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饺子的心得体会7篇

时间:2023-03-25 作者:lcbkmm

为了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大家可以将心得体会写优秀,优异的体会是能给人带来深刻的影响的,下面是365文档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下饺子的心得体会7篇,感谢您的参阅。

下饺子的心得体会7篇

下饺子的心得体会篇1

进入大学之后,加入了阳光协会。为了增进同学感情,丰富大学生活,社团举办了别开生面包饺子活动。

最初的时候,其实有点不想去,因为自己不会包饺子。然而部长说可以现场学习,我就抱着锻炼自己的心态参加了,多一项生活技能总是好的。于是,在13号9点,我们开始了包饺子。集合的时候,有些人晚到,有的人没来,所以浪费了点时间。然而这并没消磨掉我们的热情,刚进食堂,其实还是有点紧张的,毕竟自己什么都不会啊。当部长将材料搬上来时,感觉自己无所事事,不知道怎么办。还好绍阁会包饺子,于是就看着他包饺子,发现其实挺简单,看他包了几个自己尝试就包。包了之后又有新的问题,就是如何弄花边。我和奚朝晖纠结了很长一段时间,最后终于释然。好看不重要,重要的是好吃,于是就不再纠结,花边也随性弄。经过长时间的奋斗,饺子终于包完了。我们海蜇激动的心情将饺子拿到厨房下锅。因为我们部包的较多,所以下锅的时间较晚,等的时间也较长。当那一锅锅饺子出炉,我们激动的拍下了我们的成果,心情十分激动。而当饺子出锅,一个个的都忍不住口水,香菇猪肉,白菜猪肉芹菜猪肉,各种馅的饺子让我们口水直流。估计我们的饺子太香,其他部门的人纷纷过来抢饺子,我们的饺子估计被抢了五分之一,可见我们的饺子多么香啊。

这次的活动非常有意思,也非常有意义。这种活动让原本不熟悉的社员相互熟悉,了解各自的特点,也锻炼了大家的合作能力,为以后的工作提供了方便。相信这种活动对我们的大学4年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包饺子,增加了我们的凝聚力,让我们真正成为了一个集体!

下饺子的心得体会篇2

“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为了传承中华传统习俗,增进各民族团结交融,丰富师幼校园生活。12月19日,新疆吉木萨尔县第二双语幼儿园组织全园幼儿及各班家长委员会成员900多人开展了以“民族大融合,快乐过冬至”为主题的包饺子实践活动。

首先,教师们给孩子们讲解了冬至的来历和习俗;接着,各班教师、家长委员会的成员与幼儿们一起开心包饺子,共同庆祝中华民族这个传统的节日。大家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有的包、有的摆、有的学,同时有的说、有的笑、有的乐,欢声笑语,其乐融融,真真实实感受到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温馨。虽然孩子们包的饺子样子不是很美观,但看着自己亲手包的饺子,孩子们都非常兴奋,无比自豪。当一盘盘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来时,孩子们拿起碗和筷子,争先恐后品尝自己的劳动果实,家长喂孩子吃饺子、孩子喂家长吃饺子,让家长感受到了由衷的快乐,让幼儿体会到了真实的感恩。大一班幼儿薛雅萱说:“今天是冬至节,我和小朋友们一起包了饺子,我们特别开心。”小二班家长呼加阿何提说:“今天在幼儿园与孩子们一起包饺子庆祝了冬至节,我们都很高兴,汉族与少数民族都是一家人。”

本次冬至包饺子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冬至的由来,了解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更让孩子们从中体验到了劳动的快乐,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让各民族孩子在活动中快乐地成长。

下饺子的心得体会篇3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而这个传统节日应该怎样度过呢?或者换句话来说,这个年怎样度过才更有意思呢?我家就打算“混”过去!

哈哈!所谓“混“字,可能是否让大家非常疑惑呢?究竟是怎样一个“混“法呢?下面,由我来向大家讲述除夕的那个夜晚……

那是一个挺普通的夜晚,我们家参与过除夕的成员只有我、爸爸、妈妈、大姨、大姨父。没有像往常的年味,没有像往常的热闹,更别说什么特殊活动了,连年夜饭妈妈也不想准备!真是一点“年味“都没有让我感受到,原因是什么?

就在几天前,我们本想尝试在北京过个年(往常我们全家都是回老家过年的),可到了临近除夕,我们才真正领略到了北京,这个首都,这个拥有着2200多万人口的城市的这个年!“没有”人,“没有”鞭炮声,“没有”人们杂七杂八的拜年声,更别说这个年味了,简直不可思议!往常那个灯火通明的首都去哪里了?那个每晚到凌晨依然闪耀着灯光的城市去哪里了?这情景让我们一家都提不起劲来。

我很无精打采,想为这个年做出点什么改变,马上我就想到了那个在学校最后一节烹饪课所学的包饺子!

“咦!饺子?对呀!我可以包饺子,大家动手来包饺子,这个民俗传统可不能少呀!”于是,我和妈妈准备出面粉,进行包饺子!

