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上语文教学反思7篇

时间:2023-01-10 作者:lcbkmm

现阶段的教学结束后,老师们都需要认真写好教学反思,出色的教学反思可以让老师今后再教学上吸取教训,更上一层楼,以下是365文档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学四上语文教学反思7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四上语文教学反思7篇

小学四上语文教学反思篇1

汉语拼音是帮助学生认读汉字、学好普通话的重要工具。《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目标中提出:“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要达到这个目标,上好汉语拼音复习课是重要的一环。拼音复习课是对汉语拼音的一个巩固、实践和运用。因此,本学期的研讨课,我就选择了汉语拼音复习四,

上了复习四的第一课时,上完之后,有自己的一点浅显的体会。

一、在游戏中复习拼音

游戏是儿童最喜欢的活动,游戏可以使枯燥、重复的复习课变的生动、有趣,让学生在玩中使知识得以巩固,印象得以加深。游戏的方法可多种多样,只要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就行。

二、在实践活动中复习拼音

鉴于拼音符号抽象枯燥的特点,教师应该为刚刚进校的一年级孩子在头脑中建起一座抽象符号与具体事物之间的桥梁。所以,我认为应让拼音教学生活化,即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提炼出对拼音符号的认同、理解。例如,在复习形近声母“b”“d”“p”“q”时,让孩子伸出自己的左右手,观察当左右手四指并拢,大拇指伸出时,变化大拇指向上与向下的方向,孩子们惊异地发现,自己的双手与这四个声母是多么的相像,他们一下子就能通过自编的儿歌记住这四个声母。由此可见,当音节仅仅作为符号单独存在时,它对学生是没有意义的,而没有意义的识记又是非常困难的。可一旦把音节放在具体的环境中,让它与生活密切地联系起来,就能引起儿童的注意和学习兴趣。

三、体现层次性,体现情趣性

一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在复习声母时遵循这一认知规律。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寓练习于游戏之中,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直观,形象的课件不仅使他们在情趣盎然的气氛中学习巩固了汉语拼音,而且培养了他们自主创新的能力。

在本课的教学中,也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教学方法不够多样,对于学困生的指导不足。

小学四上语文教学反思篇2

?灰椋鸟》这篇散文描绘来了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场面,表达了作者对鸟儿的喜爱和对林场工人辛勤劳动的敬仰之情。这节课,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自读自悟,领会并欣赏灰椋鸟归林以及他们落下起飞、起舞争鸣的景象,体会作者观鸟时的兴奋,欢呼时的情感,增强学生爱鸟意识。

当时就“先阅读文本,还是先入情境?”这个问题上我们听课的老师产生了一定的分歧。不过最终我们还是觉得应该先指导孩子去阅读课文,通过对文本的阅读来理解文章内容,抓住关键语段来指导,“大部队” “排空而至”“数百米长的长队”“巨大的椭圆形”“一批一批”“浩浩荡荡”等等。在指导完学生阅读之后,教师再播放了课件,此时学生的思维处于高度集中的状态,教师播放课件既是给学生以放松,同时也是通过更加形象的内容让学生加深对文本知识的理解。

课堂上,学生通过“读、划、悟”与文本真切对话,教师则在一旁提醒,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学习。例如:不动笔墨不读书、你不但会思,你很会读等等。学生通过自学,收获不少。“学生、教师、教材”三者之间的多元对话过程中,教师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毕竟学生是阅读的主任。对于学生自己感知到的,自己所发现的,教者都给予鼓励和赞赏。在整个“对话”过程中,起着激活、指引、协调、保证的作用。如:引导学生通过词语来感悟,通过句式来感悟,通过情境来感悟,力争使语文课堂成为个性张扬、灵性飞扬、生命律动的精神殿堂。正因为如此,学生都能畅谈自己的发现及感受,读得也比较投入、到位。

