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将内心深处的情感表达出来,心得体会是向别人展示我们内心真实想法和情感的文章,一定要认真写,下面是365文档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教育强则国家强心得体会推荐5篇,感谢您的参阅。
教育强则国家强心得体会篇1
上个礼拜,我们初一学生迎来了人生中第一次军训。在这短短五天军训中,我学会了坚强,领悟了团结的力量。
一开始,我还以为军训非常容易,但一做起来就难了。就说“站军姿”吧,“站军姿”顾名思义就是按照军人的姿势来站着。站时,要抬头挺胸,在烈日当空的情况下,还要保持纹丝不动,同学一个个都汗流浃背、汗如雨下,可是站军姿时是不允许擦汗的,这也是磨练我们毅力的时候。
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军训的第三天下午,当时烈日当空,大地像着了火一样,操场四周的树木像病了一样,叶子无精打采地卷着,光照到屋顶上,反射回来的是刺眼的白光,整个操场像一个蒸笼。同学们站在操场上,从脸到脚都被热气围着,浑身是汗,就在这样炎热的天气里,我们开始训练了。一开始,我认为在这样热的天气下,大家一定坚持不下来的,可是同学们都坚持着,任汗水涔涔地流着,在烈日之下刻苦地练习着每一个动作,并确保动作标准和到位,为后天的展演做好准备。
在五天的训练中,我还对“团结就是力量”这句话有了更深的体会。刚开始训练时,同学们如一盘散沙,漫无目标,但后来知道要展演,大家就有了明确目标。所以,大家团结起来,在教官和老师的带领下一起向目标努力,并从站好队列和做好每一个动作做起。在展演上,同学们团结一心,认真做好每个动作,让评委和其他班级刮目相看,最终,我们班获得了“先进班集体”光荣称号。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句话一点不错,通过这次军训让我明白了“坚持就是胜利”、“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培养了我爱祖国、爱人民、爱军人的道德情操,也增强了我的国防意识和组织纪律观念,军训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提高了我与同学们沟通交流、团结合作的能力,帮助我快速融入新的集体,尽快适应初中生活。军训不仅让我学会了合理安排利用时间来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了身体素质,为紧张的初中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还培养了我的自理能力以及吃苦耐劳、战胜困难的意志品格,全面提升我的综合素质。
短暂的军训结束了,在烈日的暴晒下,皮肤也变黑了、变粗糙了,军训虽然很苦很累,但这何尝不是一种人生的洗礼和锤炼,赋予了我们克服困难、战胜自我,向着人生更高目标前进的力量和勇气。那些“稍息、立正、向左转、向右转”等口令,将永远回荡在我的耳畔,激励着我们向前进!
教育强则国家强心得体会篇2
勇敢是人类可贵的品质,是人性的闪光点。许多英雄的故事是勇气的故事,但真正的勇气绝非鲁莽,勇气的背后往往是内心深处的思考,是理想与现实的权衡,是人的觉悟。
勇气是压力下的美德,是理性下的觉悟。有勇气是对英雄的赞许,但即使是英雄,在做出某个英勇的举动前,也会迫于现实的压力,进行激烈的心理斗争,他们的勇气往往来源于高尚的奉献精神。新冠肺炎爆发后,各省的医生,从来都不是简单的“我要去”或“我想去”给了他们奔赴前线的,承担生命危险的勇气。他们是因为不想看到国家被病毒拖累,不想看到众多同胞的生命受到威胁。因为他们是医生,有能力在这特殊时刻救助他人,因为他们知道国家能给他们尽可能周到的保护,他们有怜悯之心、纯粹的奉献精神,所以他们做出了用自己的安危换来更多人安全的勇敢的行为。
同样的,疫情期间,有些工厂改装原来的流水线,转而生产口罩。而卖口罩换来的钱,还不够企业回本。这同样是勇气,同样做出了损失自身利益换来集体利益的觉悟,同样来源于纯粹的奉献精神。这些企业同样是英雄。
在前线抗击的医护人员也好,在他们身后坚持岗位的平凡人也好,他们做出的每一个令人赞许的行为,都是经过深入思考的。勇气来源于切实的高尚品德,真正的勇气所展现出的觉悟,令它被众人所赞赏。
“出于虚荣心、好奇心,或者贪心去冒生命危险的人,不是勇敢的人。”托尔斯泰的这句话,讲明了出于私心的勇气,并非真正的勇气。拥有这种勇气的人没有真正理解勇气,更做不出让人歌颂的觉悟。这种勇气往往是无用的。极限运动爱好者咏宁为了刺激观众的肾上腺素,吸引更多粉丝赚更多的钱,鼓起了勇气去挑战无装备攀爬高楼,最终不幸掉落身亡。这样的勇气是盲目的,人们不会珍视它,最多给予怜悯,之后没过多久就忘却了,这样的“勇气”又有何意义?
