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主题活动心得体会6篇

时间:2023-07-12 作者:Brave

通过写心得体会,大家从中能吸取不少的经验得到进步,当我们的内心拥有一定的收获之后,要学会整理好自己的感触,写一写心得体会,下面是365文档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毕业生主题活动心得体会6篇,感谢您的参阅。

毕业生主题活动心得体会篇1

2020年的春节,本该是阖家团圆的喜庆之时,却被“新型冠状病毒”的蔓延,给每个人心中带来一片阴霾。

病毒的来势汹汹,让我们措手不及。这是最漫长的一个假期,按理说,可以整天在家陪伴亲人,平时都收藏了许多来不及看的电影、没时间看的剧、静不下心读的书、放不下进取心玩的游戏,这个假期正好是消费它们的合适时刻,可是仿佛对这些都失去了兴趣,每天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查看疫情最新情况,家人之间的谈话也是祈祷疫情早日过去。比任何时候,我们上网的时间都要长,这是我们了解外面世界的最快途径,就连平时不喜欢“玩手机”的父母,也在努力学习用着便捷的工具去多了解现状。增加的数字揪着每一个国人的心。然而,在严峻的疫情面前,让我们感到温暖,让我们拥有战胜病魔的勇气的,除了我们伟大的祖国,还有在这个平凡世界中,在灾难面前逆行而上的英雄们。

在我们抱怨“宅家”真的太过于无聊的时候,家确是他们想回却回不去的地方。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最危险、感染几率就大的就是他们,然而,却没有人退缩,一封封印着手印要求上前线的“请战书”,有的医生为了节约医疗物资,更好的救治病患,穿上了“纸尿裤”进隔离病房,一去就是四个小时,那个剃光了美丽长发只为节省时间更好地工作的年轻护士,光头的她却比任何时候都美丽动人;在各个交通要道口堵卡设点排查的特警、交警、交管和协警,24小时确保各区域流动人员不交叉传播,那个21岁的协警小哥,在打电话给家人报平安后忍不住低声哭泣,然而有人来就赶紧扔下只扒了两嘴的盒饭,立马擦干眼泪投入工作;那些在疫情面前深入社区入户排查、宣传的工作人员,他们或许是政府工作人员,或许是街道办事处,或许是联防,或许只是志愿者,在面对很多人的不理解不配合的时候,他们没有怨言,仍旧一家一户排查到位;那个把自己五年的所有积蓄都捐给灾区人民的退休环卫工,面对记者的镜头,他只说了一句“不要采访我,这是我应该做的”,不知道这些钱是他多少个辛劳日夜辛苦攒下的;面对着要上前线的医生妻子,丈夫哭着大声说“只要你平安归来,我包一年的家务;八岁的孩子因为父母都在一线,每天独自买菜做饭照顾自己,懂事的像个大人;南京地铁口为警察送上口罩敬礼的小女孩,从土耳其人肉背回口罩送给高速路执勤民警的男子,把自己口罩给了买不到口罩乘坐列车的大妈的列车员,站在路边吃“盒饭年夜饭”的小汤山医院施工工人,在武汉街头高唱“歌唱祖国”为武汉人民打气的年轻小伙子,在国外奔波筹集医疗物资的海外侨胞……这些人,或许我们永远都不会知道他们的名字,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那就是“中国人”!

没有人生来勇敢,正因为被需要,才选择了逆风前行,坚定的履行职责。他们,都是这个平凡世界中不平凡的英雄!身为一个党员干部,在危难时刻,更是要把使命和担当扛在肩上,像这些英雄致敬和学习。

我们扎根于这个伟大的国度,无畏一切考验的淬炼,因为这是我们的梦想之地。

哪怕荆棘仍在,依然通向山顶,值得我们不停脚步,值得我们咬牙坚持。

今天立春,我相信,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这场阴霾一定会很快消散,因为在我们身后,有千千万万团结的国人,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毕业生主题活动心得体会篇2

四位主讲老师们的精彩课程,让我们更好的感受到什么中国力量,什么是中国精神,什么是时代的担当和责任,每位老师铿锵有力的讲述都深深打动着我,特别是冯秀君老师那句:不同的是战场,不变的是家国情!

