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墓作文模板7篇

时间:2023-07-06 作者:Iraqis

很多人提到写作文就一筹莫展,那是因为缺少素材的积累,为了写作文时不再无话可说,我们平时就要积极积累素材,下面是365文档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扫墓作文模板7篇,感谢您的参阅。

扫墓作文模板7篇

扫墓作文篇1

这天是清明节,我和爸爸,奶奶,表哥一起去月山给爷爷扫墓。

我为解除行车的寂寞,带了一本《脑筋急转弯》,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的,真高兴啊!

到了爷爷墓前,我抄起扫把,把墓上的干草扫了出去,可有的粘在上面,我就用力了,扫了几次,才扫干净了。这时,爸爸和奶奶点燃了蜡烛和香,插在了墓前一块凸出石头上。我们烧起钱纸三张一叠,光滑的一面在外面,我先折了一些,再一起放进火堆里。呼呼!燃烧产生了声音。我们又轮流用一个塑料袋垫着,给爷爷拜了拜,奶奶在一边念念有词。……

扫完墓后,我们去摘松针。奶奶说松针能治各种各样的病,但树要有三米以上,松针的分岔为三根的为佳品,四根为精品,无根以上为极品。

我看到一棵大约五,六米高的松树,便跑过去,寻找三根以上的岔,可我看见上面有好多虫子似的东东,不敢拿,爸爸过来了,还拿了两个麻袋,我就问:“爸爸,树上那些是什么啊?花吗?”“恩,是花吧。”我听了,就去摘,爸爸又说:“不过……”我听见了,尖叫一声,把“虫子”扔了。“什么嘛,吓死我了!”我说。“哈哈哈!”爸爸笑着说:“你的胆子怎么这么小啊!”……

……

最后,我们装了一大一小两个麻袋的松针,回家了……

扫墓作文篇2

在持续数日的绵绵细雨中,清明悄无声息地降临了。它降临到了广西,降临到了我们这个僻静的小乡村。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节与寒食节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清明节流行扫墓,其实扫墓乃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的内容,寒食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唐玄宗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与清明相接,后来就逐渐传成清明扫墓了。明清时期,清明扫墓更为盛行。古时扫墓,孩子们还常要放风筝,有的风筝上安有竹笛,经风一吹能发出响声,犹如筝的声音,据说风筝的名字也就是这么来的。

我们第二天出发了,一路上遇到了一家,竹子做的屋子,我想:难道是没改革开放之前都有的?可是到现在都还有人住真是太奇怪了!据我爸爸分析,他们是因为没工作没钱才住在这的,当我们到的时候,我爸爸他们摆上贡品时,我想到了一首诗: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后来黄昏的时候终于做完了清明,我真希望下一年的清明到来!

扫墓作文篇3

又一年春时,桃花零落,一片花瓣飘落在他的头上,他遗憾地感叹又一年过去,春又来了……他是一介渔夫,年龄渐渐变大,腿脚不再那么的灵便,反而甚至有些笨拙……

今年,我在清明时回去,站在已离开之人的墓碑前,我突然害怕起来,我害怕他会离开我……丛草间我看见一个影子,我认出来是他,他正一步一步走上山,我飞奔下去,挽着她的手肘,陪着他一步又一步地上来,他轻声询问我的近况,我答道:“外公,我挺好,您要注意您的身体。”我伤感地扫过他的全身,他穿着破棉袄,一双布满土的皮鞋,依稀可见湿漉漉的水珠。

他的手,肿大地无法形容,看着有些红红的冻疮,我的泪止不住地往下掉,他举起手手足无措,着急地想制止我,我抹掉眼泪,抬起头看着他的眼睛,他满脸皱纹,眼睛被松弛的眼皮包着,简直看不见眼珠了,两只眼睛下陷的很深,好像就要沉下去似的,那灰色怔怔发呆的眼睛,两只瞳仁像化成了两颗石子,眼神黯然无光,不再拥有他年轻时的有神……他的容貌被岁月侵蚀,岁月在他的额上烙下深深的印记,他的胡子如同杂草般,不知有多久未曾打理过……

