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文时应先明确主题,确定立意,才能有条不紊地展开,作文是展示作者独特见解和思考方式的重要平台,365文档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与风俗有关的作文模板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与风俗有关的作文篇1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在这可喜可贺的节日里,我们辞鼠迎牛,真是一派新气象呀!
俗话说:“春节包饺子,不吃掉耳朵。”这可是有来头的。古时候,民间相传饺子的习俗是:女娲是用抟土造人的。由于天寒地冻,黄土人耳朵容易冻掉,为了使它不掉,女娲在耳朵上扎了小眼,用细线拴住,另一端让人咬在嘴里,耳朵就不会掉了。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女娲,就每到春节时就包有馅饺子吃,也是为了图个吉利。
“新年到,新年好,家家户户包饺子。”我家也不例外。在包饺子前,准备工作是必做的。首先,是拌馅子,肉和芹菜切得碎碎的,再放些葱、姜、蒜,和酱料搅拌好,其次是皮,在包饺子前把和好的面搓成条状,然后切块、压皮,然后用擀面杖擀成圆形。这可是大人们口中的“军事重地”,因为这些我都不熟悉,就由妈妈来代劳了。
接下来,包饺子我可要大显身手了。妈妈先给我示范了一下,只见她拿着皮往里面放了一勺馅,然后把饺子对折,捏中间,然后自两边向中间捏褶,向变魔术似的就包成了一个像元宝似样的饺子。其动作熟练至极,一气呵成,让我钦佩不已。接下来,轮到我了,我拿着皮,放了一大勺馅,目测很好。然后,我也中间对折用力捏,怎么也捏不上,饺子就是不听话,左右合不上口,我很着急。妈妈见了给我出了一招沾点水,我一试,还真好用,把皮子粘得很牢,但是等我包好了,一看是瘪的,难看极了,怎么也立不起来。于是,妈妈边鼓励边手把手地教我,最终,通过我不断地尝试,终于有了进步。
开锅煮饺子了,闻着饺子香,吃着香甜的馅,全家人圈坐在一起,真是喜庆又团圆。
与风俗有关的作文篇2
陇端节又称“陇端街”、“风流街”,是富宁县壮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二月至三月间择日举行。“陇端”系壮语“下田坎赶街”之意。举行陇端节的地点一般在宽阔的田坝中间,各村寨的壮族赶到现场,或对唱情歌,或演壮剧,或调换大牲畜,或交换农副产品,极为热闹。
富宁壮族农历一至四月间的陇端节又叫陇端街,意为“到宽阔平坦的地方去。”相传陇端节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起源于对壮族英雄侬智高的纪念活动。节日期间,人们盛装歌舞,热闹非凡,一台台壮戏连日连夜地表演,白天演武戏,夜里演文戏,俗话说:无戏不陇端。除了看戏对歌,年轻人在节日里异常活跃,他们通过对歌跳舞互相认识,加深情谊,并根据才貌人品等的比试,推荐本年度“风流人”,所以,陇端节又被称为“赶风流歌会”有首古诗这样描绘陇端节盛况:
清明前后足欢娱,博濑滩头记早趋。
翠盖如云来丽者,青衫雾毂走狂奴。
未知东首谁为主,不信罗敷自有夫。
翻笑江南逞游冶,杏花春雨太模糊。
“陇端”是壮语,原意为“下田坝赶街”。在远古,壮族先民依山傍水建村落,每逢开春,各地壮族聚集区自选吉日开市,以物易物,互换稻种、农具,形成了早期的集市贸易。在壮乡春暖花开的集市上,青年男女以歌代言,三五成群地相邀对歌,寻情侣。老年人则在集市上寻亲访友,找老恋人叙旧情。当地汉族称“陇端街”为“花街”、“风流街”。富宁县的“陇端节”实属壮族人的“情人节”,而广南、文山、西畴、砚山、麻栗坡等县的壮族,则将这一节日叫做“赫丹滇”、“赫嘎腻”,赶集形式和“陇端街”一样。
富宁县归朝镇孟村的“陇端节”历史悠久,度节的人数或多或少,数百年来,从未中断。据说1979年的“陇端节”,到孟村的壮族青年有上万人,平时寂静的孟村很是热闹了一番。今年的“陇端节”,却是孟村有史以来最有意义的一天。
山潮、水潮不如人来潮。为了欢迎远方的客人,孟村美丽的壮族姑娘将乡亲们前几日赶制的糯米花、糯米年粑、糯米白酒端出来,敬献给各路宾客。美丽的姑娘让远来的壮族小伙情意绵绵,歌兴大发;醉人的酒歌令来宾开怀畅饮,翩翩起舞。
