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寄思情作文5篇

时间:2024-12-27 作者:tddiction

作文的练习不仅可以提高写作能力,还能培养我们的思维深度和广度,选择积极向上的主题写作文,可以为社会传递更多的正能量,下面是365文档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清明寄思情作文5篇,感谢您的参阅。

清明寄思情作文5篇

清明寄思情作文篇1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漫漫的哀思,悠悠的伤怀,在这压抑的节日里,迷恫的思绪如缕缕凉风吹拂到杏花村外。酒家的店后,定是一片荒凉的坟墓,屹立着民族的魂魄,为这凄清的节日披上一层伤感而又销魂的挽衣。

思绪纷飞,抵达汨罗江畔不朽的堤岸,倾听屈大夫低沉的哀叹:“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世态炎凉,统治黑暗,污浊的现实中名不下屈原挺直的身躯,只有汨罗江的滔滔巨浪才能读懂屈大夫千疮百孔的心灵!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人们用端午节祭奠屈原,然而在这清明落寞的节日里,有谁去听听屈原跳动的心灵?

滔滔江水,咆哮的不是豪迈,不是激情,是悲壮,是哀恸,是为屈原代民族魂魄逝去奏响的挽歌。端午佳节,喜庆不是人们的过错。汨罗江畔,龙舟拂水而过,人们的呐喊和助威却与屈原投江的悲壮形成强烈的反差。喜庆不属于屈原,只有这清明的萧瑟才足以抚慰逝去的心灵。

“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弓兮射天狼。”青衫白衣,这是清明的装束是中华民族最忠贞的色彩。没有春节的声声爆竹,没有中秋的朗朗明月,也没有元宵佳节的张灯结彩。清明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有的是燃灰,是香熏,是泪水,是面对深邃苍穹最真挚、最诚恳的祷告和祈福。

清明,属于精忠报国的岳飞,属于虎门销烟的林则徐,属于赤胆忠心的文天祥——八千里路,开拓与进取是不尽的动力;三十功名,家与民族是不灭的挂怀。

收回思绪,站在列祖列宗的坟旁。清明节,我为中华民族的一切脊梁敬一炷清香,祭奠那不朽的忠魂!

清明寄思情作文篇2

今年寒假,在老家的大街上,我偶然遇到了我的小学同学“矮脚虎”王小飞,他正帮他妈妈卖豆腐。其实他的脚并不短,但不知为啥得了这样一个外号。他从小身体强壮,几乎班上所有男生,都挨过他的揍。看到他,我想起好多与他有关的事:他为了赢一盒巧克力而吃了10个红大椒,将家里养的猪赶下河,被他妈妈按在河里淹得半死。

我们小学上语文新课,总是由老师朗读一遍课文。我们语文老师是我们学校刚分配的城里老师,与我们农村孩子交流都会用普通话。当他用普通话朗读课文时,读到与我们家乡话发音明显不同的字眼时,我会感到后背阵阵发凉,身上的寒毛根根竖起来。在强大的习惯势力压迫下,我们的老师还能坚持用普通话讲课,现在回想起来,他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读一遍,然后我们跟读一遍,最后是通篇朗读。我们通篇朗读时,老师会提着教鞭在教室里转悠,仔细听我们发出的声音,是否有对课文的故意歪曲,如有,就会用教鞭抽打——其实也不是真打,打到略有疼痛而已。王小飞是挨得最多的一个,但最后,他夺过教鞭,把它在膝盖上折成两断,扔在老师面前,我至今仍记得老师的尴尬表情。经过这件事情,他在我们中的威望渐渐大了起来,敢跟老师作对,我们把他当英雄崇拜,但他好像很不高兴,谁提这事就跟谁急。

有一天中午,他在田里抓了十几个青蛙,用瓦罐提到学校,放在脚下,那天下午上新课《青蛙》,老师带我们朗读课文:“每到黄昏,池塘边上会有一只老青蛙先发出单音的独唱,然后用颤音发出一声短鸣,接着满塘的蛙声便跟着唱起来。呱!呱!呱!”他趁老师不注意,用脚踢倒了瓦罐,青蛙争先恐后地跳出来,伴随着女生的尖叫和男生们的大笑,那些青蛙在教室里蹦跳着。我们看到老师变了色的脸,我们只听到只有他一个人还在朗读。

我们原以为老师会大发雷霆,但没想到在小飞响亮的朗读声中,脸渐渐变得红润起来,我们老师是一个有酒窝的男人,他的脸上一出现酒窝,我们便知道他笑了。

清明寄思情作文篇3

走近清明,几丝细雨,几缕哀思,穿越了一个又一个清明时节;几捧黄土,几杯清酒,度过了那数不尽的凄苦长夜;几滴汗水,几行热泪,诉说了那洒下奋斗的万顷高原。清明的哀思不绝,似老鸦低呜的凄凉,似高猿长啸的深邃。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是杜牧留下的清明之灵;“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是张继绘出的清明之形;“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仙野僧。”是王宇俏洒下的清明之神;“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是白居易刻画的清明之境。自古而今,万千墨客低语细唱出了清明的夕阴。

清明节,这个多么神圣的日子!这天,笔墨挥洒的阳光温暖了一个世纪,浓郁深厚的思念笼罩了整个黄土大地。记得1937年,长达六周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掩埋了三十多万鲜红的生命:记得2008年5·12汶川地震震垮了千万座高楼,面对这些,我们中华民族却用坚强和万众一心诠释了生命的真谛。