从山上走下来,我拉着他的手腕,他走在前头,我跟在后头,忽的,脚下一滑,我身体悬空,重重地摔在了地上,体内的五脏六腑如同被震移了位一般,隐隐刺痛,他感到身后的异样,转过身看见了我狼狈的样子,他连忙要拉起我,我快速站起身,他给我扑掉身上的土,心疼地问我有没有摔疼,我扯出一个牵强的笑容,告诉他我不痛,我不想让他为我而担心……

他的年轻已在他不知不觉中悄悄被岁月偷走,而他却全然不知,他仍然坚持要去捕鳗,仍然认为自己吃得消……

我憎恨岁月,恳请岁月不要在偷走他的年轻了,好吗?

扫墓作文篇4

今天是四月初五,即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有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但今年的清明没有落雨纷纷,没有风沙飞扬。徐徐的微风和艳艳的朝阳,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温情默默地关照着前来祭奠的人。

从前扫墓时,特别是我六岁到九岁的时候,在外公家扫墓时,外公总是把我抱上抱下的,在爷爷家扫墓时,爷爷也是把我抱上抱下的,现在13岁了,我已经能自己一个人跟着他们走上走下了,最深的感觉就是一个字:累!

今天早上七点,我还没从朦胧的睡意中苏醒。就被妈妈叫了起来,我困得睁不开眼睛,假装小孩子掩面哭泣,结果被妈妈毫不留情地训了一顿。这时候爷爷已经在山上了,奶奶和姐姐在楼下等我。我们准备上山时,曾东豪的妈妈——我的二伯母说:“冬豪呢,他没有跟你们一起?”奶奶回答说:“他还在睡觉呢。”

上山后,姐姐一直捏着我的脖子说:“乔乔,你拿花篮吧!”我扭着脸说:“拒绝可以吗?”说完就跑到妈妈旁边。走着走着,不知不觉间就到了,小墓旁边,我没有认真看路,差一点就踩到了别人给祖先上的香,要不是姐姐提醒我,就踩上了好几处香。爷爷把纸钱烧好,香上好后,就对我说:“快拜,快拜。”祭奠完后亲人后,我们浩浩荡荡地下山回家。我,妈妈,哥哥等人的鞋底积了一层厚厚的泥,裤子上也不可避免地粘上了泥点,像一个个泥孩子。

虽然每年只有这一天祭奠亲人,但其实亲人一直活在我们心里。

扫墓作文篇5

清明节是一个众人皆知的节日,而清明节上坟,则是杭州的传统习俗。

每到清明节,我就会和家人一起去墓地上坟,当做给他们一年的生活费;最后奉上美味的食物,供他们享用。这个与死者打交道的节日看似很严肃,其实呢,这个节日对于孩子们(包括我)来说,是一次外出郊游的好机会,不但可以玩耍爬山,还有许多好吃的,丝毫没有祭奠死者的沉痛之感了。

清明节前期,大家都忙忙碌碌,做了好多准备工作,如:烧许多美味的菜,去购买香、蜡烛,折等,就连我们小孩子也要贡献一份力量,就像我,学会了折呢!

到了墓地,就先在逝去祖辈的坟前放上一篮表诚意的鲜花,然后在坟墓一圈洒一些酒,并给坟边的松树浇了水,再将饭菜取出放在坟墓上,将包装袋里的都打开,整齐的排放。在烛台上插上蜡烛,然后再取出香炉放于墓前,拿出香点燃,开始许愿,许一个愿拜一下,拜三下后即可把香插入香炉。这一切对我来说都是那么的仪式化。

等待一顿饭的时间,期间将一叠的冥币点燃,再用压在上面一同燃烧,将冥币和给“那边”的亲人送去。当一股浓烟升起,你就必须躲到逆风处,否则后果就是——象我上次那样,不但熏得眼泪都出来了,还留下一脸的灰,十分尴尬。

等冥币烧完后,就轮到我们大饱口福咯!印象最深的当然是清明团子了,它是艾草和糯米粉打成的,通常甜的的团子里面会放上豆沙、芝麻酱,咸的团子里面会放上豆腐干、笋丁和咸菜,绿色的团子圆滑小巧,可好吃了!