真正的勇气是高尚的品德,是深入思考后的觉悟。它让一些人在平淡的历史中熠熠生辉。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也可能不得不做出需要勇气的事。记得,让美好的觉悟引领勇气,而后让勇气创造伟绩。
教育强则国家强心得体会篇3
今年暑假期间,我阅读了《教育智慧从哪里来》一书。该书为教育专家王晓春老师所著,其中汇集了100个小学教师及班主任常常碰到的棘手问题,作者积40余年教学经验,从“教师问题、学生问题、师生关系、教师与家长关系、管理问题”这五个部分,就当前在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教育案例进行点评和剖析。书中的案例真实,极其贴近教师教育教学生活中的种种问题;文章既有理论分析,又有可直接借鉴的操作经验;案例点评注重科学,深入浅出,入情入理,读后令人深受启发。
王晓春老师在这本书中反复提倡的是教师的科学精神与研究精神。比如在一则案例中,一个学生不讲卫生,教师对他进行个别教育,通常会采取两种方式,“告诉他:你太脏了(直率地或者委婉地)。或者要求他:你必须把自己整干净(严厉地或者温和地)。”“第一句话是向孩子耳朵里输入教师评价。第二句话是向孩子的耳朵里输入教师指令。”这两种方式,王晓春统统称之为“干涉式教育”,并且评价说,“干涉式教育是赤裸裸的教育。教师一张口,教育架势就摆出来了。干涉式教育通常属于低科技含量的教育。进行这种教育,不需要多少专业知识,靠条件反射就可以实施了。像上面两句话,普通的家庭主妇也能说得很流利。”那么怎么办呢?王晓春老师结合案例说,“帮助式教育”才是科学的方法,也是真正有效的巧办法。
王老师通过一些浅显易懂的例子告诉我们,老师光有爱心还是远远不够的,正如医生与病人的关系好,但缺乏医术的话,并不能保证治好病人一样。要治好病人,医生还需要有专业能力,能对症下药。教师也一样,面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光靠爱心,还应在爱学生的基础上进行研究。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帮助学生深入具体地分析他的心理问题是什么,他的智力类型是什么,他的思维方式是什么,他的困难到底在什么地方,从何处突破可以见到成绩,可以建立信心。事实证明解决教学中各方面的问题,老师的爱心固然重要,但千万不要以为爱能包治百病,其实起决定作用的还是老师的教育智慧,即使不比爱心更重要,起码也和爱心同等重要。因此,我们教师应克服工作方法简单、思维方式单一等问题,练就一身教的好本领,以科学的态度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以智慧来帮助学生,让智慧与爱心同行。
王老师指出大量的案例中存在的教师非专业化的反应,比如碰到钉子就急躁,遇到失败就沮丧,稍不称心就埋怨,怨气冲天,顾影自怜,工作情绪化。其实仔细想一想,这正是一线老师的写照?在王老师看来,一个专业化的班主任遇到难题,首要的任务是了解情况,进行分析,锁定问题性质,然后才可以根据性质进行干预。万不可上来就管,那样容易下错药。王老师分析了解决问题的两种思路,一种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促使学生成长”,一种是“看到现象—进行教育—达到教师目的”,然后提出:“为了解决某个问题,我们先要尽可能周全地了解情况,占有材料(否则根本无法研究,因为研究就是思考,而思考是需要有材料的,人的脑子不能空转),然后根据这些材料提出种种归因假设(假说),即初步诊断。有了诊断,就可以开药方试试了,于是采取措施对学生及其家长进行干预。再根据反馈回来的干预结果,调整假说,调整诊断,调整药方……如此巡回往复,认识不断深入,问题也就逐渐得到解决。”
学生之间打打闹闹,斗嘴绊脚,几乎每天都会碰到,我总认为是小儿科的事。所以总是用很简单的谈话和互相道歉来解决,却很少会想到去找找发生矛盾的真正原因,是它自身的,还是和家庭环境有关。王老师告诉我们,学一点心理学,走进一点学生,花一点耐心,这样我们的收获会更多,也会让我们惊喜。
每每看到这本书里面那些鲜活的案例,心中的那些愤懑就会少点,虽然教育生活中总是存在缺憾,但每一次的缺憾都能让我们再次的成长。教师之间的问题、学生存在的问题、师生关系、教师与家长关系、管理问题等等,有时候想一口气读完它,有时候想反复地读某一个案例,觉得老师的无奈、老师的智慧、老师的爱心,都在王晓春老师的点评中得到全新的,更深的认识。
这是一本轻松愉快的书,一方面是因为这些案例所展示的教育场景是我们所熟悉的,另一方面是因为王老师寓严谨于轻松幽默的文风。王老师治学的严谨周密,在教育在线是公认的,思维清晰,逻辑严密,态度平和,唯真是从,没有情绪化的言辞。但是写出来的文字却从不故作高深,而是深入浅出,从容不迫,透彻明白,同时又幽默风趣,读来仿佛与王老师面对面交谈,有如坐春风之感,在不知不觉中深受教益。
如何走进孩子的世界,我在书上看到这样一个词——换位思考。并不陌生,却有那么陌生。它唤醒了我沉睡的心灵,让我豁然开朗,使我不断设想:假如我是孩子,我最需要的是什么?假如是我的孩子,我会怎么做?换位思考使我明白: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宽容,多一些耐心和等待,就会多一种教育的方法,就会让自己让学生多一份快乐。