最后画面的欣赏,不仅对全文起到了辐射的作用,而且让学生整体感知场面的热闹和喧哗,而且升腾了学生的内心体验与情感。

结尾,教师声情并茂的叙述,画面的生动感人,音乐的凄婉、深邃,再现了女大学生徐秀娟为了救一只受伤的丹顶鹤陷入沼泽地的悲壮场面,本文最后一段的再现,学生深情的朗读,实现了学生情、教师情、文本情“三情共振”的效果,学生爱鸟,护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小学四上语文教学反思篇3

?自然之道》这篇课文以作者一行人在海岛上所闻、所见、所做、所想为线索,描写了小海龟群离巢入海被食肉鸟啄食的惊心动魄的冲突场景。揭示了大自然万物都有生存之道,躲避灾难之本能的秘密。

其实对于本课的教学,我并没有理好思路,不是我没有去备课,在上周六时,读着课文,我没有思路,没有找到切入点,尽管我也上网搜索了别人的教学设计,可是觉得并不满意。也不是觉得他们的设计糟糕或者吹捧自己,而是觉得他们的设计并适合自己的教学,或不适合自己的班级。

周日晚上,我再读课文,说来好笑,我的床头就放着自己的教学课本,睡觉前读读,寻找一些灵感。“勤能补拙”,因为有时无法给备课留太多的时间,于是就这样来弥补。

还是理一下头绪吧,即使什么都没有,就带着孩子去读一读课文,说一说感想,只要思从文中来,想从文中来,那么总能吸收语言,感悟文本。

释题入手

?自然之道》,那么先解决课题吧。课始,我说:“孩子们,放眼我们周围,自然界一切变得奇妙。你们有否觉察?”他们说了现在春季的动物、植物的特点。

“是呀,春暖花开,燕子归来,这是自然现象,也是自然——(学生齐答:之道),那么你们能明白自然之道是什么吗?”

“本来就是这样的。”“必须这样存在的。”“原由的规律。”

他们能意会了,我想在课后再让他们说说还有什么现象也是自然之道,那么他们就会领悟了。

初读置疑

我对孩子们的读书很放心,学习有困难的孩子,他的困难也不在朗读上,最困难的一个也能在我上课前就将课文读熟的。但是这课的字词有些麻烦。解决“拦路虎”,他们也应该没有问题。

有时,我布置:自己将课文读读,想想你在预习中碰到了哪些困难?有什么问题?好了,与同桌一起交流字词。

他们很快地进入了学习的状态,我到那几个孩子身边去,不过他们的同桌已在提示他们了。

然后,朗读课文,我觉得第一课时先保证读书的时间,不管怎样,只有将书读好,才能进行其他学习。

读完课文,我让孩子们将他们的疑问在小组内解决,还不会的提出,在全班同学中交流。这样,字词方面就比较少,有些也可以在结合课文学习进行理解。

释疑学习

小组学习好了后,我请小组长将本组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除了几个是一些“豆芽为什么会长出叶子“这样无聊的问题,有两个问题我让学生讨论交流。

问题一:向导知道“自然之道”,为什么要抱起那只幼龟想大海走去?

问题二:向导既然知道这是一只“侦察兵”,为什么不干脆将这只幼龟重新赶回巢穴。这样后面的幼龟就不会出来了。

问题一我在上课之前考虑过,本来就决定让孩子们自己去讨论解决的,主要的是我心里也有底,这样才能引导他们。

孩子们的讨论也比较深入:

