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模板5篇

时间:2023-12-29 作者:couple

教案的内容包括关于课程的背景信息和相关资源的引用,教师应该不断更新自己的教案,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学生需求和教育环境,365文档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2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模板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2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模板5篇

2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1

[教材分析]

?风娃娃》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通过风娃娃既乖得可爱,又“傻”得可爱,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介绍了“风为人们带来的好处和坏处,让学生懂得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学生分析]

我班学生大多数活泼大胆且独立,经过一年的培养和训练,他们已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绝大多数的学生识字速度较快。他们对童话故事特别感兴趣,故事中美好的人和事与孩子们纯洁的心灵贴近,使他们借此来明辨美丑,懂得什么事该做,应该怎样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抽、续”等8个生字,认识多音字“转”,会写“夫”、“表”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过程与方法:

通过交流识字方法让学生展示识字成果,体会识字的快乐。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做事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的道理。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教学难点]

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教法学法]

集中识字、表演朗读。

[教学准备]

1.课件。

2.学生收集有关风的资料。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谜语导入

1.猜谜语: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小树见它招手。(风)

2.学生介绍风的知识。

3.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

1.自由小声读课文,说说自已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在小组内交流。

2.指导识字:

(1)出示要求会认的字,让学生自主识字。

(2)开火车认读生字,注意提醒读准字音。提示:“责、踪”是平舌音;“抽、示、筝、伤”是翘舌音。“筝”在“风筝”一词中读轻声。

(3)小组作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换偏旁:油-抽读-续使-驶

组合法:口+及→吸木+及→极氵+干→汗二+小→示竹+争→筝足+宗→踪

3.组织开火车读课文,提出要求,大家边听边想:①风娃娃做了哪些事情?②这些事哪几件是好事,哪几件是坏事?

(1)可以和同位交流一下,说说你读(听)课文后知道了风娃娃做了哪些好事,做了哪些坏事。

(2)全班交流。板书:做好事:吹风车吹帆船坏事:吹风筝吹衣服、小树

三、品读课文,读中感悟

(一)学习课文2-4自然段

1.课文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风娃娃是怎么帮助风车的?划出句子。

(2)交流,出示句子“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使劲向风车吹去。”

a.做动作理解“深深地吸”。

b.生表演读。

(3)大风车在风娃娃的帮助下,有了怎样的.变化?

a.引导学生联系前后,抓关键词:“慢慢转动”“断断续续”——“一下子转得飞快”“奔跑着”。

b.理解“断断续续”。

(4)师:有了风娃娃的帮忙,风车一下子转得飞快!“秧苗喝足了水,笑着不住地点头,风娃娃也高兴极了。”

a.风娃娃为什么高兴?

b.秧苗好像正在跟风娃娃说话,你们猜,他们在说些什么?

(5)齐读第二自然段

2.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第三自然段。适机出示句子“他们弯着腰,流着汗,喊着号子,船却走得很慢。”

a.这句话该怎么读?

b.你从哪些词感受到他们很累?

c.指导读句子。

(2)这时候,风娃娃看见纤夫们很辛苦,她是怎么做的?

a.出示句子“他急忙跑过去,对着船帆吹起来。”

b.生表演读。

(3)“船在水面上飞快地行驶。纤夫们笑了,一边收起纤绳,一边向风娃娃表示感谢。”

a.看图,从哪感受到纤夫们的心情?

b.纤夫们会怎么向风娃娃表示感谢。

3.风娃娃还会帮助人们做什么事,你能展开想象说说吗?

我会说:风娃娃还来到__________看到________,他_____________

4.过渡:风娃娃帮助了风车,帮助了纤夫,这时候他心里想:(出示)

(1)指名读

(2)从这句话里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风娃娃?(骄傲,得意)

(3)从哪里感受到的?

抓词“真容易”“只要……就……”

(4)朗读指导

(二)学习5-7自然段

过渡:事实上真的是风娃娃想的那样吗?

1.生自由读课文5-7自然段,他做的这些坏事结果怎么样?

2.交流

(1)句子:风筝在风中摇摇摆摆,有的还翻起了跟头。不一会儿,风筝被吹得无影无踪,孩子们伤心极了。

a.引导学生理解“无影无踪”“伤心”的意思。

b.指导朗读。

(2)风娃娃只是做了这些吗?从哪感受到?(省略号)

(3)风娃娃还做了哪些让人伤心的事?

