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掰玉米作文6篇

时间:2025-01-16 作者:Trick

通过写作文,我们不仅能提高写作能力,还能丰富内心世界,一篇优秀的作文需要有明确的主题,这样才能使文章的中心思想更加鲜明,365文档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关于掰玉米作文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关于掰玉米作文6篇

关于掰玉米作文篇1

今天天气很凉快,妈妈说去田里掰会儿玉米。我闲着没事就跟去了。

来到田里,我看见一行行的玉米秆上挂着一棵棵金灿灿的玉米。每棵玉米都穿着厚厚的“外衣”,长着一排排齐刷刷的“牙齿”,“头上”还有又密又长的“头发”呢!

开始掰玉米了。我先把玉米整棵玉米掰下来,然后把玉米的“外衣”一层一层地撕下来。最后再把玉米须拔干净,可我拔得太慢了,我掰一棵,妈妈就可以掰三四棵呢。妈妈二三下就搞定了一棵玉米 。掰的速度可快啦!我也想学她,可怎么也学不成。就只如一步一个脚印地慢慢来了。随着时间的流逝,我越掰越上手,已经可以达到妈妈那个速度了呢!我左手揪住玉米壳的一半,右手抓住玉米壳的 另一半和玉米须,然后一用力,玉米壳就被我弄下来了。我再轻轻一掰,一棵又大又黄的玉米就被我搞下来了。可天气越来越热了。我已经掰不动了。可一听见妈妈说掰完这行玉米,就可以给我5块钱。 我立马鼓足了气,一点都不觉得累,反而越干越起劲了。一棵棵玉米被我掰下放进了袋子里。袋子渐渐地,一点一点地让我装满了。我擦了擦汗,拍了拍手,说道:“终于掰完这一行了,可把我给累坏 了。”

晚上,妈妈给了我5块钱,我拿着这5块钱,就想起了自己在烈日下干活的情景。虽然这只是区区的5块钱,在大人的眼里也是不足为奇,但对我来说却是意义深重,因为这是我劳动的成果。

关于掰玉米作文篇2

金秋十月,秋高气爽,硕果累累。这天正好是星期天,爸爸便邀我一起去老家帮爷爷收玉米,我高兴极了!

一路上,美丽的秋天风景让我陶醉,叽叽喳喳的小鸟不停地在树上唱歌,我的心情格外放松,熟悉的人总见爸爸不停地打招呼,欢迎我们的归来,我和爸爸感到非常幸福。

到了老家,趁早上天气凉快,我和爷爷奶奶急忙带上水和苹果,开上三轮车去田里收玉米。到了田里,只见一排排挺直的玉米像顶着烈日的解放军战士静静地耸立在田里,一眼望不到头,我赶紧戴上手套,准备干活,这时,爸爸走了过来,手把手的教我怎样掰玉米,我认真而又好奇的.学了起来,觉得非常简单。没等爸爸说完,我便迫不及待的对准一棵玉米,左手握住玉米的柄,右手紧紧地握着玉米的头部,按照爸爸教的方法,突然猛的一下使劲向下掰,只听到咔嚓一声响,玉米低下了头,但还是没有掉下来,于是,我又将玉米拧两圈,使劲猛地往上提,一个胖乎乎的玉米宝贝便脱离了玉米妈妈,我赶紧一层一层地给她脱下外衣,光秃秃的身体便露了出来,真可爱,真诱人,我赶紧把他轻轻放在地上,不知不觉中,我已经掰了十几个,地上堆起了一座小山,我也跟着冒出了汗,玉米叶也弄的我脸上、手上都痒痒的,也非常痛,这时,我看到爷爷奶奶爸爸已经走进了玉米地深处,我也毫不示弱,紧跟着他们顺着玉米梗掰起来。

眼看就要到中午,太阳也高高的挂在头上,玉米地里也显得非常热,我们也正好收完了,地上排成了一个个整齐的玉米堆,爷爷开来三轮车把玉米拉回了家,这时,我看到爷爷和爸爸后背已经湿透了,再看看我,也已经是汗流浃背了。

晚上,回到家里,我的腿困的厉害,已经走不成路了,手上、脸上被玉米弄得热辣辣的痛,感觉非常累,我想,农民伯伯种地真不容易呀,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掌握农业技术,不再让农民受苦。

