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作文我们可以将内心的感受和情绪传达给他人,让他们更好地了解我们,作文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问题,提高我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是365文档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故乡情类作文7篇,感谢您的参阅。
故乡情类作文篇1
在我的印象中,家乡永远是最美好的,她承载了我太多的回忆。
“阳春三月麦苗鲜,童子携筐摘榆钱。”春暖花开时节,各种树木在春风的抚摸下,竞相吐翠。榆树也不例外,在这个季节里,结出了一串又一串的榆钱儿,翠绿欲滴。那一串串的榆钱儿,成了人们的盘中饕餮。
春天榆钱最鲜嫩的时日,得到姥姥许可的'哥哥姐姐们,提着一个小篮子,猴儿般爬上树,把篮子挂在枝头,去撸榆钱儿。奈何我不会爬树,只好在树下面眼馋地望着他们穿梭在树杈之间。看着他们在树杈最高处,找个榆钱最多最厚的地方,或坐或骑或蹲,手却一直不停歇的边撸边往嘴里塞,待到篮子里面满得再也装不下去了,他们才会恋恋不舍地从树上一步步挪下来。接过哥哥姐姐递过来的篮子,我迫不及待地拿出一把塞进嘴里,满齿唇香……
姥姥坐在温暖的屋檐下,精心地挑选满满地收获。而后,姥爷拿出一个大盆,用清水将榆钱洗上几遍,捞出来放到盖帘上,让残余的水慢慢流干。这当口,我已经遵照姥姥的吩咐把灶膛里的柴草点燃,在大锅里烧上了水。然后,姥姥取出玉米面,放上适量的水搅拌,不稀不干,恰到好处。待大铁锅里的水冒出热气的时候,姥姥就在上面铺上一块大大的纱布,把玉米面撒在上面。上面再均匀地撒上沥干水的榆钱儿,再往上面洒一些盐。一切就绪,姥姥就用她那“潇洒”的动作,把锅盖盖得严严实实。
灶膛里的火越烧越旺。一股股热气顺着锅沿的缝隙钻出来,夹杂着诱人的香味,惹得我们使劲地吸着鼻子,口水早就顺着不争气的嘴角流下来了。不久,一锅香甜可口的榆钱“哺了”便出笼了。姥姥打开锅盖的瞬间,香气便弥漫了整间屋子。这时候,我们这些孩子每个人的手里,早就准备好了一个大碗,还没等姥姥盛满,便抢过来狼吞虎咽地吃起来。金黄色的玉米饼夹杂着榆钱儿,这味道,very good!
吃完榆钱儿,我总愿走出家门,到不远处的小山坡上,眺望远处的树林;或蹲或坐下来,抚摸着小草、小花,逗逗草里的小虫,看看搬运粮食的蚂蚁……这时,我的心情总是那么舒畅,那么愉悦,我感觉自己已彻底融入大自然,与我的家乡融为一体。
啊,我亲爱的家乡!谢谢你给予我这么多美好的回忆!
故乡情类作文篇2
看,六班此时热闹非凡,因为今天我们举行了一场以“浓浓的乡情”为主题的活动,可为精彩无比啊!
首先,主持人来报幕,之后就是同学们的主场了。一组又一组,同学们豪情万丈,真让人应接不暇。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九九重阳节”了,樊非凡同学说得使人忍不住伤心不已,禁不住也跟着黯然神伤,仿佛自己就像王维一样。朱贤敬同学演得不说别的,还真像一个小混混。最精彩的是樊非凡同学写信的时候,那动作,那情形,真叫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只见他挥毫泼墨,那龙飞凤舞的字,那薄薄的一张纸,似乎根本装不下他对家长的思念之情。那皱起的眉头,像是在想:“怎么才能表达出我那如大海一般的思乡之情呢?我要表达的意思是否有误?家人会不会理解有误?”此刻,吴怡阳同学的旁白读得也是恰到好处,圆润且清晰,精彩极了!
