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语文学习中,接触最多的一项应用文体就是作文了,想要写一篇出色的作文,一定离不开我们平日的练习,以下是365文档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怎样写好续写作文8篇,供大家参考。
怎样写好续写作文篇1
在寂静的夜晚,天鹅绒般的夜晚映衬着星星,美丽的月亮挂在空中。在永恒的明月里,你见证了多少美好的回忆…
翻开书的书页,透过茶香,记忆渐渐回到历史的深处.
我在湍急的汨罗江边遇见了你。天地充满黑暗,但一腔热血无法驱散。“路漫漫其修远兮,修远人来人往,我上下求索”是你的志向。空着一颗报国的心,你只有对着天空叹息的力气。你纵身一跃,淹没了汨罗江,将你掩盖。也许只有河水才能洗掉你心中的悲愤。这一飞跃已经成为历史的定格。
我会在谢朓楼上拜访你。“我愿渡黄河,冰阻渡口”,你“破风破浪”的野心无法施展,你满腹心事。对国家大事的担心和担忧是你的“这种旅行比登天还难”。但是,你毅然选择了远离黑暗的官场。“在天空中笑着出门,我这一代是罗勒!”我钦佩你的勇气,我相信有一天你会“扬帆远航,跨过深深的大海”!
我在深宫拜访了你。你的“落寞梧桐锁深秋”的感伤,前南唐皇后沦为阶下囚,“天地”的无奈,是亡王的沮丧。如果你想做梦而不知道自己是客人,你会错过那一天。当你醒来,你会知道没有极限。不在的时候更容易看清。他的悲伤带给你无限的悲伤。那种悲伤是月亮的记忆。
我去动荡的宋朝找你。大家都知道,你也在找。我还记得你年轻的时候有多活泼,你和同伴“争渡,争渡,开一滩鸥鹭”。动乱之后,你承受着流离失所的悲痛和祖国的痛苦。“物是物非,人不歇万物”,悲痛不弄巧成拙,眼泪先流。但是船承载不了很多烦恼。易安深深的悲伤,是我心中不可磨灭的记忆。
茶香依旧无处不在,星星越来越亮,心中美好的回忆永远睡不着…
怎样写好续写作文篇2
那是一个漆黑的夜晚,猫咪咪和狗汪汪在做他们的工作。突然,一只老鼠从洞里出来了。他一路小跑到厨房。他只是在厨房门口打瞌睡。他被电缆的声音吵醒了。他看见闹鬼的老鼠经过。他心血来潮顺手抓到了老鼠,吹嘘自己到处抓老鼠的本领很大。当咪咪知道这一切的时候,她充耳不闻。从此狗被控“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有一天,王旺终于失去了冷静。他对咪咪说:“咪咪,今晚我们交换工作吧。你看着门,我抓老鼠。”咪咪欣然同意了。过了一会儿,另一只老鼠钻了一个洞。咪咪不在家的时候,就变野了,大摇大摆的。汪汪看见了,赶紧追了上去。但是这只老鼠太狡猾了,躲也躲不掉,在桌子上跳上跳下,汪汪跟着这只老鼠,然后左,然后右,还不时地打翻盘子和瓶子.这让厨房一片狼藉,尖叫着匆忙赶来,他的身体被玻璃划伤,流着鲜红的血。最后,老鼠滑到屋顶上消失了。汪汪只好沮丧地离开厨房。
而咪咪呢?就在一个小偷来偷鸡的时候,咪咪大叫一声,把嗓子都打破了,只吵醒了地上的几只蚂蚁。小偷看到咪咪的时候,“喵,喵”挡着路。他抱起咪咪的脖子,扔到围栏外的水沟里,把咪咪噎了个半死。他像落汤鸡一样爬上岸。当他走到鸡舍时,鸡舍里的鸡都被偷偷带走了。
大师被惊醒后,起身震惊。他给王旺和咪咪好好训练。他们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只有团结友爱,各司其职,才能完成自己的工作。”
上完这一课,王旺真诚的向咪咪道歉,咪咪后悔自己不该在愤怒中逞强制造大灾难。王旺和咪咪又成了好朋友。
怎样写好续写作文篇3
对于作文许多同学都感到很苦恼,不知道如何写作,怎样写作。但只要写作方法得当,逐渐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就一定能写好作文。
一、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使句子更生动。修辞――有的同学会用但却是“乱”用,比如:“树在风中摇摆”,运用修辞竟成了“树在哭泣”,虽说是运用了修辞,但却不恰当,应写成:“树在高兴的跳着舞”,这样不仅修辞恰当,而且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二、要多阅读,但不能囫囵吞枣。阅读要读出来效果,这样便能积累大量素材,写作时,便不用在苦恼了,正映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三、运用诗句,使文章拥有文化气息。比如:《巴东三峡》中的杜甫的两句诗“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赴”字及妙,表现了沿江两岸如群马奔驰的山势,把山都写活了,是文章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四、以点带面,以一概全。在写文章是要选有代表性的景点来写,不能将看到的所有景物都写在文章里,这样的文章是没有任何参阅价值的,以《巴东三峡》为例,作者在介绍三峡时,以行踪为线索,仅选取了西陵峡、巫峡、瞿塘峡三处景点为代表进行集中描写,使文章条理清晰,易于读者理解。
以上便是我总结的四种写作手法,我想:如果这四点全都做到了,写作文简直就是小菜一碟。
怎样写好续写作文篇4
20xx年,我参加了中考。09年,我毕业了。我很高兴你一直在我身边,陪我度过初中的日子。也许,从现在开始,我们会离开家,去另一个地方上高中。第一次离开我们看了15年的天空!
