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读后感6篇

时间:2023-04-06 作者:Kris

书写一篇读后感可以深化同学们对名著剧情的理解,读后感是我们读完一本书之后最重要的证据,365文档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可以读后感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可以读后感6篇

可以读后感篇1

?学习也可以很快乐》这本书是来自韩国的陈恩荣写的,陈恩荣现在主要为孩子们写童话。

这本书想要告诉孩子们,如果能通过获得成就感让他们为自己的梦想而学习的过程变得快乐起来,他们就一定会成为自己学习的小主人。

这本书主要写了主人公金珠梦想当一名宇航员,恰巧学校里要组织两天一夜的“星座阵营”活动。这个活动可以参观天文台,还可以学习宇宙的知识。可是,妈妈一听说这个活动和金珠的英语培优课冲突了,便不同意金珠参加“星座阵营”活动。金珠的妈妈认为,金珠的梦想太遥远了,还是学好英语更加的重要。金珠开展了一次打动妈妈的“特别行动”,她开始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在这个过程中,金珠有了一个十分重大的发现,那就是如果能在学习的过程中享受一个小小的成就,就不会觉得学习是个困难的事情了,反而会很快乐。

从这本书中,我明白了:不管是多么完美的计划,只要不努力完成就没有一点价值可言;要想把身上的缺点改掉,可以制订一个关于改正缺点的方案,将这个方案贴在一个每时每刻都可以看到的地方;成就感对每一个人都十分重要,因为成就感会给每一个人带来无限的自信。

作者陈恩荣写过一句话,这句话是:如果成就树结出了果实,那么那个果实不仅会帮助我们由弱变成强,还会让我们变得十分的快乐和幸福。

我猜想,这个果子应该就是“自信”吧!

从而,《学习也可以很快乐》这本书也给了我很多的启发,希望大家可以去看这本书!

可以读后感篇2

某一天,我偶然有了读书的兴致。我翻找着图书角,发现了《学习也可以很快乐》,我随意地翻了一下目录,走马观花般地看了一遍推荐序。知道这本书就是专门为我们这些没有成就感的学生写的,便有兴趣读这本书。

这本书内容不长,又好理解,不久就读完了。小主人公金珠不按时做作业,忘记准备课上需要的物品,还经常因为看电视,读漫画书晚睡晚起。他有一个美好的梦想,就是当一名宇航员,但她并不知道怎样才能把梦想成真。一天,她在网上找到了“小不点儿天文台”,认识了一位叫“宁越斯比卡”的长辈。从那以后,经验丰富的斯比卡常常帮助金珠解开她的烦恼,帮助她慢慢实现梦想。

看着书中的小主人公从这些坏毛病中慢慢走出来,我真是很高兴,不管怎么说,我从书中学到的知识还真不少,比如说:

(1)想要成功,必须要有成就感。

(2)如果每天都辛勤地拔除杂草,就不怕意外发生了。

(3)不管怎样,从现在开始,只要你每天都努力,就会慢慢拔掉那些杂草。

斯比卡的话不仅对金珠有好的影响,而且对我也有些触动。我虽没有金珠那样不做作业,偷看漫画书等坏毛病,但我对有效的学习方法还真一窍不通。我有的地方还不如金珠,就是我现在还没有梦想,只是一味地努力学习,学得很累很烦,觉得学习太痛苦了。但我读完后,对学习有了新的看法,原来学习也可以很快乐。

这本书教我的方法我还真想试一试,想让学习很快乐,如果你也想的话,请读一读这本书吧!

可以读后感篇3

第一次看绘本故事《大卫,不可以》,我就深深地喜欢上了它,也许是因为故事中人物形象的滑稽,也许是因为人物行为的熟悉,也许是因为大卫的无法无天激起了自己心中对叛逆生活的向往……,总之,我对它百看不厌,并总能荡起最真的笑。