同学们演得真是各有千秋,不相上下,有唱歌、朗诵、情景剧,让我看的不禁赞叹不已,真是一班“小演员”,我深深陶醉了……
“人是故乡好,月是故乡明”。在一片欢呼声中,活动结束了……
故乡情类作文篇3
静下来了,一切渐渐到睡梦中去了。微微仰起头,便独自与这残月“相看两不厌”着,不曾想,记忆深处,泛起一江明月……
在我故园里的月亮自然是不同的,自然是圆而大的。“月出皎兮”,这些道白瑕的光照得整个原野透彻。静谧,是真的静谧,没有一分拘束,仿佛世界之大,却任你席地而坐。
是的。轻微迈开左脚至右脚,闭了眼往上一仰,顷刻回归大自然最真实的怀抱中,似这般躺在草地上,不尝一丝疲倦,轻柔、舒适。睁了眼,那是真的“手可摘星辰”,行云不在流浪,静。多少孩童跳着,摘下一颗最耀眼的光明,捧着它,又向家的方向跑去。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飞鸟也正归家,掠过了苍穹,巧又经过那皎月,那时我也曾疑问:“月的影子?”风细细,一阵徐来,草儿似也陷了温柔乡里吧?伴随着蝉鸣,一声,两声,声声入耳,似乎是为这个境地调和着,不显单调,也似乎一首曲下,引人遐想无尽。我们来往时,也是静的,醉在梦中。
过了小桥,杨柳清风依旧飘。在水中摆弄身影了的同时,又生了“一轮明月照大江”的气魄。白茫的水,静悄的树。多少诗人一发诗兴,李太白举杯将明月邀起,苏东坡醉卧看千里婵娟……
无声胜有声之际,万里婵娟。
无穷静,无穷尽……
忽然的,急忙的,我睁了眼,此时的黯亮却是不能比的啊!一阵心酸、忧伤而若有所思: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乡情乡情,油然而生。低谷中,蝉鸣戛然而止。
故乡情类作文篇4
乡情如梦,是午夜梦回的渴盼;乡情似水,在心田流淌。乡情,是那一方葱郁的田野;乡情,是那一缕青蓝的炊烟。
相比于城市的喧嚣,我更喜欢家乡恬静而快乐的生活。我出生在一个平凡的小山村,但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无不是我心驰神往的地方。我爱那里的一切,更爱她四季的美丽风光。
我爱她美丽的春天。小河里的冰融化了,河水又唱着欢快的歌流向远方。沉寂了一个冬天的鱼儿也不甘寂寞,纷纷跳出水面,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溅起一朵朵水花儿。柳树上也长出了嫩芽,它在清澈的河水中打量着美丽的长发。田野里,农民伯伯正在辛勤的劳动,播下春天的第一粒种子,和蔚蓝的蓝天、肥沃的土地,构成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我爱她“凉爽”的夏天。夏天虽然热,但有白云为我遮挡阳光,有高大的榕树为我洒下绿阴,又有亲爱的小伙伴陪我一同玩耍,也就不觉得热了。最爱约上几个小伙伴,摘一朵野菊,轻嗅芬芳;下河戏水,摸一箩筐的青螺小虾。树荫下,老爷爷们正在棋场对弈,那专注的程度不亚于一场真正的战斗,旁边的观棋者也不时指点江山,好不热闹。人们沉浸在难得的休闲时光,久久不愿散去。
我爱她忙碌的秋天。广袤的田野里一片金黄,人们骑着三轮车,满载着一车车粮食,带着丰收的喜悦,向家里驶来。正值午饭时分,家家户户的门前都是耕作归来的男子,贤惠的妇人正忙着做饭迎接归家的丈夫。一缕缕炊烟从屋顶上升起,淡淡地升入天际,将正午骄燥的艳阳笼上一层柔和的光华。目之所及,一派农家闲适风景。
我爱她静寂的冬天。家乡就像一个文静的姑娘,小河是它的围巾,高山是它的棉袄。最美的时刻莫过于下雪天了,雪花纷纷飘落下来,整个大地都覆盖上了一层白色的衣服。这时整个村庄也白茫茫的一片,好像铺上了一层白地毯。我和小伙伴们会穿上厚厚的衣服冲出家门,一起堆雪人、滚雪球、打雪仗,你追我赶,白茫茫的雪地上留下了一串串脚印。村庄到处都回荡着孩子们银铃般的笑声。
在我的人生中,家乡是最美丽的一色。领略家乡,就是领略一幅美丽的画。美丽的家乡,是你给了我生命,让我看到了世界的五彩缤纷。那一缕乡情早已深深融入我的骨髓,将时刻伴随着我,直到永远!
故乡情类作文篇5
古寺的钟声回荡在峰峦叠翠的山谷中,即使隔得那么远也传进了农家人的耳里。于是,村庄醒了。先是一盏灯亮了,紧接着整个村庄都亮了;先是一声鸟鸣,几声莺啼,紧接着整个村庄被唤醒了。
故乡带着朦胧的梦呓从沉睡中、从清晨的薄雾中醒来。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眷顾她时,故乡便褪去那轻纱似的薄雾,显露出青的山,清的水,亲切的土地。
故乡的山是美的。她没有泰山般峰峦雄伟,也不及黄山般巍峨耸立。故乡的山是有着层层梯田的小山包,是飘荡着茶香的山峦,是盛开着成片油菜的山岗。山风轻拂过你的耳畔,像恋人间亲密的呢喃。在这里鸟瞰故乡,你能看见散落在山间的茅屋,纵横在山涧的溪流。
故乡的水是美的。她没有长江般滔滔不绝,也没有黄河般波澜壮阔,故乡的水是南方特有的温婉绵延。她从大山深处走来,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无论是盛夏的干旱还是寒冬的冰冷,都封不住故乡跳动的脉搏。赤日炎炎的日子里,故乡的水却透着寸寸清凉;大雪纷飞的日子里,故乡的水却冒着丝丝暖气。我想,她的源头定然连着故乡的心脏,时刻都带着故乡特有的温度。在波澜不惊的水面,映着一尺蓝天,一寸土地。
故乡的天最美,故乡的土最美。故乡的天是漂浮着几朵游云的诗意,是闪烁着漫天星的油画。故乡的土是包罗万象的童话,是孕育故乡的文化。爱故乡,爱这风里扬起故乡的润土,爱这些泥土里悠荡着乡里人的淳朴,爱那些平仄不分的词藻、浓浓的乡音。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唯有故乡是走得再远也始终牵挂的地方。唯有乡情才经得起岁月的打磨、时间的沉淀。
故乡情类作文篇6
安徽,是我妈妈的故乡,更是我的故乡,是一片让我深爱着的土地。
“婷,慢点跑……”小时候,姥姥总是这样叮嘱我。“唔,好了,知道了——”我嘴里塞着满满的菜瓜,没等姥姥说完话,就迫不及待地向稻田奔去。
熟悉的小路出现在眼前,它从这里弯弯曲曲地穿过,尽头便是我的目的地——池塘。我悠悠地踏上这条路,沁人心脾的稻香气,甜蜜芬芳的瓜香味,充斥在我幼小的心田里。两旁的稻田像是上帝用心涂抹的,一片一片的嫩黄,在阳光下,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走着走着,风大了些。这可让稻秆们高兴坏了。她们在蓝宝石般的天幕下,嬉戏,舞蹈,演绎着一场自然的盛会。“拜拜啦!”走出稻田,我回首向她们道别。满目的金黄映入眼帘,啊,稻子怎么掉在地上了?