3.引读这一句话“人们都责怪他。”

(1)说说人们为什么责怪他?

(2)帮助人们做好事,除了要有力气,还需要什么?

四、课外延伸

1.读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明白做事不能光有好的愿望,一定要看是不是对人们有好处。)

2.我们以后做事该怎么做了吗?

五、作业

1.读生字词。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认读生字词。

2.学习这一课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二、指导书写

1.认读8个生字。

2.学生观察,谈发现。

表:上下结构,上短下长。下面不要写成"衣"。

汗、伤: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吸与极比较:两个字都是左窄右宽,右边都为“及”,应注意“及”的笔顺。第一笔"撇"和最后一笔"捺",要舒展而对称。特别是第二笔"横折折撇"不容易写好,而且容易跟"奶"字右边部分混淆,写字时要注意。

3.教师范写,学生认真观察,怎样才能把字写好。再书空。

4.学生练习书写,完成“我会写”,教师巡回指导。

5.展示评议。

三、作业布置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

板书设计:

2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课文,练习使用语气词。

2、认识11个生字,学会6个生字。

3、理解“流动的画”的含义。

教学重点:

认识11个生字,学会6个生字。

教学难点:

初步练习使用语气词,理解“流动的画”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情景激励(5分钟)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土地辽阔,有数不尽的美丽风景。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习第四单元祖国。(师板书单元主题:祖国)谁能来说说你都去过我们祖国的哪些地方?(指名生说)你觉得那里的景色美吗?

2、揭示课题:

师:老师真羡慕你们,你们去过的地方,有很多老师还没去过呢!我们的好朋友丁丁和妈妈一起坐着火车外出旅行,丁丁坐在火车上,看到窗外许多美丽的景色都变了,变成了一幅流动的画(板书:流动的画),渗透指导“流”的书写方法。请生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导学学探究(10分钟)

1、在了解这些问题的答案之前,我们先看一下本节课我们要完成的教学目标:(展示教学目标)大家有信心和我一起完成这些任务吗?(有)

2、过渡:现在请同学们轻轻把书翻第20页,拿起书,一边听老师读课文,注意“呜、啦、哪、啊、哦“这些语气词老师是怎样读的。

3、师读完后,指名生评价。

4、请大家也学着老师的样子,练习读一读这些语气词。

5、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流动的.画”指的是什么?(注意坐姿)

6、读完后,指名填空。

我和妈妈在行驶的(火车)上,看到窗外美丽的(景色),妈妈说:它是一幅(流动的画)。

7、生齐读,巩固《流动的画》的含义。

三、定教释疑。(25分钟)

1、齐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准确,不要拖音。

师:词宝宝听到大家读课文读得挺不错的,就奖励大家几个红苹果,快看。(展示二类词图片)你能勇敢的站起来把它们读准确吗?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学习生字。

师:你们太厉害了,那这些生字宝宝,你们也能读的一样棒吗?这些字宝宝就是我们本节课重点学习的生字。请小组长带领组员按照自学提示重的方法合作学习。(出示自学提示)

4、引导学生在5分钟内,按照:

(1)认:(读准字音,认清生字)(2)用:(用字扩词、用词说句)

(3)想:(分析结构、记忆字形)(4)写:(姿势正确、书写美观)

5、汇报自学结果。

(1)重点指导“流、哪、弄”的结构书写。

(2)学生练习书写生字各2个,师巡视。

6、同学们真棒,做对了这么多的难题,现在肯定能把这首诗歌读得更好,是吗?老师对你们有信心。

(1)生读诗歌。

(2)师总结:是呀,祖国美丽如画,我们的校园也一样美丽如画,希望大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做一个爱护环境的好娃娃。

7、过渡: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你们有信心把题做正确吗?(有)

四、精练达标。(10分钟)

(一)看拼音写词语:

liúdòngrēngchūnòngzāng

()()()

(二)选词填空:

啦哪啊

1、妈妈,我回来()!

2、快来人(),有个小孩落水了!

3、多可爱的娃娃()!

