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考热点话题作文5篇

时间:2023-03-24 作者:Fallinlove

在写作文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大家的写作才能,作文是我们从步入小学就要开始学习的内容,以下是365文档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2023高考热点话题作文5篇,供大家参考。

2023高考热点话题作文5篇

2023高考热点话题作文篇1

“一箭多星”,科技创新,这就是中国航天的硬气!

2月27日11时06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八号运载火箭成功将22颗卫星发射升空,创造我国 “一箭多星”新纪录, 刷新了长征火箭最短发射间隔纪录!

据介绍,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这次发射成功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关注,尤其是对“一箭22星”的多星发射技术充满了好奇—— 是不是发射的卫星越多,就越能证明航天技术厉害?

一次发射多颗卫星,技术要求确实很高,全世界也只有中国、俄罗斯、美国、印度、日本、欧洲航天局等掌握这个能力。但是, 卫星多少不是关键,最重要的是发射技术。

01

科普篇

我国最早的“一箭多星”发射可追溯到1981年9月20日。

当天,风暴一号运载火箭发射实践二号、实践二号甲、实践二号乙三颗科学实验卫星成功。自此,我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掌握“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

“一箭多星”技术,就是用一枚运载火箭同时或先后将数颗卫星送入地球轨道的发射技术。“一箭多星”是一种优越的发射方式,它能充分地利用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降低卫星发射成本。

02

时评篇

如果长征八号是一辆汽车,这22颗卫星就是乘客,被整齐安放在火箭的整流罩中。升空后,先后完成了12次分离动作,不断变换飞行姿态送到预定轨道。用专家的话说,“火箭是跳着芭蕾舞把卫星送出去的”。——央视新闻

卫星“拼车”上太空,既要安全高效,又得经济实惠,对发射“性价比”的“拿捏”,考验的是中国航天的真功夫。

期待太空中出现更多中国“舞姿”,步伐更稳健、节奏更从容、姿态更优美!

03

人物篇

长征火箭,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一个缩影,正如其以“长征”命名,一路披荆斩棘,也一路高歌猛进。

曾经,在央视电视节目《开讲啦》中,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技术负责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副总工程师 毛万标,给我们讲述了这样的故事:

“在20多年的工作时间内,我经历了中国航天的低谷,也执行了长征火箭第100次发射;见证了嫦娥奔月千年梦想的实现,参与了海南文昌发射场的建设,也实现了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的惊世一飞。

今天我站在这里,天空和星辰依然在那里。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你不能永远活在摇篮中。我们曾错过海洋,但我们不能再错过宇宙。文昌不是终点,它只是通往茫茫宇宙的起点。”

航天素材

◆名言积累

1.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田中芳树)

2.这只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阿姆斯特朗)

3.航天这门活,地面工作做透了,天上就不会出问题。(张履谦)

4.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可能永远生活在摇篮中。(齐奥尔科夫斯基)

5.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6.宇宙航行不是一个人或某群人的事,这是人类在其发展中合乎规律的历史进程。(加加林)

7.今天,我们向天发问,问的是宇宙的奥秘,回答的是自身和人类未来发展的新征途。(周劼)

8.很难说有什么办不到的事,因为昨天的梦想可以变成今天的希望,也可以变成明天的现实。(戈达德)

9.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关注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黑格尔)

10.无论是千米之厚的地下、万米之深的海底,还是千万里之远的地球空间、亿万公里之遥的浩瀚星际,都以其深邃的未知吸引着人类永恒的幻想和探索,也开辟着国家间科技、创新竞争的新“战场”。(周劼)

◆评论范本(节选自“人民日报评论”)

1.从近地轨道到太阳系深处,中国航天器的队伍越来越大,足迹不断延伸。北斗、嫦娥、天宫、玉兔、天问……这些名字背后,是航天发射能力的显著提升,卫星、飞船等航天飞行器技术的持续进步,反映着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有力步伐。太空探索事业的突破和进展,不断夯实着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丰硕成果。卓越不凡的创新进一步激起人们对星空的好奇,而这种热情的向往,无疑又会驱动着探索脚步不断前行。

2.太空探索的进步不仅映照着“可上九天揽月”的豪情,也进一步增强了科技自立自强的信心和底气。经过一代代航天人接续奋斗、攻坚克难,我们取得了以载人航天、北斗导航、月球探测等为代表的标志性成就,不断实现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跨越发展。

