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来了作文优秀6篇

时间:2024-07-14 作者:Animai

作文的结尾要与开头相呼应,总结文章的主题,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不管写什么主题的作文,都要有清晰的中心思想和主题,不要跑偏,下面是365文档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年味来了作文优秀6篇,感谢您的参阅。

年味来了作文优秀6篇

年味来了作文篇1

在我的老家在信阳一个偏僻的农村集市上。这里经济发展滞后,也许正是因为此,青壮年大多在沿海城市打工,留守老人、留守儿童成了本地一种令人担忧的社会现象。可能是因为世界金融危机的波及,今年回家过年的打工者们明显增多、明显提前。

我们到老家的时候是农历腊月二十四,刚好赶上集市的日子(农历双日为集市日)。天一擦亮,门前集市上的行人便来来往往忙碌起来。做生意的,早早在店外摆起摊位。到9:00以后,赶集的人更是摩肩接踵,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只能推行在拥挤的采购年货的人群中。到了腊月二十六、二十八这两天,街上热闹的景象达到空前程度,连空气中都弥漫着硝烟熟食与尘土混合的味道——年味真的越来越浓了!由于我们家住在街的一头,赶集的人根本不敢企望推着车进入街里面了,干脆就把各种车辆停放在我们家门前。再往集市上看,一个个的摊位摆放在街道的两边和中间,只留下窄窄的两条过道供人行走。人群更是熙熙攘攘、水泄不通,一点儿也不亚于大型庙会。集市上卖的东西也是应有尽有,不过还是以“进口货”居多:各种糖果点心(枕头酥、果子、米花糖等)、瓜子、甘蔗、橘子、苹果、香蕉、鸡、鸭、鱼、肉,各种火腿肠类等速成菜、儿童玩具摆得琳琅满目,上空还飘着五颜六色的气球 。不过最有年味的还要数街上摆的那些春联和鞭炮,单是那火红的颜色就能让人感受到春节的喜庆与热闹了。

等过了中午12:00以后,,来赶集的人就陆陆续续地满载而归了。每个人都提着或拖着大包小包的东西(也是“进口货”居多),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微笑。这不断涌动的人群和那大包小包的年货,让人再次感受到那浓浓的、浓浓的年味儿......

年味来了作文篇2

家乡的年味,在红彤彤的对联中;家乡的年味,在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家乡的年味,在香喷喷的年夜饭中;家乡的年味在……

家乡的年味,藏在红色的春联上那一句句祝福的话语中:财源八方斗丰溢,福运似海仓满盈;一年四季行好运,八方财宝进家门;幸福平安万事和,吉祥如意百年顺……这些看似简单的语句,实际上寄托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美好的祝福,希望新的一年平平安安,万事顺利。

家乡的年味,藏在团圆的喜悦中。从午饭后一直忙到傍晚,为的是让在四面八方工作的亲人在这令人难忘的,令人喜悦的夜晚,欢聚一堂。年夜饭中的许多食物都是有寓意、有讲究的。比如吃年糕,是希望小孩子在新的一年里长高,成绩高,节节高。而吃甜甜的发糕,则是希望大人们在新的一年里事业高升,发大财。最有趣的就是吃鱼的时候,总是要剩下一点,这就是人们希望在新的一年中年年有余……这些含在菜里有趣的寓意,其实都包含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愿望与寄托。

家乡的年味也在漫天烟花中,当12点的钟声响起,所有的烟花一齐升上天空,在黑丝绒般的夜空中绽开绚丽花朵。那五彩的烟花升入天空的同时,也是示意着人们:旧的一年已经离开了,新的一年,正迎面向我们走来。

家乡的年味,是团团圆圆,是幸福,是喜悦,是深深印刻在我心中永远的味道。

年味来了作文篇3

这个暑假我过得很充实,多姿多彩,收获颇丰。时间过得飞快,暑假生活很快就要结束了,但它的三味,一直让我回味无穷。

一个学期终于结束了,这是我们最期待的时刻。放假后我们一家人去了游乐园,里面人山人海,我和哥哥一开始就去了镜宫,一进去看到了很多的自己,我们走着走着,在里面迷路了。最后我们跟着大人走了出来。又玩了过山车,那才叫刺激。过山车嗖得一下转了好几圈,下来的时候我差点就吐了。我们玩了很多游戏,到了下午,我恋恋不舍得离开了游乐园。暑假生活真甜啊!