(三)选做题:在外面的生活中,还有哪些是流动的?说一说。

流动的()流动的()

预习作业:读一读《流动的画》,并练习背诵。

五、板书设计:

4、祖国

流动的画

流哪弄

2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3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学习根据主题写简明的演讲稿,在写的过程中了解演讲稿的文体特点和写演讲稿的基本方法与规律。

2:培养围绕主体选择。处理资料的能力,提高安排。组织写作素材的能力。

3:能将搜集到的材料,用比较合适自己的方式与同学交流分享,养成敢于。乐于。善于与人交流观点的习惯。

4:养成自己修改习作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

1:积累:定向观察,搜集素材,熟悉习作内容。

2:尝试:合作交流、拓展思路;放胆试写、自主修改。

3:评改:回扣要求、交流习作;佳作欣赏、借鉴提高。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活动中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进一步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

1、培养围绕主体选择。处理资料的能力,提高安排。组织写作素材的能力。

2、能将搜集到的材料,用比较合适自己的方式与同学交流分享,养成敢于。乐于。善于与人交流观点的习惯。

教学难点

1、让学生围绕“爱祖国”这个主题搜集资料。通过活动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在写的过程中了解演讲稿的文体特点和写演讲稿的基本方法。

课前准备

1、老师准备几篇比较优秀的演讲稿,印发给学生。

2、学生围绕“爱祖国”这个主题,搜集爱国诗篇(或散文)配乐朗诵,寻找爱国人士的足迹,了解身边的爱国人士,编写以爱国为主题的手抄报阅读和爱国有关的书籍。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定向观察

搜集素材

1、老师把一段演讲稿声情并茂地读给学生听,让学生直观的感受演讲的魅力。2、听了这段演讲稿你有什么感觉?(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3、刚才大家谈的很好,这的确是一片让人热血沸腾的文章。读起来让人心潮澎湃,一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接下来,大家在读一篇演讲稿,比一比,这篇文章和以前我们读的文章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有哪些一样的地方。(向学生发印好的演讲稿)

4、读完后谈谈和其他文章的不同之处。在讨论的基础上,了解演讲和演讲稿的特点。

5、提出学习任务:演讲可以分为有准备的演讲和即兴演讲,有准备地演讲一般需要预先写演讲稿,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写演讲稿。(板书:学写演讲稿)

6、如果不想写演讲稿,可以从自己读过的描写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的文章或书中,选择最打动自己的一篇(一本)写一篇读后感,要表达真情实感。

7、回顾综合性学习成果,学写演讲稿。

(1)引导确定主题。请同学们打开课本35页,把习作部分读一读,想一想,这次演讲的主题是什么?(板书:祖国在我心中)

(2)通过这段时间的综合性学习,我们对“祖国”有了更深的了解,相信大家也有许多话想说,就让我们用演讲稿的形式把他写出来吧。

(3)演讲稿一般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呢?请大家默读习作提示第二自然段。

(4)学生默读后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再办机理交流,老师梳理。演讲稿一般分为三部分:开头:根据听众写上适当的称呼,拉近于听众的的距离。中间:用具体的材料把观点说清楚,这是演讲稿的主体。结尾:用简洁有力的话点明主题,发出号召。

8、接下来分部写演讲稿。让学生想一想我们这次演讲的对象是谁?演讲的开头怎么写?在这些要求中,关键字眼是什么?

9、演讲稿最难写的就是第二部分,我们再来研究演讲稿主体部分的要求。(要注意结合具体材料,把观点说清楚。其次要用具体材料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1、学生认真听,然后谈自己的感受。

2、读演讲稿,找异同点。

3。了解演讲就是一个人围绕一个话题用讲述的方式在公共场合把自己的观点传达给别人。

3、大声读习作,明确习作要求。

4、交流这次习作的要求,注意的问题,自己的看法。

5、再次读习作要求,想一想要写什么。这种“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使得听、看、与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给学生表达的机会,激活思维,激发兴趣。然后再引入本次习作课题,水到渠成。

2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4

一、文本教学解读

语文园地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园地,指向于学生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共安排了六个板块的内容: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展示台、日积月累和我爱阅读,内容与编排形式符合二年级学生学习的特点,旨在让学生借助各板块的学习获得语文学习经验的生长。

“识字加油站”包含三个部分:三组以兴趣爱好为主题的词串;三个孩子活动的情境图,图中有提示“我会踢足球,还会拉二胡”;11个需要认读的生字。其中,情境图为学生理解词语的辅助材料。这一部分的教学,我们可以充分发挥词语所提供的情境指导学生认读生字,并把这些活动与学生的生活加以联系,让学生在言语活动中轻松识记生字词。

