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写一篇优秀的作文离不开同学们平时的练习,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一定要开门见山,开头就引出我们写作的主题,365文档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侬中秋节作文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侬中秋节作文篇1
八月十五正是那中秋节,正是那一年最快乐,也是凉爽的一天了,一年辛苦劳动结出的果实,最后终于可以品尝果实的甜美,欢度佳节。从而形成我国丰富多彩的中秋饮食风俗。
吃月饼
“中秋佳节吃月饼,”这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传统,每当风清月朗,桂花钻入人心之际,家家吃月饼,赏月亮,团团圆圆,和和美美,别有一番滋味。我记得苏东坡的诗句中就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诗句。到了元朝末年,月饼已成为中秋节的美味糕点。有的地方过中秋节,比如江南过中秋就有点与众不同,比如有钱人家吃月饼,贫苦人家吃南瓜的风俗。
吃南瓜
“八月半吃南瓜”的风俗是怎样来的呢?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姑娘名叫黄花,黄花美丽,善良,聪明。由于那年大旱,黄花的父母年老多病,经常躺在床上,后来,黄花在南山的草丛里发现了两个扁圆的野瓜,于是就把他带回家,煮给父母吃,没想到这瓜香喷喷,甜津津的,两位老人吃了后食欲大增,慢慢的病就好了。黄花把瓜种子种在地里,后来长出许多瓜来,因为他是从南山采来的,所以叫南瓜。从此每年八月十五,江南就流传着吃南瓜的习俗。
饮桂花酒
每逢中秋之夜,人们看着月中桂花,闻着一阵阵的桂香,喝上一杯桂花酒,全家人坐在一起甜甜蜜蜜,和和美美,欢聚一堂,以成为节日的一种享受。
侬中秋节作文篇2
中秋节对于大同人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对奶奶家来说更是认真对待的,大姑二姑三姑统统都不能来,该回婆家的回婆家,该在自己家的就在自己家。晚上月亮升起来的时候,爷爷把阳台的灯打亮了。拿了个大托盘,里面放着月饼,葡萄,梨,桃,香蕉,西瓜,苹果等等,果爸给搬到阳台上,放好,问爷爷:“放这儿月亮看的到吧”,爷爷满意的点点头。奶奶负责给包饺子,爷爷非要给包个硬币,还非要在桌子上摆上五副碗筷,说是有大孙子的。饺子熟了每个碗里放三个饺子,果爸把果果碗里的饺子夹开,嘎嘎,果然看到硬币啦,嘿嘿,都说这小子有福,嘎嘎,妈妈真高兴,比自己吃到硬币还高兴。
果果出生,爷爷就托人给算命了,据说很不错,出生的时辰真是不错,妈妈也在网上用称骨算法帮果果算过命,很好,比妈妈的命还好,嘿嘿,这些都是大家的一种心情,无非是希望自己的宝贝儿幸福,妈妈比起你瓜子仁儿阿姨,可差远了,你澎澎哥哥的名字,可是他们冒雨跑到雍和宫找人起的,嘿嘿。
话说远了,改天,妈妈好好把给你起名字的前前后后都记录一下,将来你上学了,做自我介绍的时候,老师肯定会让大家讲讲自己名字的来历,到时候你就按妈妈给你写的说,嘿嘿,虽然有点儿迷信,但不乏智慧阿。
大同中秋节,还有很多放鞭炮的,晚上家家户户都亮着阳台的灯,很有家的温馨。
侬中秋节作文篇3
传说,在古时候,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烧焦了庄稼,晒开了田地,雨也不下一滴。农民们没有了收入,日子过得很不安宁。