爸妈觉得我语文不好,于是给我报了补习班。我很悲伤,心想:苦日子就要来了,我的暑假玩的时间都泡汤了。到了下午两点我去了补习班,一开始就听写了,遗憾的是没过关。放学后老师把我留下来订正,我特别痛苦,但是我心里暗暗告诫自己:只要付出就会有收获的,只要坚持才会克服困难。

回到家后,我认真看了看听写,把错的字用心记了几遍。可是第二次听写还是错了很多,我感到委屈极了,明明认真复习了,为什么还是不能过关,我心里一阵酸楚,难受极了。我决心下次要认真复习,不能再三心二意。

第三次上补习班,老师对我们说入门考试的重要性,考完试后我心了很紧张,我会不会考差吧?发成绩的时候,看到成绩比上次有进步,我开心极了,欣喜若狂地跑回家。爸妈说:“只要付出了就不要在乎结果了,每天进步一点,你会有很大的改变。”

这就是我的暑假三味,它让我明白生活不会一帆风顺,我们会遇到很多困难,只要对自己有信心,奋力前行,就一定能尝到甜头。

年味来了作文篇4

我的爷爷祖籍是绍兴,那里是个美丽而古老的小镇,名曰“安昌古镇”。

到了寒假,那里就满满都是过年的气氛。竹架子上挂满了腊鸡,腊鸭,腊香肠,还有一个个肥头大耳的腊猪头,哈哈!密密麻麻地摆满了架子,像一座腊味做成的墙,这是新年的第一道风景。

不过,我们小孩子喜欢的不是那些腊味,而是那些甜甜的糖果。淡黄色的麦芽糖吃在嘴里黏乎乎的,甜滋滋的。伴随着乡音,一阵阵吆喝,长长的扯白糖来了。还有那薄荷糖,凉丝丝的。但我最爱吃的,是姜糖。顾名思义,就是把生姜汁渗入糖中。吃起来满嘴都是辣味,嗓子像是着了火。但回味后又忍不住再放进去一颗。

我弟弟最喜欢的是糖画。有小鸡,小狗,小老鼠,多得数也数不清,个个姿态可掬,憨厚可爱。你瞧!做糖画的老爷爷右手拿起一个盛着糖汁的铜勺,左手用力压住光滑的塑料板,就开始作画。龙飞凤舞,老人的右手时而如一只雄鹰久久盘旋,时而如一只小狗欢蹦乱跳。流淌下来的糖汁,有时又像一条欢快的小溪,细水长流。然后,一个个艺术品就展现在我们面前。

“嘭!嘭!嘭!”过年当然少不了天上的五彩斑斓。走进一条小巷,你会发现,不少铺子里都摆上了烟花。每一个喜气洋洋迎面走来的孩子们,手上肯定少不了一盒金鹰牌鞭炮和小巧的火柴盒。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火药味,这也是过年的味道。

挂起来的腊味,甜甜的糖果,美丽的糖画,使人快乐的烟花,这就是我家乡的年味。

年味来了作文篇5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名扬海外的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诗人曾侃侃而谈道,如今,一大清早,接连不断而又震耳欲聋的“雷”声把正熟睡的我惊起了。