因为我在烹饪课上学习过包饺子,且这个主意是由我发起的,所以我就任命这次包饺子的总参谋官。光我一人做饺子(5人份)好像不太现实,于是机智的我任命妈妈为“和面员”,爸爸为“调料员”,大姨为“学徒”,(大姨不会做饭,我怕她把本次包饺子的活动搞砸了,就不用亲自动手实践了。)大姨父为“勤杂员”。最后,我们5个人共同来包这个代表“好吃不过饺子”的佳肴。

1。“和面员”:饺子要想吃好,就得让面劲道,所以要有醒面的过程,水和面的比例要适当,然后就是反复揉、磋,将面团中的空气挤压出去!

2。“调料员”:调料其实就是把一堆东西掺到一起按一个方向搅拌均匀,最好面皮和馅一点不剩。其中,馅的配料有葱盐、姜沫、十三香、酱油、料酒、香油、高汤、猪肉馅等,搅拌好就行。

3。“学徒”:大姨因为刚成家立业,不会做饭也很正常。所以,在我们做饭时,她东瞧瞧,西望望,好像一个初出茅庐的小牛犊,什么大世面也没见过一样,于是虚心求学!

4。“勤杂员”:后勤工作管理者,负责帮忙拿材料,端茶倒水(小兵一枚)。

而我,堂堂总参谋官,什么都不用做啦!其实在下工作就是,指导,指导,再指导!

准备工作完毕,这包饺子的工作就要开始了!将适量的饺子馅放入皮中,(技术如不熟,切记不要加太多馅)再用双手挤压两边,不要出现缝隙,不然饺子在遇水时可能会漏!

最后,开始包饺子啦!大家齐聚菜板前,可谓是千姿百态。各个饺子形状,大小都不一致。妈妈是“正常型”,饺子适中,皮适中,什么都适中。爸爸是“邋遢型”,不严谨,漏汤漏馅,太差!大姨未参加其中,可能怕包的不好惹人嫌。大姨父是“凑合型”,什么都还凑合,不过,大大小小都有毛病。而我,是“脑洞型”,什么馄饨、饼、花……各类形状都出自“鄙人”之手。

可想而知,最后的“大丰收”,其实味道还不错,呵呵,什么都凑合!

于是,今年春节,可是我把大家从沉闷中拉出来的呦!不过包饺子真的很重要,它的历史已经相当悠久了,它起源于张仲景的时代呢!真是年年春节不可缺少的一份子呦!

下饺子的心得体会篇4

军训中最大的收获,就是明白了"不经过风雨怎能见彩虹"的道理。电视上看到的大阅兵,那整齐一致的步伐,完全可以打倒所有邪恶的东西!这些军人是要经过多么严格的训练才能达到那种水平啊!在训练中,他们比我们流的汗多,比我们累,比我们的要求更严格。但成功的演出会洗刷掉训练的艰苦,演习时围观人的微笑,就是给了他们最大的回报,就是他们要看到的彩虹。

通过几天的军训,我们也知道了当一个军人的不容易。他们是祖国形象的代表,他们的每一个动作都体现了军人的气势。祖国如有难,他们定会奋不顾身,虽有流血和牺牲,但终无所悔。他们是人民的骄傲,是祖国的铜墙铁壁,敌人如来侵犯,定会让他有来无回!

军训虽短,但对我们的教育却源源流长。在中考的逼近下,我们拼命的做题,为的就是公布分数那一天的一个满意笑容。可我们的努力是为自己,他们的努力却是为祖国,为人民。比起他们,我们的苦又能算得了什么呢?

彩虹在那招手,需要我们去勇敢的接受风雨的考验,风雨后的彩虹更绚丽。就像一撮茶叶,只有经过沸水的沏泡才能发散出她那深蕴的幽香,用温水泡的茶,津淡无味。人生便是这样只有经过种种考验,经历种种挫折,才能发出你潜藏的清香。

雨后天晴,你终于见了那美丽的彩虹,那是你成功的象征。当你站在上面时,别忘了对日夜防守在祖国一线上的战士们说声:辛苦了!

下饺子的心得体会篇5

星期六,我和妈妈在家里包饺子吃。妈妈从街上买来各种包饺子的原料:饺子皮、竹笋、葱,还有已经绞好了的肉等等。

准备好了一切,就开始包饺子了。我学妈妈的样子,拿起一张圆圆的饺子皮,先用水把饺子皮的周围沾了一点,再把拌好的肉馅放在饺子皮的中间,然后以拌好的肉馅为中心点,把饺子皮对折,一只手先捏住,另一只手用食指和大拇指一推,再一捏,呀,这下糟糕了,由于用力过度,饺子“开裆”了,赶紧地拿手去捏住,这时,另一边又露馅了,手忙脚乱的。唉,包饺子也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啊!看,妈妈包的饺子一个个像挺着肚子的“大将军”,而我包的饺子却像一个“伤兵”。看着这么难看的饺子,我有点气馁,真不想包了。妈妈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边包边说:“做事可不能半途而废呀……”我听了妈妈的话后,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仔细观察妈妈包饺子的过程。慢慢地,我终于成功了,一个月芽形的饺子在我的手中诞生了。

