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在读书时代一定都写过很多作文,平时做好大量而广泛的阅读才能写好作文,以下是365文档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端午节包粽子的作文推荐6篇,供大家参考。
端午节包粽子的作文篇1
初夏的午后很闷热,妈妈带着我去高楼林立的富丽锦城学包粽子。从小到大,我吃的粽子都是奶奶包的,自己却从来没动手做过。奶奶年纪大了,我也想包一次请奶奶吃!怀着满满的信心敲开了阿姨家的门。
热情的阿姨接待了我们,阿姨告诉我:包粽子最先泡米、洗粽叶,把事先准备好的肉剁碎,再将米、红豆、碎肉、着料混合在一起,倒入手中洗好的1或2片叶子弯成的漏斗中,用力压紧装满漏斗,实在压不紧可以用筷子帮忙,把粽叶裹紧留下一个长长的“尾巴”,还要弯回去用线拴住,一个粽子完工了。轮到我包了,那个叶和馅总是不听使唤,一会儿粽叶破了,一会儿露馅了,外面的线总是拴不好。亏我还是这群小孩中年龄的一个。在包的过程中我都想放弃了,有个小朋友哭了。我拿着粽叶左思右想,看阿姨熟练的手法试了又试。一小时后,嘻嘻嘻,我,包好了一个,扁扁的有棱有角,阿姨还表扬我了。信心满满,我加油干,虽然我没有奶奶包的个大、又没尾巴,但我想她一定会喜欢。我累并高兴着。
离开的时候我带了一大包回家,煮熟了看,阿姨包的漂亮得多,我包的有一些漏米了,吃在嘴里都很香。
其实做事就和包粽子一样,看着简单做着难,只要我们用心,再困难的事也会变得简单。
端午节包粽子的作文篇2
传统节日——端午节,想必大家都知道,可是每个地方的端午习俗可能大相径庭。我的故乡芜湖在端午节有一种美食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粽子。从我记忆起,每个端午节奶奶都会包许多各种各样美味的粽子。
那么,粽子是如何制作的呢?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准备一些新鲜的粽叶(各地不尽相同,有的地方是香草叶,芜湖大多是芦苇叶),将粽叶先用清水洗净,然后将粽叶放在锅中煮十分钟捞起。
然后,将适量的糯米和红豆等必要食材加水浸泡约二十四小时。根据口味爱好,也可以准备诸如蜜枣、火腿、鲜猪肉等辅助食材。
通过上面两个准备环节,下面就是包粽子了。将浸泡好的糯米放入粽叶中包好,用香草绳或细线系好,一个美味的粽子就算制作完成了。粽子竟然被奶奶可以制作成菱角形状、斧头形状、三角形状等各种形状各异的样子!一般一个粽子重约二百克。若放入火腿、蜜枣、红豆、鲜猪肉,就包成火腿粽子、蜜枣粽子、红豆粽子、鲜肉粽子了,那就更加美味了。
到此大家可别以为粽子大功告成了,可以吃了。还需要最后环节,将包好的粽子五个或十个一提的系在一起(以便计数)放入锅中,加水煮约一小时,当可以闻到粽叶和食材浓郁香味时,粽子就可以出锅了。这时一般奶奶都会让我先尽情享用这美味的粽子。
端午节包粽子的作文篇3
端午来了,我们学校邀请了自己的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到学校包粽子,用特殊的方式庆祝了这个美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瞧,大家刚吃完饭,就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早早地来到食堂,准备包粽子的材料。女孩子们挽起袖子三五成群地围在一起洗粽叶,不一会儿工夫,一张张粽叶在同学们的手中变得干干净净。家长们忙着给糯米拌调料,加入适量的酱油和油搅拌,让糯米更入味。我们的粽子陷是梅干菜肉,闻着味道就很香,这可是我最喜欢的口味。
我迫不及待地跟着外婆包起粽子来。我先拿两张粽叶一叶搭一叶地排好,折成一个三角形的兜。外婆说,这个三角兜的大小决定整个粽子的大小。我反复折了好多次才成功。接着我用左手托住三角兜,右手抓一些糯米放入,在糯米中间挖一个小槽,好让梅干菜肉舒舒服服地躺下去,然后再盖上一层糯米,慢慢地把糯米铺平,最后把左右两边的粽叶向里面折。折粽叶可真不容易,由于我折得过紧,里面的糯米偷偷地往两边的缝隙逃出来了。有的同学折得很松,粽子好像穿了一件大衣裳,里面的糯米和肉都快要晃荡出来了。在外婆的帮助下,我终于把粽叶折好。然后把长出来的粽叶顺着尖尖角往下翻,用棉绳扎紧。一个粽子就包好了。虽然包得有点丑,但我看着还是很开心的。
更让我们开心的是,同学们包粽子,一边嬉笑,一边学习。你帮我,我帮你;你教我,我教你,多有趣啊!
傍晚时分,我们的整个校园都飘起了浓浓的粽香。同学们在自己的教室里品尝亲手包的粽子,一个个都狼吞虎咽地吃起来,美味无限,快乐无限!
