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野味"倡议书5篇

时间:2023-03-24 作者:Gourmand

倡议书的出发点是希望得到大家一起响应,倡议书是指倡导某项事件而编写的号召性应用文种,下面是九九公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拒绝野味"倡议书5篇,感谢您的参阅。

"拒绝野味"倡议书篇1

亲爱的同胞们:

20__的到来伴随着长鸣的警钟,新型冠状病毒肆虐扩散,从武汉蔓延到全国,数以万计的患者被送到医院,几度脱销的口罩,68元一斤的白菜,以往过年时道路上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被灰和尘土代替,所有人都被困在家中。

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显而易见,“这一切还要从一只蝙蝠说起”,但真的是因为蝙蝠的错吗?众所周知,蝙蝠又黑又丑,它已经尽力长成不像食材的样子,但这没有阻止它被吃掉的命运。蝙蝠并没有错,错在吃它的人,错在对规则的无视,错在对自然没有敬畏,而自然又一次惩罚了我们。如果我们不加强防范意识,不达成共识并行动,那么下一次,也许依然会因为你我的一点侥幸再次重复灾难。

鉴于此,我发出以下倡议:

一.敬畏自然,拒绝野味,绝不只是一句口头禅,而应发自内心的,切切实实去做。不食用野生动物,并且监督和劝导家人和朋友不食用野生动物,不使用野生动物制品,不养笼中鸟,爱护每一个地球上的生命,和谐相处。

二.爱护大自然的每一片土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类发展的脚步与环境保护应该并行,我们应当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三.做生态文明的践行者。从我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提倡低碳生活,积极参与养绿护绿、环境治理、卫生清扫等活动,自觉使用各种环保材料,节约用水用电,抵制白色污染,参与绿色出行,让保护生态成为自觉行动。

四.做生态文明的传播者。宣传环保、带动他人,做生态文明新风的倡导者。

努力学习环保知识,主动增强环保意识,倡导文明行为,爱护生命,积极组织、参加环保有关的少先队实践活动,大力宣传环保知识,对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行为进行劝阻。

杜牧曾在《阿房宫赋》中感叹:“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牢记教训,敬畏自然,拒绝野味,爱护生态,不让悲剧重演!

"拒绝野味"倡议书篇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牵动全国人民的心,在各方全力防控、救治患者的同时,对新型病毒源头的追查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根据国新办新闻发布会的信息,新型冠状病毒的来源已被锁定,罪魁祸首很可能就来自武汉一家海鲜市场非法销售的野生动物。最终真相还有待进一步调查研究,但这足以引起我们的警惕和反思。

这样的消息和情境何其熟悉,x年前的sars病毒就源自野生动物市场上的果子狸体内。时至今日,惨痛的经历并没能唤起所有人的重视。在一些地方,食用野生动物仍然被奉为餐桌上的“礼遇”。一些食客或是为了尝鲜,或是为了所谓滋补,不惜花大价钱购买野生动物食用。然而舌尖的一时“任性”,却潜藏巨大风险。从sars病毒到这次新型冠状病毒,从大家比较熟悉的鼠疫、h7n9禽流感到曾经肆虐一时的埃博拉病毒、mers病毒,都与动物有关。专家学者早已证实,很多要命的急病、怪病都是人在吃野生动物时传染到人身上的,许多疑难杂症的元凶就是寄生在野生动物体内的细菌和病毒。面对这些血与泪的教训,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更不能置若罔闻。倡导科学健康的饮食习惯已经刻不容缓!

饮食习惯以及由此形成的饮食文化,并不简单是私人的事情,也是关系大众健康的公共问题。一些地方长期以来形成了食用野生动物的饮食文化,有的人认为吃什么是自己的事情,别人管不着。但必须看到,在一个快速流动的现代社会中,一旦有一个人或者一小部分人因为食用不安全、不卫生的食物而致病,就可能迅速在人群中传播,引起更大范围的恐慌。近年来,许多传染病在一个地区爆发后,很短时间就会传遍整个国家乃至世界,这警示我们必须把区域乃至个人的卫生和健康问题放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审视。从公共利益的角度出发,每个人管住自己的嘴,不仅是对自身健康负责,也是对他人和整个社会负责。我们尊重甚至鼓励不同地区形成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美食文化,但任何一种文化都应建立在对公共卫生和生命健康权利的保障基础之上。

