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萤火观后感模板8篇

时间:2024-12-05 作者:Anonyme

通过写观后感,我们能够记录下影片带给我们的情感冲击和启示,观后感是记录看完一部影片后的感想,下面是365文档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咏萤火观后感模板8篇,感谢您的参阅。

咏萤火观后感模板8篇

咏萤火观后感篇1

寂寞的黑夜,忧伤的诉说着战争的故事,偶然,一丝微弱的亮光划过天际,似天使的到来却又伤悲的离去……

苦难的战争,拆散了幸福的家,击碎了年少的梦,揭露了自私的灵魂。

我不是个亲日者,也不崇拜日本,甚至带着憎恨,憎恨他们曾经对中国发起的惨无人道的战争,曾经对中国人民的侮辱和欺压,憎恨他们无耻的修改着历史……

可是,无论什么样,无论谁发起的战争,最受伤受苦的永远都是平民百姓。

影片里的兄妹感动着我们,家庭的温情感化着我们,战争的.残酷也感染着我们。

战争是统治阶层发起的,是他们在利益的驱动下,丢掉人最善良的本性,抹掉最后的良知而发动的。战败是他们反动的必然结果,也是历史的必然趋势,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也是真理。如果死掉的仅仅是那些有野心、残暴狠毒的人,如果战争摧残的仅仅是那些制造战争的人和家园,那么我们真的应该拍手称快!

无奈现实不是幻想,战争也不是谈判,终究是底层的人民是最大的受害者。

影片从一开始到最后,赚了自己很多的眼泪,不是我不爱国,也不是我不恨日本,只是自己残存的良知还提醒着自己同情这根弦。

无论社会怎样进步,无论历史怎么沧桑,战争留下的永远都是那么的触目惊心。

当萤火虫的点点星光再次点燃夜空的时候,我们不求永恒,只求和平。

咏萤火观后感篇2

再见萤火虫,再见那漫天飞舞的美丽,少年和他的妹妹在这温馨的萤光中安睡在这萤火虫的墓地中,永远的,幸福的,安睡着。

萤火虫之墓是1988年由吉卜力工作室制作的日本动画。内容是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的神户周边为舞台,描写父母双亡的兄妹二人清太和节子艰难求生的悲伤故事,情节催人泪下。但这同时也是一部倍受争议的作品,一边令人感动着,但作为中国人看完后思考时却又有愤怒。

看完这部电影首先是被感动的一塌糊,虽然一开始就知道这是一个悲剧。但当悲剧终于落下帷幕的时候,泪水还是不能抑制地满溢眼框,直到泪流满面。再见萤火虫,再见那漫天飞舞的美丽,少年和他的妹妹在这温馨的萤光中安睡在这萤火虫的墓地中,永远的,幸福的,安睡着。没有母亲面目全非的尸体,没有杳无音讯的父亲的死讯,没有被夷为平地的家园,也没有指桑骂槐的亲戚的白眼……再没有人可以打扰他们,再没有人可以打扰他们的安宁,这用生命才换来的安宁!

以死亡开始,以死亡结束。自始至终贯穿全剧的悲哀,如丝如缕缠绕着,让人心境犹如沉入厚重的泥潭,整个人消融在弥漫的情感中。而在结尾的那一刻,在明知道的死亡来临的那一刻,黑沉沉的一片悲哀爆发,把人死死地压住令人几欲窒息。飞舞萦绕的萤火虫,企盼永远不会吃光的糖罐,最后一起甜蜜分享的西瓜,放在衣服口袋里的揉皱了的爸爸的照片,生活能给予他们的也只有这些。

注视着灯火通明的城市,兄妹俩安详地睡去,那个糖罐此刻再也不会空了,伴随着永远的糖果的声响,一个普通少年,他只想养活自己的妹妹、和妹妹一起追逐那点美丽的萤火。但,在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里,实现他愿望的唯一方式只能是——死亡!

