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编写的教案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写好教案可以灵活调整教学活动和教学资源,下面是365文档网小编为您分享的中班体育教案反思5篇,感谢您的参阅。
中班体育教案反思篇1
设计意图:
舞狮子是中国民间用于欢庆的一种艺术形式,一直流传至今。我园五十年大庆中由战士杂技团表演的舞狮子引起了孩子们的极大兴趣。这可是他们第一次近距离看舞狮。回班后孩子们都三三两两地模仿舞狮子,为满足孩子的需要,让他们能亲身体验舞狮子乐趣,故设计此活动,并引导幼儿感受中华民族民间艺术的多彩与独特风格。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创编狮子舞及狮子戏球的动作,并分别在a、b两段中表现出来。
2、启发幼儿配合乐曲自由表现狮子的神态和动作,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喜庆的气氛。
3、培养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4、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5、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新歌。
活动准备:
1、关于舞狮子的影碟,录音带《舞狮子》。
2、与幼儿人数相当的狮子头饰、手偶狮子、绣球各一个,图片狮子、绣球各一张。
活动过程:
1、律动《狮王进行曲》进场。
(1)引导幼儿模仿狮子威风凛凛的神态以及走路的姿势。
(2)师:“狮子作为百兽之王,本领可大了。我想听听小狮子们都有些什么本领?”启发幼儿回忆园庆舞狮的情景。
2、欣赏影碟《舞狮子》。
(1)师:“原来狮子还有会跳狮子舞,玩绣球来庆祝节日的本领呢。从前,每当过年过节的时候,人们就会用舞狮子来庆祝节日,表达自己的喜悦和快乐。”
(2)播放影碟,启发幼儿仔细观察狮子的动作和神态。
3、学习游戏《舞狮子》。
(1)熟悉游戏音乐。
①操纵狮子手偶和绣球,启发幼儿回忆影碟内容,并配放《舞狮子》音乐。
②引导幼儿了解乐曲ab结构,并分别用狮子及绣球图片表示。
③幼儿完整欣赏乐曲,并观察教师操纵手偶进行表演。启发幼儿创编a段狮子的动作及神情。
①播放a段音乐,引导幼儿随音乐表演,鼓励他们自由发挥。
②师:“狮子是怎么随着音乐跳舞的?请小狮子们一起来表演吧!”引导幼儿随音乐摇头、摆尾、抖动、跳跃,充分给予幼儿自由发挥的空间和氛围。创编b段狮子舞。
①教师随着音乐讲述小故事:小狮子们正在玩耍,突然飞来一只漂亮的绣球,小狮子们可喜欢了,都抢着要玩,结果抢来抢去谁也玩不成。于是大家决定一起玩,轮流玩,大伙玩得真开心。
②教师舞绣球,引导幼儿跟着绣球一起做动作。
③启发碎步小跑、抢夺绣球、躲闪、跳起来扑绣球等,鼓励他们发挥想象,丰富动作。
(4)听音乐,教师和幼儿一起游戏,提醒幼儿在a、b两段做不同动作。
(5)完整游戏,逐步减少提示。活动建议: 此活动可作为中国民间艺术系列教育活动之一,配以其它民间艺术形式逐步进行。附教材:舞狮子1=c 2/4(1 22 2 2 ∣ 1 6 5 ∣ 3 32 1 2 ∣ 1 -)∣a 1 22 2 2 ∣ 1 2 1∣ 1 22 2 2 ∣ 1 2 1∣ 1 22 2 2 ∣ 1 2 1∣ 6 61 5 3 ∣ 2 - ∣ 2 3 5 26∣ 5 6 1∣ 5 25 6 ∣5 26 5 61∣ 5 32 1 2 ∣ 1 1 ‖ 选自上海音乐出版社《少儿民族舞蹈音乐》
中班体育教案反思篇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汽车、行人在马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听从红绿灯的指挥。
2、能较灵敏地根据信号做动作。
3、体验模仿游戏的快乐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玩具小汽车、拟人化的红灯、绿灯、黄灯各一个,电视机、dvd各一。
活动过程: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几张好看的图片,想不想看?(想)
1、播放图片(红灯、绿灯)幼儿观察提问:(1)看到了什么?(幼儿自由回答)(2)在哪里见过红绿灯?(幼儿自由回答)
2、播放(等红灯)图片 幼儿继续观察图片师:红灯亮了停一停
3、播放(绿灯行人走)图片 幼儿观察师小结:红、绿灯是指挥交通的,告诉我们红灯亮了停,绿灯亮了行,是让我们遵守交通规则,如果没有红绿灯,汽车通过十字路口时就很乱,容易发生危险,我们按交通规则行走才会安全的。(引出自制红绿黄灯教具)师;老师这里也有红、绿、黄灯,小朋友想不想看?(想)
4、出示(自制教具)找个别幼儿说出红、绿灯的作用师:我的还有一盏黄灯呢,谁知道黄灯是告诉我们什么呀?师引导说出黄灯的作用。
5、 小游戏:“开汽车”
找个别幼儿模仿“开车”,师分别出示红、绿、黄灯。(分组进行)引出玩具小汽车,师唱出:小汽车呀,真漂亮,真呀真漂亮,嘟嘟……师:是谁在唱歌?假装找一找
6、出示玩具小汽车、十字路口背景图师:滴滴,滴滴,什么声音啊?我来找一找
(1、)师边演示边表演:(出示玩具小汽车)有辆小汽车刚从汽车制造厂里出来,对一切都觉得奇怪。它看到马路上、大街上这么热闹,开心得“嘀嘀”直叫。它一会开到东,一会开到西,可自由了!忽然,它看到大街上有样东西总是不停地眨眼睛,觉得非常奇怪。你们能告诉小汽车这是什么吗?
