氓和孔雀东南飞读后感8篇

时间:2024-01-07 作者:Lonesome

读后感是一面镜子,可以反映出我们的思维和情感,通过读后感,我可以展示我对文学作品的独特视角和理解,以下是365文档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氓和孔雀东南飞读后感8篇,供大家参考。

氓和孔雀东南飞读后感8篇

氓和孔雀东南飞读后感篇1

?孔雀东南飞》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凄美哀怨的爱情故事。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中,使一对追求真爱追求幸福的人,放弃了对生命的执著,本应双宿双栖的比翼鸟订下了“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的殉情决心。最终,刘兰芝在太守府“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焦仲卿自家院里“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千百年来,文人骚客莫不唏嘘,掬一把同情泪“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读罢此文,我在伤感的同时,也不免产生疑问:难道封建礼教下的社会就不允许蒲草“韧如丝”,磐石沉重而不转移吗?即使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就可以“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了吗?要知道,生命对我们只有一次,生命是一个不容置疑的单方向的存在;心若在,梦就在,但我们的生命不能从头再来。

古人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我们没有权利毁坏它——即使你历尽磨难,双手布满老茧;即使你歧路彷徨,山穷水尽;即使你失去前路,天空塌陷。朋友,我记得《读者》有这样一篇文章,一个青年在又一次遭受爱情打击之后,他绝望了,他回忆自己人生中的种种不幸:父母早逝,学业不成,工作无着,爱情又如此不景气,他质问上帝命运的不公,觉得失去了生存的意义,决定了结自己的一生。当他走上悬崖,忽然想到:我连死都不怕,难道害怕活吗?于是他又决定活下来。我深深佩服这个小伙子活下来的勇气,阳光总在风雨后——其实人生总免不了风风雨雨、坎坎坷坷,如果因了一点点不如意就怨天尤人就呼天抢地就寻死觅活,那么生活会是多么单薄与脆弱。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在焦仲卿周围有老母的爱,有妻子的爱,有兄妹之间的爱——生活给予他的已经够多的`了。可惜,他亲自扼杀了自己的生命——他无缘看到那风雨中的彩虹,那风雨过后的铿锵玫瑰!

常常由衷赞叹傲霜斗雪的艳艳红梅,她的生命代表了一种执著与顽强;常常敬佩韩愈笔下的遥看而近却无的“天街小草”,她的生命来自一种对生存的强烈渴望;常常因为读了《安妮日记》为小主人公——那个犹太小女孩安妮掬一把同情的泪水,她的离去是多么无奈、恐惧,她曾经是那么热爱生命,那么渴望生存。古往今来,综观历史,凡有所作为的伟人,凡顶天立地有本事的大英雄大豪杰,无一不是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人。列宁即使在弥留之际,还要求夫人科鲁蒲斯卡亚为他朗诵欧·亨利的《热爱生命》,这位伟人临终前还要与病魔斗争,赢得微弱的生命。曾经是“垮掉的一代”作家海明威,在哈瓦那听说渔人桑地亚哥勇斗大鱼的故事后,激起他那久违的激情创作了《老人与海》,那一句名言:人,可以被消灭,但不可以被打败!是的,人是不可以被打败的!苟活者会看到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会愤然而前行!

热爱生活吧。宜将剩勇爱生活,不可沽名学焦刘。 。

氓和孔雀东南飞读后感篇2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一把辛酸泪,铸就了爱情的至死不渝;泪眼问天,抒发了内心的激愤;举身赴清池,执着见证爱情的誓言;哭号百转,只为仲卿独守闺房......

