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编写详细的教案,我们可以确保教学任务的按时完成,不拖延进度,要想让教学更具创新性,教师应在教案中融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下面是365文档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植物大班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植物大班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和动手活动,使幼儿感知土壤里有水、空气、腐烂物等成分和与植物的关系。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及动手操作能力。
2、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3、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活动准备:
三盆土(粘土、壤土、砂土)、挖土的铲子、卫生纸、可以种植的菜秧、一小盆水、三只盘子、四个纸杯(其中三个杯子杯底扎些小孔,一个杯子装水)、一只量杯。
活动过程:
幼儿提前两天到种植园,拔出几棵青菜和小草。看一看,植物能不能离开土?观察前几天拔出的青菜和小草。
(1)青菜和小草都干枯了。
(2)因为它们的根离开了泥土,离开土壤就会干枯。
探究的`问题:土壤中有什么?
一、用小铲子挖泥土。
(1)土壤里有树根,还有烂了的树叶。
(2)土壤里有死虫子。
(3)土壤里有蚯蚓、蚂蚁。
二、轻轻捏捏卫生纸包的泥土。
(1)纸湿了。
(2)泥土里有水分。
三、把泥土放入有水的杯子中。
(1)有气泡。
(2)泥土中有空气。
四、说一说,植物为什么会在土壤里生长?
(1)植物在土壤里生长,是因为土壤里有肥料。
(2)因为土壤中有水分和空气。
五、比一比,三种土壤(粘土、砂土、壤土)有什么不同?
将三杯土放在三只盘子上,用量杯分别向三杯泥土中浇同样多的水。
(1)砂土里的水很快流到下面的盘子里去了。
(2)壤土里的水只流了一点,其他都被土壤吸收了。
(3)粘土里的水都在杯口,渗不下去,下面的盘子里没有水。
想一想,植物种在哪一种土壤中,根吸收到的水分和养分最充足?
种一种,哪种土壤最适合植物安家?
幼儿将青菜秧种在三种土壤中,引导幼儿每天观察记录青菜的生长情况。
记录青菜在三种土壤中的生长情况。
植物大班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能识别植物身体的各个部分。
2、通过拣菜的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及动手操作能力。
3、体验植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感受植物世界的多姿多彩。
活动准备
1、课件:一株黄豆的生长过程
2、ppt课件;蔬菜分类
3、白纸、胶水等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发思考。
1、教师:这几天,你们去找植物了吗?一定看到了许多植物吧!谁来讲给大家听听。
(幼儿描述自己看到的植物。)
2、出示课件:《一株黄豆苗》
教师:植物的身体也像人的身体一样,是由几部分组成的。
你们知道这株黄豆苗的身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吗?
(点击黄豆苗的各部分,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二、主动探究,自主建构。
1.发现种子
(幼儿自由观察、交谈,老师参与讨论。)
2.了解植物身体的各部分
三、操作实践,加深认识。
1、幼儿自由讲述,教师参与讲评。
教师:我们知道了植物的身体是由各个部分组成的。
你们知道哪些植物是可以吃的?吃的是它身体上的哪个部分?
2、幼儿分小组拣菜,并互相交流。
教师:今天我们来帮厨房里的.阿姨拣菜。
每一组的篮子里装有不同的蔬菜。
大家先认一认,自己组里拣的是什么菜?
再想一想,我们吃的是它的哪部分?
把吃的部分放在一个篮子里,不能吃的放到另一个篮子里。
(给各小组分别提供:豆角、芹菜、菠菜、花菜。)
3、各小组派一个代表上来介绍。
四、总结
(略)
植物大班教案篇3
设计背景:
这节课是教育幼儿能够知道几个特殊的电话号码,并且能够知道这些电话号码是在什么情况下拨打,打通后需要说些什么。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识特殊的电话号码,并且能够熟记这些电话号码。
2、知道在什么情况拨打什么电话。
3、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重点难点:
1、让幼儿认识特殊的电话号码,并且能够熟记这些电话号码。
2、知道在什么情况拨打什么电话。
活动准备:
ppt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1、以故事形式展开活动
看ppt课件有个老奶奶突然晕倒在路边这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
2、出示ppt带有120电话号码的图片,告诉幼儿在遇到有人受伤,生病时应该拨打120,打通电话后能够说出受伤人员或是生病人的地址,说明是哪里受伤了,或者是什么生病的状态。
教幼儿读出急救电话是120。
看第二段故事突然发现有个地方着火了这时候应该怎么办?
