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清明作文5篇

时间:2022-08-30 作者:Anonyme

同学们对于写作文不生疏吧,经常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以下是365文档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学生清明作文5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生清明作文5篇

小学生清明作文篇1

今日是4月5号,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清明节。早上,我5、6点就被拉起来,胡乱套上衣服,还没有来的及吃早饭,就被塞进车里,向老家出发。

今日的天气好的有一些反常,不但没有下雨,还出了太阳。扫墓要去的地方多着呢!什么老奶奶老姥姥老爷爷--------有的地方非常远,但是不管多远,我们每一个点都去了。

一路上我问这问那,叔叔们都说我太小,什么都不和我说,不过我自身倒是对“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欲断魂”三个字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这些墓里面,和我血缘最近的就是爷爷了。爷爷在我还没有出生就死了,我从来没有见过他,但是我很想知道他的样子。奶奶那里倒是有爷爷的照片,但我怕引起奶奶的伤心,从来不敢给她要。看到别的孩子和他们的爷爷高声谈笑,我心里有羡慕,又伤心。

来到爷爷墓前,伯伯叔叔们开始拔杂草,清垃圾。没一会儿,坟墓就焕然一新。爸爸妈妈麻利的从袋子里取出带印章的黄纸、冥币,在坟墓前烧成灰,给在阴间的爷爷送去钱财;接下来摆上圆鼓鼓的鸡蛋,香喷喷的猪肉,红彤彤的苹果------我们把香点燃,双手举香排成三排向爷爷祭拜,随后,我们又燃起了炮竹。

清明节是缅怀去世亲人的节日,每年我们都会回家扫墓。是啊,没有先人哪有后。

小学生清明作文篇2

今年清明节我和爸爸妈妈去了徐州姥姥家,我曾经在那里整整生活了3年的时间,这次回去一是要重新认识一下小时候的伙伴,再有就是观赏那里一望无际的梨花。要知道,妈妈老家可是著名的“果都”,那里的“梨花节”也是出了名的旅游项目。

再次见到那些小伙伴们,刚开始大家都很陌生,但是很快就熟悉起来了,我们一起玩耍、做游戏,一起去果园欣赏梨花,在花海中追逐打闹。盛开的梨花,远远望去,就像是一层厚厚的雪覆盖在了树冠上,特别壮观。这个时候,苹果花还在含苞待放,而大棚里的桃树,则已经结了果实,正在茁壮成长。

我们还一起去挖野菜,春天里,大地给予我们的是在太多了,有很多东西可以吃,有荠菜、蒿蒿草、香椿、枸杞叶、榆钱儿,挖回来的野菜做成各种食品,真是太好吃了。

这个清明节,对我来说,太有意义了,重新认识了小伙伴们,又欣赏了大自然的美景,还认识了很多野菜,我要回去把这些说给我的同学听,和他们一起分享我的快乐。

清明节又被称为踏青节,它的前一天是寒食节,接下来我们说说清明节的来历。

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面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这时随臣介子推在自己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煮了一碗汤给公子喝,当重耳发现后流下了眼泪。

重耳作了国君后,重重赏了当初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介子推便打好行李悄悄地到绵山隐居去了。重耳听说后,亲自带人去找介子推。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寻找一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放火,就这样介子推被烧死了。

第二年晋文公重耳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介子推墓边的老柳树死而复活,后来就把寒食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今天是清明节我们全家来到老家扫墓,我的太公太婆在我很小的时候常抱着我玩,一想起他们已经死去,我就情不自禁地哭起来,扫墓回来的路程里我一直想着太公太婆直到我进入梦乡。

小学生清明作文篇3

清明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日,在这天里,许多人都会去纪念自己故去的亲人。

在清明节这天,我们一家人也要去扫墓。在去墓地路上,人们熙熙攘攘的前行着,在这人群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其中我看见一位拄着双拐的残疾人也去扫墓,我想:这位残疾人可能也是去为自己死去的亲人扫墓吧,这位残疾人肯定很有孝心!我又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在家人的搀扶下,还是坚持来扫墓,我知道她一定对亲人有着深深的怀念,借着这个特殊的日子来看望他。

到了墓地,墓碑前簇拥着人们,或站或跪,有的仿佛在默默地对着墓碑低声诉说着一些什么。我发现了以后感觉特别奇怪?便问了爸爸为什么,爸爸说:“他们应该是在和故去的亲人交流……。”我听了爸爸的话也向曾祖母和曾祖父的墓碑跑去,用上香蜡纸烛,摆上鲜花,倒上小酒,开始扫墓,我跪在地上,默默地说:“我希望曾祖母和曾祖父另一个世界里过得快乐!”

