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热点作文范文5篇

时间:2025-05-21 作者:Animai

通过写作文,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思想,促进自我反思和成长,我们在写作文时,常常需要进行多次修改,以达到最佳效果,下面是365文档网小编为您分享的2024热点作文范文5篇,感谢您的参阅。

2024热点作文范文5篇

2024热点作文范文篇1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近日,一张央视新闻报道的截图在网络流传,画面中,一位与会人员貌似倒拿着会议手册进行阅读,一时间引得讽刺挖苦声一片,称其“装模作样”。两天后,央视新闻发微博称,为方便阅读,一些国际会议的会议手册是中英文正反印刷装订的。也就是说,那位与会人员的阅读方式正是英文版的正确阅读方式。

?题目解析】

本题关注现实,提倡思辨。解读题目,不难发现事件发展过程:网络流传图片为央视新闻报道截图,真实情况是貌似倒拿的手册正是英文版的正确阅读方式,而人们的言论是“讽刺挖苦声一片”。这是真实的生活场景再现,很多时候我们会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主观臆断,有时是受舆论影响盲目发言。从中可得出何种结论?又可以引发怎样的思考呢?从题目中我们不难发现三个关键词:舆论、真相、发言(发声)。由此延伸开去,思考这组关键词两两之间或三者之间有何关系,并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不人云亦云即为好文!

本题范围已经预置,从审题的角度,我们关注考生作文中是否写到了这两点:

1.是否紧紧围绕着“舆论”“真相”“发言”这三个关键词两两之间或三者之间的关系展开。

2.作文有没有体现考生的体验和思考。

?佳作赏析】眼见不一定为实

俗语有云:“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但近日这则讽刺与会人员倒拿手册“装模作样”的乌龙即提醒我们,眼见不一定为实。

“眼见为实”作为口耳相传的人民智慧结晶,本意在于强调亲眼所见,不轻信于流言,这无可非议,但若将格言性思维上升为普遍真理,则存在诸多不妥。

首先,目之可见的或许确实是事实,但也只能是部分事实。勒庞说:“可见的现象可以喻为波浪,但这只是我们一无所知的湍流的表象。”有时目之所见、镜头之所摄的只是冰山上的一角,而剩下的不可见的动机、成因等才是庞大冰山的主体。管窥蠡测,只见表象便妄加揣度,甚至下结论,讽刺挖苦,则就易如此次乌龙一般,令人哑然失笑了。

再者,之所以不可以将眼见直接断定为“实”,还因为旁观者自有其主体性。我们会将自己积累的生活经验、价值观念直接代入,来推测当事人的处境。在此次事件中,正是书报大多为同向印刷所造成的惯性思维使人滑入了误解之中。解释学宗师伽达默尔就曾说过,当对事物、文本的异己性视而不见,而只靠主体性感受來下论断时,则易堕入蒙昧主义的泥淖。

况且,当观众、参与者由个体衍生为群体时,对“眼见为实”的片面相信也易造成诸如此次事件的群体性盲目狂欢。这就是《乌合之众》中解释的当群体成为事件的主体,个体的理性思考能力就会被削弱,而盲目性、狂热性就会因为对多数的相信与屈从而被激发出来,群体的共同情感与立场也会被放大,这次讽刺挖苦声一片,其实也是当个人身份被隐藏在网络之后肆意,个人极易跟随大众,将自己的不满情绪肆意宣泄。

需要注意的是,这小小乌龙之外,利用人们的“眼见为实”心理的还大有人在,新闻媒体利用镜头传递给大众它所想传递的信息,一年前欧美领导人会晤时不同国家记者拍摄出的照片大相径庭的“罗生门”即可作为一个例证。我能保证告诉你的是事实,而不是全部事实,也成为了新闻界操纵舆论的共同说辞。

