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包粽子的作文模板6篇

时间:2023-05-13 作者:Trick

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场合需要用到作文,你们在读书时代一定都写过很多作文,下面是365文档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端午节包粽子的作文模板6篇,感谢您的参阅。

端午节包粽子的作文模板6篇

端午节包粽子的作文篇1

端午节到了,家家户户都包粽子。我和妈妈也一起学包粽子。

我们先把糯米洗干净,再泡一泡,然后把箬叶洗好,再将鲜肉放入调味品腌制一下。当这些准备工作做好后,就可以开始包粽子了。我们先把洗好的箬叶打成一个三角体,把糯米装一部分下去,再放入一块鲜肉,再放一部分糯米,再把箬叶合起来,拿绳子扎好,这样一个鲜肉粽就完整地包好了。

晚上,我吃到了我和妈妈一起包的粽子,真美味啊!

端午节包粽子的作文篇2

端午节那天,奶奶在家里包粽子。我也想学着包几个,便央求奶奶教我。奶奶笑着答应了。

我看见奶奶的面前摆放着一盆酱油米、一盘切块的五花肉,一盘咸蛋黄,还有很多洗好浸好的粽叶。只见奶奶拿起两片粽叶,叠在一起,轻轻一卷,把粽叶卷成了漏斗形,然后抓起一把米,放了进去,还在米的上面放了一块肉。再放上一把米,跟着又放了一个咸蛋黄。这时粽叶做的小漏斗已经差不多都装满了。这时,外婆加了最后一把米,还用力地按了按。外婆说:“一定要把米按结实了才行。这样粽子才不会散开。”说着,外婆熟练地把粽叶的两边往下折,顺着“漏斗”的形状包裹起来,最后用绳子牢牢地系住。就像变魔术似的,三下两下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在外婆的巧手中诞生了!

轮到我了。这包粽子看着不难,包起来可真不容易。我做的“漏斗”质量太差,装进去的米总是漏个精光。试了好几次,都不成功,我渐渐不耐烦起来,嘴里嘟囔着:“不包了,不包了。”奶奶笑着说:“宝贝别着急,奶奶来帮你。”于是,奶奶帮我捏住“漏斗”的边,又在“漏斗”的尖尖里放了一颗花生米。哈哈,我的粽子也不漏啦。在奶奶的帮助下,我终于也能成功地包出漂亮的粽子了。

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我觉得这简直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看着爸爸妈妈品尝我包的粽子,我也觉得美滋滋的,心里乐开了花。

端午节包粽子的作文篇3

过端午节,一定少不了粽子!今天,姐姐就在教我包粽子呢!你瞧。

做粽子一定要有准备的。原来,姐姐已准备好浸泡了3个小时的糯米,同时也买好了粽叶,这样准备就让我大吃一惊了。

我把米放在叶子里,可米全撒在了桌上,我生气极了,姐姐对我说:“你要把叶子做成一个三角形的样子,然后再把米放进去啊!”

于是,我按照姐姐说的步骤作了一遍,在米上按了按,咦?旁边那个盘子中间放的是什么?原来是肉馅哦!我在糯米中间挖了一个小洞洞,把肉馅弄成圆状,塞入糯米中,让它也加入糯米的行列中。可怎么封好呢?我看了眼姐姐,就明白了一切。

我把翘起来的一片叶子按下来,并用绳子用力的扎紧。成功啦!我按照前面的方法,包了好多个。现在就要下锅了,先是把水烧开,然后把粽子放下去。

过了一会儿,粽子煮好了。大家四人坐在桌子旁,吃起了粽子。

我把绳子解开,正想把叶子摘掉,可我一碰,就被烫着了,姐姐看了,哈哈的笑了起来。我吹着吹着,把让热气吹走了。我再次小心翼翼的将叶子掀开,吃起了自己亲手做的香喷喷的粽子来——白白胖胖的糯米中间,包着一团鲜汁可口的肉馅,放入口中,不油不腻,又有嚼劲,感觉太好了!

端午节就这么过去了,嘴里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心里想着我国唐代诗人杜甫写的诗: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自天题处湿,当暑着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这真是一个快乐的端午节!