关于掰玉米作文篇3

那是个星期天的上午,天气晴朗,阳光明媚。老师组织全班同学到尹建一家地里掰玉米。大家按老师约定的时间到高速路口集合,人到齐后开始出发。

大家有的骑电动车,有的骑自行车,像长龙一样的队伍行驶在公路上,给大自然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不知不觉就到了玉米地,放眼望去,一片片整齐的玉米展现在大家面前,老师对大家讲了活动奖项和注意事项。一声令下,同学们像离弦的箭,迫不及待地冲向玉米地,只听咔嚓咔嚓掰玉米的麻利声,我也不甘示弱,把一棒棒金黄的玉米装进了妈妈张开的袋子里。大家干得热火朝天,大汗淋淋,玉米叶子挂到同学们的脸上,小虫子爬到了脖子上,大家没有一个娇气喊着放弃的。老师约定的时间很快就到了,大家在紧张高兴中结束活动,按照老师要求不让妈妈帮忙,自己把玉米一袋子一袋子背到地头让老师统计。

结果出来了,老师先发一等奖三个棒棒糖,我得了二等奖两个棒棒糖,可想而之三等奖是一个糖了。拿着第一次得来的劳动成果既开心又知道它来自不易。通过这次掰玉米,让我真正懂得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今后一定要珍惜粮食,多参加这样的劳动来锻炼自己,做一个懂得珍惜和感恩的人。

关于掰玉米作文篇4

暑假里,我第一次到奶奶田里掰玉米。

玉米杆们一个一个的整齐的排列着,像一群训练有素的士兵,守着田野。玉米们一个个都挺着大肚子,好像有宝宝一样,多难看呀!快把它们收回家吧。

奶奶虽然已六十多岁了,但干起活来可麻利了。只见奶奶左手紧紧握着玉米杆,右手用力往下一压,一个个玉米就到了奶奶手里了。没了包袱的玉米在奶奶身后轻轻摆动,好像在说:“卸了包袱, 我感觉轻松多了。”

我看着,手痒痒了,也想要学奶奶掰玉米。我学着奶奶的样子,左手握住玉米杆,右手抓住玉米向下一压,可是玉米只有一半离开了玉米杆,还有好半个玉米好像在和我作对似的死赖在上面不下来 。我生气了,用手又扭又拉的就是不下来,我只好用我的杀手锏(用牙咬)了。我对准那半根玉米咬了上去。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玉米弄了下来。这时的一滴玉米汁滴到了我的嘴里,人咂了咂嘴 吧,玉米汁还是甜的呀!

奶奶看到我的狼狈样,笑得都合不拢嘴了。她走上来耐心的教我:“掰玉米不是这样掰的,左手步能让玉米杆动,右手往下压时要快,这样才能把它掰下来。”我听了奶奶的话后恍然大悟。于是, 我照着奶奶的方法去掰,果然一个又大粗的玉米到手了,我欣喜万分。接下来我继续和奶奶一起掰玉米,那天我掰了好多玉米,累得我满头大汗,浑身酸痛。

晚上奶奶把掰好的玉米煮给我吃,我吃着自己掰的玉米感觉又香又甜,真美味!原来农民伯伯这么累,我以后一定要珍惜农民伯伯的成果,不浪费粮食。

关于掰玉米作文篇5

我从郊外走过,路旁有晾晒的玉米秆,尽管被季节剥去了滴翠的外衣,叶子已经枯黄,有的还泛着青色,看不到一丝一毫生命的迹象,却没有丝毫屈膝求生之相——它们一个个全都背靠土崖,挺直腰板,没有倒下来,像胡杨那般坚韧顽强。

这是附近人家掰完玉米穗,从田里砍下放在这里,看样子是要晾晒风干,准备冬季做柴火烧饭或烧炕取暖。看着这些在风中摇摆的玉米秆,我没有寻找自然美的激情,模糊的意识,又沉浸在另一种感情的漩涡之中。

我的村庄也种植玉米,母亲也需要玉米秆。玉米收获后,挖玉米秆很吃力,那是男人或身体好的女人才能做得的活儿,须一手握住玉米秆,另一手挥动短把的锄头,使劲上下抡动,半天下来,手自然是最容易不听话了,困酸僵硬握不住东西。至于汗湿衣衫,泥土粘脚,那就不值得提了。

