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书为友的演讲稿优秀7篇

时间:2023-09-19 作者:Brave

撰写一篇真正感人的演讲稿,需要作者投入充分的时间和精力,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思考和整理演讲稿中的主题和结构,365文档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以读书为友的演讲稿优秀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以读书为友的演讲稿优秀7篇

以读书为友的演讲稿篇1

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

大家好!

我叫毕,是石岛实验小学六年级二班的一名学生。今天,我非常高兴和自豪地参加“我学习,我快乐”的主题演讲比赛。我演讲的题目是——。我读书,我很快乐

在日常生活中,只要你善于发现,你就可以享受很多乐趣,比如跳绳、游泳、打乒乓球、看电影。它不仅娱乐了我们的身心,还增强了我们的体质。其实除了这些,我们生活中还有一个最大的乐趣,只有深刻感受才能让人感到快乐,那就是——阅读。

有一次,晚饭后,我去图书馆看书。我一进去就被一本有趣的谜语书吸引住了。我忍不住拿在手里,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有33,360个兄弟围着柱子坐着。听说要分开了,衣服都撕破了(打个饭)。这是什么食物?没听说过。我搜了一下肚子,绞尽脑汁也没有想出答案。嘿,回家问问爸爸。我会放下书,准备看别的书。突然看到旁边一个顾客边说边剥糖醋橘子,我就若有所思的说了:“橘子一定是橘子。”我高兴地跑回家,对爸爸说:“爸爸,我给你讲一个我刚在书店的谜语书里学的谜语。”爸爸笑着说:“别关门,快说。”我把谜语告诉了父亲,父亲笑着说:“这个很简单,我们几乎每天都吃。”“没有,今天没吃。”爸爸愣了一下,说:“我明明刚才吃饭了,我妈放在盘子里了。”为什么盘子里有橘子?我猜错了吗?我又把心中的谜语读了一遍。是的,橘子中间没有小圆柱。什么事?“孩子,不要只看字面,还需要深入理解和领会意思。”终于在父亲的提示下,我真的找到了——大蒜之谜的答案。

是的,阅读是一种乐趣。它可以开发我们的智力,让我们理解深刻的真理。没有书的生活就像阳光,没有书的智慧,就像没有翅膀的鸟儿。让我们在书的世界里快乐地飞翔!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

以读书为友的演讲稿篇2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向你推荐一本好书,书名叫《爱的教育》,它是意大利著名作家亚米契亚所有作品中最受欢迎的一本书,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经久不衰的文学巨著。

它是一部日记体小说,是亚米契亚以儿子的日记为蓝本改编而成的。全书以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恩里科的眼光,编写了共计100篇日记。在这些日记记载的,多是生活中的微不足道的琐事,但却塑造了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字里行间洋溢着感人肺腑的爱,这种“爱”上至国家、民族、家园,小到父母、师长、同学、亲友,甚至是陌生人之间的交往。

我最喜欢《雪球》这一章,故事讲了加洛菲在玩雪球时,不小心把雪球扔到了一个老人的身上,形象地讲述了他不愿也不敢认错,到最后终于鼓起勇气向老人道歉的故事。这种事情也会发生在我们的身上,然而每个人都有像加洛菲那样,具备勇于承担责任和后果的勇气吗?故事告诉了我:一个人做错事并不重要,关键是在于,要敢于承担责任并及时改正错误。

?爱的教育》真是一本值得推荐的好书。这本书的故事都是一个爱的哲理,它教会了我许多做人的道理。书中所述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社会之情,虽都近于理想的境界,但它洗涤着我们的心灵,触动着我们的爱心,也是我们所追求的充满爱的社会精神文明的最高境界。

以读书为友的演讲稿篇3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翻开一本好书,你会觉得一股清香扑鼻而来;翻开《鲁滨逊漂流记》,你仿佛与鲁滨逊同处一座荒岛;翻开《狼王梦》,紫岚与金雕搏斗的场面展现在你的眼前;翻开《老人与海》,你仿佛只身处于那只小船正与鲨鱼搏斗;翻开《三国演义》,你就可以畅游三国……

记得6岁生日那天,妈妈送我一件礼物—一个大盒子,我心想:嗬,这肯定是什么好玩的东西,难道是一辆赛车?一堆积木?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小心翼翼地打开了那个包装盒,令我惊奇的是,这竟然是60本关于三国演义的小人书。就是它,带着我走进了名著的殿堂,一页页漫画就像一幅流光溢彩的历史画卷,一个个故事又像《命运交响曲》一样,优美的乐章。书,第一次成了我最要好的朋友,最崇拜的老师。

