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让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心得体会是可以把学习或者生活中的主观感受用文字记录下来的应用文体,365文档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做饺子的心得体会通用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做饺子的心得体会篇1
从呀呀学语的婴儿成长为三年级小学生,我试过很多的第一次。最让我难忘的是第一次学习包饺子。
那天,爸爸妈妈在家学习包饺子。饺子圆圆的,胖胖的,像一只只小天鹅。看得我手痒痒的,我想:我也要学着学习包饺子。说干就干,我就模仿妈妈的样子开始学习包饺子,好不容易才包了一个,刚放进盘子里就漏了馅,看着露出的馅,我就像泄了气的皮球,灰心极了。一屁股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看我沮丧的样子,爸爸说我来教你吧,我高兴的说你说话要算数奥,爸爸先包了一个饺子做示范,我照着包了一个,却还是不会,爸爸只好一步一步详细的把要领告诉我:首先,把一片饺子皮放在左手的中心,再挖上一勺香喷喷的肉馅,用手沾一点水涂在饺子皮的边缘,然后再用大拇指中指捏紧,一个漂亮的饺子就包成功了。
按照爸爸教的,我又包了一个,虽然没有爸爸包的好看,但我也觉得很开心。然后就开始煮饺子了,等水开了,把饺子一个个轻轻的丢进锅里,再加入几次凉水,等水再次开了,饺子就熟了。我盛了几个,用筷子夹起一个,然后沾一点调味醋,放进嘴了,轻轻一咬,那香味顿时满嘴都是,那一顿饭,我吃的特别香。
后来,我又学会了月牙饺等。饺子也越包越漂亮,但最让我难忘的还是第一次学习包饺子,因为它让我明白了只要肯用心,没有事情是学不会的。
做饺子的心得体会篇2
“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为了传承中华传统习俗,增进各民族团结交融,丰富师幼校园生活。12月19日,新疆吉木萨尔县第二双语幼儿园组织全园幼儿及各班家长委员会成员900多人开展了以“民族大融合,快乐过冬至”为主题的包饺子实践活动。
首先,教师们给孩子们讲解了冬至的来历和习俗;接着,各班教师、家长委员会的成员与幼儿们一起开心包饺子,共同庆祝中华民族这个传统的节日。大家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有的包、有的摆、有的学,同时有的说、有的笑、有的乐,欢声笑语,其乐融融,真真实实感受到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温馨。虽然孩子们包的饺子样子不是很美观,但看着自己亲手包的饺子,孩子们都非常兴奋,无比自豪。当一盘盘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来时,孩子们拿起碗和筷子,争先恐后品尝自己的劳动果实,家长喂孩子吃饺子、孩子喂家长吃饺子,让家长感受到了由衷的快乐,让幼儿体会到了真实的感恩。大一班幼儿薛雅萱说:“今天是冬至节,我和小朋友们一起包了饺子,我们特别开心。”小二班家长呼加阿何提说:“今天在幼儿园与孩子们一起包饺子庆祝了冬至节,我们都很高兴,汉族与少数民族都是一家人。”
本次冬至包饺子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冬至的由来,了解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更让孩子们从中体验到了劳动的快乐,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让各民族孩子在活动中快乐地成长。
做饺子的心得体会篇3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而这个传统节日应该怎样度过呢?或者换句话来说,这个年怎样度过才更有意思呢?我家就打算“混”过去!
哈哈!所谓“混“字,可能是否让大家非常疑惑呢?究竟是怎样一个“混“法呢?下面,由我来向大家讲述除夕的那个夜晚……
那是一个挺普通的夜晚,我们家参与过除夕的成员只有我、爸爸、妈妈、大姨、大姨父。没有像往常的年味,没有像往常的热闹,更别说什么特殊活动了,连年夜饭妈妈也不想准备!真是一点“年味“都没有让我感受到,原因是什么?