看法一:向导是知道这是“自然之道”,但他的同伴们不知道,反过来指责他,为了让他们见识一下这样的规律,所以就这样顺他们的意思去做了。

师:对呀,他们本来就是来见识幼龟是怎样爬向大海的,现在就让他们看看这中间的`挫折吧。

看法二:向导被指责“是见死不救的人”,在面子上觉得过不去,就抱着幼龟朝大海走去了。

师:人的面子有时真是害人。

看法三:他们这样自作聪明,就让他们看看这样的后果吧,破坏自然规律就没有好结果。

师:你的想法有总结作用了。

……

最后,我还是根据“向导若无其事地说‘叼就叼吧,自然之道’”这句话来理解,不过也觉得这样都有道理。

可是针对问题二:我没想过,让他们讨论,他们也觉得是向导考虑不周,要不可以有两全其美的办法。

我只能说:我们下课后再想想吧,可能是向导没有我们小孩子聪明。

今天继续上第二课时,我觉得这个问题还是没有好的方法。学习完了课文,我就拓展12课的《大自然的启示》来学习了一个章节。

后续:这样的课文,我真的还是有些问题,主要是自己备课的不足,可能太粗糙了。这单元是说明性的文章,那天看了二月兰的有关说明文的教学反思,我也仔细琢磨了一回,我的悟性不怎么样,让他山之石也攻不了玉。

不知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朋朋救命呀!

小学四上语文教学反思篇4

教材分析

?我喜欢》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文章语句优美,每一段开头都用“我喜欢”三个字领起下文,使12个自然段形成了排比段。散文句式工整、语言精美,情感贯通全文,给人以结构美;散文语言优美动听,读起来琅琅上口,抑扬顿挫,给人音乐的美感。使人很容易进入语境中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心情感。本篇文章的作者以独特的视角,诗一般清新的语言,向我们敞开心扉,描述了自己喜欢的景物与事物,并说明喜欢的理由,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美好生活的豁达、独特、乐观的人生态度。

学生状况分析

本年级学生是第一批使用北师大版教材的学生,思维活跃,勇于展现自我,具有很强的自主识字和阅读能力,并能够发扬互相合作的精神。尤其在诗歌朗诵方面具有很强的表现欲望。学习本文,应抓住学生这一能力,采取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读,从而体味本篇散文语言的细腻与精美。

教学目标

1.独立识、写字8个,读准字音,记熟字形,在语境中理解词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独特情感。

3.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对自然、对事物、对生活独特的感受与理解,培养审美与欣赏能力,并仿写课文。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独特感受。

2.仿写课文,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相信在你们多彩的童年里一定有许多喜欢的事物吧!说一说你都喜欢什么呢?

二、逐层读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读通读顺课文。

2.快速读文,思考:从文章整体结构上能发现什么?

3.汇报。

(1)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抒情的线索是什么?每个自然段有什么共同点?

(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抒写自己喜欢的情怀的?(先写喜欢四季的不同景物,再写喜欢自然景物,最后写对社会生活的喜爱

三、再读文章,体味情感

1.带着自己的发现默读课文,并将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标出,作批注。

2.汇报交流。师相机作指导,并指导感情读,体会作者所喜欢的事物、景物以及喜欢他们的独特情感。

(1)学生汇报1—4段:

引导学生谈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与感受。

师:四季就像四位天使,每年都会如约而至,来到人间与我们相会,她们给我们带来了生机与希望,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遐想。我们的作者在感受着四季的同时,把自己的内心世界表达得那么独特,让人越读越爱读……

指名读文,评价。

师作进一步引导:听着大家诗一般的朗读,我仿佛乘着理想的航船行驶在四季的原野上,心情那么舒畅,感觉那么优美。

生闭眼,师配乐读这一部分,将作者所要表达的独特感受内化到学生心里。

生配乐读。

师小结:作者笔下的四季是多么美妙的自然景观,课文还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气息,读一读。

(2)学生汇报第8自然段:

“我喜欢的另一种花”是指什么?为什么?

“我喜欢读信”的原因是什么?从“泪光”二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师:一声问候、一个笑脸就能使寒冷的早晨变得温暖,看来,我生活的这个社会多么需要人与人之间彼此的理解与关爱。

生感情读第8自然段。

师:除了这里能表达作者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之外,文章还有些段落赞美了人与人之间的友情、真情、亲情。

感情自由练读。

(3)重点体会第10自然段:

出示此段,生读。

师:从这段话中能体会出什么?联系自己的阅读体会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小组交流。

师:字里行间都透射着作者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带着你现在的感受再读此段。

读完生质疑:省略号?

