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心得体会,一定是包含了自己的真实感受的,每个人在写心得体会的时候都要将自己内心的感受表达出来,下面是365文档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乐在中秋心得体会模板8篇,感谢您的参阅。
乐在中秋心得体会篇1
中秋节是我国的一个重要传统节日,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习俗。而团圆、统一、祭祀、和谐、礼仪等,就是这个传统节日传承的民族精神和气质,也是中华民族生活常态的真实写照。中秋文化传递的价值认同感,以其庄重的仪式感,堪称为中华民族的“胎记”,这样的形容恰如其分。
而“团圆文化”,即是中秋文化的核心,也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之一。月饼原本是中秋节的点缀,是拜月的一种祭品,加上水果、酒类、点心等,家家祭拜,人人祈求月亮神保佑,后来成为一种礼品。而在文化多元的环境下,月饼逐渐成了一种象征,而后就有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忧伤,也成为团圆的象征。
皓月高悬,光皎如水,思念丛生,期盼团圆。从古至今,中国人对月亮一直有特别的情结,“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样的诗句众多。《周礼·春官》就载有“中秋,夜迎寒”。“夜迎寒”即在中秋之夜举行祭月仪式,后来中秋拜月、赏月的风俗便源于此,一直以来从未中断,至今而且将来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习俗。
“团圆文化”是中华民族走向世界的标志。中秋是久别重逢的美满,也是团圆的节日,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中秋节里,团圆、和谐、平安、美满、恬静、憧憬……一切都是追求幸福和吉祥的意味。远方的亲人加快行程往家里赶,共同欢度团圆在节日的甜蜜之中。“人月双圆,阖家欢聚喜意浓”的美好景象,暖心又温馨。
中秋之夜,阖家团圆,品尝月饼的同时,仰望天空赏月。赏月,观赏的不仅是美景,更是团聚的心情。而品尝月饼,品尝的不仅是美食,更是团圆的亲情。中秋月圆之夜,团圆的家庭享受着各自的幸福。而对于实在无法回家的游子,也是“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心在他乡思故乡,或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而中秋文化“团圆”的更大意义在于,能凝聚人心,转化为中华民族的大团圆,因此,中秋更该是家国情怀的传承。无论时代如何演进,中秋核心文化孕育出的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到任何时候都无法改变。节日风俗其实就是一个民族的集体精神。“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由此,以中秋节为契机,画好民族“同心圆”,就是为民族复兴凝聚力量。
乐在中秋心得体会篇2
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节日——中秋节。
它的习俗有:吃月饼,赏圆月,猜灯谜,看花灯……
清晨,走在小区的林荫路上,两排整齐划一的树上,有序地挂着一个个红红的大灯笼。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超市买月饼。超市里有双黄莲蓉月饼,有冰皮月饼,有豆沙月饼,还有七星伴月等各式各样的月饼,让我眼花缭乱。妈妈挑了一盒最精美的七星伴月,我则兴奋地拿了一盒最好吃的冰淇淋月饼放进小推车。一袋葡萄,一袋香蕉,一箱苹果……小推车一下子堆满了,最开心就是我啦。
傍晚时分,火红的大灯笼全开了,照亮了整个小区。“庆中秋活动”开始了,我拉着爸爸妈妈的手,跑向活动区,“哗,真热闹啊!”。早已是人山人海,有兑奖区,有气球区,有猜谜区,有特色小吃区,有荧光棒区……还有免费赠送棉花糖的活动区,那里早已是排成了两条长长的龙,穿着花花绿绿衣裳的小孩子你挤我碰,生怕被挤开了,拿到棉花糖的小孩子笑开了脸,直奔爸爸妈妈的怀里。我也挤进棉花糖里……
看花灯啦,看花灯啦。小区的花灯是精心装饰的,有小猫形状的,有小兔子形状的,有老鹰形状的,有小鱼形状的,还有小鸭子形状的,有莲花状的,各式各样,数不胜数。花灯发出的光亮颜色也很特别,有绿光,有黄光,有红光,有白光。各色的光交叉到一起,真是美丽极了,仿佛进入了仙境。
