是三体人派出了庞大的舰队杀气腾腾地直扑太阳系。

三体文明用超科技制造的智子锁死了人类文明,监视着人类的一举一动。为了应对局势,人类利用三体人思维透明的特点,秘密组织了“面壁计划”,由四位面壁者来反击三体。最后只有罗辑一位面壁者取得了成功,成为人类文明的执剑人,威慑着三体文明。

但当罗辑把权力交给程心后,三体探测器攻击了地球上的广播系统,但远在天涯的“万有引力”号广播了三体母星的位置,三体文明被歌者文明消灭,人类文明也从三维跌落成二维,最后只有关一帆和程心两个人成功逃脱。

这本里程碑式的科幻作品让我们明白: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黑暗森林有严肃的法则,但也孕育着生存的希望,无论何种文明都必须遵守。刘慈欣的这部小说,以超凡的构思和想象力,让我叹服!

三体1读后感800字篇4

看见“丑陋”两字,先别急着义愤,也别急着无辜,人类并不是别人,还包括咱们自己,所以看待丑陋,也大可不必戴有色眼镜,这是人类的天性,是释迦摩尼说的“贪嗔痴慢疑”,是父母你我以及后代都有,并世代遗传的基因。

高晓松说刘慈欣的人类观很黑暗,在《三体》里把人类批得体无完肤,我却认为他是冷静,讽刺绝大部分人同时不也造就了百年一遇的罗辑、章北海和维徳吗?他们都是人类,也有缺点,但在大是大非面前站在了维护全人类这一方。我觉得大刘在告诉我们一些浅显却被人们常常遗忘的简单大道理和人类一直到毁灭的未来。我们完全可以把它当成一面镜子,反射出人类的过去,人类犯过的所有错,干过的所有事,都在书里重演了一遍,因为按照大刘的观点,人类从不会铭记血的教训。

丑陋一.撒谎

大刘设计智子和面壁计划的时候就很有意思,说明他对人类的极大失望及鞭打。智子来自三体发达文明,却是个耿直boy,不会修饰自己的表达,但人类会,尤其撒谎,几乎是人类最大的能力。甚至可以说,今天的高度发达就是靠一个个谎言编织的:远到真善美的宗教、打着正义幌子的殖民侵略,近到忽悠你剁手的营销、海誓山盟的婚约,我们都喜欢耍聪明来丰足腰包,以证明自己的高智商。

虽然有的谎是为了得到赞美,有的谎是为了避免自己或他人受到身体或情绪的伤害,但我们说着说着,早已分不清哪些是真哪些是假。美剧《lietome》里说:一个普通人在谈话的时候,平均每10分钟要说3个谎话;生活里,夫妻之间每交流10次就有1次说谎;恋人之间,每交流3次,就有1次说谎。人们识别、编制谎言的能力更多要依靠时间洗礼后对生活的理解,说不定,人类千年后进化最大的就是说谎能力。

丑陋二.无知

本来想写“狂妄”,后来想想,其实所有的狂妄都来自于无知。如果说人类一开始惧怕三体,那么经过技术爆炸后的沾沾自喜,就显得极为愚蠢。不了解敌人高自己n个能量级,还不自量力主动迎战,就如三维的地球误以为十一维的神级文明只是人和大象之间的差距一样。

有人说过,“人类灾难是由多数人无知和少数人无耻带来的”,好心干坏事就是由于无知,不知道我们采取某种行动后果是什么而犯的错误。人类历史上多数人的无知导致过不少的灾难,比如义和团运动,他们以为喝了神水以后就可以刀枪不入了;还有“大跃进”,亩产一万斤、十万斤,浮夸得发指。

丑陋三.自私

截取第三部其中情节:警报器误触,人类以为地球面临毁灭,有钱的跑去机场上自己的宇宙飞船,准备逃离地球;没钱的呢?也往机场跑,去干嘛呢?拿枪打飞机去,我走不了你们也别想走……人类的劣根性被大刘已经摸得透透的。