家长把孩子送进学校,就是把一份信任送给了老师,我们就要把每个孩子铭记在心,放下姿态,蹲下身去,亲近孩子,主动和他们交流。做教师的千万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学生,每个学生都是“变数”,在发展,在变化,教师对他们投入细致的感情,加温到一定程度,他们会成长,会进步。每个学生都有被人赏识的渴望,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给他们一些宽容和鼓励,多给他们一些关注,最大限度地为他们创造表现的机会。使每一位学生在教学中都有所得。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要从研究的角度来从事教学工作,不断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不断地增长自己的思考力、感悟力,不断地提炼新见解、新观点,从而全面地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教育智慧。
教育强则国家强心得体会篇4
在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让我们再次来认识安全的重要性。首先安全是一切活动的基础,是一切活动的前提,是不可超越的先决条件。安全时时刻刻、事事处处遍布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随着我们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安全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而当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时,安全则也变得更为重要,和平安宁的生活需要安全、经济的腾飞需要安全、时代的发展更需安全。犹如窥一斑可知全豹,可见安全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所占的举足轻重的地位。
安全一词,无论在社会生活还是学校教育中,都是被高频率提及的词汇,然而真正了解它的重要性的人却不是全部。无事为安,无缺为全。新世纪的人已把人的身心安康、舒适、环保、少灾作为21世纪的奋斗目标。当今正在形成和发展着广义的安全文化,指人类生产、生活、生存领域的安全文化。它的核心就是“安全第一”、“安全至上”、“人命关天”、“珍惜生命”。可见安全的需求在生命繁衍和人类生存中,是何等重要!它的重要地位是不能改变的,它是人类生存的充要条件。在现实生活中,无数的事实告诉我们,凡是无视安全的行为必将付出惨痛的代价。
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珍惜生命,安全第一是以人为本的原则。时刻将安全放在心上,才是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
教育强则国家强心得体会篇5
今天上午,妈妈出门了作文,临走前她对我说:“你一个人在家一定要关好门,要有人的话看清楚了再和他说话。千万别开门。”妈妈走后,我写完英语作业后想想语文作业要写《安全教育片》的观后感,于是便打开电脑看起了《安全教育片》。
我一个人津津有味地看着。原来《安全教育片》还蛮有意思的。它分交通安全片、家居安全片和安全游泳片。
交通安全片告诉我:走路要靠右行,要学会分辨交通灯,不要在马路上追逐打闹等。看过这个片子后,我想:闯红灯真是太危险了!我以后一定要做一个遵守交通规则的小学生。不为赶时间而闯红灯。更不能像有些年轻人一样为了图省事而翻跃护栏。这些都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我不仅要严格要求自己,还要倡导我的家人朋友们也和我一样遵守交通规则。我一定要告诉爷爷奶奶过马路要慢行,告诉爸爸开车“宁停三分,不抢一秒”。还要告诉爱逛街的妈妈回家时一定要走天桥!安全最重要!
接着我又看了安全家居片,这段和我的现状相符。它讲的是,一个人在家时,不要接触电源,不要给陌生人开门,不要把家里的钥匙放在外面免得被坏人发现,还有不要跟陌生人走。看完我就想:这部片子太有意义了!你我小学生一定要记牢这些安全知识。现在外面的骗子那么多,你我一定要提高警剔,要时时加强安全意识,不仅防火防电防盗,还要学会提防外面那些看起来很和善很可爱的笑脸。我想到电视里那些被人贩子拐卖的小孩子,如果他们都能多学些安全知识也就不会发生那样的悲剧了。
最后,还演了一段游泳时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以及如何避免溺水事故的发生。片子说,游泳时不能打闹、不能到深水区游玩。如果游到深水区动不了,一定要呼叫大人,还要放松,不然就没命了。看了片子我才知道原来玩也是有学问的,看起来很简单的游泳要注意的事项也这么多。看来,真是不学不知道,安全真重要!
安全意识要提高,安全方法要记牢。人人都要讲安全,安全人人乐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