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实训课程心得体会5篇

时间:2022-12-25 作者:Kris

我们写心得体会是用来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感,从而提高我们水平,要想更好地发表个人观点,我们需要认真对待心得体会的写作,以下是365文档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设计实训课程心得体会5篇,供大家参考。

设计实训课程心得体会5篇

设计实训课程心得体会篇1

本学期末我们进行了eda实训,我们组做的是四路智能抢答器,不过本次实训与以往最大的不同是在熟练并掌握verilog硬件描述语言的基础上,运用quartus软件,对其进行波形以及功能的仿真。我们组抢答器的设计要求是:可容纳四组参赛者,每组设置一个抢答按钮供抢答者使用,电路具有第一抢答信号的鉴别和锁存功能,系统具有计分、倒计时和倒计时锁存等电路,输入信号有:各组的抢答按钮a、b、c、d,系统清零信号clr,系统时钟信号clk,计分复位端rst,加分按钮端add,计时预置控制端ldn,计时使能端en,计时预置数据调整按钮可以用如ta、tb表示;系统的输出信号有:四个组抢答成功与否的指示灯控制信号输出口可用如leda、ledb、ledc、ledd表示,四个组抢答时的计时数码显示控制信号若干,抢答成功组别显示的控制信号若干,各组计分动态显示的控制信号若干。整个系统至少有三个主要模块:抢答鉴别模块、抢答计时模块、抢答计分模块。

实训的第一天我们组三个人就开始对抢答器的各部分源程序进行调试,由于刚开始对于quartus2软件用的不是很熟练,所以在第一天几乎上没有啥大的进展,一直都在改程序中的错误。在不停的重复的编译、改错。拿着eda修改稿、资料书检查出错的地方,一边又一遍的校对分析其中的错误。

在实训中我们遇到了很多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和他们两个都在的想办法通过各种渠道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上网查资料、问同学、图书馆查资料、问老师、自己想办法,其实最有效的方法还是自己去想那样学到的东西才会更加的深刻记得时间也是最长的,他人的帮助当然是很好的,但只是暂时的要想真正的学到东西还是要靠自己去想办法。不能一有问题就希望要他人帮忙,一定自己先好好想想实在解决不了的再去问老师找同学。

由于在一开始的时候对quartus2软件的不熟悉耽误了很多的时间,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遇到了不少的问题。刚开始的时候是源程序中的错误一直在那改,好不容易几个模块中的错误都一个个排除了,但当把他们放到一起时问题就又出现了。于是又开始了检查修改,可是弄了好长时间也没有弄明白,最后找了一个在实验室的同学说是顶层文件有问题。于是晚上又找了些关于顶层文件资料还有课本上的例子。最后对步骤已经有了很熟练的掌握,很快就完成了程序编译、仿真、下载到最后的调试。

纸上谈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这短暂的两周实训中深深的感觉到了自己要学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自己知道的是多么的有限,由于自身专业知识的欠缺导致了这次实训不是进行的很顺利,通过这次实训暴露了我们自身的诸多的不足之处,我们会引以为鉴,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应该努力的学习。

虽然实训仅仅进行了两个星期就匆匆的结束了,但在这两个星期中收获还是很多的。实训的目的是要把学过的东西拿出来用这一个星期的实训中不仅用了而且对于quartus2软件的使用也更加的得心应手,这次实训提高了我们的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训只要你认真做了都是对自己能力一次很大的提高。

本次设计过程中得到我们老师的悉心指导。瓮老师多次询问设计进程,并为我们指点迷津,帮助我们理顺设计思路,精心点拨,时刻在帮助着我们去提高自己。瓮老师一丝不苟的作风,严谨求实的态度,踏踏实实的精神,不仅是我学习的楷模,并将积极影响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在此诚挚地向瓮老师致谢。

设计实训课程心得体会篇2

这次数据库课程设计做的还是很成功的,功能全部基本都实现了。在做的过程中出现过几次小问题,搞了很长时间才做通的。做完这次课设之后,回顾起来,数据库课设其实挺简单的。只不过以为我们以往的不深入的探究,只看表面一堆堆的代码就感觉很难很难,实际上代码不要我们写,照着模板做,一通百通,就ok了,正是因为我们的这种畏惧的敬而远之的心态导致我们数据库课程始终都是初学状态,没有一点长进,我想经过这次系统的做了这个企业进销存数据库,部分的数据库结构、功能、使用等方面与以前相比有了长足的进步,虽然知道的依然很少,但有进步都是可喜的。

