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偶像李白作文7篇

时间:2023-07-15 作者:Iraqis

我们在写作文时一定要结合实际去写哦,读懂题目的要求是我们写出好作文的基础,365文档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我的偶像李白作文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我的偶像李白作文7篇

我的偶像李白作文篇1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三分啸成剑气,袖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余光中李白自传说中行来。

从来没有一个文人能够像他这样,为大唐恢宏大气的文化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即使在中国悠长醇厚的历史中仍在绽放着其独特的光芒。

力士脱靴,贵妃研墨,御手调羹,这是属于他的骄傲;举杯邀月,剑斩浮云,把酒当歌,这是他诗人的灵魂。

月酒是李白的魂。

李白少时游侠,中年入仕,老来流亡,他的月没有花前月下的旖旎,却是代表铭心刻骨的思念。诗人的月是清冷的,忧伤的,纯粹的,诗人在清澈如水的月光下感到了自己内心对家乡,亲人和故友绵长的思念,感受到了自己内心深沉的孤独。虽然孤独,却不甘寂寞;虽然潦倒,却依旧旷达。他一生自认怀才不遇,内心的无奈和愤懑却从未停止过他追求月亮的脚步。李白曾想用他的文采作为打开自己政坛之路的敲门砖,可是他的绝世才情阻碍了他迈向成功的脚步。唐玄宗的眼里,李白只是一个受宠的高级玩物,宠爱不是敬重,敬重并非看重,君主忽视了他的政治才华,也让他留下了一生的遗憾。

月亮在李白的心中,也许是一个无论多么狼狈也不离不弃的朋友,也许是一个不可触及的高洁美丽的梦想。李白抱月而眠,为承载诗情而生,为追求梦想而死,李白有一颗不染世俗的仙人心,他的生和他的死,为我们留下了无尽的遐想和亘古的遗憾。

酒是李白诗的载体。有了酒,便有了诗。“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的诗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灵动的,飞扬的李白,不因权势财富而折腰的自由的李白。“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李白真实的写出诗人旷达于天地之间的潇洒情怀和借酒消愁的悲伤,这种矛盾或许才是最真实的。

晚唐诗人皮日休说:“吾爱李太白,身为酒星魄。口吐天上文,迹作人间客。磥砢千丈林,澄澈万寻碧。”诗月酒和李白共融,有月有酒便有了荡气回肠的诗歌,有诗便有了消愁酒和相思月。

李白,把酒邀月,悠然回到他的传说中去,凝成了历史中一道辉煌的风景。

我的偶像李白作文篇2

他是常驻于唐诗宋词里的驻客。每当微风卷袭着书页飘舞时,他曾豪兴徜徉的诗,就随着风声流淌出来。每当明月高挂在树上时,留给后人无尽的望唐梦便开始了。

他是诗仙,他是青莲剑客,更是后人眼中瑰丽大唐的魂。第一次遇见他,是在一首思乡诗句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他道出了思乡的淡淡愁绪。他把思乡映照在满地的清霜中。于是我也举头望月,似乎月亮也被这首诗染成了带金粉的霜。

后来我又遇见了他,在四方的汉字里也关不住他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我为这诗句折腰。银河是民间故事里的常客,也难怪贺知章赞他一句谪仙人。我仿佛也从这黄底黑字中窥见他的不羁豪迈。像他这样的人,或许真的见过那飘渺的银河吧?!他一定见过瑶台仙境,琼楼玉宇。我想没有什么可以让他沉溺不前。

再后来他被贬谪,但我知道他一定不会如落日一般就此沉寂。后人虽无法说懂李白,但他们都曾推崇过他。每当我遇到磨难之时,转头看,似乎灯火阑珊之处仍然有豪迈万丈的诗仙,摇摇晃晃的用笔浸着墨,在高楼墙头,月光之下,写下“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余光中说九天一色还是李白的霜。他就是这样一个诗人,“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每当月下西厢,我便会想起他曾写下的诗,“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这就是他眼中的月。

他是盛唐的象征。同为大唐象征的杨玉环已是“一丈白绫掩风流”,而他也离开了。若问他的死,我更愿意相信他是醉酒捞月;在另一个世界,一定有瑶台银河的仙景和他的大唐盛世。

即便如此,我仍会在浊浪排空之时,想起他的风帆;当皓月当空之时,想起他望过的明月;在思乡愁绪时怀念他怀念的故乡,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就连读到别人的“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的时候,也想到他的不羁“千金散尽还复来,天生我材必有用”。

他,谪仙人,是我路途上的一盏明灯,是我在滔滔巨浪里沉浸时的指引,更是后人眼里独一无二的诗仙。他,就是我绝无仅有的偶像。

我的偶像李白作文篇3

这天,我放学回家,眼前突然出现一个瘦弱的身影。他大约50来岁,身高七尺,头上戴着一顶黑布帽,身穿一件白色长袍,头发盘结,花白的胡须飘在胸前。此人是谁?怎么这样眼熟?可我就是想不起来。