大点时,小人书上的内容已满足不了我的欲望了。一本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又摆在了我的眼前,故事情节引人入胜,十分生动,每天晚上睡前半小时我最开心,因为那个时候是我固定的读书时间,为了多读一会儿,我故意上厕所,其实,我坐在马桶上,正津津有味地读《三国演义》呢,我的手急速地翻动着书页,寻找答案,右手紧握着笔,不停地挥动,画出关键语句。一呆就是半个小时。直到妈妈叫我无数次才肯出来。虽然该睡觉了,但书中的故事总是让我浮想联翩,刀光剑影总是在我脑海中屡屡闪过……

当晚,我梦见自己穿着崭新的战袍,跨下赤兔马,手握一把锋利无比的长枪,向我最熟悉的一个战场奔去……

“丁零零!”闹钟响了,我坐了起来,原来是一场梦,生动的.故事把我带到了三国的梦幻之中。

为了更加了解三国的其它知识,妈妈又给我买了一本陈寿写的《三国志》。第一次见到它时,就像见到了一块巧克力,恨不得一口把它吞下去,但不能囫囵吞枣,越是好东西越要嚼细了往下咽,这样才能吸收得更好。特别像这种难以理解的书,首先我会用笔勾出难消化的句子,然后对此进行理解和思考,回过头来再读,直到可以熟诵,这样我就可以贯通古今,读有所获。

一本好书,就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哺育我成长;一本好书,就像一滴甘露,滋润着我这颗还未长大的小草;一本好书,就像一缕温暖的阳光,照耀在我幼小的心上;一本好书,就像一条如诗如画的长廊,带着我环游整个世界……

书,就是这么神奇!

以读书为友的演讲稿篇4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每个人都有与书相识的故事,所以,我也有。与书认识还要说到几年前······

那年我一年级,妈妈给我买了好多好多的书,简直堆积如山。可我看也不看一眼,那时,在我的眼里只有死板、没趣味、还带着厚厚的眼镜的人才看书。每当大人叫我看书的时候我就拼命的摇头,“我才不当书呆子呢!”我就用这句话拒绝他们。一提到看书,我就想到自己以后书呆子的样子:头发乱七八糟,从来没有梳过头一样;戴着厚厚的大眼镜,重重地压着鼻子;脸无任何表情,还驼着个背······这个样子看书,多不舒服!这坚定了我“不看书”的想法。

终于有一天,我看书了。为什么?没事干!闲着也是闲着,那就看会儿书呗!当然啦,我要看就看本与众不同的书。我在那一堆“书山”中挑选。突然,我眼前一亮,好特别的书啊!它的封面画的是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小男孩,他的旁边是一颗随笔就能画好的苹果树。名字就叫《苹果树》。我记得开头是这样写的:有一个小男孩,他喜欢到一颗又高又大的苹果树上玩耍。他爬到树上摘苹果吃、用树叶做皇冠、在树阴底下睡觉······“多有趣啊!”我不禁叫道。然后继续看:······所以小男孩和苹果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可是后来,小男孩长大了,很少再来玩了。有一天,小男孩终于来到了树下,可是闷闷不乐的。苹果树说:“来和我玩吧!”可他却摇摇头,说:“不行,我长大了,我要玩玩具,可我没钱。”苹果树说:“很遗憾,我也没有钱。但你可以把我的果子摘下来卖掉不就有钱了吗······看到这里,我又停了下来。我有非常多的'问号:苹果树为什么要给小男孩那么多东西?小男孩为什么从来没有谢谢过苹果树?就算我,别人帮我我都会说声”谢谢“,这是基本的礼貌,而小男孩连这都不懂吗?他和苹果树都是老朋友了,就不能达成一下苹果树的愿望吗?苹果树那么希望小男孩能像以前一样来玩,可小男孩不知道吗?这么多问号,什么时候才明白呢?我也在问自己。直到我二年级了,我终于知道了当年的问号。苹果树爱小男孩,所以为他付出,就像我们的爸爸妈妈一样爱我们,为我们付出一样。她无私的奉献,就像父母一样的奉献。她,非常的伟大!我把她比作一种伟大的人,比作我们像的爸爸妈妈一样伟大的人!小男孩就像我们一样,不会感谢······

我就这样与书相识的过程。

以读书为友的演讲稿篇5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高尔基说:

我喜欢阅读,因为书可以丰富我的知识。我看书知道祖国有悠久灿烂的文化;当我阅读时,我看到了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几千年来,我通过书的窗口看到了一个精彩多彩的世界。

我爱读书,因为书能让我明白做人的道理。我学会了爱。我同情卖火柴的小女孩,我关心小凡卡的命运,我敬佩居里夫人严谨好学的态度,钱学森和李四光的爱国精神;我学会了恨。我鄙视愚蠢的国王,我嘲笑契诃夫的作品

我爱读书,因为书可以帮我建立一段很长的距离。

伟大的理想。保罗科恰金为革命放弃了个人利益,童迪周为祖国的尊严而努力学习,刘胡兰、赵一曼、江雪琴等英雄人物为解放全人类的崇高理想而牺牲了自己的生命。这些书中的人物是我的榜样,他们帮助我树立了崇高的理想,为中国的崛起而学习,为21世纪的中国而爱读书!

