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有助于教师准备好教学材料和教具,提高教学的能力,优秀的教案应当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以下是365文档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狼的教案优秀教案优质6篇,供大家参考。
狼的教案优秀教案篇1
活动分析:
二年级的小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发展的一个上升时期。经过了一年的学习生活,学生体验到成长和荣誉,也会经历一些挫折和失败,因此,很多学生容易产生自我认识不全面,自我评价偏颇的现象,这对于儿童来说,是很不利的。本次辅导活动,针对学生的这一现象,首先让学生看到"我不行"和"我能行"两个具体形象的对比,并引发讨论;然后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找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赞扬自己,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是能干的,能做好很多事情,从而培养自己的自信心。
活动目标:
1、了解学生自我认识的程度,引导学生学会积极评价自我的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并学会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3、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心。
活动重点:
帮助学生肯定自己积极的方面,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长处。
活动难点:
提高自我理解,自我评价的水平,增强学生前进的信心。
活动准备:
1、了解学生自信的程度及学生的长处。
2、了解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处情况及看待同学优缺点的态度。适合年级:二年级
活动过程:
一、课件导入:
1、课前互动:瞧,大家的桌面整洁,书本摆放整齐,坐姿端正,精神抖擞。(教师伸出大拇指)小朋友们,你真棒!
看看同桌,他坐得怎么样你要怎样夸夸他(向同学伸出大拇指)某某,你真棒!
听到表扬,心里高兴吗无论我们做什么,得到别人的表扬,我们心里肯定很高兴。但也有很多时候,我们也会做得不好,会失败,当你失败的时候,你心里又会怎么想呢
2、教师过渡语:有两位小朋友,一个叫"我能行",还有一个叫"我不行",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是怎么样面对自己的成功与失败的。
3、角色扮演:《我能行和我不行》
我能行:小朋友们,你们好,我的名字叫"我能行"。
我不行:小朋友们,你们好,我的名字叫"我不行"。
我能行:我是一个能干的小朋友,我朗读课文可棒了,经常得到同学的称赞;我会帮爸爸妈妈做家务,我会照顾邻居家的小弟弟;我还是一个很喜欢旅游的人,爬山,游泳,样样都难不倒我。
我不行:可我什么都干不好,做事总不成功。写作业时,老是会有错误;帮妈妈洗碗不小心打破了一只碗,被妈妈批评了一顿,真不高兴;本来唱歌是最拿手的,可一到台上,心里就紧张,连歌词都忘了,唉,我这人,做什么都不行!
我能行:其实我也有遇到困难的时候,但我总是想,我肯定行,我准能做好这件事!有时候,虽然事情并没有做得很成功,但我想,我已经认真去做了,已经是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所以我仍旧很高兴。(蹦蹦跳跳地下场)
我不行:有时候,我也会得到大家的赞扬,但那又有什么呢,比我做得好的人多的是呢(垂头丧气地下场)
4、小组讨论交流:这两个小朋友的情况,你遇到过吗你觉得自己有些像谁呢
二、找一找,说一说
1、教师过渡语: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很多事情,只是有时候,可能你认为有些事情太小,不值一提。请认真想想你会做的事情,你会发现,其实你是一个很能干的人呢!