漫步墓园,简朴的灰白色书写了逝者的过去。一片不知名的蓝色小花迎着春风绽放着,

微露笑颜,几个姐妹儿挤在一起,似比美,似赛俏。他们在一片瓦砾中扎根,似乎在向着命运挑战,诉说着他们的不甘。

一片寂静的海中生命开始了。在黑暗中孕育,就像幽深的泥土为了光明而生长,然后努力地汲取的阳光,开枝散叶,开花结果。

也许生命本该这样,谈不上公平,只有付出才得以绽放。看着那些逝去的亡灵,我们真心为他们祈祷:“一路走好!”。

春风吹着,我惋惜这空中没有夹杂的雨。走出墓园,不禁静静沉思。其实清明本该有雨,来洗涤城市,洗涤生命,洗涤人生的苦厄。

有风无雨,却罢折柳寄思话清明。

清明寄思情作文篇4

清与明,爽朗的两个方块字,当它们融合在一起时,却多了一丝淡淡的忧伤……

我的童年几乎都是在那个偏僻的小村庄里数过的。平缓的几座小山丘高高低低的环绕在天际,为生活增添了几份气息,也显得那里的风俗别有一番韵味。

每至清明,家里就会来许多客人,大多是爷爷和父亲的至亲好友。母亲总会推着我去问好。从他们指间升起的一缕缕烟雾,使我在朦胧中看不清他们的脸庞,渐渐变得虚幻,就像……奶奶。

在我的记忆里,几乎没有一点关于奶奶的片段。对于这个亲切却又感到陌生的人,那时的我只知道,奶奶生活在一个美丽的叫天堂的地方,每年清明的黄昏,爷爷和父亲就会去“看望”奶奶。夕阳懒懒地躺在山丘上,于是,我就会望着爷爷和父亲的背影渐渐远去,而后,又望着从烟囱中袅袅升起的炊烟,望的出神。

在这片异乡的土地上,每至清明,父亲依旧会去“看望”奶奶。夕阳下,我不再出神的望着背影和炊烟,而是选择立在微风中默默的发呆,任凭周围的光线一点点逃走。昏暗中,微风的温暖仿佛奶奶的怀抱。于是,对奶奶的思念,对那段小村庄岁月的怀恋,会像潮水一般涌来,拨动着在我心底那一弦淡淡的忧伤。渐渐地,我感悟到前人设立清明的用意。

时间就像一片汪洋,每个人都会在岸边的沙滩上留下脚印,有大有小,有深有浅。但时间是无情的,无论那个人多么高尚,多么卑微,来来去去的潮水,都会将那人流下的脚印冲淡。后人踏上去,继而留下一个脚印。不一样的纹路,不一样的大小。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继承下美好的品质。对亲人的缅怀,早已是清明的主题。故去的人已长眠,那么我们活着的人除了缅怀还能够做些什么呢?那就是延续——延续先人美好的记忆,成为永恒的怀念;延续先人高尚的品质,增添生命的价值。

又是一个清明,风依旧那样暖。眺望树杈间的夕阳,我仿佛又看见了小村庄那袅袅升起的炊烟,又感受到了奶奶将温暖掺进柔风中的怀抱。“奶奶,您放心吧,我一定会坚强的!”

清明寄思情作文篇5

又一年清明,心中再次泛起丝丝淡淡的哀伤,挥之不去,缠绕在我的心头。清明节那天,纷纷的细雨再次如期而至。仿佛有了这雨,清明才更能显得出它淡淡悲凉和丝丝忆念的味道来。是清明成全了这场雨,更是这雨衬托了清明。望着飘洒的细雨,才更能引得人们心中那种淡淡的哀愁和思念。

站在爷爷的坟前,向远处眺望,远处的山上一朵朵粉色的桃花开得正艳,翠滴,像亭亭玉立的少女,肤色白里透红,静静地、悄然无息地开放出一树的美丽,一树饱满的生机,春风吹来,桃花轻轻摇摆,像要为迷人的春天献上一首鲜活的赞歌,一眼扫去,一大片无尽的桃红色把大山打扮地粉色的世界,花瓣被风吹下,在碧空中尽情舞蹈,心情飞扬!仿佛是春天的使者,把盛着香气的春天之美传递给每一个人,看到这副美不胜收的“春景图”,我心中那忧愁的思绪早已被一扫而光,随之而来的,是一种春天的味道,一种充满生机的味道。

我迎着春的气息信步走到河边。河边春意盎然,一排排的垂柳摇摆着嫩绿的柳条,像碧绿的长发,伸向水面,清澈而纯净的一湖春水像一面明镜,把春天的样子,展现的淋漓尽致,永远地定格,永远地铭记,优秀作文700字《清明寄思作文700字》。柳絮迎风飘扬,小小的嫩绿的芽儿从柳条的枝节上抽出,播撒下希望的种子。来年,它一定又会成长成一片片碧绿的柳叶。春天的气息,吸引了一群色彩斑斓的蝴蝶,似一位位轻盈的舞者,翩翩起舞,停歇在枝头,舞蹈在花丛中,动植物在这般美好的春天融合成了一体,绽放着春天生命的花朵,清明时节本是缅怀生命的时节,却有这样的生命在尽情绽放,尽情洋溢,或许古人把生命之美这般炫耀的时节定义为缅怀先人的清明节正是用心良苦,为了提醒后人珍惜生命,珍惜时间,是通过对先人的哀思让人们明白这么深刻的道理。一时间,清明的节奏不再沉重,变得欢快起来,不知不觉中,雨停,阳光闪耀在天空中,温暖着我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