原来是到了池塘。岸上的树木,屋舍通通倒映在清澈的池水中。坐在岸边的石阶上,把两只小脚丫伸入水中,清凉而细腻的水流从脚边滑过,这是一种怎样的感受呀!是“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温柔,还是“起舞弄清影”的灵动?我想,这大概就是徜徉在故乡怀抱的感觉吧。岸边立着一片“水蜡烛”,姥姥说它点着了可以驱蚊。正想拔一根来玩,“呱呱”,一道墨绿色的身影吸引了我的注意力。
青蛙唱着轻快的歌,鱼儿听得畅快,开心地跃出水面,溅出一朵朵晶莹剔透的水花,漾开一圈圈涟漪。我小心翼翼地屏着呼吸,生怕打扰到它。
“婷啊,回家吃饭了!”姥姥的呼唤声传来,“哦,来了”。我牵着姥姥温暖干燥的手,走在小路上。远处,几缕炊烟在夕阳的映射下闪闪发光,像一件只应天上有的宝物。
故乡,让我深爱着的土地。你如稻谷般的芬芳,沁人的清香净化着我幼小的心灵;你如细流般的温柔,清凉的水流抚平了我疲惫的内心;你如歌曲般的动听,绵长的乐声荡涤着我的灵魂。故乡,你的一切,让我永远难忘。
故乡情类作文篇7
“帘卷细雨付一阙别离,楼上依稀和旧曲,是你当时弦上生金缕,牵我今世几思忆,竹伞微倾遮半面涟漪,怕听取他年词笔。可知别后五弦疏云泥,江郎才已为谁尽……”
戚墅堰,是我出生的地方,是养育我的地方,也是我最牵挂的地方。她坐落于江苏省常州市经开区,那黑白小巷,我尤为喜爱。最让我难忘的是那悠悠流淌的大运河。
老式的粉墙黛瓦、风雅的议事亭、浓厚的吴侬软语、飘香的麻糕——成就了一个拥有着千年文化底蕴的历史古镇。
踏着长街中的青石板,长街两边有着青翠挺拔的松树,那一棵棵苍劲的松树,似乎是历史的见证人。可以想象到,每逢仲夏之际,先祖们也许会聚集在一起,搭一个小台子,摆上几张椅子,品着茶,听着戏,岂不快哉?吴侬软语,人尽皆知,如果说软语,常州人都会说。虽不铿锵有力,却依旧动人心弦,幽咽婉转。常州话,是所有令常州人引以为傲的方言。
透过老旧的木板房的那扇格子窗,我恍惚看到先生在学堂,摇头晃脑,戒尺总拿手上,三字经的篇章,几个幼童跟着跟着先生朗读,声声念得响亮,斑驳的牌坊残留的断章,落款已不详。邻街的酒坊,人生熙攘谁还吵着来二两……
黑白小巷之间,天天都会有香气飘溢,沁人心脾,至于香气何处传来,那就是——麻糕店。两家麻糕店的`店主,就像一个固定的闹钟,每天早上6点钟准时开门,使得麻糕香气四溢,把人从梦中叫醒。每当有游子外出打工,家中的长辈,总会让自家的孩子,带上几块家乡的麻糕。幼时,我还不解,为什么要带家乡的麻糕出远门,长大了,才明白,原来,带走的不仅仅是家乡的东西,更是家中的长辈对孩子的关爱和牵挂。听奶奶说,那两家麻糕店已经有着百年历史。
麻糕店、松树、古运河等等,都默默地守护着戚墅堰这个黑白小巷上千年。天地轮回,时光可鉴,不变的唯有那不变的风景。
“谁家的小狗趴在老路边享受着阳光,我眯着眼睛想,天那边究竟啥么样?少年的脸上怎么还写着浅浅的忧伤,天真的姑娘穿上新的花衣裳。”戚墅堰,我日思夜想,她就像是我梦中的月光,照亮我前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