2、和同桌说说你会做这些事吗
(1)我会洗红领巾,也会洗手帕,袜子。
(2)我会补书,也会包书皮。
(3)我会弹琴,画画,打电脑等等。
(4)我会整理房间。
(5)我会自己叠被子。
3、教师引导:你还有哪些能干的本领,和大家说说,或者表演一下,好吗
4、请学生现场表演自己的特长。
三、小品:小明真的是"我不行"吗
1、教师过渡语:在生活中,有些人像"我能行"一样能看到自己的优点,有些人就像"我不行",他看不到自己的优点,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请看小品《小明真的是"我不行"吗》
2、小品表演。
小明真的是"我不行"吗
小明长得很高大。劳动课,重活,脏活都他干。可是上课时,小明总是爱搞小动作,看窗外的风景。每次作业,他总做错,考试成绩也不理想。你认为小明真的没用吗
3、讨论:
(1)小明真没用吗
(2)那小明做什么事情最棒
(3)给小明提提意见:他哪些地方需要改正
4、教师引导:在我们班中,有些人大胆地夸了自己,真棒!可有些同学像小明一样,看不到自己的优点,请同学们帮他们来找一找优点好吗
5、请这部分同学再来夸夸自己,同学之间相互夸一夸。
四、活动:自信奖状
1、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很多同学会遇到许多不尽人意的事情。因此,我们不开心,心情沉重。那么,我们该怎么样帮自己呢
2、讨论:遇到下面这些情况,你会怎么做
(1)下雨了,路很滑,你摔了一跤。手摔破了,衣服也脏了,你会试着去
(2)上课了,你打瞌睡了,没把老师的话记住,下课了,你会试着去
(3)你写的字总得不到老师的小红花,你该
3、交流:你认为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自己哪件事能做得最好,给自己发一张奖状。
4、小组里分享各自的自信奖状带来的快乐。
五、小结
生活中的每一个人,不可能只有优点,没有缺点,也不可能只有缺点没有优点。重要的是有了缺点要正确对待,要让自己有一份好心情;当然,有了优点也不要骄傲,要化作前进的动力。希望我们都能像"我能行"一样,做事有信心,经常对自己说一句:"我能行,我真棒!"
来,大声对自己说(对自己伸出大拇指):某某,你最棒!
狼的教案优秀教案篇2
游戏目标:
1、通过游戏,知道五官名称。
2、感受五官的重要,知道爱护五官。
游戏准备:镜子、娃娃脸谱(大、小)、音乐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现象尤其明显,他们的.注意力较易分散,在“保护自己”的主题活动中,通过让幼儿“照镜子”,自己照照,与同伴互相照照,指指说说,帮助幼儿了解五官名称,懂得眼睛累了,看远处,多看绿色对眼睛有好处,初步感受爱护身体的重要,尝试学习简单的自我保护方法,使幼儿快乐、健康地成长。
游戏过程:
一、照镜子(在轻快的音乐伴随下,幼儿照镜子,自由玩)
讲讲:what do you see?
二、认识五官
1、认识朋友:
当幼儿说出五官名称,教师即在黑板上布置一个娃娃脸谱。
2、我说你点:
教师说感官名称,幼儿点感官部位。touch your eyes。touch your nose。touch your mouth。touch yoeu ears。 touch your teeth。
3、找朋友:
教师指点感官部位,幼儿尝试说名称。
4、情景表演:
眼睛累了,怎么办?(看远处、看绿色)
三、幼儿操作:人手一个娃娃脸谱,听教师指令,幼儿摆摆说说。待幼儿熟悉规则后,可开展竞赛,比谁摆得又快又正确。
四、game:
1、什么不见了?(close your eyes。what lost?)
2、point to:幼儿听指令指指说说。
指导建议:
1、幼儿人手一面小镜子,可自己照,互相照。
2、幼儿说出感官,教师随即在大的娃娃脸谱上展示。帮助幼儿验证正确与否。
3、听指令幼儿动作时,教师可问:what is this?
活动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让进行说、听、演等多种方法,学生懂得关心照顾身边的人。
狼的教案优秀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文中人物的对话描写。
4.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
教学重点:
文中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
教学难点:
体会“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题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腊八粥》请一个同学来读一下课题。
二、初读课文
1.指导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请其他同学认真在心里跟着读。
3.这篇文章围绕腊八粥讲了一体什么事?
4.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三、默读课文,圈划批注
1.文中的主要人物是谁?—“八儿”
2.“八儿”这个人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请默读圈画相关语句。
3.学生圈画后汇报。
4.教师及时总结。
他的心里活动变化构成了本课的线索,可以为突破口。从“迫不及待”,到“苦苦等待”,“到美妙的猜想”再到“亲见时的惊讶”。
四、总结升华
1.文章中有关腊八粥熬煮的描写也不可忽视,如第1自然段写的:“把小米,饭豆,枣,白糖,花生仁儿合并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但看他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心里塞灌呢!”
2.学习作者语言的妙处。
3.当堂积累下来。
狼的教案优秀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感知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所颂扬的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2、体会文章平易朴实而又内涵丰富、耐人寻味的语言风格。
3、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本课拟用一课时教读。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小的时候与父母一起到郊野散步的情景吗?当路不好走或者你感到累了的时候,父母是怎样做的?还记得你当时的心理感受吗?(2—3名学生回答)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散步》,看看一个既是儿子又是父亲的中年人,在与一家人散步时,是怎样做的,又是怎样想的。
二、整体感悟
1、默读课文。要求学生掌握以下字词:信服
嫩芽
霎时
拆散
委屈
水波粼粼
各得其??