端午节包粽子的作文篇4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每当阴历5月处五,家家都会挂上艾草,如果生活在江边,还能看到难得一见的赛龙舟,过端午还有一个习俗:吃粽子。

今天是端午,中午吃饭时,我们个个都面带笑容,互相祝贺节日快乐,我们先举起酒杯,然后才吃菜。大娘问我:“谢哲,你知道原来的粽子叫什么?”我沉思片刻,然后回答:“是叫角黎吧!”旁边的大人闷都大笑起来:“傻孩子,那念黍(shǔ),不年lí!”我挠挠头说:“原来如此!”大娘又问了:“那为什么端午要吃粽子呢?”我急忙地回答:“那当然是纪念名垂千古的大夫屈原了!”大娘微笑着,一边抚摸着我的头,一边说:“回答对了,我奖励你一个粽子!”我捧着这用绿中透着清香的粽叶包裹着的粽子,心中别提有多高兴了,我小心翼翼地撕开粽叶,咬了一口,那肉粽子的鲜味,立即在我的嘴里蔓延开来。真香啊,接着我又夺过妈妈手中的粽子,吃起来。

大人们又看见我吃粽子那狼狈的样儿,指着我大笑起来,连旁边的妹妹都笑了,我看妹妹一眼,她笑得更厉害了,我心想:“哼,笑我什么啊,不就吃得快些么,小时候你们肯定也有!”端午节,有肉粽子的鲜味,有蜜枣粽的甜味,还有那白米粽的清香味,真是香不绝口!

端午节包粽子的作文篇5

“插艾叶,喝雄黄,五月初五是端阳”。端午节又称端阳、五月节。在这一天,地地道道的宝鸡人从天边泛起鱼肚白的时候,就开始他们的端午之旅了。

天蒙蒙亮时,勤劳的妇女们早早地开始劳作。先取出去年端午采集的粽叶,放在水盆里泡开,之后再把水盆放在暖暖的阳光下让粽叶晒一次“日光浴”。同时取出糯米在水中泡软,还要取来猪肉、腊肠、咸蛋黄、卤牛肉等咸粽子的馅料,又找来红糖、赤小豆、红枣、蜂蜜等甜粽子的馅料,一一摆在盘中,为待会儿包粽子作准备。这天,男人们还要上山去采集明年端午要用的粽叶。

待准备工作完成后,就到了端午节的高潮—包粽子了。

全家男女老少没有一个人闲着,人人都在为包粽子而忙碌着。瞧:充满着暖暖阳光味儿的粽叶在心灵手巧的妇女手中上下翻飞,如同一只只飞舞的墨绿色蝴蝶一般。不出三十秒,一个小巧玲珑的粽子就完成了。具体是这样的:将两片棕叶叠在一起,折成一个无盖的圆锥,先放入三分之一的糯米,放上馅料,这馅料还有不同的寓意呢:红枣寓意早生贵子,白糖寓意生活甜甜蜜蜜;腊肠寓意友谊天长地久……放入馅料后,再倒入一层糯米,封上口,用五彩的花绳绑的结结实实的就可以上锅蒸了。一个个“五花大绑”的、胖嘟嘟的粽子排好队上了蒸笼,享受四十分钟的“桑拿”后,就可以大饱口福了。

晚饭后,桌上横七竖八的躺着粽叶,裹粽子用的花绳跑到了孩子们的手腕、脚腕上,青花瓷碗内的'一大碗调凉粉,一家老小也都奈何它不来了。

晚上,妇女们刷洗好锅碗瓢盆,人们上床睡觉,宝鸡人的端午之旅才算结束。

端午节包粽子的作文篇6

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今天,我们在学校里就学包粽子。陆老师先让几个同学到食堂拿物品。然后我们跟着志愿者们一起包粽子。先拿五六张煮过的粽叶一层一层的对叠在一起,握成漏斗形,然后再在粽叶里放一半糯米,在糯米的上面放许多花生,最后在它的上面再放一把糯米盖住、包住。再用线捆绑,一个粽子就包好了,碧绿玲珑,惹人喜欢。我试着自己做了一个,后来,我又连续做了五六个。瞧,我包的粽子大大小小,又绿又棕的,真可爱!我手提我的粽子,站在讲台上被陆老师拍下了最有意义的一幕。这时,陆老师让同学把包好的粽子送去食堂煮,煮好了就可以吃到自己包的粽子了。我等啊等,可这时下课铃已经响了。

虽然这次没有吃到自己包的粽子·,但粽子的清香味却让我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