(2、)提问个别幼儿:
(1、) 红灯眨眼睛是告诉我们什么?绿灯眨眼睛又是告诉我们什么呢?
(2、) 如果没有红绿灯会怎么样?
(3、) 小汽车不认识红绿灯这样在马路上开行不行啊?
7、游戏:红绿灯听口令请幼儿做开车状,教师交替出示“红灯”、“绿灯”“行人”的信号牌,幼儿据此做出相应的动作。
8、小结小汽车开了一天它累了要回家了。小朋友们我们开车也累了,我们也休息一会吧?(好)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和幼儿的生活有很大的联系, 本活动旨在让幼儿认识红绿灯,知道基本的交通安全概念,从小树立安全意识。活动开始,先通过故事导课可激发幼儿兴趣,分析我班幼儿知识的实际掌握情况,他们对“红灯停,绿灯行” “行人要走人行道”的规则已经有所了解,于是,我决定把重点放在看信号灯过马路,具有初步的保护意识等,并把此融入到游戏之中,让幼儿在游戏中愉悦性情。活动开始,我就以“小司机”的身份导入:“嘀嘀嘀,我是汽车小司机,请问你到哪里去?”走到一个小朋友的面前,如果他说出一个地名,就请他上车,游戏继续进行。当出现一辆长长的汽车的时候,我有突然出示一个“红灯”的牌子,“呀,这是什么呀?我们应该怎么做呀?”小朋友们纷纷说:“红灯停,红灯停!”“那什么时候才能走呢?”“等绿灯亮的时候。”“那让我们来倒记时吧,十、九、八、……”等“十”到的时候,“绿灯”出现,游戏继续进行。有趣的游戏,紧紧地抓住了幼儿的注意力。在游戏中,幼儿掌握了听信号做动作的要领。我还给小朋友设置了一个困难,“如果我们的生活中没有红绿灯会怎么样呢?”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讨论,“那我们的车会越来越多”,祺祺小朋友说那样会撞车的。我呢,因势利导。把红绿灯撤掉,然后模仿司机开车,走到路口因为没有红绿灯,两辆车谁也不让谁,然后很严重的撞车了。这下,孩子们都知道了红绿灯的重要性,接下来在孩子们动手操作体验的'过程中,他们一边开着自己的小汽车,一边嘴里嘟囔着“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接着,我又换一种游戏的形式,让每个小朋友开一辆小车,这个游戏的要求就是:“不能跟其他车子撞,懂得保护自己,并且要听从红绿灯的指挥”游戏中,孩子们小心翼翼的开着自己的小车,绕着活动室,顺着一个方向开,不追不抢,并且能根据红绿灯的变化行进,俨然是一个个遵守交通规则的“小司机”。应该说,本次活动达到了较好的效果,同时也让我领会到,上任何课,都不能生搬硬抄,要结合本班幼儿的生活经验,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中班体育教案反思篇3
活动目标:
1.在手工活动中体验制作的.快乐。
2.运用剪、贴等技能制作狮头。
3.增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活动准备:
1.视频:舞狮,幼儿舞狮表演,范例,背景音乐。
2.卡纸、包装纸等装饰材料,废旧材料等。
3.双面胶、固体胶、剪刀、铅笔。
活动重点:合作做出狮头。
活动难点:能拼贴出狮子的五官,掌握基本的布局。
活动过程:
1.舞狮表演,引起兴趣。
教师以视频:舞狮及幼儿舞狮表演引出活动内容,激发幼儿的制作欲望。“小朋友们好,瞧!这是什么?哦!原来是舞狮表演。我们幼儿园的小朋友也会哟!来,我们一起欢迎他们吧!”