谁的旋律,将谁缠绕?谁的凄凉,让谁断肠?纵有万般真情,都会弥漫在暗淡的黑夜中。当思念化成灰烬,我仿佛看到了兰芝的无奈,当世界依然萦绕在你的脸颊,一切的一切,都将从顺入流。于是乎,我感慨道: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也许仲卿与兰芝的“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在后人眼里不过是过眼云烟,什麽山盟海誓,什麽至死不渝,都是一席空话。

如果说西方的爱情故事《罗密欧与朱丽叶》是爱情的史诗,那么中国的《孔雀东南飞》将是爱情追逐的绝唱。孔雀东南飞,飞到天涯纵不回。千般的缠绵爱恋,柔情的相思只为彼此能够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刘兰芝深赴黄泉,焦仲卿自挂东南枝,义无反顾反抗对不公平命运的束缚。为爱情,为自由,他们不惜一切,这是何等的倔强啊!应该说,这是对爱情倔强的追求。但无情的偏见,蛮横的剥夺了一个柔弱女子爱与被爱的权利。

一朝为情死,万念皆下情啊!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痴心,都将成为虚无。即使是无,也要固守爱情的忠贞不渝。“人世间有百媚千红,我独爱你哪一种”今生今世的诺言,亘古不变。

兰芝啊!汝何所惧?即使黑暗中的爱情,我相信,真情的曙光会驱逐一切。从古至今,“不守妇道,红杏出墙”诸多都是在形容你,但我相信你的坚强,只要自己做过的,都会无怨无悔。千般恋爱万种情,一切尽在不言中。纵然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你宁死不再嫁,只为仲卿对你许下的`承诺,你的专情,你的专一,让我倾佩。

仲卿的爱,枝头空。似乎又重演了《梁祝》的凄惨。你爱兰芝,爱的无怨无悔。你对她许下的“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绝”的誓言,让我置身在封建社会看到了你的执着,看到了你对爱情的追求。但在当时,你的“孝道”未免对兰芝有些残忍吧!你尊你的老母,但又将兰芝置身何处呢?我也许不是你,不能体会你的心情。兰芝只是一个女人,作为一个女人,最不能承受的便是自己最爱的人手里的一纸休书。如果在现代,我相信你对兰芝,一定是不离不弃,对吗?

但求真心以对今生何惧何悔?时间在老去。那时的花开,那时的刹那芳华,我们目光集聚,没有别离!青山依旧在,真情万古存。棒打鸳鸯,说到底就是一种现实的罪过,这种罪过拆散了多少有情人!我,来不及陪你一世,来不及问你什么是永恒,甚至还来不及哭泣,你就这样悄然而走,头也不回......

君泪盈,妾泪盈,

洛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

氓和孔雀东南飞读后感篇3

(一)情节波澜曲折,跌宕起伏。

作者在故事的开头设置了尖锐的矛盾冲突:聪明能干、心灵手巧的刘兰芝和焦仲卿两人感情深厚,但为婆婆不容,一定要赶其回家。在这种矛盾冲突中,仲卿希望能够缓解矛盾,于是百般求告,但矛盾不仅未得到丝毫缓解,反遭母亲捶床痛骂。仲卿迫于无奈,只得让兰芝暂回家门。话别之时,两人相约誓不相负。兰芝回家后,母亲见到不请自归的女儿,十分震惊,后经兰芝解释,这才谅解。但不久,县令、太守相继为儿子求婚,兰芝不为所动,一一回绝。但其兄为了攀结权贵,步步相逼,这样使矛盾进一步激化。兰芝被迫之下选择允婚,其实已作了以死抗争的打算。仲卿闻讯,责问兰芝,兰芝道出真情,许下诺言,并约定黄泉相见。结婚当晚兰芝投河自尽,仲卿听后也吊死树下。他们以死抗争的方式将矛盾推向了最高峰。最后两家求得合葬,葬后两人双双化鸟,告诫世人。

二、叙事双线交替,缜密紧凑。

采用双线交替推进的方式。

第一条线索围绕刘焦两家的家庭矛盾冲突展开。仲卿求母,是焦母的专横和仲卿的软弱的第一次冲突;兰芝辞婆,是焦母的无情和兰芝的斗争的第二次冲突;兰芝拒婚,是兰芝的忠贞与其兄的虚荣的第三次冲突;仲卿别母,是焦母的顽固与仲卿守约的第四次冲突。这四次冲突,实际是一场迫害与反迫害的斗争,且演绎得一次比一次激烈,直至双双殉情。

第二条线索是围绕兰芝与仲卿矢志不渝的爱情铺展的。这条线索建立在上述矛盾冲突的基础上。

第一次是仲卿求母失败后,与兰芝的临别,反映了两人浓厚深切的恋情;