这更加警示我们,在信息海洋灌入我们的世界,真假都难以分辨时,拥有一个理智的头脑,一个善于条分缕析、抽丝剥茧的思维模式有多么重要。作为在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公民,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信息的中转站。“当雪崩时,每一朵雪花都觉得自己是无辜的。”我们不能成为传播谣言、参与不分青红皂白讽刺挖苦的一片“雪花”。透过目之所见,直抵事实真相,秉持“眼见不一定为实”的观念 ,是我们需要从此次事件中学到的重要一课。

简评

这是一篇针对性极强、极有见地的文章。作者独辟蹊径,并不泛泛谈真相、舆论,而是就“眼见是否为实”这一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行文过程中对原因的探究层层深入:“首先,目之可见的或许确实是事实,但也只能是部分事实”“再者,之所以不可以将眼见直接断定为‘实,还因为旁观者自有其主体性”“况且,当观众、参与者由个体衍生为群体时,对‘眼见为实的片面相信也造成诸如此次事件的群体性盲目狂欢”。

深入的思维源于深入的阅读。勒庞、解释学宗师伽达默尔、《乌合之众》等语言信手拈来又恰如其分地表达着个体的独特见解,这种应用式阅读表明了作者扎实的文字积累量与较高的思维能力。

2024热点作文范文篇2

华商报4月4日报道近日,一张关于清明扫墓安全公告的图片在网络上引起广泛关注。该图片称“上坟祭祖时如引起火灾,除追究刑事责任外,并铲除祖坟。”3日下午,记者从湖北省随州市安居镇负责林业工作的范先生处证实:网络流传的公告属实,主要作用“为提醒村民注意防火。”

在万恶的旧社会,管理者无能没人性,才采用诛连这一招来管理治下的百姓,对认为是严重违反他们的法律规定需要严惩的,就会诛连九族鸡犬不留,但是还尚罪不及死人。即使是谋反篡逆,也顶多只是活着的人抓到死刑,也没有见扒人祖坟毁尸掘墓的,因为他们虽然残暴,但是还有底线,知道死者为大。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的法律不但废除了诛连九族这样的惩治手段,就是对罪犯都要讲究人权,比美国还要好五倍的人权。不但罪犯会优待,即使是涉嫌重大案件的嫌疑犯,刑诉法都规定只要人死都当立刻停止调查,哪怕案件已经走到审理阶段,都要做终止审理,或者判处无罪。翻遍我国所有的法律法规,都没有授权任何单位有掘人祖坟的权力。

活人犯罪祸及祖先,这一开辟历史的创举,实在是让人鄙夷。社会文明发展的趋势是人性化、尊严化、平等化,而不是开历史倒车,身原始社会迈进!上坟失火铲祖坟的标语就和以前的暴力计生标语宁可血流成河,不准超生一个;该扎不扎房倒屋塌;该流不流扒房牵牛;喝药不夺瓶,上吊就给绳,一脉相承!

虽然官方说网络流传的公告属实,挖除祖坟的表述只是为提醒村民注意防火,是否追究刑事责任主要要看烧毁林业面积大小,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追究刑事责任,但是这还是反应了官方的懒政和黔驴技穷。恐吓这种东西只有在百姓不了解和有限次的使用下才会起到作用,习以为常时谁还当它是回事?就像躲在树林里的老虎看透驴子的那点本事后,还会惧怕驴子么?

再说,如果恐吓管用,还用设立警察、监狱、法院这些地方?官方只要刷一条标语就包管一切了!刷个标语,开会说两句狠话,这是做给领导看还是做给下属看?其实不管做给谁看,有一条可以肯定,那就不是做给老百姓看的!这样简单粗暴触碰人类底线的标语居然还能出现在我们官方手里,可见他们的管理水平和思想观念有多落后!

管理最高的境界是让被管理的人自觉自愿的遵守规定,而不是要这种恐吓的法子!祭祖烧纸钱弄失火,的确是应该管理,但不是官方立个恐吓警告牌就能起作用的,反而会让来此地祭祖的人反感!人是长大的,不是吓大的。真正有效能成之为习惯,是宣传教育和严格执行双管齐下的,文明的宣传教育易让人接受观念,严格执行既定的规定才会提升规矩的尊严,可现在官方用一个粗暴的标语牌管理,能起到什么效果?