(4)师:省略号一般都在一句话后出现,省略相关内容,但这篇文章中的省略号却另起一段,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小组交流、汇报。

师小结并做进一步引导:对,省略号省去了很多社会与人生美好的事物、景物,在作者眼里,我们的社会处处都洋溢着和谐与美丽,作者把自己对我们这个社会的独特情感深切地体现在了“我喜欢”中,并且是深深的喜欢。

读好最后一段话,体会“深深、喜欢”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配乐读文,升华情感

1.自由练习读文。

2.学生配乐展示朗读自己最想读的部分。

3.师配乐读其中一部分,激发更多学生配乐朗读课文的欲望。

4.鼓励学生加动作读文,抒发情感。

五、仿写延伸,激发写作兴趣

师:同学们,作者仿佛是在用一支支彩色的画笔,为我们描绘着一幅幅画面。而这些画面组合在一起,又像在我们面前展开了一卷色彩绚丽、生动形象的人生画卷,构成了画面美。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相信有很多的“我喜欢”也已经深深地印在了你的心里,请大家发挥自己独特的想象,仿写课文,用语言文字来抒发你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小学四上语文教学反思篇5

?最佳路径》是一篇叙事文章。课文主要讲了建筑大师格罗培斯为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而大伤脑筋,无意中从老太太打理葡萄园的方法中,受到“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启示,从而设计出了世界最佳路径。

一、教学过程的设计:

“迪斯尼乐园”对于孩子们的诱惑力是非常大的,因此那些活泼可爱的卡通形象和漂亮的建筑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趁孩子们兴趣高涨时,我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们知道吗?迪斯尼乐园中最著名的不仅有这些,连其中的路都很有名呢?你们想知道其中的原因吗?那么就拿起书好好去读吧!听了我的话,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捧起了书。

另外感悟迪斯尼乐园的最佳路径设计与法国南部农民卖葡萄之间的联系。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在对老奶奶卖葡萄方式的学习中,我让学生说说:“如果你是游人你会买谁的葡萄?”学生纷纷说会买老奶奶的。因为“无人看管”,我们可以走进园里自由选择,无拘无束地挑自己称心如意的葡萄,同时享受亲自摘葡萄的乐趣;因为直接从葡萄架上摘,果子更新鲜;因为“只要……就可以……”这种方法给人以自由,任其选择的做法,使人们感到被信任、被尊重。以此让学生体会自己摘葡萄的乐趣。从而让学生深入理解了信任他人,给人自由的道理。也为理解下文最佳路径的产生埋下了伏笔,让学生在下文的学习中可厚积薄发。结尾,我设计这样的问题:“如果你是伦敦国际园林建筑艺术研讨会上的专家、评委,你能说出为什么把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评为世界最佳设计?”让学生明白因为格罗培斯的设计给了游人以权利,是把游人放在了第一位的,它是众多的人自由选择的结果,符合众多人的心愿,而顺其自然是一种最佳的选择。进一步让学生总结出人们踩出的路径幽雅自然、简捷便利、个性突出,是最合理的路径。体现了一种理念:尊重他人,相信他人,给人自由与选择的机会,其本身就是一种最佳的选择。

二、教学实际情况的反思:

1、学生通过阅读思考,抓词句,抓重点段深入体会等多种途径有了正确的认识和深刻的体会,学生都感受到了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之所以被评为最佳路径,是因为格罗培斯尊重了游人,把游人放在了第一位:给人自由,任其选择,他的这种设计打破了常规,与众不同。

2、创设了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

课标中告诉我们: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中进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所以,在教学中,我时刻注意尊重学生,努力挖掘学生回答中的闪光点,鼓励他们积极发言,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本课教学主要围绕三个问题进行,为什么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被评为最佳设计?格罗培斯为什么能产生这样的设计理念?格罗培斯获得成功的原因?这些问题是学生上节课留下的疑惑,教学中,我有意引到学生品读相关段落,让他们自己去读,在读中感悟,通过动手勾画,写下批注,全班交流等形式,与文本对话,与教师对话,与其他同学对话,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3、抓住空白点,引导学生想像,把读写结合在一起。