色调灰暗,充满了悲凉无奈的气氛。漫天萤火的美丽更加反衬出战争的残酷以及带给人类身体以及心灵的伤害。发动这场战争的人类啊,你们有多么的愚蠢,你们又多么的冷酷和残忍!无论以什么名义所进行的战争,它所带给人民的,永远是不尽的悲哀和刻骨铭心的伤痛呢!而活着的我们,是否应该不断地进行反思和祈祷呢?反思战争,反思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伤痛,祈祷和平,祈祷和平永远不要再跑掉。

虽然《萤火虫》这部片子的主题是控诉战争,可是难以避免再现军国主义的魂。让人看完后反思时不由得觉得不舒服。比如那个剖腹的军人。比如哥哥在得知日本战败后的无望呐喊。也许是因为片子的背景是发生在日本战败后吧,如果把这对兄妹换成中国人,相信我对这部电影的感觉就会截然不同,所以说我终究不能摆脱联想。

?萤火虫》是一部不考虑政治环境的影片,它以平民为基础,这也是高畑勋作品的特点,呼吁和平没有错,以老百姓的眼光来看待事物也无可厚非,歌颂爱与正义也是应该的,可是,对战争起因的反省和控诉也是重要的。

?萤火虫》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并不是一部完全适应了时代的反战作品,他只突出了战争中平民的悲剧,却缺乏对战争起因的描述,在这一点上,它绝对是失败的,没有顾及上爱国观众的感受正是它最为失败的地方。

一部作品总有优劣,感动者多基于对影片内容的理解,对主人公的同情;愤怒者则大多出于自己的历史观。但不考虑政治方面的原因,这部电影不失为是一部值得我学习的片子。

咏萤火观后感篇3

?萤火虫之墓》是一部看过一遍不忍心再看第二遍的杯具电影,影片讲述了战争受害者孤儿艰难求生的悲伤故事。

日美战争期间,敌机狂轰滥炸。14岁的清太背着年幼的妹妹小节到处逃命,躲进防空洞,可是母亲却被炸伤而死。他们二人被迫居住到婶婶家。清太瞒着妹妹,说妈妈在医院。婶婶得知清太的母亲已死,就给清太的父亲写信要钱,但他的父亲没有回信。婶婶嫌弃他们兄妹二人吃闲饭,就越来越苛刻。最终,清太与小节搬到了一个旧防空洞生活。

懂事的清太十分能干,他和活泼可爱的妹妹把防空洞变成了乐园。夜晚,无数萤火虫漫天飞舞。可是萤火虫只能存活一个夜晚。清太看见小节在埋死去的萤火虫,清太问小节:“你在干什么”小节难过地说:“我听婶婶说的,妈妈死了,也是这样埋得。”他们都哭了。

恶劣的环境使4岁的小节严重营养不良,并且起了湿疹,他们没钱看病买药。清太听说当海军军官的父亲早已经战死了,他心如刀割,悲痛欲绝。可怜的小节躺在防空洞里饿死了。不久,清太也饿死了。

这部电影十分感人,我悲痛得流出了眼泪。战争真是太可恶了,它让幸福美满的一家人全部死去。如果没有战争,清太和他的妹妹小节就会像我们一样无忧无虑的生活。

影片最终,无数萤火虫在空中飞舞,照亮了夜晚,可爱的小节拉着哥哥的手,欢乐的吃着糖果,漫天的萤火虫在飞舞,仿佛祝愿他们在天堂找到了幸福。

咏萤火观后感篇4

?萤火虫之墓》——战争的双方都需要反思

写在前面,首先澄清,《萤火虫之墓》是高畑勋的作品。好多人误认为他是宫崎骏的作品,呵呵,在那里我代老宫谢谢大家善意的误解~

催泪弹一般的电影很多,《泰坦尼克号》、《天堂电影院》、《恋恋笔记本》……但第一次让一部动画片感动的泪流不止,《萤火虫之墓》是第一部,一部日本动画片,一部日本人关于战争的动画片,一部日本关于侵略中国的战争的动画片形式的反思~