最让我喜欢的就是猜灯谜了。其他小朋友也不例外,一窝蜂地跑来抢纸条。说时迟那时快,我两步飞跨到三米处的鱼灯下,抢到一张谜纸。爸爸笑了说:“身手敏捷啊。”旁边的大人们也是哈哈大笑。我打开题目:一面镜子亮晶晶,走遍天下照古今。我窃喜,这道题目可难不倒我,答案是月亮。我健步如飞,跑向兑奖区……
圆月高高挂,我们全家已经在阳台上赏月了。最乐呵的感觉是爷爷奶奶,忙前忙后,摆月饼,摆水果,炒田螺。爸爸妈妈在赏月闲聊,我和弟弟在阳台上,追逐玩耍。全家人乐开了花。爷爷更是讲了《嫦娥奔月》的故事,嫦娥偷吃灵药,这下孤孤单单在广寒宫了。“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我脱口而出。
仰望星空,八月十五的月亮又圆又大,代表着团团圆圆。
乐在中秋心得体会篇3
又是一个中秋节,令人盼望的中秋节。在这一天,人们通常都要回到自己家,和家里人一同吃聚会饭。如今,人们餐桌上摆放的食物真是多种多样,似乎和中秋节以前搭不上边了,但我们只需细心点,就会发现一些传统的中秋美食还是会出如今不少餐桌上,大家还是会举家在窗前赏月——至少人们还没有遗忘中秋节和它的习俗。
那么中秋节的来历呢?有没有人确切地知道中秋节的来历呢?也许大家会零系统碎地说出一些,也只是大约,似乎只要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这一辈知道了,我们还真不必须完全了解,这,是变。还有就是中秋的气氛,虽然人们都吃月饼、赏月,好不繁华,但总觉得这繁华中似乎少了点什么,一时刻又说不下去。
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这月饼的包装就更为朴素了!外盒就象镀了层金一样闪闪发亮,拆到外面,一个小月饼用一个小铁盒装着,底下还有“红袍”衬着——有必要这样“大费包装”吗?我估量一个包装都比一盒月饼要贵!这难道和以前繁复的包装比起来,不是一个大的变化吗?如今,大少数买月饼的人都不是自己吃的,而是送给亲戚冤家的,如此送来送去,家里的月饼不但吃不完,还有能够堆积如山,这和以前又是一个变吧!
中秋节,有些变化是好的,用心的,比如放假,人们能够跟家里人聚会,共享天伦之乐。但有些变化能否真的好呢,这值得我们深思!
乐在中秋心得体会篇4
一年之计,盼月圆,似乎在这一天,大家的思乡之情因为节日气氛的渲染,变得尤为强烈。古时,人们表达思乡之情是那样的委婉,多借月亮来抒发内心的情感,比如大家所熟悉的那句诗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借月表达对兄弟的思念之情,而我们现代也有不一样的方式,就比如刚刚结束的中秋节晚会,提到这里,我的内心也有很深的体会。
这场晚会的举办,在我个人看来是非常成功的,因为它真切的让我们感受到了中秋节不仅仅只是一个庆祝的节日,从开场的串词到最后的烟花升空,都让我在这一天中感觉到了久违的温暖。或许人就是这样,总希望自己能够有机会出去闯荡,可当身在异乡时却时常会思念家乡,对于在外漂泊的打工人来说这种感觉尤为强烈。很巧,在这场晚会中就有一个名字为《打工人》的作品,主要讲述的就是,当我们身在他乡,有身处这样的节日气氛中时,似乎我们的周围多了一丝“心酸”,对此,我也感同身受,但在节目接近结尾时,一句台词也让这个作品再次升华,“因为我们心中有梦,因为我们知道,此时只是暂时的不团圆,我们要为更加美好的生活而奋斗!”,这也让我的内心不由得想跟着他一起呐喊。
古往今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我认为我们现在的生活已经很幸福了,即使我们不能回家与家人团聚,但是我们还可以通过视频的方式进行交流,试想在古代或是曾经电子产品不盛行的时代,人们只能够通过书信的方式进行沟通,距离甚远,如何相见,但似乎大家也都在感慨,“从前车马都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人”,但是我却认为,时代的进步是让我们感受科技的发展,并延续曾经的情感,就像其中一个节目,古今进行时空互换,感受两个时代的不同。
借着中秋佳节的这一天,也要向家人表达自己的祝福,我们生活在这个快节奏的生活里,似乎在一些时候总会忽略自己的情感表达,只有说出来,我们的身边人才会感觉到我们的爱意,这也是我们珍贵的沟通方式,虽然今年中秋节在外生活,但是我相信我的亲朋好友已经接收到我最真诚的祝福。一个节日的开始和结束,都在告诉着我们不同的道理,用心去体会,我们便会发现这世间隐藏的美好。中秋佳节,愿你我都能够收获这份美好,节日快乐,祝大家,同时也祝自己!