我妈问我生日想要什么,我会毫不犹豫的回答:

我有时成为一个旅行者,在书的世界里享受自己;有时候我会变成一条小鱼,在书的海洋里游来游去。

是的!没有书的家庭就像没有星星的天空和没有鱼的河流。一个没读过书的人,就像一个没有灵魂的身体,一个没有思想的身体!古往今来,没有不爱读书的名人,也没有不爱读书的人会有所作为!

同学们,让我们热爱阅读吧!有了书,我们就有了整个世界,有了书,我们就有了光明的未来。

以读书为友的演讲稿篇6

各位我最尊敬的朋友们,你们好吗?

曾采访各个年龄段的朋友,答案是不同的。中学生说:最好不用考试就能读自己想读的大学,读书没什么意思,太累太苦;大学生说:大学不知学些什么,赶快毕业吧,这样我就能自己赚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用不着每次都得找借口向父母要钱;刚工作的朋友说:最好每天醒过来张开口袋,人民币就会从天下掉下业并掉进自己的口袋,这样生活多轻松啊;没结婚的朋友说:赶快找个伴吧,每天都有无限的温柔,还有个依靠,可以倾述倾述;结过婚的朋友说:天哪,早知如此就不结婚了,一个人多好啊,自由自在,拜托,赶快离开我吧;工作多年后的朋友说:原创:多希望现在退休了,每天打打太极拳,玩玩麻将多惬意啊;六、七十岁的老人说:多想回到学校去读书啊,那童真的时代,无忧无虑,书声朗朗。每个年龄阶段的人都想过另一个年龄阶段的生活,却无法满足。

人们普遍向上帝抱怨:自己活得太累太苦。于是上帝把人群召集在一起,告诉大家:痛苦就象包袱,现在你们把你们最大的痛苦说出来,把包袱放下试试。每个人都说出了最痛苦的一件事,都发现对方比自己还残,自己好象不是最命苦的。上帝问大家:你们愿意相互交换你们的包袱吗?人群中没有人相应,大家默默地背上自己的包袱走了。早上我本以为到柳市的车在汽车东站乘,到了东站后才知在南站,我立刻叫出租车到南站,还好上帝保佑及时赶上了这班车能站在这里演讲。如果我痛苦、我抱怨能解决问题、改变事实吗?

常听人说: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我们先不分析这话是否正确,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想法,如意与否在于我们的想法与看法。如果真是不如意,那么请在大脑中输入积极的暗示:上帝啊,你为什么这样考验我,看看此事对我有什么意义呢?预示着什么好事将发生呢?

这世界每天在变,我们得学会在动态中寻找平衡。

我们不断地在大脑中输入什么信号,大脑中将出现什么信号,于是产生不一样的结果。如果你老想着失败,累,不可能,那么你就会认为自己会失败,会很累,很多事都办不到,于是就没有勇气去面对,整天精神萎糜不振。如果你能不断地暗示自己:太棒了,我愿意接受挑战,这是对我最大的考验,我将战胜它,生活真好,阳光灿烂。那么你将精神抖擞,勇敢去面对一切并胜出。

试试看吧,当你觉得读书没意思时,到操场上大声地喊:读书太好了,没有比读书更有意思的事了。只要你用心地喊,你立刻会精神百倍。

大脑中经常想着什么就会出现什么。以前有错误的教育方法叫疲劳法、恶心法。比如你睡不着,大人让你数绵羊,从一开始,我试过数到一千只还很清醒,因为我的大脑中只有绵羊,而不是梦。对戒烟,有人让你一次抽个够,让自己抽不到不想抽就成功了,事实上过两天马上又抽了,还有人告诉自己:这是我最后一根烟了,可以总也戒不成。因为他在大脑中始终输入烟这个字眼,整天念着它,于是被它奴役。只有转移注意力,在大脑中输入其它更有意义的事去代替它才能成功。

生活中时时有困难在等着我们,这是让我们成长的机会,如果大家把注意力盯在困难上,那将寸步难行,只有始终盯着前进的方向才能前进。如果你玩过卡丁车你就知道了,弯道很多,引诱你撞上去,如果你盯着弯道的话马上就撞上去了,方法只有一个:眼睛始终盯着可以通行的道路,那么就不在会撞上弯道了。如果大家不信的话,等会你们每个人骑上一辆自行车,盯着前面一颗树,告诉自己:我千万不能撞上去,我千万不能撞上去,念到第十遍时不由自主地就撞上那颗树了,为什么。