我满脸狐疑地走到他面前:“请问老伯,您是?”那人转过身来看了看我,问道:“你是说我吗?”我点点头。老人笑了笑说:“我姓李,名白。”我吃了一惊:“您叫李白?”“是的。”“您是唐代那个大诗人李白?”“在下正是。”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李白去世已越七百余年,怎么……

他看出我的心事,连忙解释说:“我是穿越时空隧道回到人间来的。”哦,原来是这样。

我立即邀请他回家做客。倒茶,递烟,忙乎了一阵子后,我拿起手机拨通了妈妈的电话号码,说是家里来了重要客人。妈妈一听,以为外婆来了。她立即到菜市场买来鸡鸭鱼肉,准备回家好好招待外婆。

门“吱呀”一声开了。妈妈回来了。我立即走到她跟前说:“妈,这位先生是唐代鼎鼎有名的大诗人李白。”妈妈一听,眼睛惊得铜锣大。后来经过我解释,她才打消心中的疑团。

中午,妈妈做了一桌好吃的饭菜。席间,我向李白敬酒。他端起酒杯呷了一口,不禁夸赞起来:“好酒!好酒!这酒叫什么来着,怎么这样醇,这么香?”我说:“这叫国窖茅台,是专门用来招待上等贵客的。”

酒过三巡,我和李白聊了起来。我问大诗人:“您的诗写的这么好,有什么秘诀吗?”李白捋了捋胡须笑着说:“我哪有什么秘诀?我只不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写诗上。”我向李白大倒苦水,我最怕作文,每次作文,半天放不出一个臭屁。老师经常批评我,说我不读书,不爱学习。其实,我也读了不少书,可脑子就是不管用……

李白听了不禁哈哈大笑起来。我疑惑不解:“你笑什么?”他说:“笑你迂。”“此话怎讲?”李白问我:“你读过什么书,能说出书的内容吗?”“不能。”“遇到好的词句,你有做笔记的习惯吗?”“没有。”“上学放学,你留心观察过周围的事物吗?”“没有。”“这就怪了,一个读书不思考,没有良好学习习惯的人,怎么能写好作文?”一番话,说的我哑口无言。

告别李白,我的心久久难以平静,回想五年的学习生活中,我学会了什么?没有。我什么也没有学会,到学会了懒惰,有了这,我的作文能学好吗?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发奋学习,勤于习作,一段时间下来,我的作文终于有了进步。有几次,老师还把它当范文在班上宣读呢,这着实让我高兴了好一阵子。这回若不是遇上“高人”指点,我的作文还不知道是啥样呢。

我的偶像李白作文篇4

晨风微熙,忽有一人踏风而来,云雾缭绕中只见他双目炯炯有神,气质飘逸非凡,竟似贬谪人世的谪仙,他便是李白。

李白的一生与仙是密不可分的,谪仙人,诗仙,酒仙全部加注在了这位周身弥漫着神秘气息的“仙人”身上。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他生于豪富之家,是一位‘‘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的神童,却又一生崎岖多难。二十岁时他游历四海,希望结交朋友,去实现政治抱负,可是,十年漫游。一事无成,待到他四十二岁时才终于被玄宗赏识,十年之后却又被流放夜溪,六十二岁时他又踏风而去,只留给后人一团解不开的迷雾。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李白之人便真如那朵青色莲花,任凭周身的黑暗与肮脏,却依旧清如莲,青莲花语之意便是热闹与荣华剥离后的淡泊与潇洒,李白以青莲自号,便是时刻自警,不为名利,权贵所缚,只取一瓢淡泊自饮,虽有贵妃捧砚,力士脱靴的殊荣,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于是他仰天大笑出门去,留下青莲余香袅袅不绝。

李白爱酒,故得酒中仙之名,他爱酒嗜酒已到了不可一日无酒,不可一日不饮的境界,而他的诗便经常是酒后随性所作,“人生自得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此时的李白斗志昂扬;“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孤单落寞之意油然而生;“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无尽惆怅环在李白身边。除了酒之外,月也是李白的最爱,“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秋风渡江来,江落山上月”。

李白诗之潇洒,飘逸,前无古人能及,故杜甫赞他“落笔惊风雨,诗成位鬼神”

我的偶像李白作文篇5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他的文学才华,在历史长河中,将被人永远铭记。我喜欢在闲暇时读他的诗,诗中的豪迈洒脱令我沉迷其中。他,就是有“诗仙”之美誉的诗人——李白。

我喜欢李自诗的放荡衰爽。从“人生得意领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中,我能读出人生的得意与生活的酒脱;从“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中我可以看出李自的乐观和面对人生不得意的豁达;从“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中可以悟出人生的乐趣。品味李白的诗,如同一杯茶,刚入日可能无味,可仔细品味,就能悟出一抹甘甜,令人欲罢不能。

我更喜欢李白诗中的清新,以及那丰富的想象。“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能在自己孤单时将一人写成三人,怎能不令人佩服他的想象?“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条普通的瀑布,经过李白的丰富想象,变成银河落在人间。这在诗中溢出的独特想象,这位“诗仙”的想象超乎寻常,能有如此的想象力,也不愧为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吧!