第二次是兰芝辞婆后,与仲卿的话别,抒写了他们真挚坚定的感情;

第三次是兰芝拒婚后,与仲卿的诀别,刻画了他们生死相依的爱情。

这两条线索,交替发展,完整紧凑地完成了故事的叙述及人物命运的交代。另外,结构上呼应映衬。如不同场合中两次出现的蒲苇磐石的比喻,加深了读者对刘焦夫妇爱情坚贞的认识。又如兰芝分别时对其兄“性行暴如雷”的担忧,焦母“东家美女”的引诱,在诗中也暗伏、照应,显示了结构的缜密。

三、主题钩深致远,蕴藉宽广。

从兰芝和仲卿两人的角度看,这是性格的悲剧。兰芝不仅美丽善良,而且外柔内刚,所以当她面对独断专行的婆婆,性行暴戾的哥哥也决不屈服。仲卿官宦世家,从小生活在母亲的淫威之中,养成了懦弱无能的性格,所以当他面对母亲的威逼,就决定了他不可能主动争取婚姻的幸福。从焦母和刘兄两人的角度看,这是社会的悲剧。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东汉,儒家经义中的“孝”充当着捍卫封建礼教,维护封建家长权威的坚实堤坝。所以焦母能用高压政策对待儿媳,刘兄能用威逼手段胁迫兰芝,将他们双双推向了婚姻的坟墓。从这个角度看,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实质充当了杀害他们的刽子手,它们不仅摧残了美满幸福的婚姻,更是扼杀了善良纯朴的天性。从兰芝和仲卿死后双双化鸟的这一角度看,故事带有神话色彩,它寄托了人民群众追求恋爱自由、生活幸福美好的强烈愿望

氓和孔雀东南飞读后感篇4

看完《孔雀东南飞》,心中一片戚然,“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移”坚定凄楚的誓言穿越了时空,时常回响于耳畔。

千百年过去了,读着《孔雀东南飞》,仿佛还能看见美丽勤劳妇女工作的身影;还能看见面目深沉的婆婆责备媳妇的情形:还能看见软弱无能的府吏跪在床前哀求的表情;仿佛还能听见妇女与府吏别时的信誓旦旦。媒人来了,妇女为了爱情,为了誓言,毅然“揽裙拖丝屐,举身赴清池。”成就了一段惊天动地的爱情悲剧。 美丽勤劳的妇女是谁?兰芝是也。一个愿意为爱情而牺牲的人,她与焦仲卿是真心相爱的。但因为焦母,自己的父母兄长,她走上了绝路。兰芝死去了,她的死不是一种逃避,而是一种解脱;她的死不是懦弱,而是刚强的另一种诠释。

兰芝,死去千百年了,但她那对爱情的坚贞不移的精神却活到现在,播撒在神州的每一个角落,感动着每一个炎黄子孙。兰芝的死令人感到惋惜,但死或许是最好的办法,更能展现她对爱情的忠贞,对自我的解脱,而这也许就是她唯一的选择。

既然兰芝之死是那么令人惋惜的,那兰芝之死又是谁的错呢?焦母?还是兰芝的父母兄长?这一直都是人们所众说纷纭的。千百年过去了,人们终于晓得:兰芝之死是由于那个时代腐朽的封建制度所造成的,也就是说兰芝不过是那时代的一件牺牲品,有更多的兰芝在我们所不知年代悄然成了牺牲品。而兰芝算是幸运与幸福的那个,至少在今天还有人记得她,记得当年可歌可泣的爱情,为她愤愤不平。而更多的牺牲品甚至还说不出名字。对此,我无奈地说:“那是一个末世,是一个人吃人的道德制度下的末世。”

氓和孔雀东南飞读后感篇5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摘采蜜本一则一首超长的诗,讲了一个感人的故事。