3、出示ppt带有119电话号码的图片,告诉幼儿如果遇到发生火灾时不要慌张,这时候应该拨打火警电话119,打通电话后说清楚发生法在现场的详细地址。
教幼儿读出火警电话119。
4、看第三段故事,如果家里来了陌生人,不要随便开门,如果不认识,可以拨打报警电话110,出示ppt带有110电话号码的图片,教幼儿读出报警电话110,在打通电话时要说明自己所在的'位置,在遇到危险时要拨打电话110。
用以上方法可以教幼儿认识多个特殊电话号码。
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这一节课,让幼儿解了许多特殊电话号码的意义及用途,在今后上课前还要多以范例教育幼儿,在什么情况下打什么电话。
植物大班教案篇4
活动背景:
孩子们在草地上玩的时候,经常会发现衣服上有了绿色的斑点;在田野里采摘桑葚的时候,也会留下满手的紫斑,他们既苦恼又好奇,为什么小草的绿色会跑到衣服上来呢?为什么桑葚的紫色会跑到手上来呢?其实在我们童年的时候也曾有过类似的经历。所有这些都说明孩子对植物中的色素不仅不陌生而且还是非常感兴趣的。因此我抓住了孩子的兴趣点,创设了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以此来促进幼儿积极主动的观察、实践、体验,使孩子们在操作中发现植物中是含有色素的,并初步了解植物色素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孩子们的探究从身边的事物开始,培养孩子主动关注生活的意识,让他们感觉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
活动目标:
1、知道植物中含有各种色素,初步了解植物色素的用途。
2、培养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的兴趣。
3、体验合作印染的快乐,享受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各种植物的叶子、果实、花瓣等(如:草叶、紫甘蓝、草莓、枸杞、花瓣等);
2、锤子、木棍、石块、白色棉布若干;
3、小桶一只,黑板一块,老师自己用植物印制的围巾一块;
4、介绍植物色素用途的录像短片。
活动过程:
1、观看魔术表演,引发幼儿活动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变一个魔术。(老师从小桶里拿些绿色的叶子包在白色的手绢里,通过搓、拧等方法,使手绢上染上绿色的花纹。)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
幼1:你从小桶里拿了一些叶子放在手帕里。
幼2:你的手帕变绿了。
幼3:你不停地这样这样,手帕就绿了。(他一边说,小手一边不停地来回搓着。)
幼4:你把叶子包在手帕里就变绿了。
……
(老师的魔术表演一下子将幼儿带入神秘的意境里,他们一个个都睁大眼睛,屏住呼吸,活动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从而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2、探索植物染色的秘密。
师:叶子里真的躲着神奇的颜色吗?你们想不想也来变一变?请你们从椅子下拿出篮子,看看你的篮子里有什么?
幼1:菜叶和手帕。
幼2:我是草叶。
幼3:我篮子里是树叶。
师:每个小朋友的篮子里都有一块白手帕和许多绿叶子,你们也来变一变,看看手帕和叶子有什么变化。
幼儿操作。
师:你的白手帕发生了什么变化?
幼1:我的手帕变脏了。
幼2:我的上面也绿了。
师:你的叶子怎么样了呢?