初中三年,我们长大了很多,知道分开是必然的。从此不再有一起打架的日子,不再有一起骑自行车的影子,不再有一起哭的日子。现在回想起来,两个15岁的女生即将分开,难免让我们流泪。
那次,我们的新体育老师让我们在烈日下跑来跑去。因为体力不足,回到教室就晕倒了。你一边哭一边去找老师。到了医院,你还在哭,我却没有一滴泪。呵呵,你永远扮演爱哭的小女孩,我永远是你身后坚强的“人来疯”。你说我是你的“大哥”,但这个“疯大哥”身体不好。总是在体育课上晕倒吓你。记得你们一起做过的坏事。每次被发现都哭着承认自己一直背叛我。但是因为我每次都不跟你计较,你就请我在校门口吃饭。上自习,你很怕黑,就拉着我和你一起上厕所。虽然我很讨厌上厕所,但是时间长了就成了习惯,不上就不舒服。其实就是你常说的“贱皮”。
就要分开了,你又哭了。但是这次我不会阻止你,哭,大声哭!答应我,我们还是好朋友,我愿意做你的“大哥”。
记住那句约定:毕业后,记得拥有彼此的日子,永远,永远!
怎样写好续写作文篇5
1、开头和结尾的写法:
习作中,一个好的开头,往往能吸引读者阅读的兴趣;一个好的结尾,往往能起到深化主题,增强感染力,引发读者更多的回味。因此写好开头和结尾对于成功地完成习作至关重要。
开头的方法及特点:
开门见山:文章一开头就直接扣住题目,简洁,避免离题。如《桂林山水》。
介绍背景:说明情况和背景,让读者容易理清事件的来龙去脉,很快把读者带入到文章当中。如《一夜的工作》
提出问题:文章一开始就提出问题,可以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如《迷人的张家界》倒叙引入:这种方法会在读者心中造成强烈的悬念,激发读下文的欲望。如《梅花魂》
但无论采取怎样的形式开头,都应该做到以下两点:第一,要能吸引读者,产生深读全文的欲望;第二,要简短有力,清楚小巧,不宜拖沓。
常用的结尾方法和特点:
升华主题:揭示文章主题,升华中心思想。如:《再见了,亲人》
总结全文:概括总结,能让读者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非常自然。如:《鸟的天堂》
照应开头:能使文章前后呼应,首尾连贯,结构紧凑。如:《十六年前的回忆》
另外还有用事件的结果做结尾,引用别人的话做结尾,抒发情感,表达希望或决心做结尾等形式。在结尾写作中要努力做到,果断干脆,简洁有力,呼应中心,留有余味。而不能出现虎头蛇尾的草草收场,使作文出现头重脚轻,或者是节外生枝,拖泥带水,使结尾臃肿,让读者产生厌烦的感觉。
2、写好过渡和照应:
在习作的评语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字样:衔接自然,结构紧凑。这些实际都是过渡与照应在作文中起到的作用。
过渡是指上下文之间的衔接或转换,是段与段之间联系的桥梁。过渡的方法多种多样,但都应该做到自然、灵活,承上启下,语气连贯,起到衔接或转换的作用。常见的方法有:按时间顺序过渡、按空间的顺序过渡、利用总分关系过渡、按因果关系过渡、按转折关系过渡等等,在这些过渡方法的运用中,经常会有一些起着过渡作用的词、句、段,这是我们判断过渡关系的标志。
照应是文章上下文内容之间的互相呼应照顾。即前面的内容要分步说清,在后面有照应,写后面的内容,前面也要有交待。前后照应可以把事情说得更清楚,让前后联系得更紧密。常见的方法有:首尾照应、内容与题目照应、关键地方重点照应等。
3、如何写人:
写人是习作学习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写人最关键的方法就是要抓住人物的特点写。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只有抓住人物身上个性化的东西,才能把人物写活。通常写人要抓住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突出人物的个性。下面分别从这四个方面说明我们在习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外貌描写是指人物的容貌、身材、服饰、姿态和神情等方面的描写。写外貌一定要抓住人物的特点,突出人物的性格、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果戈里说过: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钥匙。写外貌最忌讳的是“公式化”“一般化”“千人一面”。外貌描写不在全而在精,另外不仅要注意静态的外貌(肖像)描写,更应抓住人物动态的外貌(神态)进行描写。
在描写人物的语言时,应该符合人物的特征(一个人的语言是就好比是这个人的身份证,是别人所不能重复的),要力求准确、生动、口语化;要通过语言反映出人物的性格,内心活动和精神面貌;要注意抓住人物说话时的语气神态和动作。只有这样才能把人写“活”,才会让人读起来真实可信。