“字词句运用”包含两个部分:比一比,填一填;读一读,想一想,用加点的词语说句子。这一部分与本单元的阅读课文紧密关联。“园一圆、只一支、进一近、带一戴”都是在平时学习中学生容易搞混的。“一边……一边……”在本单元的《曹冲称象》《一封信》中都有出现。教学这一部分,我们应注重从课内向课外拓展,构建言语形式与学生日常生活之间的关联。

“写话”包含两个部分:写话的要求和几张可爱的玩具图片。同时有两个提示:一是要写在方格纸上,二是标点符号要占一格。这是二年级上册教材中第一个写话板块,这部分的教学应注重孩子写话能力的培养,为三年级的习作打下基础。

“展示台”包含一组词、一组成语和一句名人名言,目的是为了培养孩子在平时学习中注重积累的好习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除了理解这些词语、句子的意思,更要让学生认识到平时学习中积累的重要性。

“日积月累”编排的是一首古诗《小儿垂钓》,旨在引导学生积累经典诗文。教学时应重在朗读指导,要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使学生能够将这首古诗读正确、读通顺,尽量做到有韵律;能熟练地背诵,并能对照插图感受古诗中的童趣。

“我爱阅读”编排的是一篇小故事《王二小》。这篇故事讲述的是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在学生读正确流利的基础上,教师应引导学生体会到王二小牺牲自己、对抗敌人的勇敢品质。

二、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目标:

1.归类识记9个词语,认读11个生字。

2.能辨别四组同音字的意思差异,能用“一边……一边……”的句式说话。

3.能在方格里写几句话介绍自己喜欢的玩具,并正确、规范地使用标点符号。

4.能积累词语和名人名言,养成平时注重积累的好习惯。

5.能背诵古诗《小儿垂钓》。

6.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故事《王二小》,感受阅读的快乐。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识字加油站

1.活动一:认识新朋友。

读准生字。自由读、同桌互读、指读。

提示:注意“弹、钢、荡”韵母中前后鼻音的区分;“捏、泥”声母是鼻音;“环”的意思可结合事物理解;“铁、滑”是会意字,其余都是形声字。

2.活动二:找到好朋友。

将短语分成两部分:第一排动词,第二排名词。打乱顺序,分别认读。上下两排词语连线。

提示:在学生连线的基础上,采用分组读、师生读等方式练读词串。

3.活动三:称赞小能人。

说一说:

我会……我会……我还会……

他(她)会……他(她)会……他(她)还会……

提示:在别的小朋友说的时候,注意认真听。

板块二字词句运用

1.活动一:火眼金睛。(1)读一读,比一比。区别“园一圆、只一支、进一近、带一戴”。

要点:同音字。字音相同,字形不同。其中“园一圆、进一近”这两组字字形相近。

园:形声字。指种植蔬菜、瓜果、树木的地方:菜园、果园。也可指供人游览娱乐的地方:公园、游乐园。圆:会意字。①圆形:圆周、圆规。②完备;周全:圆满。③使圆满;使周全:圆梦、自圆其说。④货币单位,也作“元”。

只:会意字。本义是鸟一只。①单独的:只身、只字。②量词:两只手、三只鸡。支:“支”是“枝”的本字。可以作量词,用于计杆状物品,如:一支笔、一支枪;用于计队伍等,如:一支军队;用于计歌曲、乐曲等,如:一支歌、两支乐曲。

进:会意字。甲骨文字形为小鸟的脚趾。鸟脚只能前进不能后退,故用以表示前进,与“退”相对。近:形声字。本义为距离短。现在还指时间上的不长久,如“近来”;两个人关系亲密,称为“亲近”。

带:象形字。本义指大带、束衣的腰带。因为带子为长条的,所以“带”字引申为“围绕”。“带”作动词时意为携带。戴:形声字。①加在头或身体的部位上:戴帽、戴手套。②尊敬;拥护:爱戴、拥戴。

(2)填一填。自主完成书上填空,教师巡视指导。

提示:提醒书写占格,促进习惯养成。

(3)说一说。为什么要填这个字?