2024热点作文范文篇3

去年月底,我与母亲在家搞大扫除,无意间发现了一把很陈旧的伞。正准备随手拿去把它扔了,这时,母亲刚好走进来,看见了那把伞,急忙说道:“先不要扔了,说不定还有用。”

我看了看这把破旧不堪的伞,只见淡蓝色的'花边点缀着浅绿,还有一些大小不一的白色的星星排列其间,是挺好看的一把伞。只可惜很久没用它了,它上面已经沾满了灰尘,伞柄因为生锈而很难撑开。我勉强把它撑开后,一股浓浓的铁锈味立马在空气中弥漫开来。我再仔细看里面,发现有几根伞骨也已经折断。我厌恶地将伞扔到一边,不耐烦地对母亲说:“都烂成这样了,就不要了吧……”母亲没有说话,走过来,小心地将伞收好,没有留下一句话,便走出了房间。

我不能理解母亲的所做所为,因为她向来是不喜欢这些老旧的东西的。也许是因为节约吧,便把这陈旧不堪的伞留了下来。

不知过了多久,一群跟我要好的同学来我家玩,不经意间看见了那把伞,故作惊讶地问我:“这么烂的伞了,干嘛还留着!换成是我,早就把它扔了。”他们的话语让我面红赤,让我感到无地自容。兴许是年少的虚荣作怪吧,我嗫嚅着说:“到时候再扔了吧。”然而,等朋友们走后,考虑到母亲的感受,我还是没有把它扔掉。

当天晚上,母亲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我对她说起了那把伞的事情,这把伞让我在同学面前丢尽了脸。母亲听后,沉沉地叹了一口气说:“只是旧了点,明天拿到胡师傅那儿修一下就好了,还可以用的……”我听后,嘀咕了一句:“只是把破伞而已,干嘛把它当宝似的,至于吗?还害得我同学取笑……”谁知母亲听后,很生气地对我说:“破伞怎么啦!只要能修好,就还可以用。买伞不要钱,是吧?明天,我就找胡师傅修好它……”听着母亲的责骂,我又生气又难过,“可是你以前不是这样子的……”我看着母亲一脸错愕的样子,我径自跑进了室,“呯”的一声,把门重重的关上了。然而,就在我转头的那一瞬间,我仿看见了母亲眼里的懊悔与不……

后来,当我看着那把伫立在角的破旧的伞时,我狠狠地对它说:“都怪你,都怪你!害我和妈妈吵架了。”它只是一动不动地静立在那里,没有回答我的话。顿时,我的内心突然冒出了一股无名业火,走过去,拿起它,直接将它扔出了窗外……

岁月流逝,带走了我的回忆。可是,时光是一把双剑,它能刻划出新的记忆,也能将尘封的回忆重新唤醒,而那些不愿想起的往事,当再次闪现时,便如那汩汩流淌的泉水,再也无法遏止……

在一个晚上,月光隔着窗户淡淡地撒了进来,微风吹拂着纱窗,惬意无比,我没有丝毫的睡意。大约已至深夜,母亲轻轻地迈着脚步走进了我的房间,我立马假装睡着。只听见她在轻声细语地自言自语:“还记得吗?你小时候怕黑,每天都哭着要找妈妈。当时,我们特别忙,哄你入睡后,我们又得继续加班。而每当我们回来的时候,总能看见你带着眼泪入睡的脸……”说着说着,我分明听见了母亲抽泣的声音。她哽咽着说:“你从小懂事,知道妈妈工作忙,每天早早就上床。有一天,你对我说,妈妈,晚上我好怕,你买把伞给我吧,这样我就可以隐身了……后来,我带你去市场上买伞。你一眼便看中了现在这把破旧的伞。那时,你把它每天抱在怀里,将它视为珍宝,还给它取了个好听的名字‘满天星’…… ”