就在几天前,我们本想尝试在北京过个年(往常我们全家都是回老家过年的),可到了临近除夕,我们才真正领略到了北京,这个首都,这个拥有着2200多万人口的城市的这个年!“没有”人,“没有”鞭炮声,“没有”人们杂七杂八的拜年声,更别说这个年味了,简直不可思议!往常那个灯火通明的首都去哪里了?那个每晚到凌晨依然闪耀着灯光的城市去哪里了?这情景让我们一家都提不起劲来。
我很无精打采,想为这个年做出点什么改变,马上我就想到了那个在学校最后一节烹饪课所学的包饺子!
“咦!饺子?对呀!我可以包饺子,大家动手来包饺子,这个民俗传统可不能少呀!”于是,我和妈妈准备出面粉,进行包饺子!
因为我在烹饪课上学习过包饺子,且这个主意是由我发起的,所以我就任命这次包饺子的总参谋官。光我一人做饺子(5人份)好像不太现实,于是机智的我任命妈妈为“和面员”,爸爸为“调料员”,大姨为“学徒”,(大姨不会做饭,我怕她把本次包饺子的活动搞砸了,就不用亲自动手实践了。)大姨父为“勤杂员”。最后,我们5个人共同来包这个代表“好吃不过饺子”的佳肴。
1。“和面员”:饺子要想吃好,就得让面劲道,所以要有醒面的过程,水和面的比例要适当,然后就是反复揉、磋,将面团中的空气挤压出去!
2。“调料员”:调料其实就是把一堆东西掺到一起按一个方向搅拌均匀,最好面皮和馅一点不剩。其中,馅的配料有葱盐、姜沫、十三香、酱油、料酒、香油、高汤、猪肉馅等,搅拌好就行。
3。“学徒”:大姨因为刚成家立业,不会做饭也很正常。所以,在我们做饭时,她东瞧瞧,西望望,好像一个初出茅庐的小牛犊,什么大世面也没见过一样,于是虚心求学!
4。“勤杂员”:后勤工作管理者,负责帮忙拿材料,端茶倒水(小兵一枚)。
而我,堂堂总参谋官,什么都不用做啦!其实在下工作就是,指导,指导,再指导!
准备工作完毕,这包饺子的工作就要开始了!将适量的饺子馅放入皮中,(技术如不熟,切记不要加太多馅)再用双手挤压两边,不要出现缝隙,不然饺子在遇水时可能会漏!
最后,开始包饺子啦!大家齐聚菜板前,可谓是千姿百态。各个饺子形状,大小都不一致。妈妈是“正常型”,饺子适中,皮适中,什么都适中。爸爸是“邋遢型”,不严谨,漏汤漏馅,太差!大姨未参加其中,可能怕包的不好惹人嫌。大姨父是“凑合型”,什么都还凑合,不过,大大小小都有毛病。而我,是“脑洞型”,什么馄饨、饼、花……各类形状都出自“鄙人”之手。
可想而知,最后的“大丰收”,其实味道还不错,呵呵,什么都凑合!
于是,今年春节,可是我把大家从沉闷中拉出来的呦!不过包饺子真的很重要,它的历史已经相当悠久了,它起源于张仲景的时代呢!真是年年春节不可缺少的一份子呦!