乐在中秋心得体会篇5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了!月亮圆圆的,大家都沉浸在吃月饼的笑声中。虽然外面很黑,但每栋房子都灯火通明,霓虹灯照亮了整个城市。
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这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中秋节又称中秋节、团圆节和八月节,是中国第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我们家还买了很多新鲜的月饼,我们得到了各种各样的月饼,比如元祖雪月饼、北梅香月饼、莲子椰子月饼、寺庙里的素食月饼、一代面包店的月饼等等。中秋节,我在想:如果有这么多月饼吃,那我们就可以边吃边赏月了。这个时候,我身边的两只胖乎乎的小狗好像要吃月饼了。
今晚中秋节我们吃了一顿很好的团圆饭,没多久我的胃又响了。我妈问我:“你这一天怎么吃这么多?”我说:“可能我在想月饼吧!”妈妈笑着点点头。然后我对妈妈说:“你能帮我买些雪糕吗?”母亲欣然同意。过了一会儿,我妈从冰箱里拿出来。我们拿着月饼和椅子在外面的阳台上赏月。赏月的过程中,我边看边唱。我的性格就是哥哥唱歌又大声又好听。不一会儿,我的诗歌繁荣起来,写了一首小诗。小诗是这样的:中秋有月饼,我月饼最多。月牙里有嫦娥,月兔多。我们直到晚上九点才进屋。我真的受不了这个美好的中秋之夜!
我过了一个非常快乐的中秋节!
乐在中秋心得体会篇6
今天是中秋节,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蛋黄、伍仁今天,我早早的起来,与妈妈一起上街上买月饼,大街小巷一卖满了月饼、豆沙、枣蓉、紫薯……我的口水已流到嘴边。咬上一口,各种口味的月饼五颜六色,真是形状各异。礼盒中的月饼不仅可口,长得也很可爱。花纹压得如凤凰,翩翩起舞,自由飞翔。
家里忙忙碌碌了一天到了晚上,我和爸爸、妈妈高高兴兴地坐在阳台上,一边吃月饼,一边赏月
一轮金黄的圆月已经高高地挂在天空中,向地上洒下皎洁的月光,像轻纱似的一般温柔。天空中云很淡,风很轻,月光很美,这构成了一幅漂亮的画。在深蓝色的夜空里,月亮显得更圆、更亮,更美了。
啊,这皎洁的月亮引起了我的遐想,我忽然想起了嫦娥奔月的故事,又仿佛看到了嫦娥正怀抱一只全身雪白的玉兔,在明月里向我们招手……突然,我的耳边回荡起一首歌——《水调歌头》,歌声悠扬婉转: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留在这中秋节,浸在这中秋香。赠予诗一首:
秋夜已深,秋风袭人,家家户户,气氛和谐,凑在桌旁,
赏景赏月,品尝月饼,饮茶吃饭,笑脸相迎,美美过节。
乐在中秋心得体会篇7
中秋节的夜晚,我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来到姥姥姥爷家,我们在阳台放了一个小桌子,上面摆了一些水果和两盘月饼。大家都在静静地赏月。天慢慢黑了,一轮圆月升了起来,像一盏明灯,高悬在天幕上,淡淡的`月光洒向大地,把大地照得一片雪青,树木、房屋、街道都像镀了一层水银似的。我们赏了一会儿月,吃了几块月饼,我渐渐地有点发困。
这是,妈妈说:“要不然我们玩一个游戏吧,给大家提提神,游戏的名字叫‘吸管运输’。”