幼:破了、变成一个条条了、我的都烂了、坏了……
师:原来植物叶子上绿绿的颜色藏在它们身体的里边,当叶子坏了,碎了,他身体里边的绿色就跑出来了,所以老师的手帕上和小朋友的手帕上都染上了绿色。
师:请小朋友把手帕放到篮子里,再把篮子藏到小椅子底下。
(这一环节幼儿自己变魔术的过程正好满足了他们先前的那种欲望。当孩子们发现自己也能像老师一样把手帕变绿时,满脸洋溢着成功的喜悦。同时通过观察手帕和叶子的变化,知道这些绿色原来是藏在叶子身体的里边,当叶子破了、碎了的时候,,这些绿色才会从叶子的身体里跑出来。)
3、借助工具探索各种植物中的色素。
师:我们已经在植物的身体里找到了绿色,咦?那植物的身体里会不会藏着其它颜色呢?
幼1:不知道,没有吧?
幼2:有,红色。
幼3:黄色。
……
师: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各种各样的植物,有植物的花儿、果子、也有植物的叶子,拿一种放在布上,你们可以用锤子敲一敲、也可以用石头碾一碾,木棍捣一捣,看看你能找到什么颜色。用过的工具要及时送回去,用过的植物送到白色的空盘子里。好,我们一起到后面找找看。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你找到什么颜色?再用别的试试看,注意别敲到手上。)
师:找好的小朋友把你的颜色贴到黑板上来。
师:小朋友轻轻上位。啊,小朋友找到这么多漂亮的颜色。谁到前面来告诉大家你找到什么颜色?
幼:粉红色、黑色、蓝色、枚红色、橘黄色……
师:原来植物的身体里藏着各种各样的颜色:红、黄、紫、蓝……,还有我们刚才找到的绿色,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植物色素。
(这一环节我先让孩子们猜一猜植物的身体里会不会藏着其它颜色,再让他们通过实践去验证自己的猜想,从而使他们发现植物中含有丰富的颜色,使每个孩子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在这种自由、宽松的环境中,他们纷纷将自己的新发现与同伴交流分享。)
4、初步了解植物色素的用途。
师:这些漂亮的植物色素有什么用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像。
(观看录像)
师:植物色素有什么用呢?
幼:可以做药、可以让食物的颜色变漂亮、可以做化妆品和水彩笔、还可以染布……
(通过观看人们利用植物色素生产的各种产品的录像短片,使幼儿对植物色素的用途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感受到植物色素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从而培养幼儿从小关注生活的意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幼儿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5、用各种植物印染围巾,体验合作的乐趣。
师:看,老师今天围的围巾就是用植物色素染成的。漂亮吗?你觉得哪里最漂亮?
幼1:我觉得那个边上最漂亮。
幼2:我喜欢中间像树叶一样红色的花纹。
幼3:我喜欢绿色的花纹,有点像小草。
师:这条围巾可是老师精心设计的,你们想不想也来印一条围巾呢?瞧,后面也有4条围巾,等会儿我们4个小朋友一组,用植物色素共同染一条漂亮的围巾。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注意花型的摆放,颜色的搭配。)
师:来,我们把印好的围巾晾起来让客人老师看一看。问问客人老师我们的围巾漂亮吗?