3.当世人屡屡追问“中国航天为什么能”,答案不仅体现在各参研参试单位和全体航天工作者的团结拼搏、执着创新中,也体现在那无数双向往星辰大海的专注眼神中。今天,中国人愈发理解航天对国家发展的巨大价值和梦想对一个民族的长远意义。新时代的航天工作者十分珍惜这种来自全社会的厚爱,并为此全力前行。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2022年宝鸡市高考模拟检测)

2021年10月16日,神州十三号飞船成功发射,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名航天员送入太空,三人乘组开启6个月的太空生活。

11月7日,翟志刚和王亚平身着中国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先后从天和核心舱节点舱成功出舱。12月9日,“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

时隔8年,中国航天员再次进入太空授课。“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太空站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这是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活动。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何感触与思考?请你以青年学生的身份给中国太空出差三人组(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写一封信,发表你的看法。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1.学航天精神,做时代先锋。

2.学习航天精神,争做强国少年。

3.攻坚克难,报效祖国。

4.努力学习,科技强国。

5.长大后,我将成为你。

6.奋斗是青春的底色。

2023高考热点话题作文篇2

面对世俗的利诱,陶渊明选择了淡然与归隐,面对人生的风雨,苏轼选择了“回首向来萧瑟处”的乐观与豁达,面对金兵的压迫,易安选择了“死亦为鬼雄”的坚强与不屈……古往今来,多少壮烈与令人赞叹的选择,深深地烙在中华民族的记忆中。而我们在人生中,又何尝不是处处面临选择呢?

挑战。

“人生只有一次,那又为什么不放手一搏呢?”我胆怯了。我坚定地想着,对手太为强大,我只是不自量力罢了。我心里打着一个又一个小算盘,又一个一个把它打碎。去?不去?我烦躁地摇了摇头,像是想要把这纠结的麻绳甩掉。可能一切都是巧合——一个人正需要精神慰籍时,书,会陪伴着你——我翻开那本静静躺着的《老人与海》,看看书,也许会为我找到答案。渐渐地,我沉醉其中,看到老人选择去奋力抓鱼时,我合上了书。也许我可以选择挑战,因为——如果不去挑战,那么你永远都不会,也不可能会有成功的那一刻。

宽容。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那是我的东西!我一直保护的好好的书正在他的魔爪下,揉捏着,我无法抑制自己内心的情绪,眼神直盯着他,他却不以为然,等着我一句话也没说,只是愤恨地盯着他,他好像知道我真的生气了,不知所措的站在桌前,缓缓的把书放在我桌前然后收手赶紧就往旁边闪躲着,害怕地望着我。我的怒火过了很久才消散,一直跟我道歉。原本带着笑意的话语慢慢的变成了小声地哭泣向我道歉。我想,苏轼面对害他,是他濒临死亡的章惇都是一笑淡之,而我,为什么要因为这样一件小事变如此的苦恼呢?雪化一化,就有路了,各让一让海阔天空。我选择了宽容,那是人世间最美的语言。

淡然。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我绝望地看着自己的试卷,听着耳边飞过的闲言碎语,黯然神伤。我选择了总结与释然。一次的成败,不可以定输赢。面对一次的失败与困难,何不将失望化成动力,让那风雨变为将来的彩虹呢?面对困难,我选择了淡然,却也决不为逆境屈服。会经历无数次的选择那么当千帆阅尽,最终留下的`,就是我们的选择,独一无二的缤纷世界。

2023高考热点话题作文篇3

高考作文热点话题

高考作文热点话题是什么呢,高考作文素材有哪些呢,高考作文热点话题分几大点如下:

高考作文热点话题之一高处绽放的灵魂:

阅读十指为林的一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无论卑微

或者高尚

人世间的真善

总需要以最美的形式

绽放在太阳底下。

根据诗歌表达的主旨,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写一篇。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可以讲述自己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评论,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高考作文热点话题之二关注源头把握源头: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河流有河流的源头,生命有生命的源头,情感有情感的源头,历史有历史的源头,现状有现状的源头……社会生活中,各种良莠不齐的事物之间相互错杂,只有关注源头进而把握源头,我们才能更好地驾驭事物,从而实现更快更好地发展。读了上述材料,请你写一篇,可以发表对“源头”的看法,可以叙述与“源头”有关的经历或感悟,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的。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高考作文热点话题之三种一棵树识一棵树: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每年的3月12日,是中国的植树节。在美国,植树节是一个州定节日,没有全国统一规定的日期。但是每年4、5月间,美国各州都要组织植树节活动。在植树节,如果是我们,会植一棵什么树呢?苹果树、梨树、榕树、黄桷树……不过天天跟书本、习题打交道的我们,好像已经隔自然界的各种植物很远了。您认识的第一棵树是什么树,又是怎么认识这棵树的呢?