在本次课程设计的软件开发的过程中,我全面实践一个面向数据库的应用系统的开发过程,学习了很多有关的知识。这样的项目对我学过的数据库课程是一个综合性很高的实践。一些以前没有学得很杂实的课程的内容,由于需要在实践中运用,刚开始我也感到很头痛。但回过头再去看教科书,经过一段时间的钻研,对与这些知识点的相关的背景,概念和解决方案理解得更透彻了,学习起来也越来越有兴趣,越来越轻松。差不多熟悉了数据库设计的每一个过程。

另外我还充分体会了从事软件开发工作需要特别严谨认真的态度和作风,一点都马虎不得。每一个细微的细节都必须十分的注意,如果不认真思考决策,就会出现或大或小的错误,如果早期的错误隐藏下来,对后面的工作影响就会很大,甚至有时要推倒很多前面做的工作重来。有时候,我自己觉得我写的程序非常的正确,但是就是编译通不过,在查找错误的过程中,面临着否认自己的过程,非常的痛苦,只有不断地向老师提问,有时提问的问题特幼稚,可就是不懂,很是郁闷。

在反反复复的学习及询问之下,我的辛勤努力有了回报,终于做出了一个简单的软件,虽然这个软件的功能非常的简单,而且我想,在实际的运用中,还有些不足。因为企业管理牵涉的内容非常很多,我涉及到的仅仅是企业管理的一部分简单内容,离实际的客户需求肯定还有一定的差距。

由于我的知识浅薄,经验不足及阅历颇浅,因此,在该系统的设计方面还有很多不足,比如功能过少,界面不够醒目等问题,我会在工作的使用过程中,根据工作的具体要求不断的修改,完善,争取使该系统慢慢趋向完美。

在本系统的设计过程和课程设计报告的编写过程中,老师和同学都给予了我许多无私的帮助,尤其是我的指导老师嵇春梅老师给我的系统设计提出了很多宝贵的修改意见,在这里,我向这些无私帮助我的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总的来说,这次实训过程唯一的遗憾就是天气太热,不过精神上却是收获很大,算是圆满结束吧!

实训近一周了,实训给我最深刻的体会是有点累, 但在这过程中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尤其是对于像我这样当初在课堂上几乎没有学到什么知识的人来说,实训真的让我受益匪浅!

设计实训课程心得体会篇3

三周半的机械课程设计结束了,说是三周半,实则两周半,第一周因连续有三门课程要考试,因而无暇搞设计,两周半的时间紧迫,于是不得不晚上和周末抽时间来继续搞设计,时间抓的紧也很充实。

作为一名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大三的学生,我觉得能做这样的课程设计是十分有意义。在已度过的两年半大学生活里我们大多数接触的是专业基础课。我们在课堂上掌握的仅仅是专业基础课的理论面,如何去应对现实中的各种机械设计?如何把我们所学到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用到实践中去呢?我想做类似的大作业就为我们供给了良好的实践平台。在做本次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我感触最深的当属查阅了很多次设计书和指导书。

为了让自身的设计更加完善,更加贴合工程标准,一次次翻阅机械设计书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做的是课程设计,而不是艺术家的设计。艺术家能够抛开实际,尽情在幻想的世界里翱翔,我们是工程师,一切都要有据可依.有理可寻,不切实际的构想永远只能是构想,永远无法升级为设计。记得我以往设计了一个很“艺术化”的减速器箱盖吊钩,然后找教师询问,结果立刻被教师否定了,因为这样的设计,理论上可用,实际上加工困难,增加产品成本。所以我们工程师搞设计不要认为自身是艺术家,除非是外形包装设计。

作为一名专业学生掌握一门或几门制图软件同样是必不可少的,虽然本次课程设计没有要求用autocad制图,但我却在整个设计过程中都用到了它。用cad制图方便简洁,易修改,速度快,我的设计,大部分尺寸都是在cad上设计出来的,然后按这尺寸画在图纸上。这样,有了尺寸就能很好的控制图纸的布局。

另外,课堂上也有部分知识不太清楚,于是我又不得不边学边用,时刻巩固所学知识,这也是我作本次课程设计的第二大收获。整个设计我基本上还满意,由于水平有限,难免会有错误,还望教师批评指正。期望答辩时,教师多提些问题,由此我可用更好地了解到自身的不足,以便课后加以弥补。

设计实训课程心得体会篇4

做了两周的课程设计,有很多的心得体会,有关于单片机方面的,的是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方面的。

我们组一共有三个人,但其他两个人是真的神龙见首不见尾,除了在最后答辩的时候他们一起坐在了我旁边,冠冕堂皇的`指着我画了几遍的图说了几嘴,我想可能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说怎么,虽然有的东西他们也答出来了。我佩服他们的勇气,羡慕他们的运气,但是鄙视他们的做法。