父亲去世后,刚满14岁的我便帮母亲挖玉米秆。母亲让我戴上手套,可也不顶什么用,手掌上很快打满血泡,与汗水交织在一起,钻心的痛。我咬牙坚持,一棵一棵地挖,用锄头磕掉根上的泥土,放倒在田垅里。

挖完一地的玉米秆,晾晒几天后打捆抱出,整地播种冬小麦。有时因节气、天气或租用耕种机械,时间紧迫,挖完顾不得休息,需连续作业,抱出玉米秆腾地。抱玉米秆也不是轻省活儿,玉米秆长得粗壮高大,茎杆青绿,饱含水分,也就沉重,抱上一捆走出田地,堆在地边,来回背,肩就痛,背也沉。

一捆湿重的'玉米秆,年幼瘦弱的我费尽周折抱起来,如蚂蚁背负一座大山,被肆逆的风吹得原地打转,踩在泥土里,脚下的野草、玉米根茬,让人不由自主的踉踉跄跄,深一脚浅一脚,每走一步都十分艰难。稍微不小心,脚下忽然打滑,被土坷垃、野草、藤蔓拌到,站立不稳,“咕咚”一声,重重地摔上一跤。

超负荷劳动,对一个孩子来说,不免有些吃力。眼看暮色渐浓,四野苍凉,摔倒后顾不上歇息,没有时间拍打泥土,也不想让母亲看见,赶紧爬起来继续抱玉米秆。劳动的过程辛酸困苦,却也得到了磨炼,知道了活人、做人的艰难,产生奋发向上的动力,是一笔受益终生的难得财富。

关于掰玉米作文篇6

玉米,大家肯定再熟悉不过了。金黄通体的外形,唇齿留香的口感,让人们留恋不已。

玉米是生活中十分普通的、常见的农作物。外面包着一层一层、参差不齐的碧绿的苞叶,它们像英勇的士兵保卫着内部的安全;剥开叶子里面是粒粒饱满、颗颗金黄的玉米粒,像一个个天真无邪的小娃娃穿上金黄的外衣,排着整齐的队伍咧着嘴笑呢;在玉米的头顶上还冒着许许多多墨黄色的“头发”——玉米须。在玉米的内部,有一支上面细、下面短而又坚硬的玉米棒,它既是整个玉米的中心,又是玉米的“指挥部”,所有营养的输送全靠它。玉米是一种很有营养的食物。它主要的成分是淀粉,可以提供能量。另外它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纤维素,纤维素也是现代人必须的营养素。玉米中的b族维生素很多,对于人体免疫机能十分有益。玉米在所有主食中,它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是最高的。玉米还是一个特别适合做菜的食品,如:黄金玉米球、蜂窝玉米饼、小排玉米等等。玉米的吃法也很多,炒着吃、炖着吃、煮着吃、烤着吃、拌着吃;玉米羹、玉米粒、玉米汤、玉米饼、玉米糖水、玉米汁;此外,玉米还可以榨成油食用等等。中国最有名的满汉全席的'108道菜中玉米不管是主食还是佐料都占了不少的一部分。玉米有这么多的功效,但它并没有像白菜、胡萝卜那样的出众,当其它的蔬菜犹似高枝上的鲜花一样地被人们高谈阔论地表扬时,而玉米只是默默地呆在一旁,仅仅扮演一个绿叶的角色。在我看来,白菜虽然营养价值极高,但玉米与其也不差上下,只是名称和功效的不同罢了。而白菜的菜叶一撕即碎,而玉米却不同于白菜,它每一颗玉米粒都紧紧的和玉米棒相连,每一颗和每一颗之间紧紧相拥,不会轻易地分开。

如果我们也可以像玉米一样,不在乎任何的名誉、金钱和地位,默默无闻地为他人做贡献,那么我们的每一个人的心灵将会更美好;如果我们也可以像玉米一样,甘当绿叶衬红花,那么我们的社会将会少一些勾心斗角,将会变得更美好;如果我们也可以像玉米一样,每个人充当一个力量渺小的玉米粒,当每个人与每个人之间紧紧地团结在一起时,力量会变得更加强大,不怕外界任何的阻挠和干扰,那么,我们的“心中”——祖国,将会更加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