2.基本部分
1)观察狮头。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狮头,并提问:
①刚才的舞狮表演怎么样呀?
②狮头上面有什么?
③鼻子在脸的什么地方?
④眼睛在鼻子的什么地方?
⑤腮帮子在鼻子的什么地方?
⑥嘴巴在鼻子的什么地方?
⑦头的周围长满了什么?
2)示范讲解制作方法。
教师采用一边提问讲解,一边示范的方法进行示范。在示范过程中提问:
①它们(狮子的五官)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呢?
②又是怎么做的呢?
③鬃毛又是用什么做的呢?
④鬃毛又该怎么做呢?
⑤我们怎样做鬃毛更快呢?
⑥有孔的地方怎么办呢?
3)分组讨论怎样制作狮头。
教师交待分组要求。“接下来,我们也来做狮头吧!大家可以自由找好朋友,四个人一组。找到好朋友以后就商量你们要做怎样的狮头,要怎样分工合作。商量好以后就悄悄地搬椅子找张桌子坐好,开始动手制作狮头。”
4)幼儿制作狮头。
幼儿分组合作制作狮头。在幼儿制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主要关注幼儿的分工是否合理,能否拼贴出狮子的五官,鬃毛的颜色,长短,宽窄搭配情况等。
3.舞狮游戏。
制作好舞狮的小朋友把垃圾整理好,就把狮头拿给教师。教师将狮头与狮子身体连接好,并奖励一个球。幼儿便可以到户外进行舞狮游戏了。
中班体育教案反思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做游戏,使幼儿初步知道过马路时,我们大人小朋友都必须遵守交通规则。
2、培养幼儿遵守纪律的习惯,以及初步掌握安全小常识,从而学会自保的能力。
3、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幼儿日常生活中曾观察到的红绿灯标志的图片、交通标志的作用投影片。
2、用纸板做的红绿灯,红绿黄灯头饰各一个
活动过程:
1、出示交通安全图画,引出课题:"遵守交通安全规则";然后老师与幼儿一起认识三种颜色的灯,并通过儿歌内容的了解初步知道"红灯停,绿灯走,黄灯停一停"。
2、老师交代游戏规则。(把幼儿分成两组,一组做小汽车,另一组做小朋友步行,当汽车行人看见红灯时都必须停下,当看见绿灯才能行走……)
3、游戏中教师注意指导幼儿遵守交通规则等。
4、游戏完毕幼儿与教师一起小结,对遵守规则的幼儿给予表扬和奖励,并要求幼儿把这些知识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
5、从活动中引出日常生活中我们必须注意的安全事项:进餐细嚼慢咽、走路看路、不随意跟陌生人走等。
6、游戏:红绿灯.
教学反思:
1、大部分幼儿都能明白红绿灯的意义。
2、下次再上这堂活动时,应注意树立榜样,利用榜样引导幼儿遵守秩序。
中班体育教案反思篇5
设计背景
幼儿园要开展家长半天开放日,为开放日而设计的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抛接球的游戏,教幼儿练习投球的动作。
2、锻炼幼儿手臂的力量,训练动作的协调和灵活。
3、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的观念。
4、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重点难点
投掷动作包含了手部的伸展和眼睛的瞄准等,是一个需要手脚协调,眼脑并用以及合作的运动,幼儿刚开始可能还掌握不好,所以在讲解时要重点讲,让幼儿多练习,变化调整和家长之间的合作。
活动准备
箩筐人手一个,海洋球一大箱,画好投掷线,小松鼠头饰每人一个,奖品几个。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情景导入:小朋友戴松鼠头饰和老师一起进场,老师说:今天小松鼠到树林里面玩,看到了很多松果,我们一起来捡松果吧,捡了松果就把松果投到篮子里。
二、基本环节
教师示范:先将箩筐摆在一定距离外(第一次不必太远,最好让每个幼儿都可以投进,以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然后将球投入篮子里。
1、让每个幼儿都试试看,教师要观察幼儿的投进情况及时讲解和让幼儿调整。
2、让幼儿邀请自己的爸爸妈妈和自己一起玩游戏,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3、最先采得松果最多的一组为胜,进行游戏2次。
三、结束环节
1、 给予获胜组奖励,落后组以鼓励。
2、表扬积极并给力的家长。
3、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在本活动中大多数幼儿能通过操作、观察、调整完成游戏,并学会投掷动作。
家长在本活动中能积极参加和配合,但我觉得在活动中游戏简单了一点,还可以加大难度,让幼儿和家长更有挑战性,希望在下次的活动中能有更好的构思和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