听着母亲的话语,记忆的盒子缓缓打开,我仿回到了那个童年,那个抱着伞、受着母爱的童年。我不知道母亲是何时离开的,只记得自己的泪水像打开了笼头的自来水,汩汩而出,满天星,满天星……在我孤独无助的时候,是你默无声息地陪伴我度过了无数个无星的夜晚,是你静默无闻地陪伴我度过了无数个无月的夜晚。而你的身上饱含着母亲对我的无尽的牵挂,浸透着母亲对我的无尽的关爱……而我却将你忘在了时光的长河里。你悄无声息地守护着我,而我却无情地将你丢弃……

如今,我已长大,已经学会去适应新的生活,已经学会独自照顾自己。高一开学报到的那一天,正好下雨,母亲送给我一把崭新的伞,和那把陈旧的伞一模一样。撑着这把新伞,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我永远忘不了那把曾经伴我走过童年的我扔掉的那把破旧的伞……因为它像一枚邮票,寄托着无尽的思念;因为它像一部电影,记录了美好的往事……

请记住:在人生的旅程中,给回忆留一些空隙,留住那瞬间而永恒的美好!一直到老!

2024热点作文范文篇4

老师传播知识,正如太阳释放能量;学生接受教育,正如西瓜沐浴阳光。---题记

平凡的事总蕴含着不平凡的道理。西瓜也与我们的学习有关系。我们坐在同一间教室,接受来自同样老师的光和热,但为什么最后收获的果子却又甜又酸呢?

就拿一堂课来说吧,时光凝固的一瞬间,半数同学或以桌代枕,或以臂代枕,在宝贵的课堂上会周公。也有同学没有“休眠”,却在和别的同学窃窃私语,沉浸在 自己的小世界里。还有的同学(包括我)既不打盹,也不唠嗑,只是坐着,目光呆滞,如同一尊精致的雕像。中考满分作文人在课堂,思绪早已飞向了不知什么地 方。而那种真正能做到思路跟着老师走,认真听讲的学生。往往能在考试中争取一个相对不错的成绩。

时间很宝贵,尤其是在家中,没有 老师的监督,就只要靠自觉了。诗云“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是需要非凡的执着和定力。成功需要执着的追求,坚定的信念,和不怕苦的精神。有 一句名言说得好:“如果你想出人头地,你要耐得住寂寞,因为成功的辉煌就隐藏在寂寞的背后”。我并不是能耐得住寂寞的人,相反,我最害怕的就是孤独。然 而,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考试前,还是不得不克服寂寞感,努力的把参考书啊,复习资料啊上面的能量“光合作用”转化为能量,储存在脑子里。为了结出佳果,耐 得住寂寞,很重要。

老师为我们讲课,他不是只为某一个人讲的,老师是针对我们每一个人的。之所以成绩不同,是因为我们对待来自老师的阳光的态度不同。学习不能怕吃苦,我们同在阳光下,应拿出坚韧的态度,耐得住寂寞的精神,充分吸收光和热,结出香甜的果实。

2024热点作文范文篇5

阅读下面的漫画,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文题解析】

漫画的内容:一个青年模样的人脑海里(脑部横截面)长了一颗小树苗。由于小树苗长得太偏,有个戴眼镜的人(年纪稍大,可能是教育者、家长,也可能是公司管理者,部门领导,也可能代表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手拿铁铲,声称:“长得太偏,必须挖掉。”

读懂这幅漫画,关键是理解小树苗代表什么。理解漫画和文字说明,再联系目前我国社会现实、教育现状,小树苗代表的是青年人的思想、观念。这个思想、观念有些与众不同,甚至有些偏激、有些新异、有些个性、有些非主流。但有人一定要挖掉这棵小树苗。由是反思社会、教育,存在着某种模式化、单一化、趋同化的弊端,不利于社会的创新和进步等。