长大后,我一直不同意孔子的“性本善”,正如心理学家所说“人类的每一个行为都有对自己有利的条件作为基础,否则根本就不会产生动机”那样,人类的本质是自私的,所有一切行为都有自私的一面。即使无私的人也都包含着自私,若损人利己称之为自私,舍己为人[]称之为无私,那么只不过前者是物质自私,后者是精神自私。由此可见人类的无私是建立在满足其某些自私的基础上的。另外,人类厌恶自私是因为自私有可能会损害到自身利益,人类称赞无私是因为自身需要或自身生活的社会需要。

丑陋四.贪婪

想说人类健忘,因为总是“好了伤疤忘了疼”。人类忘了如何被三体威胁,忘了如何摆脱困境。纵观历史,人类忘了战争的灾难,忘了经济的轮回,忘了善待自然,忘了所有所有……历史给我们唯一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不吸取教训,历史里人类吃一百堑也不长一智,所以同样的事情在人类身上反复发生,一会儿给人下跪,一会儿让人给自己下跪。

但我后来觉得不准确,按照人的智商,根本不会真的忘记,应该是选择性忘却,因为贪婪。因为杀了印第安人才能掠取财富,因为发动鸦片战争才能打开中国贸易之门,因为虐待黑奴能赚取最大的利润,因为屠杀大象才能贩卖珍贵的象牙……人类已经把自己惯成什么样了呢,今天生活在地球70亿人,加起来大概有3亿吨重,但是还有两个惊人的数字,人类为了吃而养的家禽家畜,一共有7亿吨重,然后整个地球上其他生物全都加在一起(包括最重的鲸鱼、犀牛)只有1亿吨……人类掌控着地球的一切,这一切又都在满足人类的贪心。也许没多少人真的相信有报应,能享的福巴不得这辈子占尽了,利字当头,谁还管祖先们作过哪些孽,犯过哪些罪,不是说“忘却是最好的纪念”么?

丑陋五.忘恩

俗称“白眼狼”,不懂感恩。罗辑,作为一个敢于毁灭地球的人,执剑人是实至名归的。在其不平凡的数百年(冬眠)生命里,却反复地被人类抛弃,又被人类崇拜。证明黑暗森林法则后,被人类当成救世主,他们跪在罗辑面前求拯救,朝圣他的住处。后来日子滋润了觉得这个人搞的是什么事,不但要毁灭三体,而且还要毁灭地球,酱做不对,应该还有很多方法的。另外他还曾毁灭过一恒星,其实是反人类……想各种方法折腾罗辑,认为他是个老流氓,不可能执剑。人类那德行,在对待罗辑身上暴露无遗。

别大到说全人类了,小到企业里,何尝不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前者人走茶凉,后者嫌不够风凉。再对照自己,对照周围,有没有啪啪打脸?好像这个时候我们也没资格评论书中的或现实的人类,因为那就是我们自己。别口口声说滴水之恩泉涌相报,提醒自己知恩图报,不落井下石也是福分。

丑陋六.圣母

记得去年写《红楼梦》读后感《处处是慈悲怜悯》,反对别人嘲讽“圣母”,看完《三体》后,我承认自己理解错了,此圣母非彼圣母。

大刘在《城市画报》的采访里也说过:“程心其实很自私,但这种自私和普通的自私不一样,因为她自己觉察不到。遵循道德的人其实很自私,因为他们除了道德和良心什么都不管,程心恰恰就是一个这样的人。她会认为自己很崇高,认为自己不自私,认为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是普世的、正确的。至于遵循它会带来什么后果,她只考虑能不能让自己的良心得到平安。这种人有牺牲精神,能够为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牺牲生命,但这也不能改变他们自私的本质。在小说里,真正做到‘大爱无仁’不自私的人,会从人类的整体去考虑,因为牺牲良心是最难的事情,比牺牲生命要难得多。”