有位叫后羿的人,箭艺了得,听闻,便赶忙炒起弓箭,射下了九个太阳,从此,他便成为了世间的大英雄。
有位美若天仙的女子叫嫦娥,与后羿一见钟情,两情相约,便结为夫妻,幸福地生活在人间。
天帝听说了后羿的丰功伟绩,便赏了他一枚“长生不老药”,后羿十分高兴,把“长生不老药”交给嫦娥保管。
一日,嫦娥独自在家看书,突然,一个身穿黑衣的强盗闯进了门,要抢“长生不老药”,听闻嫦娥赶忙把装有“长生不老药”的木盒藏在身后,可还是被眼尖的强盗看了去。两人周旋一番,情急之下,嫦娥一口把“长生不老药”吞下。这时,后羿打猎回来了,强盗见状,赶紧跳窗跑路了。
嫦娥顿时觉得自己身轻如燕,下一秒,她便向着那个皎洁的月亮飞去,后羿在身后追赶着,可惜,再也追不上了。
后来,月母被两人的真诚所打动,便允许嫦娥在每年的月圆之日能够与后羿在月桂树下相会。后来,这天就成了现在的中秋节。
在中秋节这天,月亮会出奇地圆,大多数人会摆一张桌子,全家人坐在窗前,吃月饼,赏夜景,聊家常。
侬中秋节作文篇4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风俗习惯,每当每个节日的到来,各个民族都以不同的方式庆祝,在潮阳的节日里我比较喜欢中秋,也是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个节日。
在早上于中秋这段时间,我们就会开始筹备拜神的物品、晚上吃的食物,这一天里要拜两次神,有的人甚至到很多地方拜神。
午夜到晚上是最为热闹的时段了,在中秋也像过年一样早早就要洗澡穿新衣服。午夜时就要开始第一次拜神,这一次是拜晚上吃的食物,可以形容为“八菜一汤”一点也不比新年的时候差。
晚上最热闹的时候到了,家家户户把一个大圆桌摆到天台,大圆桌意喻着一家团团圆圆,并且在这一天不管在多远的亲人都要回来共度佳节,边吃团圆饭边赏月是何等的享受啊!吃过饭后,就要开始拜嫦娥了,再拜嫦娥里必须要有五果、月饼其他的则是小孩喜欢吃的,糖果、水果之类的。
大人在家拜,小孩在外玩,一般是潮州人的惯例,在公园或天台看,人人都在赏月吃月饼,有些小孩就会拿着灯笼到处游逛,有时候家乡里还会举办一些活动,拿猪、羊、牛祭拜,有时候还会有潮剧可以看,一些老人和小孩特别喜欢潮剧,并且边看便跟着唱,处处洋溢着快乐喜庆的气氛。
中秋佳节每每都会让我很开心,不仅仅家人庆祝,还能与亲戚朋友一起过节。
这就是我印象中的佳节。
侬中秋节作文篇5
每逢到了那天,奶奶就买来鸡鸭鱼肉用来祭灶,往上面贴圆形的红纸,往佛台前烧纸钱。佛台前摆着一对蜡烛,插着香,一团火在铁盆里燃烧着,奶奶则在一旁不断添纸,直到化为灰烬。屋里烟雾弥漫,可我们还得向佛祖磕头。
到了晚上,饥肠辘辘的我们迫不及待想吃月饼,由于爸妈今天休息,所以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月饼会有种兴奋洋溢的感觉。奶奶切开了一个大月饼,首先她把两份月饼摆在了灶台上,然后拜了拜,终于开始吃了……当我们吃得差不多的时候,就要出去放纸灯了。
在中秋节放纸灯,是姐姐想的点子。这个程序,是一件十分烂漫的事情。奶奶拿出了几张五颜六色的大彩纸,她将厚厚的纸放在手中搓来搓去,让纸变得柔软起来,这样可以折起来方便些。我们在一旁马上拿出了蜡烛,点上了火,蜡烛便燃烧起来。心灵手巧的奶奶三下五除二就把纸折成了一只较大的船。我们接过纸船,往它的下面和侧面均匀地滴上了蜡烛油,然后将另外小巧玲珑的小杯子状的蜡烛放在了纸船的中间。一家人就到河边放起了纸船,火光照亮了纸船,在水中渐渐漂去,我们都闭上了眼睛,默默许愿……
之后我们聚在阳台上,望着夜空中的圆月,吃着月饼,说有关于中秋的美丽传说,猜有关嫦娥的歇后语……。就这样,我渐渐地睡着了。
每一次的中秋节,都因为这些习俗而特别有意义!