焦仲卿是一个府吏,他的妻子刘兰芝一直不讨焦母的喜欢,一天事情恶化了,刘兰芝实在忍不住了,就对她丈夫说:“我嫁给你后苦练五年的本领,三天织五匹布还说太慢。”焦仲卿去劝说他妈妈,焦母说:“我早就看她不顺眼了,品质太差,动作太慢,把她休了!”焦仲卿辩驳道:“我天生苦命,好不容易得了个好妻子,这本是我三生有幸的事,可却要把她休掉,这。”焦母坚持要休掉刘兰芝,还说要重新给焦仲卿找个更好的。

伤心离别,刘兰芝道:“你好比巨大的'岩石,千百年不动摇,我好比柔韧的蒲苇,一时曲折。我妈妈和哥哥将我又许配给太守公子,我们永不分离的愿望可能无法实现了。”

这是一部古代家庭悲剧,仲卿和兰芝本来感情很好,只因焦母看媳妇不顺眼,就强迫儿子“开除”妻子。兰芝誓死不再嫁,可其兄长为了自己飞黄腾达,硬要妹妹嫁给太守五郎,最后两人愤而自杀。作者显然对吃人旧制度的封建思想的抨击,仲卿兰芝勇于向那万恶的旧制度斗争的精神给予最崇高的评价。

本文的人物也徐徐如生,仲卿兰芝好比巨石蒲苇,焦母刘兄一副势利嘴脸,可恶!

这篇文章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代表作,故事凄美、动人。

氓和孔雀东南飞读后感篇6

第一次读完>,真的没感觉,平静的如一汪死潭。爱情的悲剧太多,多得让人啧啧称奇。太完美的东西总是没人欣赏,如同给断臂的维纳斯加上双臂,那无疑是一个败笔。

死,是大多数悲剧中的一个比较完美的结局,活着,相思之苦会让你生不如死。有一句话叫做:百年修的同船渡,千年修的.共枕眠。如果非要找一个理由,那就是他们的道行不够深。刘兰芝这个形象,比较之下还是比较喜欢,我觉得她反抗焦母,只是一种无奈,或者自遣回家只是留一个较软弱的尊严,比起虞姬的乌江自刎,简直不值一提。他的心理活动很简单,爱情是纯洁的,容不得一点瑕疵,它可以为了爱去死,但又太多俗套。如果她真的是想反抗到底,那么死是一种懦弱的表现;如果她是一个忠孝的人,那么死又是一种不负责任。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爱一个人不一定要得到他,看着她得到幸福其实更是一种伟大的爱。只是有人将爱看得太自私,零距离接触,你只会看到它更多的缺点。距离不会让爱变得淡泊,只会让爱变得更无形,但你却随时能感觉到他的爱。如果刘兰芝能明白这些,他会觉得赴清池是多麽的不值。焦仲卿更不必自挂东南枝。

喜欢你并不怕别人爱你,但害怕你站在我面前心里却想着另一个人。所以即使刘兰芝嫁给了别人,但她还是爱着焦仲卿,而焦仲卿也同样忘不掉刘兰芝。这就足够了。爱不一定要海誓山盟,爱不一定要相依看夕阳西下。只要你爱过一个人,真心爱过,这就足够了。

思念一个人是幸福的,被人思念更是一种幸福,因为你知道在天涯海角,有一个人为你伤心为你流泪。

痴情并不一定等于殉情,殉情只能证明你爱一个人,但不能说明你比别人更爱她。有一种爱叫放手,为爱放弃地久天长。

时间在你的感叹和惋惜中划过,没有一丝痕迹。当你再读这篇文章时,发现时代变了,但爱情的忠贞没有变。忠,就是拿一把剑插在自己心里,当你选择忠的时候,你已替自己掘好了坟墓,只是不知道自己何时会掉进去而已。这时时间对你来说已毫无意义,因为结果早已注定。爱也如此,完美的爱太稀少,只能用泪水来弥补。

氓和孔雀东南飞读后感篇7

爱一个人需要什么?我说不出。但焦仲卿与刘兰芝会坚定的告诉你:这份感情需要全身心的付出,致死不愈的信念,真心的告白等等。不明白你发现没有,围绕在焦、刘身边的种种事端全都被一样东西所驱动和主宰,那就是人性中阴暗的一面,怀疑、猜忌、误解,无不一波未停一波又起的兴风起浪,这些渗透进他们的感情中,如不及时化解,后果是灾难性的。