请以“我种下一棵树”或者“我认识的一棵树”为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20xx年高考作文热点话题之四汉语的荣耀与尴尬:

阅读下面两段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1)自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汉城正式揭牌以来,短短五年时间,全球已经有8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起了282所孔子学院,平均每年56所,差不多每6天世界上就会多一所孔子学院。孔子学院已成为外国青年学习中国语言、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

(2)今年1月,上海市6所大学各自进行了的自主招生考试。人们发现,其中有4所高校“不约而同”地没有将语文列为考试科目;与此同时,有的高校明确规定报考考生不分文理,必须进行英语(论坛)、数学考试。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

20xx年高考作文热点话题之五生活品质,靠什么来支撑?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衡量生活品质,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标准。在过去的三十年,中国人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寄托于物质生活的改善,于是乎,名牌和奢侈品在一些人心目中的分量似乎愈来愈重。

据有关统计,68.8%的受访白领愿意花钱购买奢侈品,受访白领在奢侈品上的年消费人均达到22062.8元。26岁的外企职员flora月薪5000元。她说,自己购买奢侈品的主要原因还是为了挣面子。28岁的部门主管amber拿着8000元月薪,也是一名奢侈品的追随者。她自称买名牌不为面子,不求舒适,只为“激励自己”。amber说,她会关注千万富翁的生活方式,这会让她搜罗名牌更有“方向感”。

在平时的的生活中,你会在意名牌和奢侈品吗?金钱是衡量生活品质的唯一标准吗?作为现代人,生活品质靠什么来支撑?

原则上讲,高考作文命题会有意回避社会热点,这样做,既有避免猜题押宝的意图,也有出于杜绝假话、空话、套话的考虑。但根据对近三年高考作文试题命题方向的研究与分析,我们发现,高考作文命题专家越来越倾向于在试题中暗含社会热点,以引起学生对社会、人生的关注,进而考查学生由表及里或透过现象看本质地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023高考热点话题作文篇4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中国航天飞船叫“神舟”。华为的操作系统叫“鸿蒙”。中国航天登月探测器名为“嫦娥”。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名叫“悟空”。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名为“墨子”。太阳监测卫星计划叫“夸父计划”。……

中国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以上这些科技成果的名字是否引起了你和同学们的兴趣呢?本周要开一个主题为“科技与人文”的班会,请你结合以上材料作一个主题演讲。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少于800字。

?优秀范文】

科技与人文齐飞,创新与传承同在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中国航天飞船叫“神舟”,华为的操作系统叫“鸿蒙”,中国的航天登月探测器名为“嫦娥”,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叫“悟空”,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名为“墨子”,太阳监测卫星计划叫“夸父计划”。这些新科技成果的名字告诉我们:在中国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具有深厚人文底蕴的中国文化今天仍在大放异彩,科技与人文,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人文要传承,让人文之光照亮科技发展。

人文是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的、科学的、健康的部分。人文的核心是人,以人为本,关爱、尊重人。自20世纪以来,科技的进步,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深刻的危机:物质的、技术的、功利的追求在社会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精神生活的追求则被忽视和淡漠。弘扬人文精神,寻觅失落的精神家园已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文化没有断层的国家。文化底蕴彰显文化自信,文化自信驱动科技创新。列宁曾经说过:“忘记了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上个世纪末期,一批诺贝奖获得者在法国巴黎集会,热烈地讨论之后宣布:二十一世纪世界该往向处去?要回到二千年前的中国孔子那里去寻找答案。这证明了中国文化中国智慧已得到世界认可,如今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开花更是明证。由此可见,人文是根,科技是花,根基稳固才能花繁叶茂。因此我们要更注重发扬、传承我们的先进文化,使人文更好地和科技结合起来,共同服务于国家发展。