在回家的路上,我想:清明节扫墓这个习俗我一定也会继续下去,每年我都会来为已故的亲人送上我对他们的怀念,让他们感受到后辈对他们的哀思。我也希望我们这一代都要把这个几千年的习俗传承下去。因为中国人对先人的祭祀是道德信仰,是表达情感的诗意之举,是每个人发自个体情感的感恩与缅怀。

我觉得这天过得非常有意义,因为我知道了清明节的来历,了解了人们为什么去扫墓的意义。增长了自己的知识,也为我的曾祖母、曾祖父送去了最深的悼念。

小学生清明作文篇4

4月5日是大家熟悉的清明节,在这前后,家家户户都有扫墓、祭祀祖先的习惯。人们为祖坟除杂草、供食品、燃香烛、燓纸钱,寄托哀思和怀念。

古时候,清明节的前一天是寒食节,传说春秋时代的晋公子重耳落难的时候,得到了介子推的救助,可日后他成为晋文公论功行赏时却忘了介子推,事后想起时,介子推已随老母隐居绵山,晋文公命人寻找介子推,可介子推无论如何也不肯出来,晋文公决定烧山,逼他出来,谁知介子推还不出来,和老母在山中被活活烧死。晋文公深愧哀痛下令把绵山改名为介山。第二年这天,晋文公下令全国严禁生火,自己带头吃冷食,以表自责之心。

寒食节由此而起。渐渐的,人们把扫墓和郊游结合起来,年复一年,形成了踏青扫墓的风俗,后来又融入清明节的习俗中。

打开《唐诗三百首》,找到《清明》。

窗外的雨店纷纷落下,四处烟雨蒙蒙。天灰蒙蒙的。杜牧走在路上,已经走得很累了。兴致已衰。心中涌起一阵愁苦。打算找酒家喝几杯,借酒浇愁。远远的,一阵清脆的铃声响起。铃声越来越近,越来越近……铃声到了近处,发现那是一头老黄牛,牛背上坐着一个牧童,头戴斗笠,身披蓑衣,但被突如其来的雨水浇得有些萎靡不振。杜牧想:“不如问问这小牧童哪里有酒家吧。”于是问道:“小兄弟,哪里有酒家啊?”小牧童被这被雨水淋得浑身湿透的路人吓了一跳,愣了一下,随即道:“叔叔,您往前走,转一个弯,就有一个开满杏花的村子,村子里便有酒家。”杜牧到了声谢谢,向前走去。转过一个弯,一座小村子在杏花掩映下赫然闪现……

清明节已被我国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春风送暖,燕啭莺啼,生机勃勃的好时节,我们既要保持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要提倡文明的过节方式,又要绿色出行,文明祭祀,让人们有一个健康快乐的节日。

小学生清明作文篇5

在持续数日的绵绵细雨中,清明悄无声息地降临了。它降临到了广西,降临到了我们这个僻静的小乡村。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节与寒食节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清明节流行扫墓,其实扫墓乃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的内容,寒食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唐玄宗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与清明相接,后来就逐渐传成清明扫墓了。明清时期,清明扫墓更为盛行。古时扫墓,孩子们还常要放风筝。有的风筝上安有竹笛,经风一吹能发出响声,犹如筝的声音,据说风筝的名字也就是这么来的。

我们第二天出发了,一路上遇到了一家,竹子做的屋子,我想:难道是没改革开放之前都有的?可是到现在都还有人住真是太奇怪了!据我爸爸分析,他们是因为没工作没钱才住在这的,当我们到的时候,我爸爸他们摆上贡品时,我想到了一首诗: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后来黄昏的时候终于做完了清明,我真希望下一年的清明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