所幸的是,我得到了很多同学的帮助。我想没有他们我可能都要放弃了,因为我本人对单片机也并不是很熟悉,学的东西好像它是它,我是我似的,理论联系不了实际。以前的汇编语言没学好,一开始的程序这块儿就要令我抓狂了。后来请教我们班的一个男生,每次跟他一起到试验室调试程序,看他边做边给我讲解。最后在开发机上做出来的时候,虽然不是我自己写的,但看他那么高兴,我也有一种分享到的成就感。后来我们组就用了他写的程序,他自己又抽空做了些拓展。

接下来就是做硬件方面的焊接工作了。没想到这项看起来不需要多少技术的工作却是非常的劳心劳力。很多次是早上起来带瓶水带些吃的到实训中心,一泡就是一天。我看到有很多人跟我一样,不同的是他们是三三两两,而我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人做。在这个时候也有很多人帮助我,或是热心的帮我带饭,或是在我打盹儿的时候帮我做点焊接。大家都鼓励我,即使最后出不来东西,但是一定要坚持把它做完。当我想放弃的时候,我也这么对自己说,即使你做出来的是次品甚至不合格品,但是你一定要拿出来一件成品。

在要验收前,终于做了一件成品出来,不幸的是它真的是一件不合格品。帮我的那个男生做的已经出来了,所以最后应该还是我的焊接方面的问题。有一点灰心,想再重做来不及了,单是检查线路却也查不出来什么问题。那么就准备答辩吧。我对着电路图再看课本,发现以前很多觉得很难记的东西现在记起来容易多了,因为整天都在同它们打交道。51的引脚及其功能,a/d转换器的,驱动器的,所有我用到的我都一再的看书了解,同时请教同学我看书过程当中的疑惑。在这个过程中又发现了以前焊接当中出的一些问题,能改的就改,不能改的,咳,要是时间再多一些,或者我能早点做好,要是不只是我一个人动手……算了吧,不要想那些如果,还是准备我自己的,做好我现在能做的吧。

还好,验收还算成功,得了3分,不是很高,但是我觉得对我来说已经很好,代表了我真实的水平,我觉得我对单片机的一些知识在这个动手的过程中真的是从无到有增长的。同时我也尽量不去想别人得了多少分,没有什么不平衡的,有些人付出的是努力,有些人付出的是风险代价,其实这也没有什么不一样,这一点我早就了解。

最后,我发现自己对单片机竟然也有了一点兴趣,想暑假回家以后自己去买一些东西来做,再补一补汇编语言。有什么问题请教下以前的那些老同学好了,他们好厉害,在高中劳动课就成功的做出过调频收音机,大一暑假的时候参加了学校的电子竞赛培训接着比赛,不过后来怎么样我就不知道了。汗。看来要多保持联络,这次回家就好好找他们叙叙旧。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认为要学好c语言程序这门课程,不仅要认真阅读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上机实践才能增强和巩固我的知识。特别是作为高职生,更要注重实践这一环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合格的计算机人材。

设计实训课程心得体会篇5

经过一个星期的编译原理课程设计,本人在刘贞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该课程设计。通过该课程设计,收获颇多。

一、对实验原理有更深的理解

通过该课程设计,掌握了什么是编译程序,编译程序工作的基本过程及其各阶段的基本任务,熟悉了编译程序总流程框图,了解了编译程序的生成过程、构造工具及其相关的技术对课本上的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课本上的知识师机械的,表面的。通过把该算法的内容,算法的执行顺序在计算机上实现,把原来以为很深奥的书本知识变的更为简单,对实验原理有更深的理解。

二、对该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有深刻的理解

通过把该算法的内容,算法的执行顺序在计算机上实现,知道和理解了该理论在计算机中是怎样执行的,对该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有深刻的理解。

三、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该课程设计,全面系统的理解了编译原理程序构造的一般原理和基本实现方法。把死板的课本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把学过的计算机编译原理的知识强化,能够把课堂上学的知识通过自己设计的程序表示出来,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以前对与计算机操作系统的认识是模糊的,概念上的,现在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从实践上认识了操作系统是如何处理命令的,如何协调计算机内部各个部件运行,对计算机编译原理的认识更加深刻。课程设计中程序比较复杂,在调试时应该仔细,在程序调试时,注意指针,将不必要的命令去除。

在这次课程设计中,我就是按照实验指导的思想来完成。加深了理解文件系统的内部功能及内部实现,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和程序开发能力的目的。