动作描写要准确具体;要能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征、内心活动、精神品质;要真正为表现人物的个性服务。这样写出的人物就会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了,形象也会生动起来。
要想使你笔下的人物栩栩如生,单靠外貌、语言、行动的描写是不够的,还必须深入细致地探索人物心灵深处地思想、情绪、感受和产生这些内心活动的原因和发展过程。因为人是有感情的。在现实生活中,除了外部的语言、动作和表情神态外,还有内容心世界中的喜、怒、哀、乐、思念、向往、愉快、忧虑等等。如果我们在习作中适当穿插了一些人物的心理描写,对于充分揭示人物的性格,深化作文中心,增强习作的感染力是非常有好处的。
以上所说的只是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除此以外还有许多方法,比如:通过记叙事件来表现人物;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表现人物;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来写人;通过对比来写人物等等。这些方法我们还要在自己的写作实践中继续体会理解。
4、如何叙事:
事件,是习作中最主要的`内容之一,叙事也是习作中最基本的能力之一。我们每天都会遇到许多事情,有时我们是亲历者,有时我们是旁观者。
从选材的角度来讲,我们应该注意:选择感觉最深的事件来写;选择新颖的事件来写;选择新颖的角度来写。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习作的新意。
从方法上来讲,首先,写事时要注意全过程的设计与构思,最重要的是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尤其是要把事情的经过写详细、写具体,其次要在事情的重点部分加重笔墨,以突出文章主题。最后还要特别注意人物在事件中的作用,地位以及与其他人物之间的关系。
5、如何写景:
景物,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要想把景物写好最重要就是观察,观察时首先要安排好观察的顺序。然后进行多层次,多方面,多角度的观察,比如颜色、姿态、味道、动态和静态等,从不从的层次和角度进行观察才能景物的特点来。
描写时,首先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可以按景物的空间顺序(如:《人民大会堂》),按景物的时间顺序(如:《火烧云》)等,这样可以使作文条理清楚,能体现出景物的整体层次。第二,要特别注意抓住景物的特征来写,写出它的独特之处。要调动多种感官观察和感受景物的特点,抓住景物与众不同的地方,进行细致地描写。还要注意景物的变化,如:一阵风或一阵雨,都会引起景物的变化,要善于抓住这些变化,把景物写“活”。在描写时要注意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第三,还要注意努力做到景中有情,情景交融,把自己对景物的真实情感融入到景物描写当中,有这样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桂林山水》)
6、如何状物:
状物就是把把看到的动、植物或静物形象地描绘出来,讲清它的特点,并表达出自己的联想,让读者有如见其物的感觉。
状物首先要做好的也是观察,细心观察生活中的人、事、物是我们应该具有的一种良好习惯。在进行习作之前我们就要对所要写的“物”有所留心,有所观察。
写动物时,要注意抓住动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如:《我家的猫》、《翠鸟》等。
写植物时,要抓住特点来进行描写,如植物的根、茎、叶、花等各部分的形象,调动不同的感官去感受。同时还要熟悉它的生活习性,比如描写“夜来香”,就要知道它开花的特点,写“无花果”就要注意写出它“无花”的原因等。只有这样才能写出个性,写出新意。
写静物时不仅要抓住其外形、形状、大小、颜色、构造等,更要写出它的功能、用途并将其与实际的生活联系起来,融进自己的感情。
7、如何写想像作文:
以一个假设的身份或在假设的环境中,叙述可能发生的事件,通篇以想像为主的作文,就叫想像作文。在习作中我们要注意区分想像作文与作文中的想像的不同。抓住想像作文的特点进行习作。
写想像作文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想像要以事实为依据,要合情合理,不能胡思乱想,胡编滥造。
(2)想像要大胆,要有创造性,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即构思要“敢想别人所未想”,写法上要新颖,有吸引力。