为什么不把程心放在“自私”那个丑陋里写,因为圣母比自私更深一个层次,也更值得我们思考:存在绝对的正义和人道吗?我相信大刘的答案是否定的。只有像罗辑、章北海、维徳这种理性、决断、狠心的人才能在整个世界危在旦夕的时候,担当责任,做出人类应该做出的决定。虽然他们也会踩灰色地带,他们不完全是对的,但有大局观的人做的抉择往往不会错得太离谱——正义也许是邪恶的,人道也许是虚伪的。

程心的人道,在某个短暂的时期,也许是值得引以为豪的正义。但事实是,当全人类命运受到威胁时,有人是可以逃跑的。而程心们的人道,是看似平等的愚昧。他们宁愿选择一起灭亡,也无法忍受有人逃跑,只能接受大家一起死的结局。所以它被放在人类文明兴衰的尺度上时,就显得那么的无力与可笑。

以上,并不是想以上帝的角度来审视、嘲笑哪类人,反而更想正视人类自己。正如我开篇所说,别暗自庆幸自己不是圣母,不是白眼狼,不是……有可能你不自知是不是而已。而人本质的可恶在于,尽管知道自己有诸多不足,却仍喜欢扮圣人,以无比傲慢的态度僭越了人的本分,将自己视为绝对的真理,对一切与之相左的三观嗤之以鼻。

罪,而不知罪。人就已经处于了最危险的境地。所以大刘写到

“无知和弱小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三体1读后感800字篇5

近来心烦气躁,无意看专业性的东西,便随便下载了《三体》在手机里面翻一翻,这随便一翻却一发不可收拾,硬是一口气读完了这八十八万字的巨著。读完之后,内心也久久不得平静,有种难以释怀的焦虑而不知所措,总想再找类似的剧情来填补顿时塌陷的空虚。

看科幻小说能够让人脑洞大开,使人在浩瀚的宇宙当中遨游,但科幻小说也如智子一般,像一把锁把人的想象力局限的既定的空间里,使读者难以冲破作者的封锁,而只能成为作者想象力的复制者。在看三体之前,我也喜欢构建自己的宇宙世界,在那片天空里,我会不断的加入自己知识范围内的元素,并让它在合理的知识范围内持续的运行,每当生活无聊之时便钻进这个世界里面自娱自乐。我不知道他人会不会如此,或许随着大型网游的普及,很多人的世界都被网游所替代,这比自己苦想构筑一个世界要轻松有趣的多,但我仍然还在用这种古老的方式去娱乐,最起码也算是动了动脑子,能够有自己的原创。但自看了《三体》后,就连这点原创也被剥夺,我所构筑的世界便如物种大爆炸一般,开始了全新的构建,甚至颠覆了以往的运行模式。这里面的元素变得更为科幻,结构也更为合理,整个世界发展到了非常成熟的阶段。但我知道,这已经不是我所构筑的世界,这不过是把《三体》里面的碎片与我世界里面的人物,按照大刘的逻辑进行了重组,我的世界已经成为《三体》世界的复制品。但我不能逃离这个结构当中,因为我觉得这是最为理想,最为成熟的结构。

现在说说《三体》,大刘构建的世界太让人震撼,以至于让人不禁抬头去仰望早已陌生的星空,去感受宇宙中的深邃,并重新引发思考生命的意义。经过漫长的自然演化,地球诞生了人类,并又在黑暗世界中不断摸爬滚打终于步入工业文明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人类技术得到了几何性的增长,人类征服了世界,看似前所未有的伟大,能够把上帝拉下神坛。但人类却又何其渺小,在亿万光年的尺度上,人类能够算作什么,不过是“阴沟里面的虫子”,或许连虫子也算不上。人类始终无法突破万有引力而遨游太空,宇宙飞船的速度不及光速的万分之一,脚步也始终局限在地球引力的范围之内,也听不到来自宇宙另一个世界的声音,这就像在无限的黑暗之中,一个小孩子拼命向周围呼喊,却始终没有一丝的回应,人类在这个宇宙中是显得何其的孤独!然而,宇宙中这些孤独的虫子,如此微不足道,却仍在为更微不足道的事情攘攘熙熙,疲于奔命。认识到在宇宙中的微不足道,不应该是消极的催化剂,而更应该打起精神,珍惜在如此浩瀚深邃的宇宙中仅此的生命,弱小与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我们应该“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让生命有它该有的价值。

