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写作文时一定要选择贴近生活的素材,大家一定要多加注意作文的写作格式才行,365文档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初二年级第二单元作文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初二年级第二单元作文篇1
?西游记》是一篇长篇神魔小说,前七回讲孙悟空的身世和大闹天宫的故事,第八回介绍唐僧,交代西天取经这一中心事件的由来,第十三回到第一百回是小说的主题,讲述唐僧师徒取经路上战胜无数妖魔鬼怪,历经重重磨难,终于到达西天,取回真经的故事。
小说中,孙悟空不怕困难,无所畏惧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独臂女孩张超凡因为天生不完整的左臂,她告诉我们:“我必须优秀,即使比别人付出多几倍的努力,也要活出个样儿来!”受父亲影响的张超凡,从小学习国画和书法,年少时便开始崭露头角,有一个星期她带回四个获奖证书,后来她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学,研习写意画鸟专业,如今的张超凡是周围人眼中的“天使”和“达人”,有人甚至称她为“东方维纳斯”。作为一个天生残疾的女孩,她骨子里的那份坚强勇敢,不怕困难,无所畏惧远远超过了常人,一份信念,让她成为自信的标杆。
每一个人的人生经历有所不同,所以每个人看《西游记》的感悟也会不同。如果把唐僧师徒四人取经之路比作我们的成长之路,那九九八十一难一定就是我们成长道路上遇到的挫折与磨难,而那些妖魔鬼怪就好比我们心中不好的念想,如果稍一松懈,就会误入歧途,既影响了自己,又影响了他人,而那九九八十一难的成功通过,就好比我们用自己的智慧战胜了我们成长路上的种种困难与磨难。
在抛开西游记的宗教外衣下,对今天的青少年来说,这部小说也许更像一个励志故事:人生就要有所追求,为实现理想而披荆斩棘,不畏任何艰难险阻,以超强的韧劲和斗志战胜一切困难,直至胜利的终点。
初二年级第二单元作文篇2
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在一个小广场上,一场小小足球赛打响了。
双方各取名为红队和蓝队。
比赛开始了,红队先发球。支持红队的观众喊道:“红队加油!红队必胜!”支持蓝队的观众也不甘示弱:“打倒红队!蓝队加油!”只见红队前锋一脚把球踢到红队后卫那儿去,然后急忙跑到蓝队守门员前面,再招手示意队友将球踢到他这儿来,红队后卫便急忙一踢,踢到红队前锋那儿,蓝队后卫急忙抢球。只见红队前锋一转身,架好踢球的姿势,使劲一踢,蓝队守门员往前一扑,想压住红队前锋踢出去的球,可是,已经晚了,足球从蓝队守门员的身下“冲”了进去,进了球门。支持红队的观众都欢呼起来,口号声变得更大:“红队加油!红队必胜!”现在该蓝队发球了。蓝队前锋边踢着球,边跑向红队球门,蓝队中锋紧跟其后。红队开始骄傲,觉得蓝队只是天真地跑在自己守门员面前踢一脚而已,但事情并不是这样。红队中锋发现蓝队前锋已经跑到自己守门员前了,便急忙去抢球,但蓝队前锋并不让红队中锋抢自己掌控的'球,而是把球传到紧跟其后的蓝队中锋那儿。只见,除了红队守门员外,其他红队队员都去抢蓝队中锋的球,蓝队中锋见时机到了,急忙把足球踢到站在红队守门员前的蓝队前锋,然后前锋再来一个“回身踢”,一脚把球踢进了红队球门里,红队守门员还在那儿站着发愣。支持蓝队的人欢呼着、沸腾着,继续喊着口号“打倒红队,蓝队加油!”
