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污染的心得体会7篇

时间:2023-03-17 作者:couple

工作总结是对过往的工作体会进行认真分析的应用文体,往往内容全面的心得体会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下面是365文档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光污染的心得体会7篇,感谢您的参阅。

光污染的心得体会7篇

光污染的心得体会篇1

从小老师就教育我们,大海孕育了我们的生命,每一个地球人都应为保护海洋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众所周知,海洋对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它占据地球表面积的71%,远远的从太空看,地球就像一颗晶莹剔透的蓝色水晶球,这就是地球又被人们称为“水球”的原因。因而破坏海洋的行为会对整个地球造成影响。

放假的时候我最喜欢到海边玩啦,光者脚丫子在海滩上跑,很快海水就会漫上来,盖住一串串脚印,跑累了就看看大海,站在高高的礁石上眺望远方的海平线,海水蓝蓝的调皮的拍打着海岸,勇敢的海鸟在海浪中穿梭,多希望这一刻永远印在脑海中!

可是最近污染海洋的新闻越来越多,每当看到这些新闻,我就为海洋担心,为人类的自私感到羞愧,为人类盲目追求经济增长造成海洋污染的后果感到愤怒。我越来越担心大海里的小生命会受到伤害,担心海鸟失去生存的家园,担心总有一天人类会受到大自然的报复。

海洋无私的帮助我们,我们却反过来破坏它,这不是老师教我们以怨报德的故事吗?所以我们不能忘了大海的贡献,我们应当爱护它,把它当母亲一样关心、呵护。当我们伤害了它,我们应当感到内疚,应当做出更多补偿。

小学生人小力量不小,我们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比如说把平时的零用钱攒起来捐给爱护海洋基金,可以在放假时去海边捡捡垃圾,可以向身边的人宣传保护海洋的知识……让我们行动起来,为保护海洋奉献自己的力量吧!

光污染的心得体会篇2

人们喜欢把现代化比作宏伟的大厦,那么这座凝聚着高度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大厦应矗立在怎样的环境之中呢?如果天空烟雾弥漫,大地草木枯败等等,这是人们心中的现代化社会吗?不,不是,这是历史的讽刺,这是人类的悲剧。

人生活在地球上,要生存,要发展,首先就得靠地球,靠有山有水,有森林有草原的大自然。可是有人误以为大自然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于是毁林而种,竭泽而渔,连连受到自然的惩罚而不自知。年复一年,森林变成了荒丘,绿洲沦为沙漠,致使世界上每年有2017公顷农田被沙漠吞噬。

这样下去经过若干年,地球上的绿地将全部被沙漠侵占,我们的子孙将无法生存!前些年,农村包产到户后,哄砍山林成风,我国务川县一个乡的近2017亩杉木林,在一周之内被砍为平地。听到这个消息,我头疼,我愤怒,这样做的农民太愚昧,太自私。还有很多正在干着类似务川的贻害子孙的事情:任滚滚浓烟弥漫天空,让高分贝的噪音刺激人的神经。

对此,我们应该深思。现代化社会使我们生活得更美好,现代科学也已充分揭示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每个正直的公民,都应具备这样的历史眼光和忧患意识:要把我国建成一个理想的现代化强国,必须做到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同步,实现经济发展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事实也是这样,几年前,大连污染严重,经过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后,不仅使市容面目美观了,还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外商投资,中外合作等等,因此让大连成为现代化的大都市。

让我们伸出自己的双手,来保护自己的家乡,来建设自己的家乡吧!

光污染的心得体会篇3

在十年前的中国,大气污染问题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可能是个比较飘渺的话题。正如空气本身的性质一样,看不见摸不着却无处不在。而专家学者们则主要关注的是对于工业生产,燃煤发电所产生的硫氧化物的处理和汽车尾气中氮氧化物的处理。十年时间飞逝,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关注生活的质量问题。与其同时越发严重的正是中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其中大气污染问题尤其明显。这几年来关于温室气体和温室效应的话题被讨论得沸沸扬扬,专家们各有其立场,但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全球变暖问题似乎仍很遥远。对于温室气体所带来的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冰川融化,动植物灭亡的问题,人们大多数是在电视新闻或报刊杂志上看到,恶劣天气的频发也并不是发生在世界每个角落。相比于温室气体所带的大气污染问题,人们开始关注更多的便是最近发生在北京,广州,武汉等多地的灰霾问题。尤其是在北京持续很久的灰霾严重影响了当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更是引起了广大专家学者和普通民众的高度关注。而其实对于灰霾现象,国外专家学者很多年前便开始研究。