面对这些“长偏的树苗”,我们的正确做法应该是:或者给予尊重、认可、支持,或者适当引导、教育、扶正,但是绝不能以简单、粗暴的态度,将它铲除、挖掉,这是扼杀个性、排斥创新的行为,值得我们教育者、家长以及整个社会去反思。

?拟题示例】

长得“偏”也可能成材 / 长得偏点有何妨? / 解开思想的枷锁 / 兼容并蓄是大智 / 不合主流,亦有风流 / 欣赏世界的“多元化” / 教育不该“模式化” / 思维不应单一,求同还需存异 / 放个性一条生路

以下是不太妥当的标题(阅卷摘录)

谈胸怀(头颅大得可以栽树)/ 谈嫉妒 / 谈丰富的想象 / 追求完美 / 去除缺憾 / 自我反思 / 自我完善 / 要挖掉错误思想 / 要排除私心杂念 / 珍惜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 不要因小失大 / 不要长错地方 / 细节决定成败 / 端正自己的心 / 小错不可姑息 / 良好的心态 / 铲除危害社会的种子

?佳作赏析】请包容“非主流”

现在的我们总是在顺应主流,不知不觉地,亦或是身不由己地。我们和所有孩子一样,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到大学……按部就班,循规蹈矩。我不反对这种主流的成长方式,但是偶尔“非主流”一下,又有何不可呢?

漫画《长得太偏,必须挖掉》中,那位戴着眼睛、气势汹汹的大叔,视我们的“非主流”为毒草孽种,非得连根铲除,就未免太武断、太独裁、太不近人情了。

作为学生的我们,常有标新立异的思想无情地扼杀。小时候,父母总是对我们说:“你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你可以做……不能做……”就这样,我们渐渐地和别人一样,不愿再去创新探索张扬个性,开始变得平凡乃至平庸,开始一味迎合主流顺服大势。我总在想,要是我以前能再坚持自己那些“非主流”的想法,或许我的人生会多一点美丽的波澜,多一些精彩的花絮,会变得和别人有些些不一样。

站在传统教育的角度看,作家韩寒无疑一个__主流的叛逆者。他曾说:“每个人都是造物者的光荣,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花火。”他喜欢写作,但脑子里叛逆因子太多,所以他写的考场作文,永远都只能得一个少得可怜的分数,之后他毅然选择放弃学业,专攻写作,现在的他已经大有名气。而韩寒的幸运在于,他有一个包容个性的父亲。如果父亲当初勒令韩寒反思,返校复读,或许韩寒就“泯然众人矣”。

捷克小说家米兰·昆德拉说:“生活是一棵长满可能的树。”一棵树不一定要长在山巅,也不一定要长在沃野,偏居于角落里的树木也可能开花结果。主流的意识形态引导社会风潮,但非主流的想法也可能引领风骚。

看过这样一则报道:“大学女毕业生选择摆摊卖杂货。”对于她的决定,全家人都表示反对,这岂不是有失体统,辱没家门?可大学生却矢志不移,做自己想做的,她说:“别人都希望做虎中之将,我宁可做蚁中。”就这样,她在别人异样的眼光中,起早摸黑,从摆地摊,到拥有几家连锁店与网店。所以说,人生之树长得有些偏,并不要紧,非主流的人生,一样可以很精彩。

我们再历数那些有成就的科学家,可以发现,他们大多都是偏才甚至怪才。如果伽利略循规蹈矩,就不会有那的比萨斜塔实验;如果贝尔不去异想天开,我们或许还在鱼传尺素鸿雁传书;如果瓦特走主流路线,蒸汽时代可能要姗姗来迟……

我们每个人生来都属于不同的风景。每个学生都是无可替代的,都有着独一无二的个性。无论是作为老师,还是作为家长,如果简单地扼杀个性,那就等同于把每个孩子都变得普通、平庸。孩子的每一个奇思妙想都可能是珍宝,如果您看到有些偏的树苗,请高抬贵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