(3)想像作文在内容不仅要求新,而且要有意义,有趣味。
(4)想像作文的构思要精巧,故事情节要曲折生动,引人入胜。
怎样写好续写作文篇6
后来我根据教学实践,曾在作文教学中做过大胆的改革尝试,取得明显效果。现在回想一下,并根据我这些年的写作实践,我觉得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应该在作文教学和作文写作方面注重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老师教好作文的目的不是为着让学生去当作家,学生写好作文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将来去当作家。而是通过写作这一方式去丰富自己内在的心灵世界,或者说是为着构建一个美好的精神世界。我们靠这个世界去生活,去在未来的大海上遨游而不至过多的颠簸,并有效地使自己的生命价值崇高起来,生活的方式美好起来甚或诗意化起来。写作会使人产生一种美好的信仰的。
第二,老师讲授作文,不要死板教条一成不变地这样分析那样分析,其实文章中的精彩片段往往是写作者在写的过程中灵感突发而倾泻于笔端的,根本不是老师所讲授的这样想了很久,那样琢磨着如何突出主题等。写作是山里的清泉之水,是自然而然流出来的;写作是雨过天晴里的白云,悠悠然地向有森林和雪山的的大山上游去。
第三,学生要想使自己的写作水平提高,除了掌握必要的写作知识以外,就是要多读、多看、多写。这其中,多写是最重要了。因为写作的提高是个漫长的过程,不养成多写的习惯,是绝难做到的。所以养成好的爱写日记的习惯是初学写作者必备的基本功,日记是构筑心灵世界的一种很好的方式,也是锻炼和提高写作水平的一种很好的方式。这种很好的方式是否能够长期低坚持下去,来源于学生是否有良好的毅力和美好的志向。这里培养好的习惯是最重要的了,那种不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和养成好的习惯,就想在写作上取得令人满意的进步,是痴人做梦。
第四,老师讲授作文的方式应该改革,应以如何提高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为改革的重要目的。其次是要让学生多写,每个星期至少写上一篇作文。老师不一定每一篇都亲自改,可以教学生学会自批自改或互相批改。这里交流和发现最基本的错误是主要的。因为写作很多时候有个悟东西在起作用,只有多写,而且学生间多交流,将悟贯穿至一个很长的过程,才会写出好作文的。
第五,家长在这里很重要的。因为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有学习的自觉性,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会自觉地养成一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这里,老师要教育,家长也要教育,而且要言传身教,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去影响自己的孩子。你可以不写日记,你也可以不写作文,但好读书学习的良好习惯,应该是每个人一辈子坚持的事情。
写好作文,可以为以后的散文写作和其他方式的文学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不要小看作文,即使有了一定写作基础的人,有时候回头看看写作的基本要求,细细琢磨一下,对自己还是益的。
怎样写好续写作文篇7
俗话说:“织衣织裤,贵在开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一篇好文章,除了有引人入胜的开头,还应该有耐人寻味的结尾。
所谓“豹尾”,便是指结尾时笔法要简结、明快、干净利落,犹如豹尾劲扫,响亮有力,给读者以咀嚼回味的余地。
其实,在我多年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无论任何学科和知识,总会有一些考试技巧或者提分技巧都是立竿见影的,只是我们有没有发现而已。
下面这篇文章,就是一个全国语文特级作文教师总结写好作文十大诀窍,很容易,很简单语文提分很困难,作文拉分最常见,仔细分析高分卷,原来里面有诀窍。
小时候写作文总是想着凑够字数,当时要是碰到能这么总结的老师就好了。
一、字数三四五
这个技巧说白了就是学习写短句。学了一段时间写作的孩子容易在作文中写长句,而长句写不好就变成病句。事实上很多作家也是以写短句见长的,像沈从文、汪曾祺。家长要提醒孩子注意控制每句话的字数,建议把十几个字几十个字的长句改成只有三四五个字的短句,孩子们会发现这样的作文有语感会舒服很多。
如某学生的原文:“高高的绿绿的草散发着诱人的清香。一根一根都看得那么清楚,很挺拔的样子。”经指导后改成:“草绿了,高了,散发着清香。一根一根,看得清清楚楚,很挺拔的样子。”是不是很有节奏感?