大卫——一个在大人眼中叛逆、捣蛋,实则想象丰富,生活在自己快乐天地的小男孩,不因母亲的屡次制止而有半点悔过,他伸出双手去搬放在高桌上的玻璃鱼缸;脚尖踩在一把椅子的边缘上,身体倾斜45度,左手紧紧抓住壁橱的下方,右臂向上高高举起,伸开五指,去够妈妈放在壁橱最上层的饼干桶;满身泥草并混有小虫地走进妈妈收收拾干净的客厅;洗澡时澡盆里放着大卫的一些玩具:游泳圈、军舰、小鸭子、水雷、鲨鱼、黑鱼等。澡盆里的水早已溢出,水流满地,可怜的“八爪鱼”被冲到了地板上,瞪着惊愕的眼睛不知所以然。而大卫仍然大开着水龙头,面戴潜水镜、头顶“黑鱼”、手拿“鲨鱼”,把这里当作戏水乐园,不管不顾地肆意玩水;好不容易洗完澡的大卫,突发奇想,居然光着身子,冲到屋外的大道上。你看他:两脚腾空,右脚掌朝前,左脚心朝后,五指张开、双臂伸直,不顾一切地向前奔跑……,大卫的这些行为不禁让我想到了自己的儿子和学生,想起自己儿子把满盆的清水掀翻在地,手不住的在地上乱划,整个衣袖从里到外全部湿透,晚上不管你怎么哄也不入睡,光着小屁股满床乱跑,把所有的玩具和书扔满一地,而一分钟之前你刚刚收拾好,想起自己的学生在课堂上折纸,和伙伴摔跤,在教室门口偷偷瞄着你的到来,然后给全班通风报信……

故事中妈妈的动作和言语,又仿佛是自己当时行为的照片,用简单粗暴的语言加以制止,甚至是有些小暴力,刚毕业时自己碰到类似的事情就是想不通,怎么会有这么讨厌的孩子,他们的心眼怎么就这么坏,我一定采取最严厉的态度让他们知道犯错的严重后果,让他们不敢再犯,时间长了,也许是自己对教育有了更深的领悟,也许是自己更能读懂学生了,发现他们并不是我以前想象的那么恶劣,只不过是他们的自制力有些欠缺,或是更喜欢冒险刺激的生活,他们同样渴望被关注和爱护,就像故事中的大卫一样,在妈妈罚他面壁时,他是那么孤单无助,渴望得到妈妈的谅解,害怕失去妈妈的爱,有了这样的认知,我对孩子们就越来越宽容了,更多的是讲道理,提建议,即使是严厉的批评,我眼里也绝不带鄙视的神情,建议和批评也更有针对性,只是就事论事,绝不带人身攻击。我想也许正是有类似大卫的这种敢想敢干的性格,想象丰富的头脑,孩子以后发展的才会更成功,作为一名老师,作为一位妈妈,我们在正确引导孩子的同时,千万不要去除最最珍贵的东西呀!

可以读后感篇4

在我四岁的时候,妈妈送给我一本绘本——《大卫,不可以》,从此,我就爱上了大卫,爱上了这本书,。

先说说作者及绘者大卫香农吧,他以自己小时候制作的图画书为蓝本,刻画出一个调皮捣蛋的小男孩形象。因为喜欢上了绘本,我也开始爱上了制作自己的绘本,比如,我的小乳牙掉了,我把它们藏在了我的小红盒子里,可是有一天,我的红盒子掉到了地上,小乳牙再也找不到了。我就想它们会去哪儿呢?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于是我就为我的小乳牙画了一本书《没有兔子的牙齿》和《没有牙齿的兔子》。我以前有一个小吊瓜,别人都没见过吊瓜,我为吊瓜写了一本绘本《吊瓜公主》。我还画了许多故事,我希望我也能像大卫香农一样,成为一位为孩子们画画,写故事的作家,我希望我小时候创作的这些故事能也出版。

再说说书中的小男孩大卫吧,我虽然是个小女孩,但是我和大卫非常的像,比如大卫在墙上乱写乱画,我奶奶家的墙上就有我小时候天马行空的作品;大卫把浴室变成一个沼泽地,我小时候在大浴盆里边洗澡边玩小鸭子,弄得到处都是水;大卫吃饭时不吃饭,把食物做成小人,我吃饭时喜欢搓饭粒,弄得手上,桌子上黏巴巴的;大卫的房间简直就是我的房间的翻版;还有我和大卫共同的“爱好”就是挖鼻孔……所以我特别喜欢大卫,世界上又有哪一个孩子不渴望像大卫一样随心所欲地游戏呢?但是这怎么可能呢?我的妈妈和大卫的妈妈一样,总是在我的耳边不停地说“不可以!不可以!不可以!”书中最感动我的就是最后一幅画,大卫犯错了,被妈妈惩罚了,他伤心地哭了,妈妈来了,搂住大卫,说“大卫乖……我爱你!”每次看到这儿,我都会很幸福,因为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样的,我的妈妈也是这样,虽然她经常对我大吼大叫,但是无论我犯什么错误,她都会原谅我的。无论什么时候,我都能感受到她浓浓的爱。

