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线》教案精选5篇

时间:2024-07-06 作者:Indulgence

合适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认真准备好教案能让我们的课堂更加有秩序,以下是365文档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绘本《线》教案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

绘本《线》教案精选5篇

绘本《线》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在玩颜料游戏中,知道蓝色和黄色混合一起变成绿色,对色彩的变化产生好奇和乐趣。

2、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体会故事的有趣性。

3、在“抱一抱”游戏中增进同伴的感情。

活动准备:

1、 《小蓝和小黄》绘本ppt、电脑一台。

2、颜料、彩色卡片、一次性塑料杯(透明)、一次性筷子。

活动过程:

一、认识一下常见的颜色

(1)用彩色卡纸请小朋友抢答颜色,调动一下孩子们的积极性。

(2)师:我们一起玩一个“猜一猜它的颜色”的游戏,好吗?(出示彩色卡纸)这是什么颜色?哪位小朋友可以告诉我吗?

二、抱一抱游戏

师:你的好朋友是谁?抱一抱吧!我是你们的好朋友吗?抱一抱吧!大家牵着手拉个圈,一起抱一抱。

三、和孩子们一起欣赏故事,激发想象

1、看封面引起幼儿阅读兴趣并认识书名《小蓝和小黄》

师:小朋友从上面看到了什么?你知道故事的主人是什么颜色吗?谁是小蓝?谁是小黄?

2、细节阅读,一起欣赏绘本

师:谁是小蓝的爸爸?谁是小蓝的妈妈?引导幼儿观察大小,并说说:这是蓝爸爸,这是蓝妈妈,这是小黄。小蓝的'好朋友都叫什么名字?小黄会去哪呢?怎么办?他们的爸爸妈妈不要他们了?

重点观察:藏猫猫、排排坐。

注意:

1、引导孩子学会观察小蓝去哪儿,并说一说孩子的理解。

2、然后故事妈妈再讲述。

四、玩颜料游戏,小小魔法师来啦!(注意:故事妈妈先示范操作)

师:小蓝和小黄抱在一起真的会变成绿色吗?我们一起试一试?

孩子们用一次性筷子蘸些蓝色颜料搅拌在准备好的装了一些水的塑料杯里,再蘸些黄色的颜料搅拌在塑料杯里,细心观察。

五、小朋友从颜料中挑选两种颜色抱一抱。

注意:

1、游戏口吻:小蓝、小红抱一抱

2、游戏时人手一份材料:两个杯子人手一份

3、请孩子说说你的发现:蓝色+红色=紫色

红色+黄色=橙色

红色+绿色+黄色=咖啡色

六、故事妈妈要总结:原来两种不同的颜色合在一起,会变成另一种颜色。

绘本《线》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能围绕一个话题进行讨论,知道冬至由来。

2、愿意当众表达,表达时自然、从容、自信。

活动准备:

利用回家时间和父母收集关于冬至的相关信息

活动过程:

(一)音乐歌曲《给小桃树穿件新棉袄》导入:

教师弹奏乐曲,幼儿随乐曲演唱。

孩子们,你们歌唱的时候特别专注,真棒!

刚才我们演唱了有关冬节歌曲《给小桃树穿件新棉袄》,冬季里有个节日马上就要到了。是什么节日呢?(冬至节)

(二)冬至节的谈论

小朋友说的真好,冬至节就要到了。哪个小朋友能给我们说一说冬至节(叫3—4名幼儿)

冬至节我们可以做哪些活动来庆祝呢?(改变户外运动、包饺子、讲给小班弟弟妹妹)

(三)自行如厕穿着外衣,到小班请弟弟妹妹一起进行户外活动。

绘本《线》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了解蓝色与黄色在一起能变成绿色。

活动准备:

1、挂图36号,小朋友用书,磁带及录音机。

2、蓝色、黄色的颜色,水粉笔、纸。

活动过程:

一、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图中的小蓝和小黄的色块。

1、你看到了什么?那你能说出这两种颜色的名称吗?

2、引出故事,小黄、小蓝是一对好朋友,有一天,他们在一起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让我们一起来边看挂图边听故事。

二、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幼儿边看挂图边欣赏。

1、小蓝和小黄见面了之后做了什么,它们变成了什么颜色的了?

2、“绿”回家时,蓝妈妈说了什么?

3、“绿”回家时,黄爸爸说了什么?

4、蓝妈妈和黄爸爸为什么不认识自己的孩子了?