做饺子的心得体会篇4
一年一度的春节到了,爸爸因工作要留在普光,不能回来和我们一起过年。于是,我跟妈妈踏上了南去的路,陪爸爸一起过春节。
到了爸爸那里已是大年二十九了。爸爸那里的伯伯、叔叔们仍在辛勤的工作着。看着辛勤工作的人们,我和妈妈商量为他们做些什么吧!我想,在幼儿园的时候老师就教过我们包饺子,而且我包的还很不错呢。于是我说:“明天就是年三十了,在家里我们都要吃饺子,不如明天我们给他们包些饺子吧。”“好主意”妈妈说。
第二天早上,爸爸单位的起床号一响,我就从床上蹦起来叫:“妈妈,快点起床,别忘了我们的计划啊!”爸爸说:“儿子,晚上这里要放礼花,还有很多活动呢,你今天晚上要晚睡了,还是多睡一会吧。”我说:“不,我和妈妈还有计划呢”。爸爸问:“什么计划呀?”我说:“就不告诉你,到时候你就知道了,快去上班吧。”
等爸爸一走,我和妈妈急忙收拾完毕来到爸爸楼下的小厨房忙活起来。首先,我先帮妈妈捡菜,妈妈剁肉馅,这是我第一次捡菜,手忙脚乱的,把菜也弄乱七八糟的。妈妈说:“你仔细一点,慢慢捡,最后把它们摆放整齐。”在我和妈妈齐心合力的努力下,很快菜和肉终于被我们掺合在一起了,妈妈又放进了很多调料把馅子调出好吃的味道。这些都做完之后,妈妈拿出事先和好的面说:“儿子,我们可以开工了。现在分工,我来擀皮,你来包。记得一定要把边捏紧啊!”“好的,妈妈你就放心吧!”我说。于是,我跟妈妈开始包饺子了。拿起妈妈擀好的饺子皮,我把它放进我的小手心里,再放进一团馅,然后把饺子的小边一点点紧紧的捏在一起,一个美丽的小饺子在我的手里诞生了。没包几个我就满头大汗了,也忘记了满手的面谱就往脸上蹭去,不一会我就成了满脸面谱的小花猫。妈妈被我搞笑的样子逗的开怀大笑。我有点生气的说:“人家这么辛苦的包饺子,你还笑我啊!”
就这样一个个小饺子在我和妈妈的手下诞生了,看着摆放整齐的饺子对我眯眯笑,它们好像在对我说:“昊昊,你真棒!”我开心极了。想到今晚爸爸和那些不能回家过年的伯伯、叔叔们能吃上我包的饺子,再累再辛苦也不觉得累不觉得辛苦了!
做饺子的心得体会篇5
新年来临之际,包饺子莫过于中国最传统的习俗了。但对我这南方孩子而言,新年的饺子甚至能与那些燕窝鲍鱼相媲美。今天可是喜庆的大年初一,我也终于能如愿以偿,不仅能尝到美味的饺子,还能亲自过一把包饺子的瘾儿。
我们一家子五口正在厨房里热热闹闹地准备饺子的原料:新鲜的肉末、绿油油的韭菜末、糯软的粉丝、片儿薄的皮子,还有盐、味精等调料。這些原料经过了爷爷的烹炒、加工,终于摇身一变成为一盆香味四溢的肉馅。接着,待我向奶奶“拜师学艺”后,就轻松地包起了饺子:我先操起一张雪白的皮子摊在手掌上,用筷子夹了些肉馅放在皮子中央;然后再将皮子的边儿紧紧捏拢,使肉馅密不透风地躺在睡袋一般的皮子里;为了美观,还要将皮子边儿捏得凹凸有致——這下,一只小巧玲珑的饺子就制作完成。虽然它看起来大腹便便、站立不稳,但毕竟是我亲手报的第一个饺子啊。接着,我捋了捋袖子,又一丝不苟地包起第二只、第三只……没过多久,满满一桌小饺子便陆续跳下了铝锅,在热水里欢快地上下翻腾。
不多时,一股肉香扑鼻而来,一碗碗热腾腾的饺子争先恐后的上了桌。垂涎三尺的我抵挡不住诱人的香味,迫不及待地夹起一只饺子,津津有味地品尝起来:这饺子皮薄馅嫩,饱满多汁,简直就是“山珍海味”啊!
这次包饺子既让我一饱口福,又使我亲身体验了包饺子的乐趣,真是一件趣味无穷的乐事啊!