由于焦仲卿之母的极度冷眼,嫁入焦府才两年的刘兰芝无奈的被遣回了娘家。对此,仲卿显的无能为力,在孝字当头的社会里,他选取了妥协。且不谈焦母与刘兰芝谁对谁错,单是焦仲卿为兰芝极力的袒护中,焦仲卿爱刘兰芝是有目共睹的。或许送走刘兰芝只是权宜之计,公务缠身的他实在无法顾及这家中变故,也许只想缓和一下局势的他,怎样也料想不到由此而引发的后果。从此人隔两地,两颗心也隔绝了。

根据其风俗,媳妇被婆家赶回娘家无异于被休弃了。在这种风气的定势下,在漫长而又消沉的岁月中,焦仲卿临别时给她的誓言与期望,犹如残留的烛光一样越来越暗。在家人的止不住的劝说再婚下,与内心里萌生的怀疑,种种的叠加,她最后支持不下去了。心神不定的她糊里糊涂的答应再婚。不要责备她,她仅仅只为了明白他还是爱她的么,他什么时候来接他?她是为了确定什么还是在试探什么,我想这场感情皆因此而暗淡下去。

当那个熟悉的声音划破夜空传来时,那种雨过天晴心,花怒放的情绪怎能不使兰芝欣喜若狂,奔出门去,两人深情对望时,兰芝的心结不复存在。但仲卿的话却深深刺痛了她“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悔恨不已的兰芝应对另一个误解,她无能为力,唯一死以证明她对仲卿爱之深,爱之烈,超越生死与时空。

结局是美满的,他们完成了他们认为最能保留这段感情的唯一方式。在临死前,他们心中不再疑惑,不再猜忌、误解。在此之后,那些曾令他们尝尽辛酸的东西将永远不会再撼动他们的感情了。

氓和孔雀东南飞读后感篇8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银河璀璨生,鹊桥语咽凝;君梦思霓裳,愿化连理枝;奈何桥相见,彼岸花中蝶;钗头凤一曲,叹尽情中事。

感情的水晶球被印着“封建礼教”的车轮碾碎,碎成千万片小的晶莹,那是恋人忧伤的泪滴,那是情侣千疮百孔的心,碎得悲伤,亦碎得迷人,那数万片清澈的水晶里闪烁着忠贞。感情的青鸟被名为“封建制度”的锁链圈在笼中,青鸟就犹如被折了双翅,那是有情人在渴望笼外的比翼双飞,那是有缘人在期盼终有一天能够断开自我身上的礼制枷锁,盼得忧虑,亦盼得心醉,那对双飞的渴望里包含着不屈不挠的勇敢反抗。杯具就是把完美的东西摔碎了给你看,杯具,悲得壮烈,悲得凄美,悲得惹人垂泪,却不是心伤。

兰芝美,美在情深意重,带着疾风中劲翠竹的忠贞刚毅,不然何来“君当作磐石,妾当做蒲苇”的山盟?织女美,美在坚贞不屈,带着冒风霜傲雪梅的情操傲骨,不然何来“莫云天上稀相见,犹胜人间去不回”的海誓?玉环美,美在娇羞文雅,带着碧池里媚芙蓉的清新优雅,不然何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期盼?英台美,美在大胆豪放,带着秋风瑟彩香菊的淡雅芳泽,不然何来“情深共生死,愿化双飞碟”的心甘情愿?破碎的感情也很美,美在爱的不完整。残缺的爱,如断臂的维纳斯,因为残缺才美,美得惊心动魄,美得令人窒息。

孔雀东南飞去,伴着“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的孤苦惆怅,却留下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爱的口碑,刻写着“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爱的永远忠贞。长啸一声,如鼓如筝,“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那是东南方向,孔雀高鸣。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梳洗将,玳瑁光,严妆精妙惜别郎;妾苦意,君伤离,蒲苇坚韧,磐石无移,依、依、依。

爱甚笃,情悲处,再披红妆泪连珠;孔雀飞,不复归,红豆相思,泪化成灰,悲、悲、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