2、朗读课文。要求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按意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各自练读。
(2)让2—4名学生示范朗读课文片段。师生共同评价。
3、整体感受。
(1)用圈点法圈出精美的句子,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明确:先写散步的理由——“我”劝母亲;再铺写初春景象——全家一起散步;然后写发生分歧——“我”决定委屈儿子,母亲却依从儿子;最后写路不好走——“我”背母亲,妻背儿子。
三、品味探究
要求学生四人一组对文章进行多角度品味探究。鼓励学生敢于对课文的内容与表达,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见解。
1、结合课文说说“我”这个人怎么样?妻子、母亲、儿子的性情又怎么样?
明确:“我”诚恳、孝敬;妻子贤良、温顺;母亲老迈、顺从而又有涵养;儿子听话、懂事。
2、作者为什么把“我”背母亲妻子背儿子描写得那么郑重其事呢?
明确:在一个家庭中,中年人的责任,既要赡养老一代,又要抚养下一代,起着承上启下的中坚作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如此。
3、从文中找出大词小用的语句,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
明确:
(1)后来发生了分歧——表现出老一代与下一代的巨大差距;
(2)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表现出一个中年人在家庭中承担着承上启下的中坚作用;
(3)我决定委屈儿子——体现出一个中年人在处理家庭事务时应把握的基本原则;
(4)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同第2问)
4、从文中找出景物描写的句子,并思考其作用。
明确:共两处。一是第四小节描写了“南方初春的田野”景象,显示出不可遏制的生机。二是第七小节描写了“金色的菜花”、“整齐的桑树”与“水波粼粼的鱼塘”,字里行间透露出对生命的珍爱。
四、质疑问难
针对文章中出现的问题,先由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解决,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大家共同讨论解决。
五、拓展延伸
比较阅读《散步》与《三代》,看看哪个故事更能感动你?请说出自己的理由。
六、布置作业
你跟家人的哪一次散步给你的印象最深刻?你能用500—600字把当时的情景写下来吗?不妨也用《散步》作题目。
本文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接近,学生就容易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形成“自己的情感体验”,并能“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联系实际自然就会获得对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另外,由于本文秀美隽永、意蕴丰富,因而须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学生才能更好地“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狼的教案优秀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家庭的基本成员及关系。
2、展示家人共同的活动,体验家庭的可爱。
3、初步形成对家的归属感。
教学重点:
体验家的可爱,初步形成对家的归属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等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看媒体、读儿歌
1、看多媒体故事
蚂蚁豆豆和小羊、小鸡一起跳舞,小鸟在一边快乐地唱歌。
鸟妈妈:“孩子们,天快黑了,赶快回家吧!”
小鸟:“伙伴们,今天玩得真高兴,可是天晚了,我们明天再玩吧!”
小鸡、小羊:“是啊,我们也该回家了。”
小鸟、小鸡、小羊:“豆豆再见!”
蚂蚁豆豆:“再见!”
2、小朋友们,天黑了,他们都回哪里了呀?
3、出示儿歌:小鸟倦了,回到树上的家,
蚂蚁累了,回到树下的家,
傍晚,小鸡小羊都回了家。
师生一起读儿歌。
4、对啊,小动物们都回到了自己——可爱的家。
出示课题:可爱的家
齐读课题。
活动二、介绍自己的家
1、你有一个可爱的家吗?那你的家在哪里呢?
2、学生交流(指导说说家庭地址,家庭电话等等)
3、你会邀请你的朋友来你家玩吗?
听,有一个小朋友正在打电话邀请他的好朋友来自己可爱的家玩呢!
座位上表演打电话:
伶伶:喂,是俐俐吗?我是伶伶。
俐俐:我是俐俐,你好啊,有什么事吗?
伶伶:我想明天请你到我家来玩。
俐俐:好啊!可是你家我不认识。
伶伶:我来告诉你,我家住在白玉兰小区5号302室。从我们学校出发的话,你只要沿着校门口的马路一直走,看到医院后往左拐,电影院旁边的小区就是白玉兰小区了。如果到时候你还不知道,可以打我家的电话,号码是56656886。
俐俐:好的,我们到时候见。再见。
伶伶:再见。
4、小朋友,你想请你的好朋友到你家来做客吗?