做饺子的心得体会篇6
“前面来了一群鹅,扑通扑通跳下河,等到潮水涨三次,一古脑儿赶上坡”这个谜语是关于我们中国的一道美食,也是我们过年吃的一种食物,大家猜到了吗?哈哈!告诉你们吧!这就是:饺子。
大家都知道,在大年三十这一天,人们纷纷采集年货,最重要的就是吃饺子了,吃饺子就是家人在一起,团团圆圆的美好寓意。一家人围坐在餐桌上听着外面“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一起吃着饺子,是那样的甜蜜幸福。
这不,在大年三十这天下午,金灿灿的阳光普照着大地,火红的大灯笼早早的就挂在了小区里,给人以温暖的感觉。我看到家人们有的忙着盘饺子陷、有的忙着和面、擀皮,全家上上下下忙得不亦乐乎。而我呢,看看自己手中的电视摇控器,看看身下正在摇晃的摇椅,全家人都这么忙,我可不能袖手旁观呀!这么好的机会,我正想学学包饺子呢。
说着,赶紧放下手中的摇控器,到厨房里围上围裙,戴上袖套,对正在包饺子的妈妈说:“妈妈,我能学习包饺子吗?我还真想试试呢!”爸爸立马就说:“妮妮试试吧!我来教你!”然后,我从面台上拿起了一片面皮,按爸爸教给我的方法包起来:先把面皮铺在手心里,再用包饺子的一个专用工具—包撇子挖适量的陷放在面皮中心,然后把面皮轻轻对折,拇指与食指捏起面皮的边,注意要把两边的皮捏紧,最后再把饺子的边用力挤一下,这样一个小巧的水饺就包好了。
爸爸看了我自己包的水饺后,夸我包的好。有了爸爸这句鼓励,我越包越起劲,越包越快,越包越多。奶奶说:“妮妮真是我们的好帮手,都包了那么多了!”
正在我包的开心时,突然看到了桌子上放了两个1角的硬币,我趁机不备把它们包进了饺子里,没有告诉任何人。
饺子终于下好了,一盘盘热气腾腾的像元宝一样的饺子摆在我们面前,我们有说有笑的吃着饺子。这时,奶奶突然说:“什么东西呀?咯了一下牙!”我们看到奶奶正咬着一半饺子时,有一枚硬币还在饺子里,我如实交代了放硬币的事,全家人都笑了,幸运的是没被奶奶吃到肚子里。我也吃到了一枚硬币。
看来,今年我和奶奶要发大财了!
祝大家蛇年吉祥,万事如意,天天开心!
做饺子的心得体会篇7
“云云,今天我们吃饺子吧!”妈妈在厨房里对我说。我随声应和着,不一会厨房便传来哗啦啦的声音,妈妈似乎已忙得不可开交了。听到这声音,我坐不住了,真想跑过去凑凑热闹。
平常都是妈妈包好饺子我直接吃,包饺子我可一次都没包过,好奇的我还真想试一下。好!说干就干。妈妈做起了我的师傅,首先学擀饺子皮。看起来很简单,要做起来,还真是有一些难度,妈妈擀出来的饺子皮又圆又大,还中间厚两边薄呢!真让我羡慕。
但那一系列的动作在我手里就僵化了,擀出来的饺子皮又薄又长,妈妈说:“这样的饺子皮下到锅里就会破。”尝到苦头的我想要放弃,妈妈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
她开始手把手地给我教,学得虽然还不太顺手,但比刚开始好了很多,成功的动力让我的兴趣大增,经过一番再接再厉后,我的水平大长。接下来该学包饺子了,妈妈把饺馅包在了面皮里,两手一合,饺子就包好了,圆鼓鼓的活像个大将军,而我包的却像个瘦老头还耷拉着,但此时我却没有轻言放弃,耐心地琢磨着、思索着,功夫不负有心人,一番刻苦努力后终于学会了,虽然脸上沾满了面粉,但心里却是美滋滋的。一个简单的包饺子,却蕴含着无数哲理,在这儿我想说,其实第一次就是成功的开头,只要你勇敢地迈出步伐,就会有成功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