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优雅自然”想象小路的样子;鼓励学生以评委的身份评价格罗培斯的设计;抓住老人的做法体会“给人自由,任其选择”这一特点,引导学生想象游人在葡萄园任意采摘的快乐场景,使学生更好的感悟到这一做法的精妙所在。最后环节设计了一个仿写句子,既引领学生更广泛的理解了最佳路径的深层含义,又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小学四上语文教学反思篇6

?祁黄羊》这篇课文,叙写了春秋时期,晋国中军尉祁黄羊,为了国家的利益,不计私家恩怨,不避个人亲仇,两度为国荐贤的故事,表现了祁黄羊出以公心、正直无私的高尚品质。教学重点为:能用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出以公心”等重点词的意思。教学难点为:通过品味语言文字,感受祁黄羊是一个一心为国,做事公正的人。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重点难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研读对话,加强感悟。

学习重点段3——11自然段时,分成两个层次进行,重点指导学习3——7自然段,“外举”部分,然后放手让学生用前面的学习方法学习8——11自然段,“内举”部分。学习“外举”部分时,我先挑起学生认知上的冲突,“祁黄羊竟然举荐他的杀父仇人担任中军尉这一职位,老师非常不理解,认为他是一个非常不负责任的人。”学生表示不同意,“能说服老师吗?”以此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然后让学生找出关键的词语或句子进行品味。以读为主线,进行点拨,并让学生大胆想象当时人物会怎么想,怎么说,如:“祁黄羊想了想,他当时想到的是什么?没有想什么?”层层深入,将学生的体验不断引向深处,使其充分领悟到文本的内涵。此外,教学这部分课文内容时,我有意识地教给学生一些积累词语的方法,如“悼公听了祁黄羊的话,明白了他的用心良苦了吗?我们可以用学过的什么词来形容?”“恍然大悟、茅塞顿开”。最后进行学法迁移,自学习“内举”部分。

(二)交流分享,升华体验。

学生对文本有了深层的感受后,进行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让学生交流,“如果你是祁黄羊的亲友,当你听说他推举了解狐,你会对他说什么?” “如果是你是朝中大臣,当你得知他推举了自己的儿子祁午,你会说什么?”再次点击中心。

通过对重点语句的反复诵读,以及巧妙的“与古人对话”环节的设计,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人物内心世界,为突破课文重难点开辟了一条捷近。

小学四上语文教学反思篇7

在《两只小狮子》这一课的教学中,看着学生童趣盎燃的表演,听着学生朗朗的读书声,我感受到了学生发自内心的快乐。在教学中,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童话”般的情境,为学生搭建了一个激发想象、释放才智的平台,充分发挥自主式、参与式的教学优势,把课堂还给学生,使每个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满意之处有以下两点: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做到了深掘教材,敢于创新,为学生创造了思维、想象、表达的宽松环境。如让学生思考:看到懒狮子这样,你想对它说些什么?在学生思考的同时,教师予以点拨、诱导,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发挥想象。

在教学活动中,我创设情境以伙伴的身份来到学生中间活动、表演,完全舍弃了“师道尊严”。课堂上突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实现了师生间平等对话。

上完这节“童话课”,我深切地领悟到,要使学生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必须从学生这一主体出发,在课堂上为他们栽下一棵枝繁叶茂的梧桐树,为他们创设一个挥洒自我的乐园,从而实现“我喜欢学”。

同时,也让我感到情境教学,对于低年级学生犹如“灵秀之泉”,滋润着他们的心田,对培养情感、启迪思维、发挥学生主体,培养学生的参与性、自主性、创造性,审美情趣,提高综合素质都有积极作用。

另外值得我深思的是,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资源,挖掘教材,活用教材,拓展教材,全方位地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和能动性,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