的确,爱国就是最大的责任与担当,没有什么能够比拥有一颗纯粹的爱国之心、炽热的家国情怀更能让一个人坚定信念的去实现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我们广大青年是在每一个新时代的传承人,就像当年在父辈庇护下的孩子,成了如今的战力军,曾经是你,现在是我,薪火相传,担当着每一代年轻人的时代责任。抗击疫情,战胜疫情,需要信心,更需要每一个人的参与,对青年学生而言,这更是一次宝贵的现实历练和思想的洗礼,相信每个人都会有深刻的感悟,更能带给自己思想的升华和对生命真谛的领悟。我们的国家也同样如此,正如恩格斯所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在这样的疫情之下,对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城市,对我们的国家都是一次大考,只有经得住考验,才能创造更大的时代价值,展现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更快的实现我们伟大的中国梦。感恩祖国,感谢奋战在抗疫一线的人们,愿在每个人的努力之下,我们的国家早日战胜疫情,拥抱春天。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毕业生主题活动心得体会篇3

白驹过隙,转眼间,我成为了一名将要走向社会,离开学校的毕业生。站在校园内,我思绪万千,感触颇多。

走在母校的主干道上,呼吸着母校那熟悉而清新的空气,我想到了高中时的我们都曾经向往着大学、憧憬着大学、想象着自己进入大学的摸样,想到了我们曾经为自己理想大学而发奋学习的情景。今天,我们拥有了美好的四年大学生活,我们也接受了良好的高等教育,我们的内在涵养素质也得到了提高。回想四年的大学生活,我看到了自己曾经的稚嫩和懵懂,也看到了自己今天的成熟。记得四年前的我背着行李,不远万里来到邯郸,来到城建学院,我不会忘记那时各位老师给予我们的指引,告诉我们前进的方向和在大学应培养的能力。在郝书记的指引下,我加入了邓研会,在这个协会中,我的思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从原来的一问三不知到现在的对政治、专业科学知识的了解,从原来的稚嫩、懵懂到现在的成熟,总之,是邓研会启蒙了我,是邓研会指引着我,告诉着我前进的方向,努力的目标,从而使我成为一名合格的毕业生。

记忆中的大学四年,是忙碌的四年,是收获的四年,是愉快的四年,是见证我成长的四年,这里留下了我的足迹、我的踌躇、我的欢歌笑语。大一是轻狂的,藐视一切的,但我在老师和学哥、学姐的正确引领下,我不仅参加了邓研会,我还加入了城建学院的学生会,成为了一名学生会干事,开始了有趣的大学生活。在学生会工作中,我积极而有效的组织并参与各项活动,为自己为同学都带来了欢乐。在欢乐的同时,我并没有忘记一名学生的本色,那就是自己的学业,我始终坚持高中时的学习态度,利用好自己的时间去学习、去工作。由于自己学习成绩突出,工作积极,得到了各位老师和同学的信任,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也得以继续在学生会发展,成为了一名部长、副主席。现在想想,投身于学生会的工作,这不仅仅是一种对自己各方面能力的锻炼,也是一种获得新知识的机会,这里拥有朋友般的老师,这里拥有象哥哥、姐姐一样的学哥、学姐,这里拥有展现你自己的机会。因此,对于我来说,学生会是我成长的地方。我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参与,它会使你的大学充满精彩。写到这里,大家可能都会拥有这样的疑问,繁杂的学生会工作与自己紧张的学习会不会有交叉,会不会影响,会不会工作影响自己的学习?

今天,我也借此机会,用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工作不会影响学习。我在学生会待了将近三年的时间,一些东西是课本中学不到的,但我们要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要分配好各自的时间。在工作时我们要全身心的投入,要学会用最短的时间去完成最多的工作,也就是说要讲究效率、要有针对性(因为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人才);在完成工作后,我们要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中,要认真听课,认真领悟老师所讲的内容,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我认为我们只有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我们就不会“因西瓜而丢了芝麻”,就不会因工作而耽误了学习,也不会因学习而耽误工作。

打好疫情防控战,我们势在必得!