拒绝食用野生动物,在更深层次上反映着我们敬畏自然、尊重自然规律的价值理念和态度。如何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我们一直以来思考和实践的课题。来自中国科学院新型冠状病毒研究所的石正丽研究员及其团队,曾证实了蝙蝠是sars病毒的自然宿主,同时也发现蝙蝠身上携带一系列对人类有害的病毒。即便如此,在研究者看来,一方面这些病毒传染给人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另一方面,蝙蝠在生态系统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对生态平衡的维护功不可没,决不能因为携带病毒就消灭它们,否则会带来更严重的生态破坏。因此,研究团队在研究过程中对蝙蝠进行无侵害采样:采集样品以粪便粒和拭子为主,采样完成后将蝙蝠放归自然。这样的例子生动说明,与大自然相处的方式就是顺应自然规律。在利用自然资源方面须秉持科学、合理、可持续的态度,不能肆意破坏自然,更不应把野生动物端上餐桌,否则最终受惩罚还是人类自己。

避免野生动物带来的社会风险,最有效的方式是对活体动物的交易市场进行更加严格的规范和管理,对于野生动物的非法交易必须严厉打击、惩处。当年因非典疫情,广东省宣布取缔野生动物交易,关闭野生动物市场,对于后续疫情的控制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三部门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加强隐患排查,严厉打击野生动物违法违规交易,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相信这样的举措会进一步降低潜在的疫病风险。但对市场的规范和管理不能只是打补丁,更重要的是形成长效机制,从源头上堵住漏洞,才能确保老百姓餐桌上的安全。

舌尖的味蕾能够辨别万千滋味,但对于“危险”同样十分敏感。明天就是大年三十了,各种各样聚餐必然纷至沓来。无论我们是一家人在家中围坐一桌,还是外出到饭店品尝珍馐美馔,都切莫忘记做好自己和亲友间的疫病防护,更要坚定地拒绝食用野生动物,避免“病从口入”。俗话讲新年新气象,无论你来自哪里、无论你的家乡是否有食用野生动物的陋习,何不从今天起、从下一餐开始,共同涵养更加科学的饮食习惯、倡导健康的饮食文明,过个安全、祥和、快乐的新年!

"拒绝野味"倡议书篇3

想必诸位对于轰动全球的新型冠状病毒早有耳闻。然而经研究表明其最有可能的自然宿主便是蝙蝠。那么问题来了,蝙蝠昼伏夜出与人类的生活习性大相迳庭,那么人类为何还会染上这可怕的病毒呢?

就是因为人类的贪吃,造就来这一切。

从心理学角度看,吃野味实属猎奇心态,有些人觉得吃野味,那吃的可是面子,吃的是气场,吃的是勇气,野味不可多得,想必一般人不易轻易获得,而我就要做那第一个与众不同的人;又有古人云,“物以稀为贵”,越是价值不菲,越能体现我的品位,我的气质。从某种程度上讲,更是一种病态攀比的表现,是为智者所不齿的价值观,人生观。

可有人又说吃啥补啥嘛。如今,国人向来迷信,以形补形,尤其爱把奇珍异兽当补品食用,那么可要奉劝一句,"客官,您真当穿山甲爱穿,吃了就能变金刚钻。熊掌凑齐了一对吃,分分钟能练就铁砂掌。还有吃猴脑补脑,吃虎鞭补鞭。那么再问一句,如果吃鹰翅,那您大概就能上天了吧?""可经过事实与经验的总结,野味的营养价值并不比家禽牲畜高了多少。因此这种歪门邪道一文不值

随着时代的日新月异,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想要吃好喝好,已经不在话下,于是人们就开始追求新鲜。甚至是说:家养的不如散养的,散养的不如野生的。人们渴望脱离科技蓄养的牲畜,希望吃到最纯正,最原始的味道,这也可以理解。可是你要相信如今我们餐盘中的鸡,鸭,鹅,鱼,肉是5000多年来无数吃客的选择,就好比生物界的优胜劣汰,我们所蓄养的,品尝的,都是经过了重重筛选的结果。口感不比野味差,营养也不比野味差。况且野味所带来的风险和危害,早已人尽皆知。正所谓历史不可能平白向前,人类的食性也不是一天两天的经验,“识食物者为俊杰”,如果人们连这都不能辨别,那么怎担当得起“食物链塔尖的物种”这一雅号了?