提示:可结合字义采用儿歌的形式引导。如:花园门票要十元,小小圆桌圆又圆。

(4)练一练。通过课外延伸,加以巩固。

要点:了解字义,辨别选择。

2.活动二:说话练习。

(1)读一读。

提示:可逐句朗读提问:①曹冲听了这个问题后,一边看大象,一边在干什么呢?②你能用“爸爸一边……一边……”说说自己的爸爸吗?③老师写字时,同学们在做什么?你能用“一边……一边……”说一句话吗?

(2)说一说。用“一边……一边……”自主造句。

提示:注意学生说的句子的合理性。(行为主体可以同时做的两件事)

板块三写话

课前准备:每人带一个最心爱的玩具。

1.活动一:说一说,猜一猜。

先不要拿出自己的玩具,通过自己的介绍让别人来猜一猜你的玩具是什么。

(1)用一句话概括自己玩具的特征:我的玩具很()。

提示:可以用“有趣、可爱、漂亮”等词语来概括一下玩具的基本特征。

(2)讨论:要想让别人猜到玩具是什么,可以介绍些什么?

要点:介绍清楚玩具的颜色、外形、质感等。

(3)向同桌介绍自己的玩具的颜色、外形,让同桌猜一猜。

要点:要按一定的顺序来介绍。

(4)介绍玩法:有些玩具可能看上去不起眼,可是很好玩,所以介绍玩具时,我们还可以介绍它的玩法。

(5)在玩这个玩具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可以跟大家说一说。

3.活动二:写一写。

(1)将刚才说的话写在方格纸上。

要点:每个段落前空两格,每个标点符号要占一格。

(2)教师巡视,指导格式。

板块四展示台

1.活动一:我的发现。

(1)欣赏积累卡。

提示:可以将书上积累卡做成一个精美的图片展示出来。

(2)读一读。

要点:读准词语,读通句子。

(3)比一比,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要点:积累卡的内容有两字词语、四字词语、名人名言。其中两字词语渗透着自然变化:第一组都是云朵,第二组都是气候,第三组都是水域,三组词语所表现的形态不同,但都与“水”有关联;四字词语都与春天有关,表现出春天勃勃的生机;名人名言与读书有关,点出了读书的重要性。

(4)记一记。熟读成诵。

2.活动二:制作积累卡。

(1)读第7课《妈妈睡了》,尝试做一个词语积累卡。

(2)课后制作,开展评比。

板块五日积月累

1.活动一:图文对照,看一看,说一说。

问:图片上有什么人?图中的孩子坐在哪里?在做什么?

猜:后边的大人在干什么?钓鱼的孩子回答大人的问话了吗?

提示:切合图意和诗意,能让学生大致了解诗的意思。

2.活动二:读古诗。

(1)教师逐句范读,学生跟读。

要点:注意诗句节奏。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提示:可以加上动作,揣摩稚子的心理。

3.活动三:赛诗会。

提示:可以用表演的方法来朗读古诗,看谁朗读得流利,表演得形象。

板块六我爱阅读

1.活动一:读故事。

要点:借助拼音读通故事。

2.活动二:讲故事。师生合作讲故事,教师读教材中的故事,中间作停顿。

提示:引导学生想象,补充人物语言或心理活动。例如: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敌人对王二小说什么?王二小听了敌人的话,心里想什么?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时,敌人会想什么?八路军发现王二小光荣牺牲时,会说什么?

师生合作讲完故事后,可以问:你们喜欢王二小吗?让学生简单说说感受。

提示: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位小英雄的故事。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如:《小英雄雨来》《小兵张嘎》。

2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5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学会田字格中的9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10个生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继续学习默读课文。

通过读课文,了解新式房屋的外形特点和特殊功能,感受现代科技的神奇。

能力目标:继续培养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的习惯。

情感目标:带领学生感受现代科技的神奇,激发学生关注现代科技发展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读文了解新式房屋的特殊功能,感受现代科技的神奇。

设计理念:

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进行对话的过程。新课标倡导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学生的自主体验和情感。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以朗读为主线,让学生在反复与文本对话中感受新式房屋的特殊功能。借助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突破新式房屋的特殊功能与学生认知之间的差异,感受现代科技的神奇,感受阅读的乐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学习生字词,学写生字,初读课文,学习课文1、2自然段,了解新式房屋的形状特点。

第二课时:

一、激趣复习导入

齐读课题。

复习:你们还记得新式房屋的样子吗?(贴图)

师评:新式房屋的样子真是可爱,真是特别呀!