三体1读后感800字篇6

今天我与大家分享的书是刘慈欣的《三体》。刚入手这本书的时候我只知道是一本科幻的小说,很好奇为什么这本书的评价如此高。刘慈欣,1963年6月出生,山西阳泉人,其代表作为《超新星纪元》、《球状闪电》、《三体》三部曲。

?三体》是刘慈欣创作的一篇科幻类长篇小说,由《三体》、《黑暗森林》《死神永生》组成。《三体》小说中融入了大量的物理学理论,并加以延伸。2015年8月23日,刘慈欣凭借该小说获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故事奖,这是亚洲人首次获得雨果奖。10月18日,凭借《三体》获第六届全球华语科幻文学最高成就奖,并被授予特级华语科幻星云勋章,值得一提的是该等级勋章只有获得国际最高科幻奖项雨果奖和星云奖的作家有资格获取。

故事要从上个世纪60年代说起,那时美苏争霸,两国在外太空探索上展开了激烈竞争。中国也不甘示弱,开展“红岸工程”。女主人公天文物理学家叶文洁也加入了该计划,当时基地的科学家都觉得他们的设备功率太低,即使向宇宙中发射信号,就算有外星人回复他们也接收不到。没想到,八年后的一天,她收到了一名叫三体星人的回复。当时叶文洁目睹父亲惨死,自己又屡次被陷害,对这个世界已经彻底绝望。叶文洁向三体人发出了求救信息。从此开始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三体人派了一个叫智子的东西来到了地球,锁死了人类的科学发展。叶文洁号召了地球上一群对人类社会不满的人组建一支三体组织,成员都是社会精英。当各国政府意识到这些人类的存在以后,进行了剿灭。在审判过程中,了解了三体文明,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人类文明与三体文明根本不在一个等级上,在三体文明眼里,人类就像一只虫子。后来,人类开始进行防御计划,选定四个面壁人,其中三个都是非常厉害的人物,第四个面壁人是叫罗辑的年轻人,为什么要选择这个人呢?在四个面壁者的防御计划中,其他三人都被三体文明破壁,只有罗辑成功制定了防御计划,让三体文明感到震慑。这个年轻人是唯一一个威胁,并获得了短暂的和平!罗辑的这个防御计划,就是黑暗森林法则!

首先,三体问题本身就是一个深邃难懂的天体物理学问题,由这样一个问题引出的一个全新的世界,这样的世界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文明,这本身就充满了吸引力。第二,科学的发展是否有上限,人类对世界的探索和旅行能否突破太阳系的范围?小说的内容让读者对这样问题产生思考,作者的对科技的发展充满幻想,并非完全的胡说八道,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第三,我们的头顶就是星空,恒星之间漫长的距离以光年为单位。天体的诞生与毁灭以亿万斯年为记录。至今为止,我们所知道的,拥有生命的星球只有地球,而地球上拥有生命的时间也不过短短的数亿年而已。人类是否是宇宙的唯一宠儿,宇宙是否还有其他生命的存在?

?三体》中作者透过科学的角度来审视人性、道德、信仰等方面。在人类面临危机和灾难的时候,会提出各种各样残忍的解决方案。为了生存,一次又一次的做出选择。同时《三体》又赋予我们足够的想象空间,基于天体物理和量子物理真的可谓天马行空,叹为观止!

刘慈欣近乎完美的把中国5000年历史与宇宙150亿年现实融合在一起。将中国科幻推送世界顶峰。如诺贝尔文学获得者莫言所说:刘慈欣的小说,有非常深厚的修养和准备。他利用深厚的科学知识作为想象力的基础,把人间的生活、想象的生活融合在一起,产生了独特的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