三、欣赏录音讲述故事

你喜欢这个故事吗?你觉得故事有趣吗?

四、蓝色、黄色变变变

1、出示颜料: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地方有小蓝和小黄。看,颜料里有小蓝和小黄,你知道哪个是小蓝和小黄吗?现在我们来变个魔术,将小蓝和小黄抱在一起的话,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不是变了?是不是变成了绿色。

2、教师演示颜色的变化。

3、请个别幼儿参与涂色、对折接压,观察颜色的变化。

课后反思:

小班幼儿对于常见的颜色名称已有一定的认识也能说出它们的名称,而且也喜欢各种漂亮的颜色。而在这节语言活动课中,通过小黄和小蓝的故事让幼儿学会理解故事内容,并让幼儿了解蓝色与黄色在一起能变成绿色的道理。在理解故事中幼儿对于我所提问的问题都 能用故事中的语句来回答,学习欲望比较强,积极性高。由前面环节的铺垫下,幼儿在最后的环节中都能亲自尝试,而且参与涂色,对折接压,观察颜色的变化,幼儿的实验结果让他们开心极了,觉得真有意思,原来蓝色和黄色合在一起会变成绿色,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好奇心强是他们的天性,而从中所变现出来的也是她们最纯真的笑容。

因此,幼儿对于这节语言活动有带点科学探索性的课,幼儿掌握性比较好,她们在玩中学,玩中乐当中也学到了相应的知识。但是唯一不足的是在小蓝小黄变魔术的时候,加了太多的水,颜色变的很淡,但是到最后孩子们还是很积极的开心地将其实验完成,在活动中老师始终起到了引导、支持、合作的作用,让幼儿从中获得了知识,掌握技巧。

绘本《线》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辨别儿歌的相似音韵。

2.在游戏中念唱表演绕口令。

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学会团结、谦让。

4.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活动准备:

1.教学大书《三只老骆驼》(p22~p24)

2.字卡:“菠萝”、“陀螺”、“骆驼”。

3.菠萝、陀螺、骆驼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一、理解绕口令。

1.出示教学大书《三只老骆驼》的画面,解读绕口令。

提问:

(1)你从图片里看到了什么?猜猜这首绕口令说了些什么?

(2)三只骆驼驮着什么?

2.完整朗诵绕口令。

(1)(出示文字)试着读一读。一起来认认字(“菠萝”、“陀螺”、“骆驼”)。

(2)跟着老师一起读绕口令。

二、字词游戏。

1.识字游戏。

(1)出示菠萝、陀螺、骆驼的图片和字卡,进行图文配对。

(2)仔细观察这几个文字,发现其中的规律:“菠、萝”都有草字偏旁,“骆、驼”都有马字偏旁。

小结:原来许多的汉字都有偏旁部首,能说明这个字的来历或是与什么有关。菠萝和草有关,骆驼和马这种动物有点相像。知道这个规律要以帮助我们认识更多的字。

2.记忆游戏:菠萝蹲。

(1)邀请三名幼儿游戏,分别手拿字卡:“菠萝”、“陀螺”、“骆驼”,听到“菠萝蹲”的`信号后,手拿“菠萝”字卡的幼儿快速蹲下;当她起立发出“xx蹲”的信号,让拿相应字卡的幼儿迅速做动作。游戏反复进行。

(2)增加字卡:“哆嗦”、“懒惰”,提高游戏难度和趣味性。

三、表演绕口令。

1.在音乐节奏中幼儿自主练习。

2.请幼儿表演,鼓励幼儿参加挑战。

绘本《线》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认字25个,写字16个。

2.复习看拼音识字。学习方框、口字旁。学填常用偏旁表。

3.用“圆、灯、年”组词。续编灯谜。

4.背诵《元宵节》,初步认识对联。

5.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地习俗,体会亲情、友情,更加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

加强朗读训练,初步建立生字的音、形、义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

了解农历正月十五的的传统习俗,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

教学目标:

认识10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得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学习偏旁“方框”。在教学过程中,我能正确把握基本的流程和环节,做到不脱节,在课文引入上也颇费心思,以激趣为主,让孩子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第一课时效果比较理想,除了完成教学任务以外,还带着孩子了解了春联以及元宵的来历,丰富了孩子们的知识面;

第二课时写字教学显得较为枯燥,孩子都已经对识字、写字的教学过程谙熟于心了,所以在课堂上,气氛不是太活跃,有点呆板,以后要在写字教学这一块儿狠下功夫,力求形式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