我虽然不是大德兰修女,但是我同样坚决的反对战争,不管是正义的战争还是邪恶的战争。只要是战争,那就必须是罪恶的~

这部影片就带给了一个新视角,让我们得以近距离观察发起罪恶的战争的邪恶侵略者国内的状况~影片没有任何束缚,完全按照导演的意图细致的表现出了战争出对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和人性的泯灭到人的最终死亡,不怕表现出不和谐的一面,我先赞一下。影片表现了亲戚从收留到厌恶到抛弃兄妹的过程,表现了人与人间的亲情在物质面前不堪一击;善良的.小兄妹,个性是哥哥,从一个善良懂事的孩子变成一个性格乖张的流浪汉,战争对人性的摧残和泯灭表现得淋漓尽致~

好吧,这就是被我们描述成有着吞并亚洲野心的日本,对于战争所做的思考。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无穷无尽的悲惨,但是日本同样十分惨烈。在战争中,是没有胜利者的。其实,兄妹的愿望和汶川灾民应对大地震时的愿望一样卑微,就是活下去。日本人做出了这样的反思,提醒自己战争是罪恶的,唤起广大民众对于和平的渴望。

透过影片,我发现日本是个善于剖析自己的民族,战后日本经济的腾飞说明了日本痛定思痛,发奋图强的品质。而我们反思战争,也不就应总是把目光盯住南京不放,如果总是像个弱者一样声讨侵略者种种不义,那说明我们还处在弱势,并没有真正的强大起来。如果我们总是跟随主流的宣传,抨击侵略者的暴行,那说明我们没有进行独立的思考。如果总把职责推给当时的执政党,细数当时的首都所遭受的惨痛蹂躏只能说明此刻的执政党并没有真正承担起自己的职责。

咏萤火观后感篇5

昨天看了一部动画电影《萤火虫之墓》。

“昭和20年9月21日晚,我死了。”这是动画电影《萤火虫之墓》的第一句台词。这句令人匪夷所思的话让我知道,这部影片一定上演了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

最令我难忘的一个镜头是:飞舞萦绕的萤火虫,企盼永远不会吃光的糖罐,最后一起甜蜜分享的西瓜,生活能给予他们的也只有这些了。注视着灯火通明的城市,兄妹俩安详地睡去,那个糖罐此刻再也不会空了,伴随着永远的糖果的声响,才感觉到原来死后的世界是这么的美好。

战争带来了什么?这个电影让我们感觉到了发动战争的一方同样会反受其害,战争伤害的最终是普通的人民。战争一打起来就会有轰炸,一旦某个家人不幸离去那么这个家庭的悲伤是一生都刻骨铭心的。如果失去的是青壮年,那么老的和小的生存也必然成为一个大难题。不禁要问为什么要有战争?战争带给了那边的人的家破人亡!战争也带给了自己人的妻离子散!就算谁胜利又有什么呢?可怜了那多么美好的亲情啊!

如果太多的战争,或许只有死亡才是幸福团聚,就像电影里在那个被远远抛出的空罐在空中旋转,翻腾,掉落在黑暗的草丛中。一点、两点,渐渐的,许多的萤火上升,飘浮,游动。微弱的冷光照亮已逝的妹妹,天真无邪的脸庞惊喜地看着生锈的糖罐,亲切熟悉的手拍了拍她的肩膀,那是来找她的哥哥,在车站倒下的男孩。终于又团聚了……

看这个悲剧的卡通片时,我想:最深的感情应该是患难与共吧!最难能可贵的欢乐应该是苦中作乐吧!在这部电影中将这两句话表现的淋漓尽致,我依然难以忘记那一幕又一幕感人都场面。

我们现在都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漫天萤火的美丽更加衬托出战争的残酷以及带给人类身体以及心灵的伤害。真的是令人悲哀!战争,它所带给人的,永远是不尽的悲哀和刻骨铭心的伤痛呢!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珍惜我们所拥有的生命,珍惜自己的亲人,珍惜我们的和平!