二、一秒钟的事写三百字
还是针对作文写不长的一种技巧训练:用三百字来描写1秒钟内发生的事。如关于破校运会跳高纪录瞬间的描写原本只有几十字:只见某某纵身一跳,一下子飞过横杆,新的校运会纪录诞生了!
怎么变成三百字?可以有条理地加上动作解剖:如何助跑、起跳、翻越、落地;加上联想:往届校运会有人挑战失败,平时如何一次次练习等等;还可以加上细节来充实,起跳前如何与同学们进行眼神交流,成功后同学如何向他祝贺……家长可以找一些1秒钟的素材让孩子进行写作练习,学会了这个技巧还怕考试写不出四五百字吗?
三、写想不出现“想”
遇到描写心理活动时,这样的句子已经被孩子们写滥:“我脑子里跳出两个小人,一个小人……另一个小人……”不用这个句子又该怎么写?最常用的就是“我心想”。如某学生写:“数学老师出了一道难题要带回家写的。我心想:天哪!这该怎么办呢?”
按照蒋老师“写想不用想”的技巧,去掉:“我心想”三个字如何?“数学老师出了一道难题要带回家写的。天哪!这该怎么办呢?”是不是更简洁精练?别忘了提醒孩子要给心理描写加上适当感叹词。
四、要动连着动
文章要一波三折才好看,但现在的孩子生活都很平淡,你不能强求他们写出一波三折的内容,那就让他们学会一波三折地使用动词,就这是要动连着动——学会连续使用动词。某学生写一场乒乓球球赛:“他发了一个旋转球,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一句话把文章就给写完了)
学会动词技巧后将修改成:“只见他高高地将球抛起,眼睛死死盯着,球接触球板的一瞬间,他手腕轻轻一抖,脚一跺,球高速旋转着,向这边飞来,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一个动词转瞬变成六七个,文字即刻灵动丰富起来。
五、遇到“很”和“非常”想一想
对于文章写不长的孩子,可以训练的另一个技巧是:遇到“很”和“非常”想一想。看过无数学生习作,蒋老师发现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包括“很,非常”,请家长提醒孩子,遇到要写这几个字时不要轻易下笔,停下来想一想,是不是非要出现这个字眼?
比如写热,别出现“很热”两个字,学会用其他的描写来体现热:骄阳似火,没有一丝风,树叶低垂毫无生气……文章自然就能写长。
六、环境里面有“真”“情”
到了五六年级孩子都要学习环境描写。如有的孩子会写:“早上天气还挺好的,放学回家时,却哗哗下起雨来。雨珠在下,泪珠在滴,老天也好像在为我哭泣。”
孩子能用环境衬托自己的心情首先要表扬。但是很多孩子只要一写环境,肯定就是小花微笑,小草点头、小鸟歌唱、小雨哭泣,成了套路,难道世界上只有小草、小鸟、小花吗?为什么不能写身边更真实的东西呢?云、雾、桌子,哪怕是电线杆都可以写,这个技巧是提醒孩子不仅要让人活在环境里,还要让人活在真实的环境里。
七、不用成语
作文为什么写不长?都是成语惹的祸!蒋老师此言一出震惊四座。不是说多用成语才显得有文采吗?其实不然,在“就是不用成语”写作技巧中,蒋老师指出:当作文中只会按照套路使用成语时,文章细节就没了,还不如让孩子老老实实把自己看到的感受都写出来。什么天高云淡、风和日丽、桃红柳绿、炯炯有神、心旷神怡……这些被用滥的成语还是少出现为妙。
比如,写春天别用“风和日丽”,而是这样写:“风儿拂过林梢,原本平静的湖面漾起了圈圈涟漪,湖边的柳树轻摇着身姿,我也忍不住张开双臂,任风抚过我的每一寸肌肤,暖暖的,痒痒的。”想办法用具体的句子替换掉别人用滥的成语,解决孩子作文写不长写不细的难题。
八、写说不单写“说”
让孩子比较以下三句话。
张三说:“……”;
张三无可奈何地说:“……”;
张三摊了摊手,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