扫墓作文篇6

时间又缓缓来到了清明时分,一丝丝哀缠绕于人们的心底。

四月三日下午,学校组织我们班和五班一同去烈士陵园拜祭。走进陵园,看着周围被山围绕,四处寂静无声,偶尔有几声鸟鸣,却也很快散去。大多数同学都低着头,不知在默默地思索着什么。我轻叹了一声,想到:离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也过去颇久了,那些为国捐躯的战士们也都渐渐在人们心中淡去,还有多少人能记住他们呢?我随着大家快步踏上台阶,静默在此。每人左手都拿着一株白色纸花,抬头仰望远处。望着那块高大的烈士石碑,心中无端生出一股敬仰之情,思绪又飘到了那个久远的年代。那些尚是花季的少年少女,在残酷的战争中牺牲了生命。临死的那一刻,他们可曾后悔过?那一刻,他们想起的,是家中的父母,还是国家安危?或者仅仅是就这样的离去?

拜祭的过程很简单,但是气氛却显得凝重。无论心中所想的是什么,此时此刻,大家都是悄然无声的。最后,大家把手中的纸花轻轻地放在石碑前,一齐离去,整个过程都是带着几分庄严与沉重。回到学校,心头始终轻松不下,有点压抑般难受。每当想起那块石碑,想起那长眠于地下的战士,都会涌起一阵伤感,一阵无力。今天的生活,都是因为有了他们,我们才能过得如此幸福美好。

清明节是我们民族的传统节日。每到这时,大家都会祭奠死去的亲人或是烈士们。在这个清明节中,我们能做的事情太少太少。只希望大家能用一颗赤诚之心,来面对我们的长辈们、烈士们。

扫墓作文篇7

清明了,天阴沉沉的,下着毛毛细雨。我们学校和“台州市关工委”、“椒江区关工委”一起举办了一次扫墓活动。我们三、四、五年级同学全体身着校服,带着自己亲手制作的小白花,迈着沉重的步伐来到了“解放一江山岛烈士陵园”。

烈士陵园建在椒江区最高的山——枫山上。我们登上了长长的台阶,来到了半山腰的广场上。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块高大的纪念碑,碑上写着格外醒目的八个大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在广场四周有着四季常青、昂首挺立的松柏,它们也象征着烈士永垂不朽的革命精神,一棵棵树上系满了洁白的`小花,它象征着烈士洁白无瑕的高尚品德。

广场上有着几幅很大的雕刻。雕刻正面刻着解放军叔叔勇敢地与敌人做斗争;在反面雕刻着一些光荣牺牲的革命烈士们的头像。在这座雕刻前,我们学校的代表进行了献辞。还有“台州市关工委”和“椒江区关工委”一些干部也进行了讲话,又听了很多“解放一江山岛”的先烈事迹:其中一位烈士身上连中了七弹,但他仍然与敌人顽强地拼搏着……

接着,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向一个个陵墓走去。大家恭恭敬敬地把小白花放在烈士墓上面。我也小心翼翼地把自己亲手制作的小白花放在一个墓碑上。我看见这些牺牲的战士最大的不超过三十二岁,最小的年仅十七岁。

最后,我们来到了“革命烈士纪念馆”。在纪念馆里,我们看见一些革命烈士的背包、决心书、立功奖状等等。我们还看见了一些照片。看到这些照片,我心潮澎湃,仿佛听到了那嘹亮雄壮的声音:“同志们,为打下一江山岛,冲啊!”也仿佛看见了可恶的国民党兵疯狂地向我军扫射。

这时,集合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沉思,我赶紧拿着队旗,走到门外集合。

站在青松环绕的烈士墓前,我的心潮又一次澎湃,而且久久不能平静。是啊,是那些可敬的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打下了祖国的江山,才换来今天美好的生活。现在,大家坐在既明亮又宽敞的教室里学习,有什么理由可以不好好学习,成为祖国的栋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