导入:这样特别的房子和我们住的房屋有什么不同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二、学习课文3至6自然段

(一)学习课文第三和第六自然段。

请大家默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新式房屋与我们所住的房子有什么不同呢?

拿出小铅笔画一画有关的句子。(学生边读边划。)

把画出的句子和同桌读一读。(学生合作学习)

指名回答:谁能向我们说说,新式房屋与我们所住的房子有什么不同呢?(学生自由发言)

学情预设:

(1)屋顶的功能

a

自由读句子“屋顶是一整块的超薄玻璃瓦,七彩颜色,华丽夺目。”(cai出示句子)

想一想,屋顶和我们所住的房子有什么不同呢?

指名回答,相机指导朗读。(点击:一整块三角形超薄)

(师:好大的玻璃瓦啊!你们能读出屋顶的神奇吗?)

b

你们瞧,新式房屋的屋顶有这么多颜色,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这就是“华丽夺目”

谁来读读这个词。屋顶这么美,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这句话吧!男女生读。

c

在屋外欣赏了美丽的屋顶,大家想不想进去看看?现在假如咱们全班同学站在这样的屋顶下,你会看到什么?

d

cia演示屋顶五彩缤纷的白云飘过的情景,师、范读第六自然段。

看到这样的美景,心情多么愉快!让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自由地读读吧。

学生自由读。

e

指名读第六自然段。(cai出示句子)

(师:屋顶真神奇,可以看到这么美丽的风景。板书:看风景)。

过渡:新式房屋还有哪些地方也很神奇呢?

(2)屋身的功能

a

自由读“屋身是一个大型的球形气垫房,气垫房可以随季节变幻而自动伸缩变化。”

屋身和我们住的房子的屋身有哪儿不同?(cai出示句子)

指名学生回答。(点击:球形自动伸缩)

多奇妙的屋身,谁来读读?指名读。

(师:球形的屋身真有趣!板书:自动伸缩)

b

屋身是怎样随季节变换而自动伸缩的呢?生回答表演。

c

师生合作带动作表演读。

师:能大能小,能伸能缩,屋身的功能真是神奇极了。让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生齐读。

过渡:不知道“门窗”又有什么神奇之处呢?

(3)“门窗”的功能

a

指名学生介绍新式房屋“门窗”的本领。读句子“那扇—————————恒温器”(cai出示句子)

师:这种感应材料就像我们的皮肤一样,对温度特别敏感。它还会调节温度呢!这就是它与众不同之处啊!(板书:调节温度)

b

今天天气太热了,如果我们在新式房屋里上课,会有什么感受呢?读“如果——————————凉爽极了”,读出凉爽舒服的感觉。生指名读、小组读。

(师评:“门窗”多像一个大空调。)

c

如果是寒冷的冬天来临,自动感应窗又会怎样呢?

师:冬暖夏凉,功能这么特殊,这可都是“门窗”的功劳啊!来,让我们读读吧!

小结:

刚才,我们了解了新式房屋各部分的神奇本领。老师想和你们一起把第三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配乐师生合作读)

(二)学习课文4、5自然段。

新式房屋还有哪些神奇之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四五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思考。

学生读课文4、5自然段,3

指名学生回答,相机指导朗读。

生读句子“只要风一起,整幢房屋————也不会滚动。”

(师:球型的屋身设计得多巧妙!和我们住的房屋比,新式房屋安全极了!)

生读句子“倘若遇上大地震——多安全的房子。”

(师:既防风又防震,新式房屋多么安全。)

生齐读:多安全的房子!

三、课后拓展

设计师设计了这样的房屋,它有特别的样子,神奇的本领,更重要的是,它给我们带来了安全和舒适。请你们也来当个小小设计师,设计你心中的新式房屋,先想想它的样子,有哪些神奇之处,再和小伙伴说说吧!

学生思考并踊跃发言。

四、课后作业:

画一画,写一写你心中的新式房屋。

五、结语:

迈入21世纪,高速发展的科技为我们安上了想象的翅膀,只有我们想不到的,没有我们做不到的,老师希望大家实现自己的梦想,住上自己设计的新式房屋。

板书设计:

新式房屋

看风景

自动伸缩

调节温度

多安全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