游戏规则是:在一分钟内分出若干人一组,每个人嘴里叼一支吸管,第一个人在吸管上,放一个有一定重量的钥匙环之类的东西,当比赛开始时,大家不能用手接触出吸管和钥匙环,而是用嘴叼吸管的姿势把钥匙环传给下一个人,直到传到最后一个人嘴叼的吸管上。
妈妈、奶奶、姥姥一组是女生队,爸爸、爷爷、姥爷一组是男生队,我就是裁判,游戏开始了,本来男生队挺快的,都怪爸爸摔了一跤,男生队才慢了下来,女生队的妈妈,快速地把钥匙环传给了奶奶,奶奶又小心翼翼的传给了姥姥。我看着男生队的可怜样,真是让人同情,爸爸慢吞吞地把钥匙环传给了爷爷,爷爷有弓着个背传给了姥爷。玩了几盘就分出胜负了,女生队在一分钟里运送了六个钥匙环,男生队在一分钟里运送了四个钥匙环,女生队轻而易举得的了胜利了!
今天的夜晚使我难以忘怀,我们的笑声洒满了整间房子。
乐在中秋心得体会篇8
月到中秋分外明。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到了,中秋之夜,合家围坐,皓月当空、或对月饮酒,以助谈兴,亦人生之一乐事。可对于孩子们最关注的莫过于今年我能吃到什么馅的月饼。假期过后孩子们见到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老师你吃月饼了吗?我吃了好多月饼还有怎样的味道。可当我问道什么是中秋节?为什么吃月饼?孩子们就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个个小脑袋摇的像拨浪鼓似的,谁也不知道了。那现在由我来告诉你。
所谓传统的中秋节又叫做团圆节,古诗中有“每逢佳节倍思亲,遍插茱萸少一人”等诗句,也就是到了中秋节,大家更盼望团圆。如果家中有人在海外或外地能来家团聚,就增加思念之情,这是中国以家庭为社会组成单位所具有的特点,而中秋节也就是这一特点的集中表现。中国历代以农立国,中秋节正当春华秋实,农业收成的季节,所以农村有以“芋魁”供奉之俗,即所谓中秋吃蕃薯、芋头,这两种根块作物,其形硕大而圆,象征丰收与完满之意。而亲友之间馈赠月饼,同样也是象征完满、团圆之意。
至于月饼的来历一向众说纷纭,甚至还可与远古传说中的后羿射日、嫦娥奔月搭上一点关系。此间说一个公元八世纪时唐明皇的故事。相传唐朝玄宗年间的一个仲秋之夜,唐明皇李隆基在宫中赏月,身旁道士罗公远变法术,将手杖扔向云天化为一道长桥,邀玄宗同游月宫。两人走过长桥,眼前忽现一座宫院,上书“广寒清虚之府”。再看宫内仙山琼阁引人入胜。宫中嫦娥命宫女捧上可口仙饼让客人品尝,并观赏了天仙们表演的轻歌曼舞。待回到人间,唐明皇命人照月宫所见所闻一一仿造下来。此后,人间就有了“霓裳羽衣曲”和形如圆月的“月饼”又传唐高祖武德年间,边寇犯境.李靖帅师出征,大获全胜,于中秋节凯旋,长安内外通宵欢庆,时有吐蕃人献饼祝捷,高祖取出圆饼手指明月笑曰:“应将胡饼邀蟾蜍。”嗣后分赐群臣共啖,于是遂形成中秋吃月饼之俗。二谓北宋时中秋节以爬山登楼先睹明月为快,然后举行拜月仪式,供品有圆饼,据《燕京岁时记?月饼》云:“至供月饼,到处皆有,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蟾蜍之形,有祭毕而食者”。这就是宋代中秋食月饼之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