不得不说,大自然母亲给了我们他的一切,他给我们可口的蔬菜,家畜的盛宴,却把不利于人类生存的野味都隐藏进深山老林之中,但无知的人类不知足啊!悲哉!惜哉!他们贪婪、索取,总以为不易取得的才是最好的,却枉负了大自然的良苦用心。

"拒绝野味"倡议书篇4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小学生的诚信》。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人立身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孔子曾说人而无言,不知其可也。信用是一种现代社会无法或缺的个人资产。

我们第一天跨进校门时都曾经说过:我要做一个好学生;上课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遵守考试规则。这就是我们对学校和老师作出的承诺,更是对自己和家长作出的承诺。

可是今天在我们的身边却有许多诚信缺失的事例,有些同学经常不完成作业,老师催要时,总是说:没带来。就连没有做完作业这一事实都不敢承认,久而久之,老师、同学都不信任他,就算他真的没带作业,老师同学也认为他没做。这是一种不诚实的表现,也是一种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抄袭作业更是愚昧之举,欺骗老师,欺骗家长,自己却是最大的受害者。一篇漂亮的抄来之作,也许会换来老师的好评,会赢得家长的微笑。但是,实际上自己并没学到该学知识,一到考试和实际应用时,便暴露了自己无知的本质,再美好的机会也会成为泡影。所以贪图一时逍遥快乐,不刻苦钻研,最终为自己在空中搭建起美丽的楼阁,殊不知,终有一天,自己将被埋葬。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活生生的例子证明人要对自己的承诺守信,要不然的话,就要承受许多的尬尴。比如,为买我喜欢的体育用品,我总会信誓旦旦地对爸爸妈妈说:我一定好好锻炼身体。可几天后,就全忘了自己的诺言,后来我就再也得不到想要的东西了;记得前几天,为了哄邻居小弟弟听我指挥,我对小弟弟说:只要你听我的话,我把我家的布娃娃送给你!小弟弟听了一蹦三尺高,高兴得不得了。果然,小弟弟什么事都听我的,我得意极了,过后却不守信,没想到,前几天,小弟弟见到我时竟奶声奶气地叫我骗子哥哥。真丢人!

守信是要付出代价的。首先要克服惰性,人人都有惰性,如果没有压力,惰性就会像野草一样丛生。我要用我的毅力去克服惰性,要牺牲许多的玩游戏,看电视的乐趣,去实现我自己许下的诺言。守信也要克服贪婪。最近有报道说:有一位卖彩票的妇女,把为顾客代买的,中了大奖的彩票交给顾客,引起了周围人们的议论纷纷。通过这一事例,我深深地被这位诚实的卖彩票人的品德所感动,虽然,她失去的是金钱,但是她得到的却是用金钱也换不回的诚信。我相信,她以后的生意会越来越好。

综上所述,我们小学生从小就要有讲诚实,守信用的习惯。并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有些事虽小,但折射出生活的真谛。拥有诚信就像划船人拥有一根船桨;伐树人拥有一把利斧;像雄鹰拥有一双翅膀。参天古树缘于苍劲的根,挺拔的翠松依赖于不屈的根。诚信犹如根,不管什么时刻,什么地点,守着你的根,守着炎黄子孙的根,守着哪怕我们唯一的拥有————诚信。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拒绝野味"倡议书篇5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讲诚信的优良传统,曾子曾说过,言必行,行必果。宋代也有查道吃枣流钱的故事。可惜,在现代社会,诚信却在一步步的缺失,注水猪肉、假药案、假奶粉案,许多企业因此而失去了商机。许多个人因为见利忘义背弃诚信,而失去了信誉、自由和生命。在一本书里看到一个在日本留学打工的中国青年,因为偷懒,没有按要求把盘子刷七遍,被雇佣者辞退反复找工作而屡次碰壁的惨剧,可笑吗?我们身边也不乏这样偷工减料的人和事,他们在欺骗着,偷懒着,一次次的闯着侥幸,走着所谓的捷径。

君不见,报表记录上的假数据,日常设备巡检的漏检或走过场、未操作、未分析而随意添加的加油,加药,排污记录,上夜班时的睡岗,岗位之间为求自得的瞪着眼的瞎话:我没有调整啊,好了好了,汽压马上就上来了......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因而,真相被掩盖、领导被蒙蔽、隐患和坏现象,得不到处理和制止,小问题逐渐演变成大漏洞,生产被动,故障,事故,人生伤害接踵而来,出现着一人偷懒百人忙,一次事故钱财光的悲剧。

显然,这些苦果是诚信的缺失造成的,工作生活在企业里,我们每个人都想平平安安,过着健康和谐的日子。但是,当某些部位、某些环节、某些细节被忽略,出了问题,效益会有吗?平安会有吗?5.9、5.30两起人身伤害事故告诉我们的是沉痛和无尽的后悔。

质量需要诚信,顾客需要诚信,工作需要诚信,短暂的安逸和享受换取财产和生命的损失值吗?因个人的疏懒,造成企业蒙受重大损失,影响公司发展,责任负得起吗?当公司高层把诚信写入企业关系,并提出诚信服务,从我做起的号召,坚持把诚信当作员工的道德行为规范来抓,可见公司的高瞻远瞩和抓好诚信服务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