师:大自然真是太奇妙了,帮我们印出了这么美丽的围巾。现在把我们今天发现的植物色素的秘密告诉班上的小朋友。
(最后孩子们用自己发现的植物色素印染出美丽的围巾,体验探索与创造获得的喜悦与快乐。)
活动反思:
在设计、组织这次活动时,我注意了以下几点:
一、发展幼儿的自然智能。“植物色素”这个词看似遥远、陌生,其实它随处可见。在设计和开展活动时,首先我们要想到的是通过活动幼儿对大自然热爱了多少,兴趣提高了多少。因此,在活动一开始通过老师变魔术来调动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也为后来幼儿的自主探索打下了基础。孩子们通过敲、压、碾、搓等方式,从而发现植物色素的秘密。这些常识不是通过灌输得来的,而是通过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操作探索获得的,同时孩子们还获得成功的喜悦。
二、发展幼儿人际关系智能,培养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在活动中老师给孩子创造了这样一个“合作游戏”的机会:让四名幼儿分成一组共同印染一条围巾,这就必须与他人合作。在活动中有的幼儿已经有了合作的意识,知道自己在布局的时候和同伴商量,要互相看看,可有的孩子仍然是各印各的.。但最后四个孩子要共同将围巾展示给观众,让幼儿体会这是他们共同的成果,知道要做成一件事情需要大家一起合作。
植物大班教案篇5
一、建议开展的时期:
三月份
二、主题来源:
在我们的周围,到处都是植物,但是,这也从未引起过孩子们的注意,虽然孩子们天天接触这些东西,却很少思考些什么问题,于是,想通过这样的一个主题活动,让孩子们共同来关心身边的一些东西,共同探索奇妙的植物世界,同时让孩子们养成一种喜欢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培养孩子良好的观察习惯,学会发现一些自然现象,并想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的学习方法,让幼儿了解更多的植物知识,去结识更多的植物朋友,让孩子真正喜欢植物,喜欢大自然,知道我们的生活和植物有着密切的关系,离开了植物,人类将无法生存。
三、主题的内容与要求:
1、关心周围与我们一起生活的花草树木,感受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植物,要爱护植物。
2、区别蔬菜的不同品种,了解蔬菜的品种越来越多。
3、了解一些种植蔬菜的新方法,关注技术在蔬菜培植中的运用。
4、了解有些植物具有保健、治病的作用。
四、环境创设:
1、利用季节的特征,将活动中室的一面板用各种田野里的东西装饰成一幅美丽的图画,让幼儿似乎置身于美丽的大自然中,从而感受我们的周围到处都是植物,植物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好处,萌发去探索植物的愿望。
2、活动室内悬挂幼儿自己制作的树,将教室布置成一片小树林。
3、开辟小小种植园,让幼儿每天去观察一下植物的生长情况,并作些记录。
4、布置一个“植物的问题”角落,把幼儿发现的植物问题在墙壁上展示出来,与其他幼儿共同分享、讨论。
5、开设一个“小药铺”展示各种有保健作用的植物。
五、资源整合:
1、请家长带幼儿参观菜场,了解蔬菜的种类及食用方法等知识.
2、培养孩子爱吃蔬菜的习惯.
3、请家长收集有关植物的知识,并让孩子认识周围常见的花和树。
4、带孩子去参观温室技术,了解无土栽培。
5、收集一些保健茶和里面的成分组成的材料。
六、活动反思:
1、在进行“温室里的蔬菜”这一活动时,有许多孩子问:什么是温室?它是什么样的?由于我们的周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温室,我只能告诉孩子们:爷爷奶奶在田里搭的那种半圆形的,(幼儿一下子就猜到了:是尼龙棚),我就告诉孩子们,爷爷奶奶搭的尼龙棚就是科学种田的一种,尼龙棚里很暖和,冬天可以种植夏天的蔬菜,如:番茄、蚕豆等,我们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新鲜的蔬菜。对于我的这个讲解,孩子都能理解,虽然“温室”离我们很远,但尼龙棚却是我们经常看到的,我还给孩子们布置了一个任务:让他们回家到尼龙棚里去一下,感受一下尼龙棚里和尼龙棚外的不同,回幼儿园后讲给小伙伴听,有尼龙棚的孩子高兴的答应了。
2、通过这个活动,幼儿对蔬菜有季节性有所了解,也体会到科学种田的好处,对无土培植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对农民伯伯也产生了一种敬仰之情;对温室种菜感到非常的好奇;我就想:如果能带孩子们真正参观一下正规的温室,看一下里面各种各样的蔬菜,包括无土栽培的,那该有多好!
七、主题总结:
对于“有用的植物”这个主题,由于比较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而且随处能捕捉到,开展起来就相对比较顺手,孩子的投入也比较积极,通过带孩子到野外去亲自感受、通过孩子亲自动手操作,孩子在一种愉快的氛围中积累各方面的经验,同时也推动了幼儿探索的主动性,包括语言的表达、思维的碰撞、以及各种问题的产生,所以,离开了幼儿生活经验的主题是枯燥乏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