看着自己亲手做的第一个饺子,心里特别高兴。这时,妈妈提出来说:“咱们来个包饺子比赛吧,看谁包的又快又好。”我回答说:“好啊”。“预备”,“开始”一声令下,我们俩个快速的包了起来,不一会儿工夫,桌子上就摆满了包好的饺子,数一数,我做了十几个,剩下的都是妈妈做的`,这场比赛以妈妈做得又快又好而告一段落。

饺子包好了,我和妈妈商量着该怎么吃,我提议“蒸着吃吧!”于是,把包好了的饺子放在蒸笼上蒸,大约蒸了十几分钟。好不容易等到妈妈说:“大概熟了吧。”我一听,就迫不及待地打开蒸笼,哇!一阵香气扑鼻而来,我赶紧拿了一双筷子,夹了一个尝尝,又鲜又香。我觉得自己亲手做的饺子,味道就是好,虽然在外观上存在着瑕疵,但也让我懂得了自己动手包饺子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下饺子的心得体会篇6

每年大年三十,外婆家有一个传统——包饺子吃。今年也不例外,外婆早早就买来许多面粉,还有白菜、韭菜、瘦肉、香葱和生姜,开始动起手来。外婆在饭锅里和好面,又把瘦肉剁成末,再把煮过的菜切成小块放入肉里,继续剁碎,然后加入香油、盐、鸡精、葱花、生姜末和打糊的鸡蛋,最后搅拌成肉馅。

我在一旁看着,对外婆说:“能让我学着包吗?”外婆说:“你还小,学不会。”我着急地说:“不就是包饺子吗?我肯定能学会。”外婆听了只好说:“好,好。”

外婆把面团撮成条,切成大小均匀的块,然后擀成皮,把面块按成小圆饼,一张张饺子皮就摆在桌上了。外婆让我把手洗干净,准备包饺子啦!我迫不及待地拿出饺子皮,圆圆的面皮,捏在手里软软的。外婆先把面皮放在手心,馅放在面皮中间,再把饺子皮对折一下,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熟练的一捏,把它捏成半圆形,这样,一个饺子就做好了。我按照外婆的样子做了一个,外婆笑着说:“你做的饺子就像一个小懒虫。”我一看,呀!我做的饺子“肚子”扁扁的,躺在那里,像在“睡大觉”,而外婆做的像一个个精神抖擞的“士兵”,整齐地排着队伍。外婆又拿起一张饺子皮,慢慢地教我包饺子。我认真地看着,再次包了起来。第一个饺子的样子依旧很难看,但总算有点模样!接着就是第二个、第三个,功夫不负有心人,包得一个比一个好。外婆高兴地说:“有进步!”受到外婆的表扬,我又再接再厉,包了好几个。虽然脸上沾满了面粉,但心里却是美滋滋的。晚上年夜饭我吃得可香啦!

一个简单的包饺子,却含着一个道理,其实第一次就是成功的开头,只要你勇敢地迈出步伐,就会有成功的可能。因此,我要感谢亲爱的外婆,是她教我学做包饺子,也让我懂得了这个道理。

下饺子的心得体会篇7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一阵阵热闹的爆竹声中,我们又迎来了一个热闹的春节!

说到春节大家会想到什么呢?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贴上红对联,挂上红灯笼!辞旧迎新,一片喜气洋洋。那你们过春节吃饺子吗?

吃饺子是春节的重要习俗之一,妈妈早早的就从冰箱里把肉馅儿和饺子皮拿了出来,准备包饺子。我也嚷着要学包饺子,在妈妈的耐心指导下,我小心翼翼地把肉馅放到薄薄的饺子皮上面,然后在把肉馅和饺子皮之间的空隙捏紧。刚开始的时候,因为肉馅放的多,饺子的肚子鼓鼓的,很容易就裂了。这时候妈妈教我不要贪心,在多次失败后我终于可以把饺子包的紧还让饺子多了一些好看的花纹。不一会儿包了一盘,哈哈看着一个个又大又胖的饺子像一个个小士兵一样整齐排着队,心里喜滋滋的!

包完饺子,妈妈烧开水就把一个个饺子下锅了,不一会儿一个个又大又胖的“小士兵”飘起来,肚子鼓得圆圆的,妈妈说可以出锅了!

爸爸迫不及待把饺子住嘴里一塞,“哇”真好吃!爸爸说:“儿子,你包的饺子棒棒哒,给你点赞!”“爸爸你不是教我要做一件事情,就要努力把他做好吗?“我得意地说道。爸爸喜滋滋地说:“我越来越欣赏你做事的态度,看来你真是长大了!”这个春节,我们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在一起吃着香喷喷的饺子,看着春节晚会,很是开心!

美好的春节,美味的饺子到现在为止,我都念念不忘。一想起那饺子的味道,我就馋得口水就像瀑布一样流下来。你是不是也跟我一样喜欢这美味可口的饺子呢?是不是和我一样喜欢过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