就像书中前言中写到的——“可以”“很好”当然是很棒的词儿,不过,它显然没有办法阻止蜡笔因此远离客厅的墙壁。而爱和包容,就应该是母亲的天性。

妈妈爱我,我爱妈妈。

评语:“读后感”要找出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自己写来又觉得顺畅的一个感点,作为读后感的中心,然后加以论证成文。小作者的这篇读后感,就找准了了自己有感触的地方,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她把自己顽皮的天性和书中的“大卫”比较,她把自己妈妈的爱与包容与大卫的妈妈作比较,她又把自己喜欢创作图画书这一点和作者“大卫香农”作比较,得到了两点感想:1、妈妈爱我,我爱妈妈。2、希望也能像大卫香农一样,成为一位为孩子们画画,写故事的作家。

可以读后感篇5

一转眼,我已经是一名二年级的小学生了,回想起在幼儿园时除了玩耍还是玩耍,而升级为小学生以后,每天都要投入到紧凑的学习中。

我不是很聪明的那种孩子,学习成绩也不是名列前茅的那种程度。之前妈妈对我说,只要身体好,学习成绩是无关紧要的。

可是自从我看了那本《学习也可以很快乐》之后,对学习的态度大有转变。主人公金珠是一个不爱学习不爱写作业的小孩子,但在她生活中发生了一件件有趣的事情之后,她变成一个刻苦勤奋热爱学习的乖孩子。因为她渐渐地在学习中获得了一种成就感,也渐渐地有了自信心和自己远大的理想。

这本书深深激励了我,我给自己制定了一个学习计划:

1上课认真听讲

2作业认真完成

3多看多读

除此之外,如何在枯燥的学习中寻找快乐呢,首先自己制作一份完成计划时的奖励表,奖励项目可以是看电影,听音乐,买好吃的,与同学玩,等等。这些小小的奖赏会让我更快乐地向下一个目标努力。最后,把自己的成就用文字写下来或者用相机拍下来,然后保管好!

读过《学习也可以很快乐》这本书,我学会了从成就感中找到自信,在自我激励中找到快乐,爱上学习,做学习的主人!

可以读后感篇6

之前看一些有关于绘本推荐的文章,发现这本书被列为不被推荐的行列,原因是,人物太丑,故事语句太单一,讲不出什么来,这真的是让我大跌眼镜。这本书是我成为幼儿老师后第一次接触的绘本,也是它打开了我绘本阅读的大门,我意识到原来绘本与小人书不是一个套路的。

大卫是谁?大卫是天底下所有孩子们骨子里的那个“坏小子”的代言人!他生活的主题似乎就是不断地破坏,不断地挑战妈妈的耐心,不断地在妈妈“不可以不可以”的郑重警告声中享受着破坏的快感。

长着稀毛毛、倒挂眉、大板牙,又时常露着一脸坏笑、行止乖张莫测的大卫算不得一个可爱的.孩子,但是他却能让那些些操着全世界最难懂的呀呀童语的孩童们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感受到了被理解的欣慰,所以他能够旷日持久的俘获万千幼童的芳心。

第一次讲绘本的我没什么教学技巧,只会按照图画照本宣科,但是孩子们却非常给力,他们跟着故事情节哈哈大笑,也因为大卫受到的惩罚感到不安,直到最后看到妈妈原谅了大卫,我和孩子们才舒了一口气。大卫这个有点坏坏的男孩,之所以受到大家的喜爱,是因为我们从他身上看到了当初的自己,从他身上回味到自己当初做"坏事"时快感,这本书让孩子站在妈妈角度去判断大卫的行为,让孩子们喊出"大卫,不可以",利用这种方法树立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把说教变的让孩子更容易接受,我认为真的不错哦,这本书非常适合小班年龄的孩子阅读,还有两本续集大卫,惹麻烦和大卫,上学去比较适合中班和大班的孩子。

不过要真的让孩子理解感受这本绘本内涵,对教师和家长的讲读能力也是一种挑战啊,这可能也是它不被推荐的原因之一吧,不过我认为如此经典的绘本必有可看之处,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