毕业生主题活动心得体会篇4

今天我收看了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感触颇深。我对新冠状病毒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对中国在疫情防控中的担当感到自豪。通过这场疫情,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重要性。

若论起事情的起因,许多人可能会说“这一切得从一只蝙蝠说起”,但我认为不然,试问,蝙蝠它有错吗?它是错在不该携带病毒,还是错在不该被人类吃掉?人类作为食物链的最顶端就可以为所欲为吗,最终玩火自焚却是愤愤不平地推卸责任:“这是蝙蝠的错”。

?流浪地球》里有言:“起初,没有人在意这一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猎人手中的枪在猎获动物的同时,也在消灭着自己生存的领地。枪响之后,没有赢家。

董卿在《主持人大赛》中曾说道:“伤害与被伤害,有时候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伤害他人,有时候也意味着在毁灭自己,即便你占尽了优势,也不可能为所欲为。人类破坏自然环境,同时也是在破坏一种和谐共生的平衡关系。平衡一旦打破,我们对大自然所造成的伤害最终也会反馈到人类自己身上。人类曾幼稚地以为自己能够通过“战胜自然”“攫取自然”来显示自身的力量,在自食其果之后,才开始醒悟:只有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能谋求人类自身的长远发展。

之前也曾看到一个脑洞大开的视频,将人类与动物的身份互换,车水马龙的闹市遍布直立行走的动物,而臭气熏天的垃圾场、臭水沟、仅存的一隅森林、北极的冰山一角,各处本是濒临灭绝生物的苟延残喘之地却变成了人类的栖息地。科技的不断发展需要无数的实验,同时需要经济的支持,视频中的公司为暴利疯狂地砍伐森林,而住在森林里的生物只能尖叫着逃跑,恐惧的眼神中透露着绝望。毋庸置疑,视频的结局是人类的灭绝。

呵,多么可笑荒诞却又十分正常的结局。这不仅是讽刺,我想更多的是警告和预见。若人类继续无知下去,那么对不起,枪响之后,没有赢家。

病毒无情人有情,在这一次没有硝烟的战争里,科学、勇气、信念是我们紧握的武器。痛定思痛,警钟长鸣,汇聚众志,必能成城,在痛苦之后,我们会变得更加坚强;在磨难之后,我们会变得更加勇敢;在绝望之后,更加理智的我们必将迎来更光明的希望。

毕业生主题活动心得体会篇5

大学是什么样的,完全取决于每一个人自己的选择。在读高中的时候,我对大学的幻想就像高中老师说的“现在辛苦一点,等到了大学就轻松了”,所以高中的三年我都是在努力用工的读书,想要在大学里面好好放松自己。可是当我走进大学的时候,才发现大学轻松的现象确实存在,但那必须要自己舍弃专业的学习才行,我虽然想大学里面好好玩,但这种选择并不是我想要的,所以我选择了继续用功。

刚刚进入大学的时候也试过每天睡觉睡到自然醒,每天上完课就四处玩耍不考虑作业的事情,但是我发现这种生活并不是适合我,因为我害怕自己做出了这样的选择,等我毕业走上社会的时候除了个毕业证其它的什么也没有学到,所以大学里面我还是做了我高中厌烦的事情——学习。大学的学习不是像高中那样,几年全都是在钻研那几门课,而是有很多的科目,出来专业课华还有其它杂七杂八的课,我觉得大学里面的课程主要是培养我们的能力的,所以他更偏向于全方位的,不仅仅要在专业能力上培养我们,在思想上、对职业的规划上都有设计,可能是学校想要将我们培养成一个全方位都有所发展的人才。但也是这样子,大学里面专业课的学习之在课堂上学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还需要我们自己课后的学习,这就是图书馆的作用了。

大学里面不仅仅是教知识,更像网络上说的那样,大学就是一个小型的社会,他有各种各样的组织、部门和社团,而且还都是学生自己管学生,所以我们要想在学校里面过的好一点,就可以去参加下这些学生组织,在里面锻炼一些实践能力,让自己有一定的实践经验,还可以让自己对于以后工作需要具备的素质有所了解。所以大学里面我加入了学生会的文娱部,在里面会需要策划活动,所以在大学里面我就学会了写策划方案,以及活动开展前的规划工作,可能这些是相对稚嫩的,但是让我对这些有所了解的话,就能够在我毕业后面对这些工作时不至于手足无措。

还有就是人际交往了,可能在大学里面的交往是最后一个交朋友没有那么多利益的影响了,大学里面的朋友都是能够跟你交心的人,当然这些看自己遇到的人了,至少我跟我的室友们都是相处的很好的,失恋的时候能够陪着喝醉,开心的时候能够一起庆祝的。大学里面,跟这群朋友真心相处,绝对会是自己以后的财富。