那么何为灰霾?灰霾是导致近地面大气浑浊的多种空气污染物的混合体。构成灰霾的主要污染物是硝酸盐、硫酸盐、有机碳、元素碳、等固体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二氧化氮、二氧化硫、挥发性有机物等气态污染物。灰霾往往与天然污染源的排放和二次污染污染物的形成有关,还与一定的气象条件和地形有关。我们现在最关注的同时也最难解决的室外污染物之一是可吸入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被分类为两种,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pm2.5)和直径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pm10)。虽然两种形式的颗粒物都对人类健康有极大的危害,pm2.5被普遍认为是更危险的,因为它的体积小,大约只有人类头发宽度的1/30。人们在呼吸时,pm2.5可以进入人类肺组织深处,甚至进入血液,造成严重的健康问题。同时更小的颗粒物在大气中可以有较长的停留时间。因此,pm2.5可以传播的更远,停留在空气的时间越长,影响更大的人口。pm2.5和pm10的主要来源包括机动车,电厂和其他工业源,以及生物质的燃烧。其中一个主要的来源是柴油为动力的车辆。这些污染源相结合,可以在城市或农村地区天空一片阴霾,而且往往发生在下午时段。

对于容易形成灰霾的城市,除了城市当地工业污染,汽车尾气的影响以外,特定的地形导致污染物的难以扩散也是灰霾形成的主要原因,像美国的洛杉矶,还有前面提到的受灰霾影响的北京和武汉都受到了地形的影响。洛杉矶市三面被群山包围,当地空气干燥,白天阳光充足。到了晚上,地表面冷却很快。地面附近的空气变冷,而上层空气都比较热,形成逆温。北京市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边缘,背靠太行山余脉和燕山山脉,面对辽阔的华北平原,东南距渤海约150公里,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地区,气候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多风和沙尘,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晴朗干燥,冬季寒冷且大风猛烈。武汉市则居于内陆、距海洋远,周围地形如盆地,集热容易散热难,河湖多、晚上水汽多,城市热岛效应和伏旱时副高控制明显。通过比较以上3个城市的情况可以发现它们都是较大的工业城市,而且城市海拔较低,周围至少有一面是高地,都分布在低于南北纬50度的地方。这些地区夏季阳光明媚,天气温暖干燥。在城市的盆地地区,逆温现象十分普遍。夏季的阳光使地面温度升高,城市街道和建筑物迅速升温,与炎热的物体表面接触的空气温度升高。通过对流空气向上运动,但它却不能穿透逆温层,因为上面的空气温度更暖且密度更小。空气聚集,但连续的对流形成了垂直的循环,使空气完全混合在一起。从建筑物和汽车废气释放出的气体和颗粒也都聚集在逆温层下,通过对流把聚集的空气彻底混合。这样导致污染物无法快速扩散而聚集,大大增加了当地的污染物浓度。

城市内部灰霾的形成也同样受到了这种类似地形的影响,学者称它为街谷模型。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城市及城市周边的自然生态系统逐渐被人工生态系统取代,取而代之的是钢筋混凝土浇筑的高楼与马路,很容易形成城市街道峡谷。这种城市街道峡谷是指两侧有连续,高大建筑物的狭长城市街道空间。在这种地形下,上层大气在进入城市时,风速迅速降低并产生特殊的湍流,使街谷内的流场完全不同于上层大气。而气流对污染物具有显著的运输、稀释、和扩散作用,因此,对城市街谷内污染物的浓度、分布有着很大影响。北京的灰霾现象正是因为污染物积聚难以扩散而导致北京的灰霾持续了如此之久。有相关专家的研究发现,除了通过控制排放源,增大扩散和增加沉积率来降低大气中污染颗粒物的浓度以外,地面的性质也影响着颗粒物的浓度。有研究表明植被对城市空气质量能有接近5%的提高。在城市,尤其是在城市街谷地带种植植被能通过增加沉积作用而降低60%的可吸入颗粒物(pm)浓度和40%的二氧化氮(no2)浓度。因此,通过对植被的合理利用能过创造一个有效的城市污染过滤膜,对密集城市地带空气质量的提高有着快速有效并且持续性的影响。

灰霾问题不是一个暂时性的问题,相反它是一个长久的问题,从它如何形成,加剧到我们如何解决治理并消除都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

灰霾现象,它只是地球环境污染的一个缩影。我们更应该探究它的根源问题,什么才是它形成的根源,什么才是它加剧的根源。我们没法通过改变天然的气候和地形来解决城市灰霾问题,但我们可以通过减少排放源,通过增加植被,加强城市绿化来阻止灰霾的加剧。人类的不断进步使得人们在追求高科技的同时却忘记了自然本身的无穷力量。越来越高的大楼,越来越发达便利的交通,相反的却是城市越来越差的生活环境。在灰色的钢筋水泥世界里生活久了,人们是否会怀念那晴朗的蓝天,向往呼吸新鲜的空气和在那充满生机的绿色大自然世界里生活。