最后一局是决胜局。红队以第一局的优势,第一个发球。只见红队前锋往空中使劲一踢,足球飞上了天空,红、蓝双方的前锋都拿自己的头去顶天空中的足球,最后足球落在蓝队中锋脚夫下。红队前、中锋都去拦截,但蓝队中锋却把足球传到前锋那儿,前锋急忙跑到红队守门员前,使劲儿一踢,幸好红队守门员这次眼疾手快,拦信了蓝队前锋踢的球。红队守门员把球使劲儿一踢,踢到了离蓝队守门员最近的红队中锋脚下,红队中锋急忙向蓝队守门员方向跑,不过还是在传球过程中,被蓝队后卫给抢去了。蓝队后卫急忙把球传红前锋,大意的蓝队前锋不小心把球踢到了红队前锋脚下,前锋急忙跑向蓝队守门员那里。红队前锋心想:“不能再犯中锋那样的错误了。”便小心地跑到蓝队守门员面前,用力一踢,给对方致使的一球,最后,球终于进了。红队队员们大声叫着:“我们胜利了!”红队支持者也高兴地跳了起来。
就这样,一场小小的足球赛结束了。
初二年级第二单元作文篇3
童年,是一个美好的时段,它是人一生中的一场梦,只有梦醒后才能慢慢回忆其中的快乐。从走路到牙牙学语,再到步入学堂都是梦中一个个精彩瞬间。一双双明澈的眼睛,一张张纯净的笑脸,便构成了两个字——童年。
小时候,迷恋西瓜,现在长大了有时还会怀念那种透心凉的感觉。
夏日里,余日的光辉沉入天角,燥热也渐渐消失了!忽然闻到了西瓜的清香,时强时弱,若有若无,坐在小板凳上,乌黑的眼睛直溜溜地盯着那块西瓜上。想:赶紧把这块西瓜切了吧?我已经等的迫不及待了。西瓜的甜香味弥漫着我。小的时候总会把西瓜摔烂,然后再拿起来吃,不一会儿西瓜就被我吃完了。
夏天也是个吃冰淇淋的季节,妈妈总会买些冰淇淋粉放在那里,让我们自己做。开始还不太熟练,现在已经熟能生生巧了,一口一个那儿时的快乐,是我们现在体会不到的。
到了冬天,大雪纷飞,我们总会包裹的严严实实,在外面享受着雪飘落下来的感觉,一会儿血就会给大地铺上一层厚厚的衣服。我们要开始堆雪人了,先把雪搓成一个球,再在雪地上滚来滚去,一会儿就成了一个大大的雪球,可以把这个当做雪人的身体,同样的方法,再做一个比她小一圈的头,用我们的想象力再插上一些雪人的鼻子。一个雪人就做好了。
童年太美好了,真香,再有一个这样的童年!
童年的我们就是这么的纯朴,现在是体会不到那时的快乐!
初二年级第二单元作文篇4
在爆竹声中,咱们迎来了中国人最盛大的节曰——春节,家家喜气洋洋,挂上红红的灯笼,贴上红红的春联,忙忙碌碌……
今天是年三十,一大早,咱就和爸爸妈妈一起回奶奶家。坐车的时候,咱突然想起:咱从小到大还从来没有回过咱的老家——-湛江呢。老家过年会是什么样子呢?有哪些习俗呢?今天,咱一定要问问爷爷。
知道了咱的问题后,爷爷便给咱讲了起来:“在咱们老家,除夕有三件事必做:贴春联、团年饭、守岁和压岁钱。除夕是一年最后的一天,午后每家每户开始贴春联。贴春联的同时,湛江人还有贴门神、年画,倒贴“福”字的习俗。门神贴在两扇大门,传统都是历史上的一些显赫人物,威武有杀气,达辟邪挡灾,倒贴“福”字则把大大小小的福字,倒贴在墙壁、门楣、房门,表示“福气已到”。”
“除夕的“团年饭”,湛江人十分注重,也叫“吃年饭”,除合家团圆、聚天伦之乐外,也祈求一家大小平安,故多远工作的人都尽力赶回来过年。团年饭是过春节的重头戏,不但丰富多彩,而且很讲究意头。习俗吃团年饭前先祭祖或拜神,香烛烧完才开饭。席上一般有鸡、鱼、蚝豉、生菜、腐竹、蒜等以求吉利。而且,在咱们老家,年夜饭还必须有这两道菜:蒜苗炒肉和白斩鸡。湛江有的地方还流行吃团年饭时,遇上远行的人未归,则桌上摆未归人的座位及碗筷,像征团聚,以示怀念。若有新婚夫妇,也多摆一副碗筷,取来年添丁吉意。团年这顿饭,一般故意多做些,吃不完,留到明年,表示丰盛有余有剩。”