睡眼朦胧的我,整理完着装,迷迷糊糊的走到卫生间,洗漱完后,转头后客厅却是这一幕:茶几上有一盆红艳艳的红豆馅,还有一盆发孝好的面来妈妈开始包子了。我说:“妈妈,我也来包!”妈妈说:“好,学吧!”妈妈说。我学着妈妈的样,迫不及待地拿起在面皮,学着妈妈的样子,舀了一勺肉馅,心想:这有什么难的,我都会包饺子了,这个肯定也不难。我用左手的大拇指压住馅,其他手指托住面皮,右手捏住面皮的边缘,一下下地捏褶。捏着捏着,忽然感觉左手心粘糊糊的,我一看“哎呀”不得了了,馅都冒出来了。我忙用手把馅推进去,好不容易才包好。可是包子的样子有些怪异,怎么看都不如妈妈包得好看。真是看着容易做起来难啊!我看了看自己的“杰作”,又看了看妈妈包的包子,不免有些灰心,这时妈妈在一旁鼓励我说:“第一次包成这样已经我?很不错了。再试试,一定能包好。”听了妈妈的话,我又拿起一个皮,这一次,我先认真地看妈妈怎么包,只见她把皮放在左手心里,放好馅,用右手在面皮的边上捏出一个褶,接着沿着面皮边的边抻面皮边转边捏褶,眼看着面皮的一圈子出现十几处小褶,最后一拧,一个像菊花一样小巧玲珑的包子就完成。我照着样子小心翼翼地包起来,一边捏褶,一边转,等到剩一点皮时,把所有的'褶捏在一起,我的第二个包子总算完成了。我又连续包了几个,妈妈夸奖我说:“有进步,一个包的比一个好。”看着自己包的包子,我心里美滋滋的,我又学会了新本领。

哈哈,不断尝试的我,突破了这一绝技!

年味来了作文篇6

“一眨眼又是一年”,除夕上午在家门口撕下旧对联,贴上新对联的时候像往年每一年这个时候一样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对于多愁善感的我来说,每到辞旧迎新,岁月替换的时候我都会感觉时光匆匆,都会有一种感叹中又带有几分欣喜的感觉。

想想我是一个多么幸运的人啊,从小到大一家人都没有背井离乡,没有只有过年才能回故乡相聚团圆的苦楚;又想想我又有几分不幸,一年到头都生活在一个地方,家人不曾少见,亲戚经常往来,倒没了团圆的兴奋,而且最美家乡往往是景色秀丽,我又没了像有农村老家的人可写的最美家乡。可再细细思量,这在身边的家乡,这从未离开的家乡,这有几分市井的生活倒也耐人寻味,闲情逸致,我这土生土长的南宁市区人也应该骄傲骄傲,珍惜身边的最美。

这家乡的年味,我觉得最美好的日子还是以前小时候在人民西路的家,过起年那才是真真儿的年味。很清楚地记得,每年除夕前一天,天没亮的时候,奶奶妈妈和几个亲戚就在客厅里开始包粽子,备下年货,我特别怀念那时什么吃的东西都自家制作。而且那时我家靠近水街,常闻热闹,到了年关,水街更是热闹非凡,让我怀念除了热闹,还有南宁的特色,譬如那街上萦绕耳旁的都是白话,又譬如卖的大多是南宁的特色食品,那五颜六色的粉利,那绿油油的粽叶,还有那晶莹剔透的粉饺和白白的粉虫和肠粉;还有我最喜欢吃的马蹄糕。

重要的不仅仅是美食,还有寄托在这些特色上的感情。

如今虽然已拆迁,以前的水街也面目全非,但现在住的小区也不缺乏年味;特别是现在的过年时的炮声和烟花。过年那几天断断续续或震耳或清脆的炮声不绝于耳,除夕的下午,虽然街上已冷冷清清,人们都团圆于家中,可却洋溢着喜庆的炮声,那时便是第一轮放炮的高潮,伴着黄昏,伴着团圆饭。到了快12点的时候,那才是放炮的大高潮,炮声、烟花色、寒暄声不绝于耳,人们都在以新年第一炮来祈求一年财源广进,身体健康。楼道里,楼道下,近处,远处,炮声一浪高过一浪,一声响过一声,炮声由远到近,重重叠叠;嫌恶这炮声的人,譬如我妈妈便称之为轰炸声,而我每到新年的这个时候都会在阳台浸身于这“轰炸声”中,眼里闪烁着天空上的烟花,耳中独听着轰鸣的炮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