光污染的心得体会篇4

我是一名海上环保小组的成员,保护海洋环境,定期对海上生态情况进行检查是我的任务。

一天早上,我和两名小组成员向往常一样坐上巡检船去海上巡查,当我们的船航行到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州的亚姆巴海岸线时,海水检验系统突然发出“嘟嘟嘟。”的报警声,我赶快调出电脑监控图像查看,一看屏幕我被吓了一跳,平时蓝蓝的大海不见了,一层层白色的泡沫堆积在海面上,随着波浪一起一伏,好像巨大浴缸中的泡泡浴。浑浊带着泡沫的海水冲向海滩,冲打着岸边的度假者,人们惊慌的四散而逃。出事了?那白色的是什么东西?为什么会这样?会不会有危险?一连串的问题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我马上把险情报告上级,上级指示我们搞清情况。为了搞清原因我们决定亲手取一些泡沫作样本,走进变成“卡布奇诺咖啡”一般的大海,我和组员都捏着一把汗,不知这种不明物质对人体有多大危害。我们穿上蓝色的潜水服,戴上长长的塑胶手套和防护境,手里拿着两个实验玻璃瓶,潜到海下,我发现海面下的海水还是深蓝色的,比平时的海水浑浊许多,白色的泡沫只浮于海水表面,没有什么刺激的味道。我们很快取到样本,随后向总部发出信号,等待专家的到来。

经过专家一番仔细检验,发现这种不明的白色泡沫,是由于大量从河里流出的淡水进入海洋,与海洋里的污染物质(如腐烂的塑料制品、鱼类和海藻的排泄物等等)相互作用而形成,此外,该地区正处在强气流的影响下,在海面上形成巨大的海浪,水流使泡沫迅速向上旋转,并在岸上聚集起来,浪越大泡沫就越多,对人体没有特别大的危害。

得知了专家的结论,我们悬着的心才算放下来,但心里还是有隐隐的担忧,现在海洋的生态形势不容乐观,原因很简单,就是那些不自觉的人无休无止的破坏,几乎每天都有报道,那个工厂又污染了那条河水,赤潮年年如期而至。海洋变得混浊不堪,甚至是海里充满了有毒物质。这是当今海洋环保工作最严重、最紧迫的问题之一,真希望大家都来自觉的保卫海洋,保卫我们蓝色的国土!

光污染的心得体会篇5

保护环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我们的生活环境就会变得更美好。只要保护大自然,大自然会更爱我们的。我为周围环境的恶化而感到心痛,我想:作为未来接班人的青少年,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我们如果不了解人类环境的构成和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性,无视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去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的话,我们的生命将毁在自己的手中,老天将对我们作出严厉的惩罚。

为此我下定决心要从我做起爱护环境,保护我们这个赖以生存的家园,做一个保护环境的卫士。让我们携起手来,为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清新空气、优美环境而努力奋斗吧!从今年开始,我要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种树,会更有意义。如果每个人过生日都种上一棵树或一株竹子的话,几年以后就会绿树成荫,竹子成林了。

环境是我们人类生存最基本的条件,如果我们破坏了环境,这等于破坏了我们生存的条件。目前,生态环境日益恶劣,对我们影响最大的就是水资源、空气和食品等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污染。

这里的垃圾什么时候才能搬掉?这是人们向记者诉苦说。是啊!像垃圾袋等塑料用品,不但不会腐烂,而且也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你看!那里的垃圾已经堆成了山。

看到这些,我想:我们每个人都要快点想办法来美化环境。想什么办法呢?对了,现在买菜时候都是用塑料袋的,如果改用篮子的话,那么环境的污染也会减少一些的。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塑料饭盒,不仅会污染环境,而且每年要浪费许多木材,如果用我们平常的碗筷,进行严格的消毒后反复使用,就可以节约木材,减少污染。日常用的垃圾桶应该多放几个,一个桶放可回收的垃圾,像菜皮、果皮可以做肥料,纸屑、破布可以进行再加工,重新使用,另一个桶放不可回收的垃圾。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一条条清澈的小溪被污染,变成了臭气熏天的水沟;一株株美丽的花草树木被污染,变得黑乎乎的即将凋谢;一棵棵高大的大树在一阵隆隆的机器声中倒下……这些残酷的画面,就是人类可恶的“杰作”!