咏萤火观后感篇6

看过了这部电影,现在说说我的一些看法。影片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作为日本军国主义所发动战争的牺牲品的日本民众的对战争的态度以及普遍心理。

可能是作为老一代人的缘故,高畑勋并没有过多的去描述这场战争的背景,也许是认为这些事是不用过多交代的常识吧。但对于缺乏大战历史知识的年轻一代日本国人,在他们看到前人的忏悔时是否会明白其真意呢?他们应该先补上历史背景知识,再来观看该片,有人说该片是在控诉战争,我觉得这其实并不准确,它其实是在抨击导致战争的日本法西斯。影片以主人公14岁的清太和4岁妹妹节子—战争的直接受害者由生到死为主线,真实地呈现了二战中日本民众因生存而改变了人性中的美好,取而代之的是人在难以自保的情况下产生的自私。我并不想批判因食物短缺而愈发自私的妹俩的远房姨妈,相反,我还要肯定她的决绝,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活下去,她放弃了她所能放弃的一切。

影片以萤火虫为名,萤火虫本身即是一种寓意。战乱中的这对兄妹,就好像是黑夜里的萤火虫之光悄然的飞向那落寞结局……这样的场景赚取了许多感性的女生的眼泪,死亡是那么的可怕,活着的人对死去的人难免会有怜悯恻隐之心。

咏萤火观后感篇7

?萤火虫之墓》不但为我们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也生动的描绘了这样环境下人情的冷暖,当远方的姨妈得知兄妹两人的母亲已去世,又得不到作为海军军官的父亲的援助时,开始后悔收留这对孩子。夜晚的饭桌上,同样的一锅饭为兄妹俩盛的是锅中稀汤,而自己的儿女碗中的这是满满的食物,偏爱自己的孩子是人之常情,但做得如此露骨,连拿起饭碗准备吃饭的女儿,在看到身边只有四岁大的节子在喝着稀汤时,都红起了脸来。当兄妹俩最终被逼走时,姨妈那自私的嘴角冒出的最后一句话“我没勉强你们离开,是你们要走的。”但当她为兄妹俩的离开而得以的准备回屋时,却听得4岁节子欢快的笑声。

随着生活的日益艰苦,节子的身体渐渐垮了下来,当哥哥背着病重的妹妹来到医院时,却只是得来了“只是营养不良”这样的答复,“回去多吃点有营养的就行了”听得这话气得清太嚷道“我连吃的吃不饱,还能说什么营养!”在这样饱经战乱的年代,甚至连瓶抗生素的难以找到。

看着往日活泼可爱的妹妹一日比一日的消瘦憔悴的身体,观众的心也好似青苔一样的难受,就好象上面放了块铅石,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咏萤火观后感篇8

?萤火虫之墓》是讲有一家人不幸遭到了空袭,结果只有哥哥和妹妹存活了下来。他们无家可归,只好躲到阿姨家里去。可后来又被赶出了家门,他们俩只好躲到一个山洞里。山洞很黑,晚上,他们去捉萤火虫,给山洞,照明。可是到了第二天,萤火虫都死掉了,妹妹很伤心。后来,妹妹因为营养不足,患了一场病,哥哥为了妹妹,花光了家里的钱,为妹妹买有营养的东西吃。没钱的时候,哥哥甚至跑到别人家里去偷一些蔬菜,为妹妹补充营养。可是这些食物也不能为妹妹补充足够的营养。过了几天,妹妹病死在山洞里,哥哥非常伤心,哭了一个晚上。

看了这个故事,我觉得非常感动。哥哥和妹妹在晚上见到萤火虫,就像见到了在逃脱战争的希望。那小小的萤火虫竟然能发出闪闪的光芒,即使它只有一个晚上的生命,但它也要展现一个希望给哥哥和妹妹。要是没有战争,哥哥和妹妹就不用整天在战争的环境中躲来躲去,日子就可以在家里高高兴兴、平平安安地过下去。可如今战火的硝烟弥漫,害得哥哥和妹妹成天躲来躲去。我们不要战争,不要战争的恶魔。我们要和平,要让我们的日子像春天的花朵那样美丽,那样鲜艳。比起我们,我们的生活比他们幸福多了,要是他们能像我们这样生存在和平的年代,那么,他们就不会受到这么悲惨的环境,他们还能快快乐乐、幸幸福福地生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