显然,让人物说话有多种方式,写语言可以不用出现“说”而是在语言前面加上动作和神态,通过一定的训练掌握这样的技巧让孩子的写作水平切实得到提升,让他们学会细节描写,不会仅干巴巴的地写“某某说”。
九、一段话里至少出现6个标点
很多孩子不会用标点,习作中常只有逗号句号逗号句号,甚至逗号都没有,把老师读到断气为止。针对这个现象,可以让孩子进行“一段话至少出现6种标点”的技巧训练。比如,。?!……:“”这些标点你的作文中都有吗?没有的话请尝试用起来。经过几次训练后,你会发现孩子的惊人变化:意味深长的句子会写了、人物语言会加进去了,心理活动结合进去了,还会用反问句了,这些句子加进去后,文章当然生动起来。一位作家就曾用这种方法对自己作文写不好的孩子进行训练,收效明显,进步很快。
十、写外貌不用“有”
作文如何写外貌?孩子的作文里总会看到类似这样的名子:“xx可漂亮了,她有一头卷卷的黄头发,有一双乌黑的葡萄般的大眼睛,有一个高高的鼻子,还有一张樱桃小嘴。”
如果你试着让他们去掉文中的“有”,把文字重新串联一遍,会发现作文顺了很多。写上段文字的同学经蒋老师指导后修改如下:“xx可漂亮啦。一头卷卷的黄头发自然地披在肩上。她的眼睛太吸引人了,乌黑乌黑葡萄一般。高高的鼻子,和樱桃小嘴配合起来,有点混血的味道,同学们可喜欢她啦。”是不是读起来舒服多了?
老师认为,孩子学习写作一般要走过4个阶段:1、写作并不神秘;2、写作需要技巧;3、写作强调个性;4、写作就是生活。一些孩子在大量读写中,在老师的帮助下会顺利走到第三阶段,甚至
第四阶段;但是也有很大一批孩子无法跨越第二阶段。
传授的技巧就是针对这些部分孩子。家长完全可以在家里运用以上技巧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而对于那些已经走到第三、第四阶段的孩子,爸爸妈妈需要做的就是保证他们大量的阅读,鼓励他们的个性创作。
怎样写好续写作文篇8
一、题目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一个好题目,等于是一篇好作文的开端,题目要新颖,与众不同才能引人注目!
二、开头、结尾
文章的开头是龙头,结尾则是凤尾。开头多种多样,一旦想出好开头,笔头的文思就会源源流出。常见开头有以下几种:1、开门见山。2、提问引人关注。3、概括揭示。4、描写环境。5、倒叙,制造悬念。这样,才会制造一个好开头,才是一篇好文章的开端。
“编筐编篓,全在收口”。文章中的结尾也是其文章精华之处,有的结尾发人深思,有的结尾自然收笔,有的结尾刁钻古怪,耐人回味,还有的结尾,要挑选一种比较与文章相配的结尾来写,收笔也美观大方。
三、用词妥当,修辞正确
词妥当,会使文章显得更丰满、具体。一篇文章,平淡无奇,加上几个修饰词,才会使文章锦上添花,同时要注意库存,把好词好句印在脑子里,才会活学活用,还可以加一些合理的想象,使文章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四、条理清楚,合乎逻辑
在一篇文章里,一定要注意条理,文章不能文不对题,杂乱无章,最好的办法就是列提纲,脑子里有这么一个轮廓,再细细描绘。描绘过程中,要现实,不能写什么“公鸡下蛋”之类的,否则会闹笑话。还要注意标点,不能乱点,标点也有标点的规律,该停顿就停顿,该省略就省略。
五、巧设布局,详略得当
一篇文章到手,就得定个布局,这怎么写,那怎么写。这个布局好比一个猪肚,很多很大,但也有详略,如果没有详略,文章就显得干巴巴的,只有一个骨架,像流水帐,因此,不能犯这个毛病。
这就是作文的五点,我概栝了一下,我想作文做到这五点,就没什么大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