与风俗有关的作文篇3
在爆竹声中,我们迎来了中国人最盛大的节曰——春节,家家喜气洋洋,挂上红红的灯笼,贴上红红的春联,忙忙碌碌……
今天是年三十,一大早,我就和爸爸妈妈一起回奶奶家。坐车的时候,我突然想起:我从小到大还从来没有回过我的老家---湛江呢。老家过年会是什么样子呢?有哪些习俗呢?今天,我一定要问问爷爷。
知道了我的问题后,爷爷便给我讲了起来:“在咱们老家,除夕有三件事必做:贴春联、团年饭、守岁和压岁钱。除夕是一年最后的一天,午后每家每户开始贴春联。贴春联的同时,湛江人还有贴门神、年画,倒贴“福”字的习俗。门神贴在两扇大门,传统都是历史上的一些显赫人物,威武有杀气,达辟邪挡灾,倒贴“福”字则把大大小小的福字,倒贴在墙壁、门楣、房门,表示“福气已到”。”
“除夕的“团年饭”,湛江人十分注重,也叫“吃年饭”,除合家团圆、聚天伦之乐外,也祈求一家大小平安,故多远工作的人都尽力赶回来过年。团年饭是过春节的重头戏,不但丰富多彩,而且很讲究意头。习俗吃团年饭前先祭祖或拜神,香烛烧完才开饭。席上一般有鸡、鱼、蚝豉、生菜、腐竹、蒜等以求吉利。而且,在我们老家,年夜饭还必须有这两道菜:蒜苗炒肉和白斩鸡。湛江有的地方还流行吃团年饭时,遇上远行的人未归,则桌上摆未归人的座位及碗筷,像征团聚,以示怀念。若有新婚夫妇,也多摆一副碗筷,取来年添丁吉意。团年这顿饭,一般故意多做些,吃不完,留到明年,表示丰盛有余有剩。”
“午夜12时,父母长辈叫醒小孩起床,踏新年地,穿新衣服,给压岁钱。压岁钱,湛江俗称“穿衫带”,多数称“利是”,讨压岁钱称为“逗利是”。由长者给后辈,以儿童为主,未结婚的成人与儿童同等看待,也可收取。压岁钱意在镇压邪崇,希望小孩快高长大,聪明进步。守岁在湛江的一些农村尚流行,子时一到,炮竹齐鸣。而今城市以看中央台春节联欢晚会电视取代守岁,看完联欢节目已踏入新的一年。”
听完了爷爷的讲述,我终于知道了湛江春节的习俗,也增长了许多知识,将来有机会,我一定要去我的老家湛江看看。
与风俗有关的作文篇4
春节前,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打扫卫生、买年货、蒸年糕、贴对联。虽然很累,但是心里很高兴。一切准备就绪了,春节悄悄地来了。除夕之夜,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年夜饭、看春节晚会,可开心了。
大年初一早上,我被鞭炮声吵醒了。呀,该起床了,我赶紧穿上妈妈买的新衣服,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给爷爷奶奶拜年,祝爷爷奶奶过年好,身体健康,爷爷奶奶高兴极了,给了我一个大大的红包,同时也祝愿我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然后,咱们一起吃了香喷喷的饺子。吃完饺子后,我和爸爸妈妈去邻居家拜年,送去咱们的新年祝福。
大年初二开始,我跟着爸爸妈妈走亲访友,大人们在一起互相问候、祝福,有说有笑、咱们小孩子们在一起玩各种游戏,气氛很融洽。看到大家脸上写满了笑容,我也很高兴,要是每天都这样的话该多好呀!
与风俗有关的作文篇5
说到中国最受欢迎的传统节日,大家必须会立刻想到春节。而在过春节时,我们必须会履行许多传统风俗,那么今日就让我们来谈一谈春节的风俗。
传说很久以前,有一只怪物叫夕,它每年都会吃人。之后人们发现它害怕红色和烟花爆竹的响声,就以此来驱赶夕。从此,人们在除夕夜就有了贴春联和燃放烟花爆竹的风俗。
在贴春联时,一般都有左联右联和横批。人们往往都会在春联上写上吉利的话语,祝愿家人在新的一年里能够平平安安,心想事成。
在春节期间,人们会摆上好酒好菜,很多人还会吃饺子,同“交子”。然而,酒才是重中之重,古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爆竹声中一岁除”,由此可见,燃放烟花爆竹也是春节的一大风俗。在夜晚,那爆竹声噼里啪啦,那烟花五颜六色,红的,黄的,蓝的,……各种形状,各种样式,无不给春节带来了许多节日气氛。但此刻许多人非法燃放烟花爆竹,给我们的安全带来了隐患,并且燃放的烟花爆竹还会污染空气,所以这一风俗已经被“禁止”。
其实这只是一小部分,在春节中,我推荐大家安全出行,过一个绿色环保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