于是培养学习的兴趣首先在大脑中不断地输入:读书太好了,我非常喜欢读书。每当不想读书的信号出现时就立刻暗示自己。久而久之就成为一种习惯本能了,于是学习的兴趣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人的一生就是发现自己的一生,通过生活学习工作去发现自己,生活学习工作只是为发现自己提供一个平台。人生在不同的阶段得做不同的事,在你们这个阶段就是通过学习去发现自己。要培养学习的兴趣得给自己定个目标,人因为有了目标才有了动力。你可以把你最想上的大学写在笔记本上,最好有空去参观一下,拍张照片回来,把它贴在你最显眼的地方,每天看看它,仿佛它在向你招手,欢迎你的到来。这样你就有动力了,就有目标了,就会为之而奋斗。这世界没有懒人,只有没有目标的人。我们也可以称之为美好的希望,人是为希望而活的。

培养学习的兴趣还有一点是很重要的:那就是主动式的学习,研究式的学习。大凡大多数人只是被动地学习,被动地接受老师教的知识。你只要做到预习功课,就能主动地学习了。把明天要上的课先自我学习一遍,把你有疑问的地方写在笔记本上,你就带着问题听课了,你就可以与老师进行平等地无声地交流探讨了,这时你找到了做人的感觉,成人的感觉,而不是一个学生,

一个孩子。你学会了思考,学会了提问,学会了自己解决问题,你的成就感肯定很强。人类的潜能不能得以开发是因为人没有受到真正的尊重,没有被周围的人赏识。原创:

学会用心读书而不是用单纯地用嘴读书。用心了才能理解,理解了才会运用。

我们得让周围的人都成为我们的团队,因为我们会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其实很简单,只要我们学会欣赏,真诚地赞美周围的每一个人,那么他们也会同样地欣赏赞美我们的,于是人的潜能就能无限地被开发出来,我们将生活在良好的氛围中,社会的文明指日可待。

用感恩地心去感谢父母无私地付出,用感谢的心去感谢老师不悔地教育,用感恩的心去感谢同学对我们的关心和帮助。

以读书为友的演讲稿篇7

英雄是怎样的?是黄袍加身,位高权重?是手握重兵,开疆辟土?是枪林弹雨,冲锋陷阵?是危难关头杀身成仁,是竞技场上奋勇拼搏?是商战场上神机妙算,还是情感方面的顶天立地?

是的,这些都可称作英雄。然而,这些英雄,却总是让人却步,让人感到自己的渺小,让人神情激昂,却又举步心慌。常常,这些英雄只能用来敬畏,只能用来欣赏,因为我们只是平凡的人,在我们的生活中,找不到他们的影子,他们只活在我们的神话中。

当我们困苦时,仰望着英雄,祈求着答案。“爱拼才会赢”,他们总是抛出如此有力的话语。可是,却让我们更加迷茫,拼什么?怎么拼?我们要赢什么?怎样才算赢?

于是,英雄在我们心中渐渐失落,失落成神话,用来训导小孩儿,失落成谈资,供大人闲时消遣。

曾几何时,英雄成了一个爱唱高调的威严的长辈。尊重他,是出于面子;念叨他,为教育孩子;歌唱他,是集体活动;学习它,是大会议程。似乎,英雄早已远离了我们的生活,然而,读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我竟一下子找到了我所认同的英雄。

在我看来,《名人传》是一部独具魅力的人物传记。我们在传记中跟大师接触,分担他们的痛苦,失败,也分享他们的诚挚,成功。在作者看来,真正的伟大是痛苦和孤独,是自我同无形物的抗争。而作者正是紧紧地抓住这些伟大的英雄他们痛苦的心灵,把战胜苦难作为衡量英雄的标尺,着力刻画了他们为了追求真善美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以感人肺腑的笔墨,写出了他们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和担荷全人类苦难的伟大情怀。

?名人传》前的序为我们展示了作者的英雄理念:善良,高尚与担当患难,不是丰功伟绩,不是技压群雄,不是独占鳌头,而是“神圣的苦痛的油膏”,是“一种长期的受难”,是“不愧为人的人”。

是啊,只有具有不畏艰难困苦,为了人类的幸福,坚持与命运抗争的伟大心灵的人才能称作英雄,不论他们最终是成功还是失败,他们都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正如罗曼·罗兰在《贝多芬传》的结尾所写: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好似他用那句豪语来说明的——那是可以总结他的一生的,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用痛苦换来欢乐。

确实,“用痛苦换来欢乐”,便是我心目中的英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