那就马上去找你的好朋友像刚才的小朋友那样介绍一下你家在哪里,怎么去你家吧!
评一评:谁最像小主人,会介绍,有礼貌,给他一个“可爱的家”卡片作奖励。
5、现在请你做做小主人,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可爱的家。
2—3名学生拿着全家福的照片在实物投影仪下介绍自己的家。(指导说说家里有些谁?也可以讲讲他们的爱好、性格等等,还可说说你最喜欢谁?)
6、同桌互相介绍,也可以到老师面前向老师介绍。
给说得好的小朋友送“可爱的家”卡片。
活动三、演一演、展示快乐的家
1、有一个小朋友也急着要向大家介绍呢!看!
多媒体播放小朋友明明介绍自己家的全家福。还介绍了和家人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边播放片段,明明边说。
片段一:我的家真可爱,晚饭后,我们一家其乐融融,妈妈给我讲故事,爸爸看报纸,爷爷奶奶看电视。
片段二:我的家真可爱,星期天,一家人去野外郊游,我和妈妈放风筝,爷爷奶奶在树荫下伴着音乐翩翩起舞,爸爸给我们摄下这快乐的一幕。
片段三:我的家真可爱,夜深了,调皮的我睡着了也不安分,爸爸进房帮我盖好了踢掉的被子。
片段四:我的家真可爱,辛劳了一辈子的奶奶70岁了,我们全家举杯祝福奶奶健康长寿。
2、明明的家可爱吗?在你可爱的家里又发生过哪些事呢?给大家说一说。
各小组拆开信封,演一演信里描述的家里的故事。评一评,奖励“可爱的家”卡片
3、(配乐)在我们每一个小朋友的家里都发生过,也正在发生,将要发生许许多多开心的、难忘的,甚至也许是难过的事情。不管怎么样,你爱你的家吗?
4、(配乐)家是一个充满爱的地方,是一个可以让人爱的地方,我们大家都有一个可爱的家,看,你们今天带来的都是爱的证据。
(大家拿出带来的妈妈织的毛衣或爸爸给买的书,再或是其他……)
请学生拿着爱的证据向大家说一说。
活动四:唱一唱、做一做,体验快乐的家
1、学唱儿歌《可爱的家》
2、总结延伸
总结:
小鸟飞向枝头,回它的家。
蚂蚁爬回小洞,回到它的家。
小羊奔过草地,回到它的家。
小朋友边走边唱,回到自己的家。
家,我们都有一个可爱的家。
3、(配乐《可爱的家》)说说心目中可爱的家,画画现在可爱的家或心目中可爱的家。
课后作业:
在家长帮助下学着回家布置自己的家,使它更可爱。
狼的教案优秀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懂得理解他人的情绪情感,萌发相互关爱的情感。
2.在猜猜想想中,了解小动物帮助小袋鼠的.趣味变现。
3.认读重点字词:哭、笑、眼泪、肚皮。
4.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5.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准备:小图书人手一册、小头饰。
2.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大头饰、大字卡。
活动过程
一、头饰导入教师手拿小袋鼠的头饰。
引导语:森林里住着一只小袋鼠,不知为什么?它的心情不好,后来又变好了。你们想知道小袋鼠的心情是怎么变好的吗?引出故事《小袋鼠的眼泪》,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
二、自由阅读
1.幼儿看小图书,教师和幼儿一起认读故事名称。
2.引导幼儿轻轻地翻阅图书,将自己猜测的内容讲述给老师听。要求幼儿安静倾听同伴的讲述。
三、完整阅读
1.运用教学课件,完整欣赏故事,学习理解故事内容。教师提问,让幼儿大胆猜测,说说自己的想法。随文出示字卡。
2.表演故事。幼儿戴上小头饰表演故事,教师鼓励其他幼儿大胆讲述。
四、情感体验幼儿自由讲述哭的时候是怎样的感觉,并说说小动物们为什么要对小袋鼠说那些话。
五、结束活动
1.交流小结。表扬讲得好的幼儿,增强其信心,让其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2.教师和幼儿共同整理物品,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