这位正值盛世的诗人,文学才华极出众,一生的阅历极丰富。李白年少时名气已经十分大,后来到长安做官,李白深受皇帝的喜爱,据说皇帝曾亲自走下台阶迎接李白。“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位爱饮酒,性格豪放,让高吏士脱靴的人,一生狂荡。但可惜,这位“巨星”在安史之乱中坠落了。

李白对我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正因为他我对诗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天定会读诗,久而久之,这已经成为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诗中有无限魅力,每一首诗都是一幅画,画中有人生百味、酸甜苦辣。纵情诗海,我又看见李白那在历史长河中飘逸的身影,那一首首诗中的魅力,以及那在魅力中隐藏的故事……

我的偶像李白作文篇6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各行各业都有我崇拜的人,但要说起“最”崇拜,那便是李白了。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杰出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李杜”。他的诗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畅自然,描写生动夸张。

李白最喜爱的,就是月亮了,凡事都能“找月亮”。想家了,就“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想喝酒了,就“举杯邀明月”;想朋友了,就“寄愁心与明月”;小时候不认识月亮,就“呼作白玉盘”,喝起酒来也要感慨“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除了月亮,李白最爱的,就是酒了。但喝酒的同时,也从未忘记他心爱的moon。不但要“邀明月”,而且还要“问月”。

但这么个才华横溢的李白,小时候竟是个调皮鬼,也会逃课出去玩。

有一次,他出去玩的时候,看到小溪旁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拿着一根铁杵,卖力地在石头上磨着,李白很是疑惑,便走过去,问道:“老奶奶您在干什么呀?”老奶奶答道:“我在磨针啊。”李白说“这么粗的铁杆什么时候才能磨成针啊?”老奶奶笑道“只要功夫深铁,铁杵磨成针!”李白深受启发,从那以后,便发奋学习,终于成了一代文豪,名垂青史。

我不仅喜欢李白的诗篇,更喜欢他那种放荡不羁,豪放自由,敢爱敢恨的性格,“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自信,以及“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能开心颜”的傲骨。

李白二十五岁离家,于公元762年去世,走尽了他传奇的一生。李白之所以能成为我的偶像,不仅仅是因为他那些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还有那磨杵成针的刻苦精神,热爱生活、志存高远、积极乐观的崇高品格。

我的偶像李白作文篇7

窗外的天边,一片红霞,好似一幅惬意的油画。

夕阳无限好,可我却高兴不起来。枯燥的教学题让我头晕脑涨,我呆呆地趴在书桌上,有些疲倦,渐渐进入了梦乡。

只见他一挥长袖,摇头摆脑地大声念着:“日照香炉生紫烟,遥望瀑布挂前川……”没等他说完,我不禁接了下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那个人一脸惊奇地看着我,问:“你怎么知道我材想的诗?”“你想出来的诗,难道你是李白?”我问。他听了更是一脸疑惑,说:“你还知道我的名字?”听了他的话,我恍然大悟,原来到了唐朝,还遇到了李白。我努力控制自己的兴奋,说:“我当然知道您,您可是诗仙啊。”李白听了,微微一笑:“那都是别人说的,我不敢当啊。”

李白忧郁拉起头,望向天际,正好看见一群鸟儿向远方飞去。喃喃道:“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随后,他又看向了天空孤零零的一朵云,一会儿冷风吹来,把那朵云也吹走了。

李白不再望向天空,看向敬亭山,我说道:“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的视线从敬亭山转移到我身上,说道:″你会读心术?”我材不是会读心术,我来自2000后的,你的诗流芳百世,名垂千古,在我们那可受欢迎了。

李白笑了笑,摸着我的头说:“余谓子颇有学不吾辈论文?”于是我俩便在瀑布边的一个小凉亭中坐下,并开始谈论未来的世界的美好和对现在社会的看法。

李白开心地笑了,然后一摇一晃地向远处走去,最后消失了。我的梦醒了。梦醒的时分已是21世纪。诗歌也醒了。

是的,说到诗歌的将来,我相信它一定会大多数人所接受。你等着吧,李白爷爷,诗歌的繁荣已为期不远了,因为它毕竟是文学王冠上一颗璀璨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