现在,人类破坏环境越来越严重。就说我们周围的河流吧,那里原来的水清澈见底,平静得像一面镜子,但由于这几年人们乱丢垃圾,排放污水,以至于现在的部分河流变成了臭水沟,每当路过时,行人们总要捂着鼻子走过,河里的水黑乎乎的,河岸边还有许多生活垃圾,影响我们的市容,破坏了环境卫生。虽然有些河流正在施工,清理污水,但是如果人们还不重视这些环境的保护,就算这些河流施工多少次也是无济于事的。而且,破坏环境对我们造成的危害极大,它会带来一系列的灾难,如沙尘暴、大雨、山洪、海啸等自然灾害。

其实,保护环境并不难做到:只要拒绝使用塑料带等一次性物品,减少白色垃圾的产生;不乱丢生活垃圾,按相关要求分类存放;不要向水中抛洒污染物;节约用电、水、煤等资源,减少工业废气、污水的排放。如果人人都能这样做,那么我们生活的环境将有很大的改善。

光污染的心得体会篇6

现在,我们生存的环境越来越差,汽车排出的尾气;天空中随处可见的白色垃圾;臭气难闻的小河。现在,我们都很关注这件事,作为一个小学生,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呢?下面我就来总结一下。

我们以后购物要用布袋。我们去商店或农贸市场购物,几乎每样物品都会随赠一个塑料袋,回到家后,这些塑料袋往往立即被扔进垃圾箱。作为垃圾,塑料袋离开了我们的家,但是它们并没有在这个世界上消失。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都是随处可见塑料袋,遇到刮凤的天气,它们就会在空中飞舞,降落在树枝上、河流中,影响卫生和市容。塑料袋增加了垃圾的数量,占用耕地,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更为严重的是塑料在自然界中上百年不能降解,若进行焚烧,又会产生有毒气体。仅图一时方便,却把垃圾遗弃给子孙后代。这样做合适吗?以北京为例,若人均每天消费一个塑料袋,一个塑料袋约0。4克重,每天就要扔掉4吨塑料袋,仅原料就价值4万元。小小塑料袋的害处真够大。我们从前也是用可以重复使用的菜篮子和布袋子购物买菜的,普遍使用塑料袋只是近几年的事。我们应该恢复既往的优良传统。德国年轻人正以挎布袋购物为荣,让我们也来追随这种“绿色时尚”吧。

我们西花园那条河,更是令人心痛,那条小河以前清澈见底,鱼儿成群结队地在河中自由自在的游着,人们在小河旁谈笑风生,孩子们都在河边快乐的嬉戏,拿着钓鱼竿在河中钓鱼,快乐的玩耍着,这条河简直就是儿童的乐园,以前那里还有一个喷水池,一个小孩拿着一条鱼,从鱼嘴里喷出清澈的水。而现在,小河中臭气难闻,令人不敢接近,河面上漂浮着包装袋和塑料袋,河中的水由原来清澈见底变为了黑色的油漆,水又沾手又臭,人们已经厌恶了它。根本原因是什么呢?因为人们把用过的水排放到了河里,积少成多,小河越来越臭,同时,垃圾和包装纸也被人们扔进了里面,天长日久,小河就成了这种令人怜惜的样子。

人们啊!醒悟醒悟吧!如果我们还是按平常的习惯去做,那么我们生存的环境迟早会毁灭的,所以,我们以后一定要保护环境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清洁、美丽!

光污染的心得体会篇7

大家都知道,如果我们不保护环境,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会慢慢枯竭;如果不保护环境,人们就会面临灭亡;如果不保护环境,不仅是人类,地球也会逐渐走向灭亡!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是那么美丽、那么可爱,同时又是那么容易破碎。我们经常就可以看到一些这样的镜头:一位高大威猛的执法人员走着走着,“呸”的一声把一口痰吐在了干净的地面上;一位中年男子抽着烟,走了一会儿就把还没熄灭的烟头扔在了地上。我曾经看见过这样一幅画面:一位父亲拉着正喝着酸奶的儿子急匆匆地走,儿子问父亲,瓶子扔哪儿?父亲说随便扔。儿子又说,老师说‘不能随便扔东西!’父亲不耐烦地说,哎呀,特殊情况特殊对待嘛!说着,就把瓶子随手扔在了路边。人们往往乱扔东西时,垃圾箱就在不足十步的地方,他们就不愿多走几步,把不要的东西扔进垃圾桶里。如果每个人都扔一个垃圾,地球就会变成垃圾的海洋。

还有一个镜头,一个母亲给孩子买了一个冰棍,把撕下的纸顺手就扔在了一边。这个孩子看到后,捡了起来,准备扔进不远的垃圾桶,可就在这时,那位母亲赶紧走了上来,拍掉了孩子手上的纸,说:“快扔掉,脏!”同样是地球公民,为什么却有如此之大的反差!如果每个人都捡起身边的垃圾,那么我们的地球将会变得多么漂亮,干净啊!难道那些破坏环境的人要等到环境在他们的破坏下“不堪入目”才回过头来再继续保护环境吗?

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吧,捡起脚边的垃圾,扔进不远的垃圾桶,让我们的地球母亲重现以前的光彩吧!让我们共同创造一个洁净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