侬中秋节作文篇6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拥有着中秋佳节的季节不得不称之为别出心载。
在这天晚上,它不一样。它有着仙女般的容貌。有着超凡脱俗的气质。有着朦胧轻悠的飘渺,更有着如侣如伴的思念。
金黄的翡翠点缀了它的面夹,飘渺的朦胧装饰了它的黑发,使它活象一个栩栩如生的仙女的面容。睁一眼便射出万丈光芒,照耀大地,迷惑所有的人类,正好应征了倾城倾国。
正如“微露之光,怎与月争辉“。在这漆黑浩瀚的夜空,竟不见平日的明星。仅连一颗也夺不过它的色彩。它傲视尘俗。它的羽翎拍满了整个古往今来。无数文人骚客甘败于它不凡的气质之下。
“相思如明月,可望不可攀“。它那可望而不可及又令人有飘渺之情。朦胧神秘的色彩,正如我今日所再次的阅历。那嫦娥奔月依成佳话,那穿梭古金古今的传说又何尝不是人向往。
淡淡的轻纱仿似羽衣,赐予它秀丽的装着。而我们却至多站在窗台对它遥遥呼望。
“他乡有明月,千里照相思“月圆人不圆,伴随着轻风月影总免不了相思之情。倩风挽月,撒下了无尽的梦,但我们的梦难圆,我只好寄托着它飘落下的羽毛,深深地,轻声地呼唤着它的名字。
你看那飘落的余辉,正是寄于我们的希望。
侬中秋节作文篇7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现代每家每户都吃月饼赏月了。
中秋节的晚上,爸爸妈妈带着我和妹妹出来看月亮,我看到了月亮不禁想起一则神话故事:传说嫦娥偷吃了仙药,导致她在冷宫里和玉兔生活。突然,一片灯笼从眼前飞过,我问妈妈:“那是什么?”妈妈回答:“那是孔明灯。”妈妈还告诉我孔明灯是诸葛孔明发明的,诸葛孔明被敌人包围,无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算准风向,制成会飘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的讯息,其后果然脱险。
从那次以后,世世代代都在中秋节放孔明灯,并在孔明灯上写下自己的愿望以实现自己的心愿。
妈妈帮我买了孔明灯,我在孔明灯上写下自己的愿望,我把蜡放在孔明灯上,让爸爸点燃,点燃以后我把手松开,让孔明灯飞起来,把我的心愿也带走。
中秋节是团圆的日子,家人都要一起吃饭,赏月,放孔明灯,吃月饼。但是,有很多人在远方打工无法回家团圆,如果是我,我会思念母亲对我的爱,我还会非常孤独。
这就是中秋节的习俗,中秋节从古代流传到现代,现在国家把这一天定为法定节日,让我们去了解国家的习俗,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呀!
侬中秋节作文篇8
客家习俗
客家人过中秋吃月饼、赏月等习俗与全国其它各地大致相同。客家人称八月节或八月半。
每逢中秋圆月升起时,客家的人们早早便在庭院、楼台,或屋前的禾坪对着月亮升起的地方,摆出月饼、花生、柚子等果品,准备“敬月光”活动。
拜 过月后,一家大小在外面赏月、吃东西。赏月是大人们的事,小孩子一般不会端端正正的坐在那里赏月,而是在皎洁的月色下追逐嬉戏,此时是他们的天堂。而吃东 西则是有些讲究的。家长往往先让大家吃这些祭过月神的祭品。在华夏祭祀文化中,有这样的传统,就是在神主享用后,祭者常常会把祭品分吃掉,这样整个祭祀礼 仪结束。我们分吃过程,一方面接受了月神的赐福,一方面履行了传统的祭祀文化。梅县人的说法是,吃了这些祭品更“乖”,吃了有福气的,吃了会更吉利。
在梅州,除了月饼这个传统的、带有普遍意义的中秋食品外,柚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食品,品种有金柚(沙田柚)、蜜柚或水晶柚。而吃柚子也是有一定的含义的。“像剖柚子叫‘杀柚’,带有驱邪的意思在里面。也有说剥柚子皮是‘剥鬼皮’,寄寓了驱邪消灾的愿望。”
客家地区的月饼,除普通月饼外,有“五仁月饼”,还有一种用糯米粉加糖压制成大小不一的圆形糕。虽社会经济不断进步,但客家人始终继承传统饮食文化又在发展民间饮食文化,而中原遗风始终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