毕业生主题活动心得体会篇6

天我们班举行了一次以考研与就业为主题的班会,可想而知其主要类容主要围绕对于我们大学生当我们在未来的路上怎么选择,是先进入社会进行我们的职业生涯还是继续我们的学习之路“考研”为将来的职业生涯打下更坚实的基础。对于这次主题班会我感想很深刻,对于这个问题我自己也有一些自己的想法。

先说考研吧,除了支付时间成本外,还得考虑到两个变数:考上与考不上。如果考上了,还有一个机会成本的问题。此外,还有一个边际效用问题。

这就是说,当读研的人数很少时,其边际效用为大,二者成反比;当读研的人数增长时,尤其像现在这样迅猛增长时,你可能会想到毕业后的竞争激烈程度,那么读研预期的边际效用可能将随着在读人数的增加而递减。

如果考不上,那么,其机会成本与心理成本将增加,如果此时去找工作,机遇可能减少了许多。如果你看到那些成绩不如你的同学找到了比你好的工作,你的心理成本将上升,因为攀比之心从皆有之。其次,如果你准备明年再考,对挫败的恐惧也会增加你的心理成本。

那么,该如何选择,我以为,可以从这样两个方面去考虑:

方向定位。一般来说,家长比较喜欢为子女设定目标。但是,作为目标的实现者自己对这个目标有没有认同,这至关重要。如果没有,则目标难以实现,起码会使实现的过程少了许多快乐。如果能够实现,却很难充分享受实现所带来的快乐。因此,这种定位应该根据自己的长处和爱好来定,于是,这又出现了一个两难:刚上大学怎么知道自己的长处,而当你知道自己的长处后,时间却不长了。因此,在时间不可逆转的前提下,应该先定方向。但不管什么样的定位,我以为有两个方面值得我们去做:

一是培养起阅读的兴趣,这就需要增强自己的好奇心,因为兴趣总是以好奇心为基础的。对求知的事物的好奇心,常常会激发我们浓厚的兴趣,而兴趣所带来的动力是其他任何东西都无法比拟的。

就读书而言,不仅在于增长我们的知识面,更在于培养我们的学习能力:它包括归纳的能力、判断的能力、质疑的能力等等。这对于我们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毕业以后的工作甚至人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二是培养的我们表达能力。知识经济里,人与人的交往越来越频繁,而交往中使用的最主要的工具就是语言,尤其对于我们学校来说,它是以法学为主干的。毕业后大多从事司法和党政工作,这可是典型的与人打交道的工作。由于本人个人的偏好,我还比较倾向于鼓励大家喜爱辩论。因为无数事实充分证明,从功利的角度看,辩论不但能培养人的口头表达能力,更在于能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这一点,只要看看学校辩论队已经毕业工作的同学的情况就可以充分证明。

降低期望值。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正逐渐从身份本位走向能力本位。在本科学历逐渐增长的情况下,按照市场的供求关系,学历所包含的价值量正在逐渐降低,而对于能力的价值预期正逐渐提升。我有这样一个类比:学历如同电影院没有座位号的入场券,没有它肯定进不了影院,那么,你即使有再高审美能力也不行;但进去以后,要坐上理想的座位,还需要你的能力去竞争。这个时候,学历已不具有什么意义了。再则,当今大学生就业已没有了什么特殊性,以进入“大众化就业”时代,学校也不是专门培养什么“精神贵族”,而是培养有知识素质高的普通劳动者。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妨降低对自己的期望,把自己“混同于普通老百姓”。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样看似有点降低层次,但可以减轻我们的压力,而且有助于及时肯定自我。因为你的很小的进步都可以得到自我的及时肯定。这对于树立我们的自信心很重要,人的自信其实就是肯定自我,社会的肯定必须经过自我肯定才能转化为自信。而且要维系这种自信,还得不断地对自我进行肯定。降低期望值,并不等于降低对自己的要求,因为对自己要求严格,这也是人的发展所必需的。

考研与就业,看似两难,其实不难。关键在于你的人生目标定位,如果过于追求完美,不允许自己出错,则势必在面临选择时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则易导致两难境地;如果你不过于追求完美,而是追求过程的乐趣,则面临选择时,你会果断地作出决定,不会过多考虑这种选择的得失,因为人生本来就是不可知的,一切要在实践中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