“午夜12时,父母长辈叫醒小孩起床,踏新年地,穿新衣服,给压岁钱。压岁钱,湛江俗称“穿衫带”,多数称“利是”,讨压岁钱称为“逗利是”。由长者给后辈,以儿童为主,未结婚的成人与儿童同等看待,也可收取。压岁钱意在镇压邪崇,希望小孩快高长大,聪明进步。守岁在湛江的一些农村尚流行,子时一到,炮竹齐鸣。而今城市以看中央台春节联欢晚会电视取代守岁,看完联欢节目已踏入新的一年。”
听完了爷爷的讲述,咱终于知道了湛江春节的习俗,也增长了许多知识,将来有机会,咱一定要去咱的老家湛江看看。
初二年级第二单元作文篇5
“民以食为天”。这是中国的一句古话。说起吃来,我最喜欢的是我们家乡潮州的小吃,总是让我勾起一个个美好的回忆。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冬节里的一次次关于“吃”的往事。
冬节过小年在我们那里是个大节日,在二十四节气的最后一个节气——冬至,过了冬至就预示着旧年即将过去新年又要来临。要办很多东西来庆祝,我最喜欢的还是小吃“甜圆”。“甜圆”可是冬节的主角,一年只此一次,家家户户必须吃,大人对小孩说:吃过“冬节圆”,又长一岁了。
听爸爸说,以前家家户户自己做“圆”。做“圆”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工作大概从几天前就开始了。每家每户买来糯米,然后小城里的人就开始忙开了。听说爸爸小时候巷子里只有一台“地臼”——这种臼使用脚踩着臼槌捶谷物的。每当这个时候“地臼”发出的“咚咚”声就响个不停,每家每户的大人们都带着自家的糯米来到这里捶。直到变成粉末之后,才能把它装回家。
在冬节的前一天晚上,这可是一个有意思的时刻,全家老少必须团聚在一起“搓甜圆”。大家分工合作。首先,大人们对糯米粉“加工处理”,将糯米粉加上温水形成一种粘粘的固体,用手不断的掺和,直到形成一个面团。然后将面团带到餐桌上。一家的老老少少已经围坐在餐桌边摩拳擦掌了。之后一家子忙起来了:首先将糯米团捏成一个个“圆”,做法有点像挤牛肉丸。然后将它搓圆。大家分工合作,像一条工厂流水线。由于全家老少手大小不一,所以搓出来的“圆”大小也不一样,我们对这方面可有讲究,越是搓的大小不一参差不齐越好,这叫“父子公孙圆”。一个个做好的白白胖胖的小家伙被均匀地放在铺着糯米粉的筐里。一锅热腾腾的开水已经在等着它们了。最大的几个圆成为“落汤钱”,是拿来祭祖的,一个个肥肥胖胖的,很可爱。“探完了汤”之后,将它们捞起来,装入另一个锅,边煮边加入白糖,白芝麻和粉红色的爆米。之后就可以装入一个个大大小小的碗了。大家肯定等不及他们的劳动成果了,纷纷抢着碗围坐在一起吃起来,小孩子最占便宜了。不一会儿,所有的“甜圆”都被吃个精光,连汤汁都一滴不剩。只有那几个有福气的“落汤钱”还稳端端地屹立在那里。它们先要在冬节里给祖先“吃个饱”,但最终的归宿还是那些子孙们。现在想起来,还真是“大饱口福”啊!
如今冬节里潮州城内到处都有大摊小摊的买“圆”店,我们不需要自己做就能吃到“圆”了。可是当年的那些老老少少团聚在搓“圆”吃“圆”的时光还残留在老一辈的心中。像北方人团聚包饺子吃饺子守岁一样,我们这边过小年做“圆”吃“圆”像是在“守小岁”,其实就是一段团聚的时光和一段美好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