科技要创新,让科技创新促进人文进步。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发展就会受制于人,就会被卡脖子。近年来美国发动对华贸易战,在高科技领域打压我们,先后对中兴通讯、华为等高科技公司进行芯片封锁。华为总裁任正非眼光独到,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早有了备胎计划——“鸿蒙”,华为也有了自己的芯片“麒麟”,因为勇于开拓创新,所以华为越被打压越是发展加快。“华为”的寓意乃是中华有为;“鸿蒙”是创世之初自然界中能化育和生成万物的元气,象征着华为集聚了自然界的元气,具有无限生机和远大前景;麒麟作为中国古代四大神兽,自古就是祥瑞之兆,承载了华为兴旺发达的冀望。以传统文化命名科技创新成果,寓意深远,弘扬了传统文化,彰显了中国智慧,提升了人文境界。此外,我们的核电“华龙”、射电望远镜“天眼”、导航系统“北斗”、国产航舟“山东”、载人潜水器“蛟龙”、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1号”、量子计算机“九章”等这些大国重器惊艳世界,无一不是科技创新和人文传承相结合的产物。科技进步了,人文就会更深入人心。

青年要奋斗,在传承和创新中实现中国梦。

奋斗使国家强大,国家的强大需要青年为之奋斗,为国家奋斗也成就了青年。奋斗成就伟业,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征途漫漫,惟有奋斗!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而我们学生是青年的生力军,我们该如何奋斗呢?我认为,我们现在必须先好好学习科学知识,传承好中国文化、中国精神,励志勤学,强健筋骨,在学好文化知识的前提下,还要不断地提升责任担当,坚定理想信仰,将来才能更好的创新创造,成就伟业。要像钟南山一样,既有院士的专业,又有战士的勇猛,还有国士的担当,关键时刻就能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我们还要向袁隆平、屠呦呦、黄旭华、郎平等功勋和楷模学习,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各自战线上顽强拼搏,鞠躬尽瘁,生命不息,奉献不止。

同学们, 振兴中华,时不我待,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让我们牢记:科技与人文齐飞,创新与传承同在。

2023高考热点话题作文篇5

人的一生总在得与失之间,失去日月,得到繁星,失去冬雪,得到春风,失去纯真的童年,得到成熟的人格。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的所选择的东西,毕竟鸟想要成为云,而云却想成为鸟。

印象最深的一次选择,便是自己在6岁的那年,选择了古筝。当时的一个选择,换来的便是6年的学琴时期,那一个个红色的考级证书,应证了我的学琴时期的一个个脚印。我很喜欢那黑白的琴键,也曾想过,如果当时选的是钢琴,那该多好。可我并不为我的选择感到后悔。虽然选择古筝,我失去了当年学钢琴的机会,但那中华大地奏出的淳朴之音,缔造了钢琴所不能弹奏出的古典韵味,高山流水,是只有古筝能演绎出那种流畅。如果当时我为自己的选择感到懊悔,只看到自己失去的钢琴的美,那么也不会有今天的成绩。我珍惜我的选择,因此生活给了我音乐之美。

生活中有着各种各样的选择,正是因为我们选择了不同的答案,一个个选择,才构成了我们多彩的人生。

在污浊的官场里,李白选择做一回真正的自我,因此,他拒绝了平庸。李白的选择,造就了自己在历史上的辉煌,他留下的诗作在历史的长河中闪烁着璀璨的光芒。但他的高洁傲岸更加闪光。即使是寂寞失落之时,也要“花间一壶酒”,用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是何等的洒脱,何等的乐观。他的选择,造就了他壮丽的人生。但是,三鹿集团的负责人却选择了金钱,因此他们抛弃了良知。他们用墨汁把自己的良知浸成黑心。等待他们的,将是漫长的囚徒生活,这便是他们为自己选择所付出的代价。他的选择是违心的,他不顾自己心的强烈呼唤,而是义无反顾地跟着金钱走灭亡。所以,每当我们选择前,都要反复斟酌,倾听自己内心的呼唤,在心的指导下,做出正确的选择。

也许有人会说,可是选择就意味着失去,选择古筝,失去钢琴;李白选择了做一回真正的自我,却失去了在官场中创造政绩的机会。是的,选择的确意味着失去,因为任何的一种选择,都必须以放弃某种事物做为前提,否则便不是真正意味上的选择。但是,我们要相信,生活的选择,心灵的选择,就是一种最好的选择。因为懊恼已经无济于事,甚至还会平添烦恼,我们只有好好地珍惜自己用心所选择的,把我们所选择的东西,发挥到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