端午节包粽子的作文篇4
我爱吃香喷喷的粽子,也看过别人包粽子,却从未自己动手包过。直到今天,我才算是大开眼界了。我乖乖地在妈妈身旁耳染目睹,认为简单的包粽子根本难不住天才的我,不学自通。谁知,当我真正去包时,才明白包粽子是门手艺,能包得漂亮而结实非常不容易。开始动手,我拿出两片一大一小的粽叶,学着妈妈的样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点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块猪肉,又用糯米盖得严严实实的。我得意了,比想象中还顺利地完成了一大半。
当我再把粽叶盖好时,糯米就像孩子似的不听我的使唤,接二连三地跳出来。我急得直跺脚,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围”——割掉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气。哈哈,经过小挫折,总算到了最后的,也是最简单的步骤——扎棕绳。小ks(小意思),看我大显身手。地球人都知道,粽子要包扎严实才好吃。我接过棕绳,先把粽子五花大绑捆了一圈,还认为奶奶她们包的样子特老土,不好看,就自作主张地用棕绳打了一个漂亮的蝴蝶结,理由很充分,只要不随便碰到绳子,也是十分结实的。大功告成,我拿起粽子准备放入碗中,可是不小心拉了一下棕绳那短的一部分,只听得“哗啦”一声,粽叶散开了,糯米们像飞珠滚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掉到地上。
我不甘心,各中各样的粽子在奶奶手中诞生,可我连一只都包不好,骨子里的牛劲儿顿时上来了。有了失败,我小心了许多,也成功地包出了几只。吃着自己做的可爱的粽子,我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
端午节包粽子的作文篇5
在端午节,吃粽子是由来已久的习俗。据说,伟大爱国诗人屈原投河自尽后,人民们搜索尸体未果,为让屈原的尸体不被水中的鱼吃掉,就把糯米用叶子包起来,投入河中喂鱼。于是,吃粽子的习俗就这样流传了下来。今天,我们进行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内容是:为孤寡老人包粽子。
一下车,走到敬老院里,我感到孤寡老人一双双眼睛都盯在了我们的身上,看得我好不自在。小狗汪汪直叫,是在欢迎我们吧!我往材料堆里一挤,哈!还真丰富,有肉、葡萄干、蚕豆等粽子馅料,最重要的是还有好多粽子叶和糯米。我们一个个“争叶夺米”,不在话下。可是,我们不知道怎么包呀?一个个同学都拿着那一片片粽子叶发呆。
于是,几个老奶奶就来教我们:先把粽子叶一卷。做成一个小碗,然后把馅料填在小碗里,填满之后把小碗捏成三角形,把上面剩余的部分盖下来,用绳子扎紧,ok,一个粽子就完成了!
于是同学们都照着这个样子去做,但还有些人不懂。此时,我看见有的同学去孝敬老奶奶了,一位同学在老奶奶身后轻轻地敲着背,老奶奶高兴地笑了。……
过了一会,同学们都多多少少做了粽子。我仍然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直到后来才在妈妈的帮助下做了两个“微型粽子”,看着这两个小小的粽子,我无奈地笑了笑。
到了该走的时候了,我们都恋恋不舍的把粽子送给老奶奶,然后,一步一步地离开。
端午节包粽子的作文篇6
端午节快到了,市场上琳琅满目各式各样的粽子又开始热销起来。但这么多年吃过很多种粽子,都赶不上妈妈亲手包的粽子好吃。
端午节是妈妈很重视的节日。端午节那天妈妈天不亮就早早的起床了,说是只有太阳还没有升起采回来的艾蒿才有用。等到太阳刚刚爬起的时候,妈妈已经把艾蒿插满了屋檐,说是能够辟邪驱鬼保平安的。早上的露水很重,妈妈的裤腿都被打湿了,但她全然不顾,马上开始为我们包粽子了。粽叶是之前上山采来的柞树叶,是一种叫做大叶柞的树叶,叶子大的有比两个巴掌还大,而且很肥厚。包粽子的米有粘大米和大黄米,是头一天晚上就泡上的。
妈妈包粽子的速度很快,而且不是三角形的,是长方形的,看上去像一个钱包似的。首先把用开水煮过的两个叶子叠加在一起,把米放在叶子的中间,再把买来的蜜枣一头放一个,还有花生放在米上。然后开始前后左右对折叶子,把粽子馅包裹得严严实实的。最后就是用青草把包好的粽子一道一道捆绑起来,是一种叫做牛皮草的植物,很柔韧很结实。妈妈每次都要包上一大盆子,怕我们吃不够。
接下来就是下锅煮了,大铁锅装得满满的大半锅,还要把自己家小鸡下的笨鸡蛋放在一起同煮。等到开锅之后,满屋子都飘着粽子的香味了,因为都是用的自然绿色的材料,那种青草树叶加上米的味道闻起来格外的清香。还没等煮熟呢,馋的口水就上来了,那种着急吃上一个粽子的心情可想而知了。
大约一个多时辰粽子就煮好了,打开粽子叶米都被树叶染绿了,树叶青草加上米的香气扑鼻而来,吃起来更是香甜可口,尤其是那种柞树叶淡淡的味道混和着米香更是独特,是买来的粽子所没有的。 一同煮熟的鸡蛋也很好吃,特别的香而且一点也不噎人,总有吃不够的感觉。
端午节还没到呢,便开始期待还能吃上妈妈包的柞树叶粽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